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返机制论文-周桂生

折返机制论文-周桂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折返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变质相平衡模拟,锆石U-Pb定年,大陆俯冲隧道,折返机制

折返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周桂生[1](2019)在《柴北缘早古生代超高压岩石差异性变质演化:对大陆深俯冲岩石折返机制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典型大陆碰撞造山带以具有大陆性质的长英质片麻岩包裹榴辉岩和造山带石榴橄榄岩为主要产出特征,一些中低温榴辉岩能保存有良好的峰期变质矿物组合,但也有大量榴辉岩和围岩则已经在折返过程中退变为麻粒岩化榴辉岩和长英质(泥质)麻粒岩,后者显然经历了长期的高温麻粒岩化退变质演化历史,这两类岩石可能代表大陆深俯冲岩石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折返路径。柴北缘早古生代大陆碰撞超高压变质带西段鱼卡-绿梁山地区,以榴辉岩和石榴橄榄岩的出露情况曾被划分为鱼卡片麻岩-榴辉岩单元和绿梁山片麻岩-石榴橄榄岩单元,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关键部位的大比尺填图表明绿梁山-小红山一带麻粒岩化榴辉岩和泥质麻粒岩也分布广泛,柴北缘UHP变质带西段鱼卡-绿梁山地区可进一步厘定为鱼卡-落凤坡中低温超高压变质单元、拐角梁-双口山弧岩浆-变质单元和小红山-绿梁山高温超高压变质单元,鱼卡-绿梁山地区是研究大陆深俯冲岩石不同折返机制的天然实验室。对落凤坡北部地区的富黝帘石/斜黝帘石榴辉岩和变泥质岩进行的变质相平衡模拟表明,榴辉岩和变泥质岩峰期变质条件为25-34 kbar和580-633?C的中低温超高压变质条件,并都经历顺时针P-T演化轨迹。榴辉岩中石榴子石中普遍含有的绿帘石+角闪石±多硅白云母多相矿物包裹体是硬柱石分解的产物,结合之前在鱼卡河剖面识别出的低温硬柱石榴辉岩和含蓝晶石中温榴辉岩,鱼卡-落凤坡单元榴辉岩进变质演化阶段可能普遍经历硬柱石稳定域,反映鱼卡-落凤坡超高压变质单元为快速俯冲折返的中低温超高压变质地体,但不同榴辉岩之间存在近9 kbar和~100?C的峰期变质条件的差异,峰期变质年龄存在20-25Ma的差异性,表明其可能分属与不同的岩片并且曾经俯冲到不同深度。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变质相平衡模拟表明绿梁山麻粒岩化榴辉岩经历了高温榴辉岩相、高压麻粒岩相和中压麻粒岩相的近等温降压过程和晚期至角闪岩相的近等压降温过程。麻粒岩化榴辉岩的榴辉岩相峰期变质条件为大于20 kbar和830°C,为高温榴辉岩相变质的特征,并记录17.5 kbar/852–858°C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条件和7.6–7.7kbar/878–883°C的中压麻粒岩相变质条件的迭加,而泥质麻粒岩则记录13.8kbar/810-820°C的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条件和7.2-8.7 kbar/810-840°C的中压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二者都记录~450Ma高压麻粒岩相变质时代和~430Ma中压麻粒岩相变质时代。鱼卡榴辉岩相变泥质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还获得了~920Ma的新元古代变质年龄,独居石U-Th-Pb定年获得了~440Ma的早古生代近峰期变质年龄,与之前柴北缘地区花岗片麻岩中广泛识别出的0.9~1.0Ga的新元古代岩浆结晶年龄一起表明柴北缘地区经历了格林威尔期和早古生代两期造山事件。柴北缘西段鱼卡-落凤坡单元和绿梁山单元岩石迥异的变质演化历史可能代表了大陆深俯冲岩石两种不同的折返路径。鱼卡-落凤坡单元中榴辉岩和变泥质岩中低温超高压峰期变质条件及不同岩石变质条件和时代的差异性可用俯冲隧道模式来解释,鱼卡-落凤坡单元深俯冲的岩石从不同深度从俯冲板片拆离进入俯冲隧道,然后平行俯冲隧道发生回流折返。而绿梁山高温-超高压变质单元的折返路径可能是上覆地幔楔弱化后,密度较轻的大陆地壳物质包裹榴辉岩和石榴橄榄岩透镜体近垂向穿过地幔楔上侵到上覆板片的中下地壳,经历了持续的麻粒岩相变质迭加,而后最终折返至浅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9-06-03)

