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行星环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气环流,系外行星,同步自转
行星环流论文文献综述
王爽,杨军,Adam,P.Showman[1](2018)在《同步自转的类地系外行星上的大气环流和波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从线性大气动力理论出发,结合叁维大气环流模式的数值模拟,清晰地揭示了同步自转类地行星上的大气环流和波动的动力机制。在寻找系外宜居行星和系外行星的大气环流的研究中,类地同步自转行星是一类特殊的研究对象。由于潮汐锁相的作用,同步自转行星的公转周期与自转周期相等,使得这类行星始终只有一面朝向中心恒星,因此行星表面接收到的恒星辐照度是一个恒定的分布,这与地球上太阳辐射存在时间变化的情况完全不同,因此激发的大气环流结构也完全不同。(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65:行星物理学、专题66: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专题67: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期刊2018-10-21)
季伟文,杨军[2](2017)在《太阳系外行星上的风生海洋环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行星科学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最新的数据表明人们已发现了近3500颗太阳系外行星。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哪些类型的系外行星是具有潜在宜居性的。此前的各种工作主要集中在大气动运动及其对行星气候的影响。我们的工作将主要通过研究系外行星的海洋运动来提高之前的认识。作为研究的第一步,我们首先使用单层浅水海洋模型,研究了行星旋转速率,风应力强度,流体粘度,海洋深度,海洋盆地结构(纬向方向闭合或开放)和地表重力加速度如何影响系外行星风生海洋环流的形态和强度。我们的模拟表明,在封闭洋盆中,行星旋转速率及其经向的变化(即β效应)从根本上决定了环流的西向强化和整体形态,其他因素的变化主要在于增强或减弱环流。在流速较大时非线性平流的增强还会导致非稳定流场的出现。对于开放的海洋盆地(没有东西边界的情况,例如地球上的绕南极环流),海洋流场形态的主要特征是稳定的层流。在开放洋盆中,动量方程中的非线性平流项影响很小,并且数值解和解析解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风场在经向变化显着并满足正压不稳定条件时,流场会变得不稳定,最终由层流演化为大尺度的波动。这项工作将提高我们对行星海洋动力过程的了解,并为研究存在海洋的系外行星的气候和宜居性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6 青年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9-27)
胡永云,丁峰[3](2013)在《潮汐锁相行星的大气环流与气候》一文中研究指出红矮星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恒星,其表面辐射温度比太阳的辐射温度低得多,因此,红矮星的宜居带与恒星的距离非常近.因为距离其恒星较近,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位于红矮星宜居带内的宜居行星很可能是潮汐锁相行星.锁相行星的特征是其一侧永远面对恒星,另一侧则永远背对恒星,从而形成极端不均匀的加热.我们在本文中使用一个真实的大气环流模式与平板海洋相耦合来研究锁相行星表面的气候要素和大气环流特征.我们特别针对两种自转速度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发现,在慢速自转条件下(自转和公转周期均为243天),大气环流基本是热力驱动的下层辐合和上层辐散的运动,行星的表面仅有恒星直射点附近比较湿润,其他区域均比较干燥,背阳面尤其寒冷.在快速自转条件下(自转和公转周期均为1天),科里奥利力的作用比较显着,大气环流以纬向西风为主,并呈现波动特征,赤道上空出现超级旋转的西风急流,湿润区域显着扩大.EP通量诊断分析表明,赤道超级旋转急流是由于热带Rossby波随高度向极地方向传播所产生的EP通量在赤道附近的辐散造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3年10期)
胡永云,丁锋[4](2013)在《潮汐锁相行星的大气环流与气候》一文中研究指出红矮星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恒星。红矮星的表面辐射温度比太阳的辐射温度低得多,因此,红矮星的宜居带与恒星的距离非常近。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位于红矮星宜居带内的宜居行星很可能是潮汐锁相行星。锁相行星的特征是其一侧永远面对恒星,另一侧永远背对恒星,从而形成极端不均匀的加热。所以,潮汐锁相行星的气候和大气环流特征与我们所熟知的地球大气或太阳系其它行星大气应有着根本的不同。(本文来源于《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期刊2013-07-17)
史成,赵桉梆[5](2009)在《行星波对平流层剩余环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欧洲中心ECMW F/ERA-40的资料,分析剩余环流速度v-*和w-*的变化,从而获得行星波的调整对气候的长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道气流在低纬度赤道地区由对流层顶上升至平流层中层乃至顶部,而后在中纬度地区下沉,中心位置随季节变化在赤道附近南北移动;剩余环流呈现出准两年的周期变化,剩余速度v-*和w-*与行星波的振幅叁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另外,行星波波数从1波调整为2波后,平流层低层50hPa以下剩余环流增强,30hPa之上减弱;行星波波数从2波调整为1波后,平流层中层30hPa以下剩余环流减弱,20hPa以上为增强。(本文来源于《气象研究与应用》期刊2009年03期)
陈权亮,任景轩,范广洲,卞建春[6](2009)在《行星波波动对平流层剩余环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ECMWF/ECR-40全球再分析资料,通过计算剩余速度,分析了剩余环流的分布特征,同时利用位势高度场资料做了行星波的谐波分析,计算了行星波1波振幅以及2波振幅。最后通过合成分析、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行星波活动强弱不同时期剩余环流的变化以及波动发生转化过程中剩余环流的变化。结果表明,行星波1波、2波振幅与剩余速度叁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2波与剩余速度的相关性要好于1波。此外,波动振幅与-v*的位相比较一致,超前于-w*大约1~2个月。当波动较强时,剩余环流也较强。当行星波由1波转化为2波后,剩余环流在平流层50 hPa以下是增强的,在30 hPa以上却是减弱的。当2波转化为1波以后,平流层30 hPa以下的剩余环流减弱,但20 hPa以上却是增强的。(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09年02期)
