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考古学观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先秦,都城,中原文化
考古学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斌[1](2019)在《先秦都城与中原区域文化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时期,中原文化无法以特定古国进行表述,夏商时期以主干王朝为主线,两周时期尤以郑、卫、宋、韩、魏等国最具代表性,因此,对先秦诸国的研究是早期中原文化的重点。而中原的地域文化,也是夏商的主干文化,西周时期周天子将小国分封在中原,这些都是与周关系密切的同姓和异姓侯国,所体现的仍然是以夏商为主干的华夏文化传统。到了东周时期,周天子东迁,以及晋、齐、楚文化因素的进一步融合,新的华夏文化渐趋形成,中原地区依然保持了地域文化与主干文化合二为一的特点。中原文化的特色实际上就是华夏核心文化的体现,这是中原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本质区别。(本文来源于《中原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邓淑苹,郭大顺[2](2019)在《“鹰熊拟英雄”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台北故宫藏有一件饰鹰和兽面的龙山文化玉圭,乾隆帝题诗认为此器可能是商周时期的玉佩,所刻兽面为熊的形象,所刻"鹰熊"花纹为彰显"英雄"意涵。从宫廷多有熊题材的藏品、特别是乾隆帝对一件仿汉铜熊座的玉熊的具体指导来看,他对熊文化特殊重视。"英雄"一词虽在东汉以后才见于文献,但有鹰与熊组合的玉器等作品在提倡"一人独尊"观念的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已出现,并历代有见,且有以鹰为上或为中的规律,说明以"鹰熊"花纹象征顶天立地的"英雄"意涵,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任平平[3](2019)在《北魏洛阳时代洛阳地区高等级墓葬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北魏洛阳时代、洛阳地区的高等级墓葬进行讨论,并通过对鲜卑、汉人高等级墓葬的比较分析,讨论导致其发生异同的原因及其发展演变规律。(本文来源于《洛阳考古》期刊2019年01期)
曾宝栋[4](2019)在《战国至东汉时期吐鲁番地区墓葬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吐鲁番地区战国至东汉时期的考古遗存特征延续了本地和草原游牧文化的传统,但也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属于苏贝希文化的晚期阶段。文章针对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与之前墓葬内涵的不同,研究了墓葬演变的去向与周围的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9年15期)
刘吉淼[5](2019)在《《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陆路交通工具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的交通方式非常的发达,陆路交通方式有车、轿、马、驴、骆驼等。《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名作,它描绘北宋末年开封城汴河两岸的世俗风貌。其中有很多场景展现了北宋末年的交通工具。结合近年来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对宋代交通工具进行考古学的解析。(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1期)
官士刚[6](2019)在《宋代运河水闸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是中国大运河水闸技术发展的高峰期,包括船闸在内的各种闸型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镇江京口闸和海宁长安闸等遗址考古工作的进行,发现了一批有关宋代水闸的实物资料,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的记载,将宋代运河水闸在设计建造、由木质向石质转变等方面的技术细节进行较为完整地呈现。(本文来源于《运河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胡平平[7](2019)在《楚文化南渐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周时期的洞庭湖水系区居住着所谓“百越”和“苗蛮”的族群。战国中期早段,楚国在吴起的倡导下实行变法,楚国的势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南扩张,逐渐将本区域纳入了其政治版图。这一历史事件深刻地改变了区域历史发展的轨迹,为其纳入秦汉帝国统治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从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材料出发,在构建区域内分期与年代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对楚文化南渐的过程及其对南土的统治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详细梳理了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研究的发现与研究简史,总结了以往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构建年代框架。主要通过对楚、越文化墓葬随葬品的类型分析,根据共存关系和横向比较,构建了整个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的年代序列,共分为四期8段。第叁章为其他文化器物的分析。主要对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湘西土着文化、秦文化、群舒文化的器类及一些融合型器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它们的时空分布和历史背景。第四章为墓葬形制划分及文化分区。墓葬形制主要包含A型长方形坑和B型楔形坑,每型下又细分。分区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将本区域东周秦代的遗存分为A-F六区,其中F区又细分为四个小区。第五章为楚文化南渐过程的研究。首先对本区域一些所谓楚文化早期阶段遗存的年代和性质进行了辨析,认为它们属于受楚文化影响的遗存。在此基础上,将楚文化南渐的过程分为萌芽阶段、开始阶段、发展阶段、繁荣阶段四个阶段。第六章为楚、越融合问题研究。首先对“狭长形墓”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墓葬文化性质的判定标准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区域对湘江下游、湘江中上游、资水下游叁个越人传统聚集区楚、越融合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第七章为楚国对洞庭湖水系区统治策略的研究。结合区域内东周楚城的发现与研究、以及郡县制和封君制在本区的推行情况,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洞庭湖水系区进行功能分区,共分为政治经济区、军事区、封邑区、民族区、文化走廊区等五个区。第八章为结语。