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机会中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交频分多址,子载波配对,中继站,能效
机会中继论文文献综述
马超,王涛,金志文,孙彦赞[1](2019)在《机会中继OFDMA下行网络的高能效资源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中继站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下行通信网络进行优化资源分配,可以实现提升性能的目的。研究中继站辅助的下行OFDMA网络的能效最大化问题。考虑一种两个时隙内机会式子载波配对的传输协议。每个时隙的每个子载波可以选择直传模式或选择与另一个时隙的子载波配对的中继模式。资源分配方案决定了子载波的传输模式、中继站选择、中继子载波的配对、子载波到用户的分配、以及基站和中继站在各子载波的发射功率。首先,建立最大化网络能效的资源分配优化问题。然后,推导资源分配算法。最终,通过仿真验证上述资源分配算法能提高网络的能效。(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6期)
王明伟,张会生,刘勃[2](2019)在《干扰受限的增量型机会中继选择协作通信》一文中研究指出协作通信让用户以协作的方式传输信息,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为提升频谱效率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实际无线通信中的期望信号除了受到信道衰落和噪声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到来自其他用户同频信号的共道干扰。随着用户数的增加,大量的共道干扰就会取代噪声成为影响无线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称为干扰受限。提出全网总功率约束条件下的增量型解码转发机会中继选择协作通信策略,并研究该策略在Nakagami/I.I.D.Nakagami信道衰落和干扰受限环境下的协作通信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协作策略能够在Nakagami/I.I.D.Nakagami信道衰落和干扰受限环境中有效抵抗信道衰落和共道干扰,实现协作分集增益。当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功率可以灵活调整时,合理的功率分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协作通信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彭磊,臧国珍,高媛媛,沙楠,蒋炫佑[3](2019)在《机会中继协同通信系统在Nakagami-m衰落信道中的折中性能分析及系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外部窃听者对多中继协同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带来的安全威胁,提出一种由中继节点在转发信息的同时发送人工干扰信号的协同安全传输方案,并对该方案在Nakagami-m衰落信道中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推导出用于评估机会中继系统可靠性的中断概率和安全性截获概率的闭式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从可靠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对系统的折中性能进行了讨论。通过仿真,验证了推导的正确性,明确了中继个数对系统折中性能的影响。最后,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折中性能,讨论了系统中人工干扰信号与通信信号间的功率分配问题,并通过仿真得到了能使系统折中性能达到最优的功率分配因子。(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王明伟,张会生,刘勃[4](2018)在《干扰受限的机会中继选择协作通信》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全网总功率约束条件下机会中继选择协作通信在Nakagami/I.I.D.Nakagami干扰受限环境下的通信性能.实际中的无线信号除了会受到噪声、阴影和衰落的影响外,还存在传输的期望信号受到来自于相同频带内的其它用户信号的干扰,称之为共道干扰.当用户数不断增加时,大量的同频干扰将取代噪声,成为无线通信质量的主要约束因素,这时的无线通信环境将由噪声受限环境变为干扰受限.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干扰受限环境下的机会中继选择协作通信通过节点间相互协作,实现分集增益和减小共道干扰的影响,通过合理的功率分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协作通信性能.(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文敬[5](2018)在《一种基于信噪比反馈的机会中继选择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在协同中继通信中,基于信噪比反馈的机会中继选择(SNR-FORS)协议。在考虑了反馈噪声影响的情况下,利用LASSO方法估计出预选中继ID信息,并且利用最大似然法估计出各中继所反馈的等效信噪比信息,由源节点选出具有最高等效信噪比的最佳中继辅助进行数据传输。所提协议的传输速率在有限的反馈时间开销内,可接近全反馈性能,并且高于已有的Subset协议。(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刘新宇[6](2017)在《多跳网络下机会中继协作通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G时代面临着节点大规模、超密集,通信超高速、低时延等硬性挑战,而5G中引入D2D(Device to Device)技术降低基站的负担。与此同时,各大领域(如牧场、校园、博物馆、居家等)均开始铺设无线传感器网络。D2D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将在未来异构网络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协作通信可应用于多跳网络中的点对点通信,寻求周边第叁方节点帮助以提高通信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个网络性能的协议。协作通信具有对原通信机制影响小、网络开销较小、传输可靠性高等特点,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通信技术。但何时协作、如何协作是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TDMA的协作媒介接入层的算法,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1)提出一种MAC层基于TDMA的机会中继协作通信(Opportunistic Cooperative Relay TDMA)机制,应用于多跳网络,网络中包含源节点,目的节点,中继节点和协作节点。TDMA中源节点在每一时间帧自己的时隙都会向外广播发送数据包,目的地为目的节点。每个Buffer长度均有限,采用FIFO的机制。在此场景下,提出一种协作节点可以自发帮助转发数据包以提升系统性能的机制,并对此进行详尽的性能分析推导。(2)在该机制中,分别研究信道优劣、节点Buffer长度和节点个数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并对系统吞吐量进行分析,得到性能公式以及匹配的仿真曲线。本文提出的基于TDMA的机会中继协作通信,将机会的概念应用到协作通信系统中,并使用经典的中继模型进行分析,效果优秀,网络传输能力得以提高,性能得以增强,同时为该类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3-01)