李继磊,高俊,王信水[2](2017)在《西南天山洋壳榴辉岩的俯冲隧道折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出露于造山带的高压-超高压榴辉岩记录了地壳俯冲到地幔深度而后又折返回地表的过程,其俯冲过程与折返机制的研究对理解俯冲带性质、演化、地球动力学过程乃至板块构造理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对俯冲的洋壳/陆壳在地幔深度经历的矿物相变和变质作用演化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但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机制的研究方面(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3](2014)在《叁维激动顺序标测图诊断折返机制(86)》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标测分成腔内与体表两种,前者属有创,后者为无创,但标测成像过程相似:1应用多极导联标测技术广泛采集分布在心内膜或心外膜的心电信号;2采集后构建叁维的电解剖模型;3最终完成患者心律失常时不同指标的标测图,为心律失常提供直视、立体标测图供诊断时应用。激动顺序标测图则是其中一种,其应用不同的颜色代表心电激动时的先后顺序,即应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分别代表心电激动出现的早晚顺序,结果从该标测图可一眼识别心电(本文来源于《临床心电学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张聪,田作林,张立飞,黄杰,陈梅[4](2013)在《柴北缘锡铁山两类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及其对俯冲带折返机制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榴辉岩作为俯冲带中重要的岩石类型保存有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对榴辉岩及其退变质岩石的研究有助于建立俯冲带演化的p-T轨迹,了解俯冲岩石在折返过程中温压条件及矿物相的变化,从而对俯冲带折返的动力学机制进行限定。对柴北缘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及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在NC(K)FMASH体系中对两类榴辉岩进行变质相平衡模拟,得到双矿物榴辉岩的峰期温压条件为745~790℃,大于2.8~3.0GPa(M1),后经历等温降压过程达到角闪石榴辉岩岩相(670~770℃,1.6~2.2GPa,M2),与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经历了相同的折返过程。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的原岩具有N-MORB的地球化学特征,而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则显示E-MORB或者OIB特征,二者原岩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两类榴辉岩的p-T演化过程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锡铁山双矿物榴辉岩与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矿物学特征的差异是其原岩的多源性造成的,而与俯冲后折返过程中的退变质作用无必然联系。(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3年12期)

郑艺龙[5](2012)在《藏北羌塘蓝岭地区蓝片岩折返机制与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大量的研究揭示出青藏高原是由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汇聚,期间始、古、新特提斯的“多地体、多岛弧、多俯冲杂岩带”相互拼贴所组成,是一个自新元古代以来特提斯洋盆不断演化、地体不断汇聚碰撞形成的巨型“复合地体群”和“复合造山拼贴体”。在青藏高原诸多地体中,羌塘地体是古特提斯构造体系保存最好的地块,也是古特提斯向新特提斯构造体系转换的关键地区。最近的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表明羌塘中部变质杂岩带实际上是一构造混杂岩带,包括石榴子石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石英岩、枕状熔岩、辉长岩、石榴子石蓝片岩、绿帘石榴辉岩及少量的紫红色硅质岩。该变质杂岩带大体呈北西-南东向,延仲达500km以上,南北最宽将近100km。蓝岭蓝片岩出露于羌塘中部变质杂岩带中部,是羌塘中部构造混杂岩带上规模最大的蓝片岩出露点。本文在结合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蓝岭蓝片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矿物成分以及年代学等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蓝片岩Si02为45-50%,Al203为7.8-15.1%,Na20+K20为2.5-4.9%。多数样品含有较高的Ti02(3.4-5.7%),以及相对较高的稀土元素总量和轻稀土总量,显示了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而通过Ti、Zr、Y为主的地球化学投图,同样表明蓝岭蓝片岩为板内碱性玄武岩,形成于洋岛环境,表明南北羌塘间古特提斯洋的存在。235Ma左右随着洋壳的俯冲,该玄武岩向北东俯冲于北羌塘陆块之下。而其折返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在大约66.2km深度时岩石经历了硬柱石榴辉岩相变质,变质条件为470℃,2.0Gpa。然后岩石在深部有了短暂的停留,可能伴随着少量的抬升,深度由66.2km上升到55.7km,变质条件为530-540℃,1.7-1.8GPa。②在222Ma左右,经过伸展环境下的韧性剪切作用折返,岩石来到壳幔边界33.3km附近,发生蓝片岩相变质,变质条件平均为500。C,1.0Gpa。③之后可能是由于花岗岩的底侵作用,岩石很快上升到14.7km深处,通过等温降压进入了绿帘角闪岩相,变质条件为460-480。C,0.3-0.67Gpa。④最后由于剥蚀作用和北东-南西向挤压隆起作用的岩石穿过11km左右的绿片岩相,318℃,0.4Gpa,进一步上升的浅地表环境。并在该环境下接受后期以脆性变形为主的变形改造。(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2-04-01)