栾巨庆[7](2004)在《行星运动影响大气环流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认为影响大气环流变异的主要因素是行星。主要依据有四:l、行星的会合周期影响着旱、涝周期。2、月亮与行星能在其对应纬度引发大气潮。3、行星、月球能给其对应纬度增温形成大气环流变异。4、以往预测特大旱、涝的实践对此也已充分地证明。由于行星的运行轨迹可以预知,因此在“行星对应区方法”下旱、涝、风、雪等自然灾害便由以往的“不测”成为可测。(本文来源于《潍坊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朱伟军,孙照渤,倪东鸿,贾天山[8](2001)在《1998年夏季500hPa行星尺度环流系统对长江流域“二度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 NCEP/ NCAR1 998年 5~ 8月逐日 5 0 0 h 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及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同时段全国 1 6 0站降水资料 ,就 1 998年夏季 5 0 0 h Pa行星尺度环流系统对长江流域“二度梅”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 ,鄂霍次克海附近阻塞高压加强 (减弱 )和副热带西太平洋高压西部强度减弱 (加强 )的反位相变化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增加 (减少 )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陈彪,何金海,蒲吉光[9](1991)在《行星波和天气波在维持中低纬经圈环流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与郭晓岚(1956)类似的平均经圈流函数椭圆型微分方程,在吴国雄、陈彪(1989)工作基础上,利用同时段的波数域大气环流时间平均统计资料,进一步研究了大气内强迫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平均经圈环流的贡献。结果表明,对双Hadley环流的上中心强度,行星波有其显着的影响;对于Ferrel环流,天气波的贡献起决定性的作用。在北半球天气波和行星波内强迫对平均经圈环流的作用大致相当,而南半球天气波的贡献则远大于行星波。北半球冬(夏)季,行星波的热量(角动量)输送的贡献使平均经圈环流的下沉(上升)支抵达40°N附近,这种效应对东业地区冬(夏)季风环流有相当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1991年01期)
邹晓蕾,吴国雄,叶笃正[10](1991)在《北半球两大地形下游冬季环流的动力分析——Ⅱ.行星波的垂直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线性、定常、多层半球谱模式模拟结果表明,在东亚纬向气流下,青藏高原能在平流层激发出强大的1波扰动,脊槽分别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空。在北美纬向气流下,落基山在平流层激发的1波很弱。观测资料计算指出,对流层行星1波很难通过北美对流层顶上传,但却能自由穿过东亚高纬度地区的对流层顶向平流层传播。北美地形所激发的波动在上传过程中均折向低纬传播。青藏高原所激发的行星1波和2波在上传过程中有分支:折向低纬的一支主要局限在对流层中;折向高纬的一支进入平流层。模拟和分析证明,这些差异是北半球两大地形不同的动力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1991年03期)
行星环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行星科学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最新的数据表明人们已发现了近3500颗太阳系外行星。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哪些类型的系外行星是具有潜在宜居性的。此前的各种工作主要集中在大气动运动及其对行星气候的影响。我们的工作将主要通过研究系外行星的海洋运动来提高之前的认识。作为研究的第一步,我们首先使用单层浅水海洋模型,研究了行星旋转速率,风应力强度,流体粘度,海洋深度,海洋盆地结构(纬向方向闭合或开放)和地表重力加速度如何影响系外行星风生海洋环流的形态和强度。我们的模拟表明,在封闭洋盆中,行星旋转速率及其经向的变化(即β效应)从根本上决定了环流的西向强化和整体形态,其他因素的变化主要在于增强或减弱环流。在流速较大时非线性平流的增强还会导致非稳定流场的出现。对于开放的海洋盆地(没有东西边界的情况,例如地球上的绕南极环流),海洋流场形态的主要特征是稳定的层流。在开放洋盆中,动量方程中的非线性平流项影响很小,并且数值解和解析解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风场在经向变化显着并满足正压不稳定条件时,流场会变得不稳定,最终由层流演化为大尺度的波动。这项工作将提高我们对行星海洋动力过程的了解,并为研究存在海洋的系外行星的气候和宜居性提供重要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星环流论文参考文献
[1].王爽,杨军,Adam,P.Showman.同步自转的类地系外行星上的大气环流和波动[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65:行星物理学、专题66: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专题67: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2018
[2].季伟文,杨军.太阳系外行星上的风生海洋环流[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6青年论坛论文集.2017
[3].胡永云,丁峰.潮汐锁相行星的大气环流与气候[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3
[4].胡永云,丁锋.潮汐锁相行星的大气环流与气候[C].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013
[5].史成,赵桉梆.行星波对平流层剩余环流的影响[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
[6].陈权亮,任景轩,范广洲,卞建春.行星波波动对平流层剩余环流的影响[J].高原气象.2009
[7].栾巨庆.行星运动影响大气环流变异[J].潍坊学院学报.2004
[8].朱伟军,孙照渤,倪东鸿,贾天山.1998年夏季500hPa行星尺度环流系统对长江流域“二度梅”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
[9].陈彪,何金海,蒲吉光.行星波和天气波在维持中低纬经圈环流中的作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1
[10].邹晓蕾,吴国雄,叶笃正.北半球两大地形下游冬季环流的动力分析——Ⅱ.行星波的垂直传播[J].气象学报.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