导读:本文包含了航天地面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项目团队,客户方,团队研究,燃油系统,试验场地,中国航天科工,地面试验,油罐,试验基地,航空煤油
航天地面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徐淇鑫[1](2019)在《愿为一缕风 助飞蓝天梦》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气置换试验,开始!”“燃油加注试验,开始!”“燃油加热试验,开始!”在试验基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晨光燃油系统地面试验项目团队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对试验设备进行测试。燃油系统地面试验设备是特种分公司配套C919大飞机地面热燃油试验的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期刊2019-09-26)
赵琳,汪东洋,汪文明[2](2019)在《基于VPX总线的航天地面电气系统智能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是目前航天地面电气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基于VPX总线的航天地面电气系统集成化设计,详细阐述了VPX总线设备的IPMI设计和模块识别设计,并给出了系统自检流程,实现了航天地面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检测。(本文来源于《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张印[3](2018)在《航天发射地面设备信息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已经成为常态,航天发射场作为进出太空的关键环节,承担着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测试发射,以及测试发射过程中的技术保障。多年来,航天发射场始终存在一个关键难题:如何对地面设施设备进行科学检修维护,高效日常管理,全寿命状态监控,使其在关键时段不出现影响任务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开展了航天发射地面设备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工作,先后完成了规划论证、技术研究、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工作,大幅提高了发射场信息化建设水平。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研究建立发射场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立足航天发射场现状,着眼未来发展,深入研究分析发射场信息化建设需求,划分信息层次、结构层次和应用层次,厘清建设内容、功能和技术路径,制定技术框架,构建了“五横叁纵”的框架结构和光纤主干网、厂房局域网、现场控制与采集网叁级网络体系,奠定了后续建设基础;2.建立航天发射场数据库系统。研究分析发射场数据类型,解决数据表示和存储标准化问题,针对不同类型数据设计数据库存储结构,设计数据库应用和维护管理模式。研究了数据分析应用模型,利用数据深度方法评价设备状态的一般模型,建立了系统态势评估模型,研究了综合智能报告技术,奠定发射场信息化数据基础;3.建立了地面设备信息中心,研制了地面设备信息支持服务系统。研制了地面设备监控系统、装备业务管理系统和数据服务系统,实现了设备的集中监控、业务的在线流转、装备资料的有序管理、数据的综合分析等功能,实现装备管理数字化、装备业务流程化,提高装备管理效率;建立发射场数据服务集成平台,实现发射场数据分析和信息服务的标准化、统一化。4.构建了地面设备信息化范围准则、信息采集规范标准以及地面设备各专业接入监控中心标准等发射场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航天发射地面设备信息系统建立以来,集状态监控、数据服务、故障诊断、辅助决策等功能为一体,先后执行了多次飞船发射和卫星发射任务,全面提升了航天发射场技术支持能力。(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8-04-01)
姚强[4](2018)在《航天测控系统:连接卫星与地面的纽带》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据法国媒体报道,北约授予美国卫讯公司一项合同,升级超高频卫星通信测控站,使其符合北约的“综合波形”通信基站。那么,卫星测控站的原理是什么?目前世界上的卫星测控站水平又如何呢?有“测”才有“控”卫星测控系统包括遥控和测量两大部分。(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期刊2018-01-27)
李朝凤,姚静波,辛朝军,解维奇[5](2017)在《航天地面测试系统软件国产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航天地面测试系统中国外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设计一套基于国产麒麟操作系统的航天地面测试系统。在对该系统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QT开发工具设计麒麟系统下的测试系统软件,针对测试数据快速存储及采集卡驱动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出数据库+二进制文件的数据存储和驱动程序开发方法,并进行系统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可靠,实时性满足航天地面测试需求。(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7年11期)
倪伟[6](2017)在《指令,穿越3.6万公里》一文中研究指出去年12月11日,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在卫星抵达预定轨道数日后,地面人员开始与3.6万公里之外的"风四郎"对话。发送这第一条指令的任务,落到杨辉之身上。他是中国航(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期刊2017-04-18)