刘晓春,江博明,李叁忠,崔建军,刘鑫[6](2011)在《桐柏高压变质地体:对桐柏-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构造框架和俯冲/折返机制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桐柏造山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和大别-苏鲁造山带之间,是揭示秦岭-桐柏-大别-苏鲁巨型造山带中各地质体之间构造关系及地质演化差异的关键地区。桐柏高压变质地体主要由两个高压岩片(I和II)及其北侧的构造混杂岩带和南侧的蓝片岩-绿片岩带构成。高压岩片I以北、南两条榴辉岩带为代表,构成桐柏山背形构造的两翼,其峰期变质条件分别为530~610℃、1.7~2.0GPa和460~560℃、1.3~1.9GPa。高压岩片II以桐柏杂岩中的变质岩包体为代表,其峰期变质条件推测在<700℃、>1.2GPa的榴辉岩相范围内,而退变质条件为660~700℃、0.80~1.03GPa。U-Pb、Lu-Hf、Rb-Sr和Ar-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高压岩片I的峰期变质时代为255Ma,冷却至白云母封闭温度的时代为238Ma;而高压岩片II的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232~220Ma,作为桐柏杂岩主体的片麻状花岗岩则侵位于140Ma。这说明,高压岩片I和II分属于两个时代不同的俯冲/折返岩片,当高压岩片II被俯冲到地壳深处并经受高压变质时,其上覆的高压岩片I已经折返到中上地壳的水平。这一结果验证了在西大别、东大别和苏鲁地区提出的高压/超高压岩石的穿时(或差异)俯冲/折返模型,同时说明华南大陆地壳最早的俯冲发生在晚二迭世,这也代表华北与华南陆块之间从洋壳俯冲转化为陆壳俯冲的时间。基于桐柏杂岩与北大别杂岩的可比性,认为桐柏高压变质地体相对低温低压的变质环境以及超高压岩石的缺乏缘于华南陆块的俯冲深度向西逐渐变浅,而早白垩世的构造挤出造成了桐柏-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东宽西窄的构造格局。(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杨经绥,许志琴,张建新,张泽明,刘福来[7](2009)在《中国主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背景及俯冲/折返机制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造山带中发现超高压矿物柯石英和金刚石,被认为与洋壳或陆壳岩片的深俯冲(>100km)有关。但探讨这些岩片是如何俯冲和折返的?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目前,中国境内含榴辉岩的高压超高压(HP/UHP)变质带已经发现11条,此外,世界各地发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还有至少20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特别是中国众多的HP-UHP变质带,在什么特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中形成?又是在怎样的构造背景下折返而剥露地表?中国大陆上为什么出现众多规模可观的HP-UHP变质带?为什么出现洋壳(深)俯冲与陆壳(深)俯冲不同类型的HP-UHP带?这是本文试探讨的问题。根据中国境内的11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形成时代和区域构造背景,将其分为4类:Ⅰ.始特提斯(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包括(1)柴北缘-南阿尔金超高压变质带,(2)北祁连-北阿尔金高压变质带,(3)东秦岭超高压变质带;Ⅱ.古特提斯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包括(4)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5)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6)西藏羌塘高压变质带;(7)西藏松多(超)高压变质带;Ⅲ.新特提斯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包括(8)雅鲁藏布江东构造结南迦巴瓦(超)高压变质带;Ⅳ.古亚洲域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包括(9)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10)甘肃北山高压变质带,和(11)冀北高压变质带。中国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有洋壳(深)俯冲和陆壳(深)俯冲两大成因类型,认为前者大都与始-古特提斯洋盆中微陆块之间的汇聚碰撞有关;后者为大陆块之间剪式碰撞和撕裂式岩石圈舌形板片深俯冲的产物。由于中国(邻区)大陆是叁大陆块与许多小陆块聚集构成的巨大拼合体,小陆块在特提斯洋盆(特别是始、古特提斯洋盆)中的独特位置,使陆块之间的刚性洋盆岩石圈得以(深)俯冲插入小陆块之下。而大陆块之间特殊部位的碰撞为陆壳(深)俯冲创造条件。研究表明,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和蛇绿岩、混杂堆积、俯冲增生楔一起构成俯冲/折返杂岩带;认为代表印支造山带山根物质的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俯冲/折返杂岩带,呈面形推覆岩片的构造样式迭置在扬子陆块之上,提出汇聚陆块边缘深部地幔物质折返的"斜向挤出"和"沿岩石圈板片的多层隧道的多重/分片挤出"的两种模式;认为走滑断裂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快速折返中起重要作用,即阿尔金走滑断裂、郯庐走滑断裂和喀喇昆仑走滑断裂,分别制约了阿尔金和祁连山中的南北两条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大别-苏鲁印支期超高压变质带和喜马拉雅西构造结的喜山期超高压变质带的快速折返。(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崔长琮[8](2008)在《两种折返机制与心脏性猝死》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危险因素或高危人群包括:①50%-60%左右的SCD是由于急性心肌缺血所致,临床上主要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本文来源于《临床心电学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曾令森,陈晶,陈振宇,刘静,梁凤华[9](2007)在《山东石岛花岗岩复合岩体的侵位深度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机制及动力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石岛正长岩-花岗岩复合岩体形成于225~205Ma之间,侵入到苏鲁超高压岩石中。通过铝在角闪石的压力计,确定了年龄约为225~215Ma的甲子山岩体的侵位深度,约为15km。结合前人对石岛花岗岩复合岩体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及本研究结果,表明:(1)石岛正长岩在225~215Ma期间快速侵位小于15km的深度,同时快速冷却结晶;(2)在215Ma或早些时候,苏鲁最东端的超高压岩石已位于小于15km的深度;(3)苏鲁超高压岩石以大于5mm/yr的速率快速折返。俯冲板片前锋的断离所导致的深部动力学效应可能是苏鲁超高压岩石快速折返的主要驱动力。这种深部动力学过程导致软流圈地幔的快速上涌,诱发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钾质岩浆,可能是华北克拉通在中生代发生大规模伸展作用及减薄的初始驱动力。(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07年12期)