对本文的主要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继会[8](2019)在《东周临淄齐墓等级变化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齐文化是两周时期海岱地区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墓葬是其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墓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墓葬的形制、规模、葬具、葬式、随葬品等都成为反映墓主等级的重要标识。可以说墓葬是社会各阶层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是对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或折射,同时也是探讨墓主人等级结构的最好切入点。本文选择东周临淄地区齐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已有的类型学研究成果,对墓葬进行分类、分期、分阶段研究。对于不同类别的墓主生前的社会群体及社会等级进行划分,根据不同时期各类墓葬的特点,划分齐文化发展阶段,立足各个阶段探讨各类墓文化面貌及人群流动情况。最后对墓主人等级结构演变进行纵向历时性观察,并依据时间轴线对各类墓葬等级变化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简要探讨。系统收集墓葬资料,根据随葬品种类的差异,论文将东周临淄齐墓划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分别代指铜器墓、仿铜陶礼器墓、日用陶器墓、无陶器墓。铜器墓均随葬用以显示身份地位的铜器,其墓主属于贵族阶层;仿铜陶礼器墓,无铜礼器而随葬以陶鼎为主的陶礼器组合,仿铜陶礼器的种类主要参考同时期的青铜礼器,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叁类,其墓主属于新兴阶层;日用陶器墓随葬鬲、盂、豆、罐等陶器,无陶器墓则随葬骨器、带钩或兵器,后两类墓主应该属于平民阶层。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及考古报告,笔者将墓葬划分为春秋早、中、晚、战国早、中、晚共六期,然后分析各历史时期墓葬变化的情况,把齐文化划分四个阶段。论文立足于齐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探讨各类墓、各等级的早晚变化,并对临淄齐墓等级变化进行纵向历时性观察。第一阶段仅有甲、丙两类墓,甲类墓独享铜礼器及车马器,丙类墓则仅有日用陶器和骨器,等级森严。第二阶段叁大阶层墓室面积虽有交叉,但随葬器物种类及组合差异明显,等级明确,但是乙类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表明两大阶层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化,扰动了原本森严的社会秩序。第叁阶段,贵族阶层内部开始变化,原有界限渐趋模糊;新兴阶层稳步发展,数量大增,内部开始分化;丙类墓出现新兴平民阶层。这一阶段的贵族阶层开始发生变动,新兴阶层包括没落贵族阶层及僭越的平民阶层,平民阶层包括原始平民阶层及新兴平民阶层,表明叁大阶层之间交流进一步扩大。第四阶段,贵族阶层内部等级界限逐渐模糊,上下流动;乙类墓随葬车马器、积石墓数量增多,表明其与甲类墓的差别进一步缩小,交流频繁;丙类墓中新兴陶器比例增加也表明其与乙类墓更加混同,各个阶层之间流动频繁,差异大大缩小。文章对东周临淄齐墓等级变化进行横向的对比研究。甲类墓经历了内部分化明显、等级森严、结构明确到内部分化不明显、等级界线模糊、上下流动频繁的过程。乙类墓自春秋晚期出现以来,不断发展,至战国中晚期分化明显,可划分高、低两个亚层,其发展本身就是等级界线逐步被打破的过程。丙类墓,稳步发展,自春秋至战国,平民阶层墓室面积、陶器种类及数量极值差不断扩大,反映其内部逐渐分化,可能与经济水平、可支配资源或职业性质有关。最后对仿铜陶礼器的种类、组合等相关问题有所涉及。(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6)
何岁利[9](2019)在《唐大明宫“叁朝五门”布局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朝五门制度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室规划的重要内容。考古新资料所揭示的唐大明宫内部以叁道宫墙为框架,并以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为中心形成外朝、中朝和内朝叁朝区域格局,是唐代对于传统叁朝五门礼制的新诠释。大明宫叁朝五门布局的空间建构与唐王朝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密不可分。(本文来源于《考古》期刊2019年05期)
董玥[10](2019)在《北朝乐器的考古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朝上承魏晋、下启隋唐,有着不可忽视的过渡作用。在此之前,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在近一个世纪的战乱中元气大伤,为外来音乐文化传入中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北魏作为我国历史上首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者在逐步接受汉文化的同时,也将其它民族音乐文化引入了中原地区,使得中原地区的音乐元素日益丰富。北朝墓葬中出土的乐器按照性能和演奏方式可分为打击类乐器、弹拨类乐器及吹奏类乐器叁类。本文以北朝时期墓葬中出土的乐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尽量充分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北朝时期的乐器进行研究,并且试图借助石窟寺乐器对墓葬中出土的残缺乐俑手中原有乐器加以分析。通过对乐器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探寻北朝音乐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其对隋唐音乐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5-18)
考古学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台北故宫藏有一件饰鹰和兽面的龙山文化玉圭,乾隆帝题诗认为此器可能是商周时期的玉佩,所刻兽面为熊的形象,所刻"鹰熊"花纹为彰显"英雄"意涵。从宫廷多有熊题材的藏品、特别是乾隆帝对一件仿汉铜熊座的玉熊的具体指导来看,他对熊文化特殊重视。"英雄"一词虽在东汉以后才见于文献,但有鹰与熊组合的玉器等作品在提倡"一人独尊"观念的红山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已出现,并历代有见,且有以鹰为上或为中的规律,说明以"鹰熊"花纹象征顶天立地的"英雄"意涵,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考古学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新斌.先秦都城与中原区域文化的考古学观察[J].中原文化研究.2019
[2].邓淑苹,郭大顺.“鹰熊拟英雄”的考古学观察[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任平平.北魏洛阳时代洛阳地区高等级墓葬的考古学观察[J].洛阳考古.2019
[4].曾宝栋.战国至东汉时期吐鲁番地区墓葬的考古学观察[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5].刘吉淼.《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陆路交通工具的考古学观察[J].长江丛刊.2019
[6].官士刚.宋代运河水闸的考古学观察[J].运河学研究.2019
[7].胡平平.楚文化南渐的考古学观察[D].吉林大学.2019
[8].张继会.东周临淄齐墓等级变化的考古学观察[D].南京大学.2019
[9].何岁利.唐大明宫“叁朝五门”布局的考古学观察[J].考古.2019
[10].董玥.北朝乐器的考古学观察[D].内蒙古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