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雕刻艺术论文-商志臻

木偶雕刻艺术论文-商志臻

导读:本文包含了木偶雕刻艺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氏木偶雕刻,家族传承,校园传承

木偶雕刻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商志臻[1](2019)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新途径探索——以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进校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都依赖于家族或师徒的传承,这种传统传承方式却使我国宝贵的非遗目前面临着后继乏人的艰难局面。以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进校园为例,探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发展的新模式,期望以徐竹初木偶艺术校园传承与发展的实践为契机,深化对非遗艺术的认识,强化本民族文化教育。(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20期)

俞芳,杨婷[2](2019)在《漫议漳州布袋木偶雕刻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漳州布袋木偶渊远流长,历经千年的历史,漳州更有"南方好木偶"的称号。漳州的木偶头的雕刻更是精妙绝伦,闻名于国内外,并且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经过研究、调查,对漳州布袋木偶的源流、木偶制作工序、南北派木偶的艺术特色及异同、木偶雕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做简要梳理、阐述。(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19年05期)

王伟[3](2016)在《创造偶人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徐竹初,生于1938年,福建漳州人,当代着名的木偶雕刻艺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偶的传承人,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对于木偶雕刻这门艺术,在当今的民间艺术家之中,无论雕刻技艺还是艺术水准,大约少有人能与他比肩。早在清(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6-01-10)

吴其生[4](2014)在《浅析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漳州木偶头雕刻与漳州布袋木偶戏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当今漳州木偶雕刻艺术家杰出代表的徐竹初,其富于人物性格特征的木偶头雕刻展示了一位优秀民间艺术家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本文试图从徐竹初艺术创作的多层次、多样化风格,以及其精湛的造型艺术等方面分析徐竹初木偶的雕刻艺术。(本文来源于《福建文博》期刊2014年01期)

陈立伟,许宪生[5](2014)在《闽台木偶雕刻艺术产业现状与开发对策——以闽南漳州、泉州为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闽台木偶艺术是两岸民众的宝贵财富,具有极高的融入创意产业的价值。文化产业的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是传统民间美术在当代实现转化、发展与创新的一条新途径。因此,在现代新潮艺术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应面对市场,突出闽台木偶特色优势,将其文化资源通过创意产业的创新、开发转化为新的创意理念和新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闽台木偶产业链市场体系,促进两岸木偶造型艺术多样化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莆田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黄清辉[6](2013)在《福建泉州木偶头的雕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创新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泉州木偶文化在泉州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民间最流行的艺术品。该艺术品见证了泉州文化发展历程,至今流传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从其身上感受到艺术品的魅力,感受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3年08期)

许宪生[7](2013)在《创意产业格局下的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发展瓶颈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具有文化内蕴美、艺术形式美等美学特征,深受海峡两岸民众喜爱。当前在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发展过程中,由于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作品的传统艺术美感受到破坏、形式雷同化、缺少文化品牌、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已成为影响闽台木偶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推进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创意产业发展,应保持传统木偶的工艺特色,突出其地域文化特色,探索发展现代木偶文化产业的新路径,打造闽台木偶文化品牌和产品,培养新一代木偶雕刻设计人才,促进这一艺术在创意产业格局中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许宪生[8](2012)在《闽台木偶雕刻艺术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均源于中原文化,其共同点是:继承传统而又发展创新。其不同点是:其一,闽南传统木偶雕刻艺术极富象征性,将传统主题如神、鬼、脸谱等用作符号,通过比喻或暗示来传递创作意图,其现代木偶雕刻艺术表现为传统与写实相结合且富有闽南地域文化韵味;台湾木偶雕刻艺术强调感观性和工艺性,追求大型戏偶和与真人一样造型的现代艺术风格,这与其注重戏院演出效果、招揽观众及为"追星族"所珍赏等实际功能是分不开的。其二,闽南木偶雕刻艺术以继承传统为主,并创制了动漫木偶造型;台湾木偶雕刻艺术则是多元互融,借助当代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进行传播,融入声光影视效果,表现了现代造型语言的特征。闽台木偶造型多元化的发展给了我们有益的思考和启示:对于优秀民间艺术,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也要注意借鉴国内外其他艺术形式,以促进民间艺术多样化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现代文化建设服务,这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秉持的态度。(本文来源于《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许宪生[9](2011)在《闽台木偶雕刻艺术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高度重视,闽台木偶文化交流频繁,两岸间的拜师学艺、相互学习、交流演出和多种形式的合作日渐增多,推动了多元木偶造型艺术的发展。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闽南木偶头雕刻和台湾木偶造型的多样风格,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试以闽台木偶雕刻艺术特色的(本文来源于《闽台文化交流》期刊2011年04期)

[10](2011)在《妙手造“人”夺天工——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徐竹初是漳州当地人。据他介绍,旧时,漳州有一条街叫"北桥",是木偶、泥人、玩具的集中产销地,人称"尫(音汪,短小也)仔街"。街上有十多家制作木偶、佛像、泥偶、泥玩具的作坊。当时各地的小商贩都到这里来批量进货再转运到外地去销售。逢年过节,漳州大街小巷都是泥人、木偶、玩(本文来源于《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期刊2011年08期)

木偶雕刻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漳州布袋木偶渊远流长,历经千年的历史,漳州更有"南方好木偶"的称号。漳州的木偶头的雕刻更是精妙绝伦,闻名于国内外,并且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经过研究、调查,对漳州布袋木偶的源流、木偶制作工序、南北派木偶的艺术特色及异同、木偶雕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做简要梳理、阐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木偶雕刻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商志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新途径探索——以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进校园为例[J].现代交际.2019

[2].俞芳,杨婷.漫议漳州布袋木偶雕刻艺术[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

[3].王伟.创造偶人世界[N].中国文化报.2016

[4].吴其生.浅析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J].福建文博.2014

[5].陈立伟,许宪生.闽台木偶雕刻艺术产业现状与开发对策——以闽南漳州、泉州为重点[J].莆田学院学报.2014

[6].黄清辉.福建泉州木偶头的雕刻艺术特色及其传承创新的探讨[J].美与时代(中).2013

[7].许宪生.创意产业格局下的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发展瓶颈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8].许宪生.闽台木偶雕刻艺术比较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许宪生.闽台木偶雕刻艺术比较研究[J].闽台文化交流.2011

[10]..妙手造“人”夺天工——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J].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1

标签:;  ;  ;  ;  

木偶雕刻艺术论文-商志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