段永胜,赵继广,王亚琦,郝家杰[7](2015)在《概率风险评估在航天试验地面支持系统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航天试验地面支持系统具有结构复杂、状态转换频繁、人机交互过程密切的特点,为实现系统的风险量化评估,将概率风险评估(PRA)方法应用于航天试验地面支持系统风险评估。阐述了PRA方法特点及其应用现状,给出了定量化风险评估流程,以航天试验导弹吊装系统风险评估为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装备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夏良华[8](2015)在《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OSA-CBM,合理地划分了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的层次,描述了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状态监测层、健康管理业务层和表示层;设计了状态监测、过程控制和管理运行等主线业务;说明了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的分系统,设计了分系统的基本架构。设备健康管理系统方案设计对于实现科学的设备维修管理具有重大作用。(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5年24期)
张晓清,潘清,龚波[9](2015)在《欧洲航天地面软件系统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一代航天地面软件系统,以应对日益复杂和繁重的航天任务。详细分析了国内外航天地面软件系统采用开放系统技术发展的状况,重点研究了欧空局近几年开展的航天地面系统公共核心以及数据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介绍了欧空局地面站自动控制和地面站网络系统技术,并探讨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云计算等技术在航天地面系统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装备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杨东梅[10](2015)在《航天地面测控网运行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太空运行的航天器迅速增多。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卫星发射升空。地面测控站也相应地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地面测控网己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实用网络。为了有效地管理测控资源,合理使用测控设备,地面测控网运行管理需求越来越迫切。本论文源于某航天地面测控设备IP化接口改造的工程项目。目的是解决测控站人员不足,测控设备有限,管理分散,各类飞行器迅速增加的情况下,有效协调部署各测控站设备,综合利用测控资源,完善自动化运行工作,提高各测控站设备通用化水平,实现同时支持多任务的能力。针对目前国内测控站设备存在的问题,如管理分散,资源综合利用明显不足;自动化运行的覆盖面不够,自适应能力差;设备通用化水平、对多任务的支持能力存在较大差距,提出了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的解决方案。设计中采用MIB库管理设备属性,如参数、状态、流程和计划,将设备属性分为基本属性和辅助属性。通过GetRequest、GetNextRequest、 GetBulk Request和Trap操作实现对设备的监视,通过SetRequest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包括参数设置、设备配置和流程控制。流程控制包括自动测试流程、自动运行流程、标校流程等。同时采用SQL Server管理数据。将运行管理过程中定制的任务计划、产生的日志、装订的设备参数宏和配置宏、生成的工作报表和自动测试报告、用户管理信息、设备维护管理信息等实时存入数据库,供技术人员浏览、查阅。采用功能分层技术与设备属性数据抽象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系统体系架构,完成了系统监控终端软件设计与实现,最后对两种典型的任务:TT&C任务和单遥测接收任务,设定了一些任务环境,装订任务配置,进行了对本地监控和远程监控设备实现单/多任务计划运行的综合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地面测控网运行管理系统能对各测控站站内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可动态配置、增减分机数据元素,可动态调整链路组合配置关系,重新建立与任务的关联关系。解决了测站设备接口设计不统一问题,提高了自适应能力,具备同时跟踪多任务的能力,提高了测控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弥补了各测控站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满足工程要求,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航天地面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是目前航天地面电气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基于VPX总线的航天地面电气系统集成化设计,详细阐述了VPX总线设备的IPMI设计和模块识别设计,并给出了系统自检流程,实现了航天地面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航天地面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徐淇鑫.愿为一缕风助飞蓝天梦[N].中国航天报.2019
[2].赵琳,汪东洋,汪文明.基于VPX总线的航天地面电气系统智能化设计[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
[3].张印.航天发射地面设备信息系统设计[D].兰州交通大学.2018
[4].姚强.航天测控系统:连接卫星与地面的纽带[N].中国航天报.2018
[5].李朝凤,姚静波,辛朝军,解维奇.航天地面测试系统软件国产化设计[J].兵工自动化.2017
[6].倪伟.指令,穿越3.6万公里[N].中国航天报.2017
[7].段永胜,赵继广,王亚琦,郝家杰.概率风险评估在航天试验地面支持系统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装备学院学报.2015
[8].夏良华.航天发射场地面设备健康管理系统方案设计[J].价值工程.2015
[9].张晓清,潘清,龚波.欧洲航天地面软件系统发展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2015
[10].杨东梅.航天地面测控网运行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标签:项目团队; 客户方; 团队研究; 燃油系统; 试验场地; 中国航天科工; 地面试验; 油罐; 试验基地; 航空煤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