王明伟,张会生,李立欣,谢文姣[7](2016)在《基于定向天线和机会中继的节点解码转发协作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定向天线(directional antenna,DA)的电磁波波束具有较小的成型角度,仅能覆盖某一方向上的通信节点,相比全向天线(omni-directional antenna,ODA),具有方向性好、功率增益大、传输距离远以及满足军事通信射频隐身等优点。协作通信技术通过节点间的相互辅助,对抗信道衰落,实现协作分集。为了实现有限节点间如车间、船间且需要采用定向天线的可靠通信,提出了将定向天线和采用解码转发型最佳中继选择的机会中继协作策略(opportunistic relaying,OR)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相应的通信系统中断概率理论公式,并对中断概率和信噪比、中继节点数、天线增益以及信道衰落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以及和全向天线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有限节点间定向通信中,采用定向天线的协作通信系统性能与各节点定向天线增益、信道质量和功率分配方式密切相关,适合在小信噪比及深衰落信道环境下采用。最后,进一步分析得出最优功率分配(optimal power allocation,OPA)比平均功率分配(average power allocation,APA)性能更优。(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13期)
邵鹏飞,赵燕伟,方朝曦[8](2016)在《一种基于散列邻域搜索网络编码的机会中继重传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线多播网络中,传统的方法没有考虑某些接收节点与源节点及其他接收节点之间可能具有更好的链路质量。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散列邻域搜索网络编码的机会中继重传方法,该方法动态选择数据分组接收情况最好的且信道质量优于源节点的接收节点作为中继,并采用散列邻域搜索网络编码策略进行其他接收节点的丢失分组重传。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的其他网络编码重传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减少平均重传次数,提高重传效率,尤其当一些接收节点因受到干扰与源节点之间的信道质量变得很差时,该方法能取得很高的重传增益。(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黎玉玲,王秀玲,周建明[9](2016)在《基于集群滤波器的机会中继协作电磁兼容控制复杂度优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群智网移动中继机会通信过程中的协作电磁兼容控制的高复杂度和额外资源消耗问题,是影响其通信性能和数据传输效率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集群滤波器的复杂度优化算法。首先,针对移动感知终端、感知群、数据服务群和数据通信群组成的移动群智感知网,建立了移动群智网机会中继电磁兼容复杂度分析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然后组建了IIR、FIR等多类型滤波器集群,并加入了改进的协作电磁兼容控制算法,用于优化基于集群滤波器协作电磁兼容控制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可以优化协作电磁兼容机会移动中继的复杂度,而且可以降低功耗和CPU占用率等,其资源消耗低,能显着提高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李国兵,惠鏸[10](2015)在《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最佳中继选择方法仅依赖于合法用户的信道条件,在存在窃听用户的环境中无法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与私密性。针对该问题,以最小化系统安全中断概率为目标,综合考虑合法用户与窃听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提出一种新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针对解码转发协作通信网络,给出系统总发射功率受限条件下的最佳功率分配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最佳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推导得到系统安全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闭式表达式的正确性,并表明与传统中继选择方法相比,提出的中继选择方法可显着降低系统的安全中断概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5年05期)
机会中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协作通信让用户以协作的方式传输信息,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为提升频谱效率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实际无线通信中的期望信号除了受到信道衰落和噪声的影响外,还可能受到来自其他用户同频信号的共道干扰。随着用户数的增加,大量的共道干扰就会取代噪声成为影响无线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称为干扰受限。提出全网总功率约束条件下的增量型解码转发机会中继选择协作通信策略,并研究该策略在Nakagami/I.I.D.Nakagami信道衰落和干扰受限环境下的协作通信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协作策略能够在Nakagami/I.I.D.Nakagami信道衰落和干扰受限环境中有效抵抗信道衰落和共道干扰,实现协作分集增益。当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功率可以灵活调整时,合理的功率分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协作通信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机会中继论文参考文献
[1].马超,王涛,金志文,孙彦赞.机会中继OFDMA下行网络的高能效资源分配[J].计算机仿真.2019
[2].王明伟,张会生,刘勃.干扰受限的增量型机会中继选择协作通信[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彭磊,臧国珍,高媛媛,沙楠,蒋炫佑.机会中继协同通信系统在Nakagami-m衰落信道中的折中性能分析及系统优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
[4].王明伟,张会生,刘勃.干扰受限的机会中继选择协作通信[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8
[5].王文敬.一种基于信噪比反馈的机会中继选择协议[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8
[6].刘新宇.多跳网络下机会中继协作通信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7].王明伟,张会生,李立欣,谢文姣.基于定向天线和机会中继的节点解码转发协作通信系统性能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8].邵鹏飞,赵燕伟,方朝曦.一种基于散列邻域搜索网络编码的机会中继重传方法[J].电信科学.2016
[9].黎玉玲,王秀玲,周建明.基于集群滤波器的机会中继协作电磁兼容控制复杂度优化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6
[10].李国兵,惠鏸.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