徐纪人,赵志新[10](2007)在《苏鲁-大别造山带岩石圈应力场、构造运动特征以及超高压变质带折返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鲁-大别造山带是华北、华南地块之间的大地构造交界带。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的3000余年的地震活动性,并根据1918~2006年间苏鲁-大别及其周围地区发生的1000余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系统研究了地壳应力场和构造运动的区域特征,探讨了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机制。结果表明,苏鲁带以及华北地区受到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的同时,受到从贝加尔湖经过大华北直到琉球海沟的广阔地域里存在着的统一的、方位为170°的引张应力场的控制。右旋走滑运动是苏鲁地区和郯庐断裂带的现代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地震发生类型多为右旋走滑型或右旋走滑正断层型地震。华南地区构造应力场主要表现为,受北西西向运动的菲律宾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挤压运动所产生的方位为110~120°挤压应力的控制。华北、华南地块之间现代地壳应力场的分界线,西部与秦岭带大致相符,在大别东开始则逐渐偏离大地构造,到黄山附近向东南偏转,在温州附近转为向东延伸,最终穿过东海直至琉球海沟。研究结果还表明,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运动机制,即致使大量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到上地壳或地表的岩石圈应力场背景原因为,中生代以来大华北地区存在着较强扩张应力场的主控作用。此外,岩石圈地幔的蘑菇云构造增强了华北地区扩张应力场及扩张构造运动,导致形成大量深裂谷、裂隙,深部物质上涌。苏鲁及东大别地带处于或接近蘑菇云构造运动发育地区的中心,深部地幔物质的上涌导致并加剧了超高压变质岩折返到上地壳或地表,形成了世界着名的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07年12期)

折返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出露于造山带的高压-超高压榴辉岩记录了地壳俯冲到地幔深度而后又折返回地表的过程,其俯冲过程与折返机制的研究对理解俯冲带性质、演化、地球动力学过程乃至板块构造理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对俯冲的洋壳/陆壳在地幔深度经历的矿物相变和变质作用演化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但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折返机制的研究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折返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周桂生.柴北缘早古生代超高压岩石差异性变质演化:对大陆深俯冲岩石折返机制的启示[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9

[2].李继磊,高俊,王信水.西南天山洋壳榴辉岩的俯冲隧道折返机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3]..叁维激动顺序标测图诊断折返机制(86)[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4

[4].张聪,田作林,张立飞,黄杰,陈梅.柴北缘锡铁山两类榴辉岩的退变质过程及其对俯冲带折返机制的制约[J].地质通报.2013

[5].郑艺龙.藏北羌塘蓝岭地区蓝片岩折返机制与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6].刘晓春,江博明,李叁忠,崔建军,刘鑫.桐柏高压变质地体:对桐柏-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构造框架和俯冲/折返机制的制约[J].岩石学报.2011

[7].杨经绥,许志琴,张建新,张泽明,刘福来.中国主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背景及俯冲/折返机制的探讨[J].岩石学报.2009

[8].崔长琮.两种折返机制与心脏性猝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8

[9].曾令森,陈晶,陈振宇,刘静,梁凤华.山东石岛花岗岩复合岩体的侵位深度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机制及动力学效应[J].岩石学报.2007

[10].徐纪人,赵志新.苏鲁-大别造山带岩石圈应力场、构造运动特征以及超高压变质带折返机制的研究[J].岩石学报.2007

标签:;  ;  ;  ;  

折返机制论文-周桂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