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中心小学441122
无论是上新课、复习课、讲评课还是习题课,都会涉及试题讲解,教师往往会选择讲解学生错误较多的试题。
多年来,我听过各种类型的优质课,讲解错题时,课堂上一般主要由两类人进行讲评。
一类是教师。教师对试题错因、所考知识点、常见陷阱及解题方法洞若观火,讲解自然高屋建瓴,效果往往很好。
另一类是学习较好的学生。这类学生回忆题目的基础知识,讲思路,谈教师讲过的各种方法。这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动口、动脑。
而第三类人,也是人数最多的学生,他们因为已经把题做错了,在讲解时容易被有意无意忽略,只能充当观众和鼓掌者。课堂流程因没有出现意外而显得比较流畅,课堂气氛融洽,效果不错,好评如潮。
教师这样做基本上无可厚非。但我在思考,课堂上这两类人是否要一直唱“主角”、当红花,而第三类人一直当绿叶?对于教与学来说,教师和优秀学生完全是“健康人”,是否需要长期占据课堂?教学中真正的“病人”是学习和思考后仍然没有能够解决问题的学生,他们是否更需要在课堂上获得治疗自己病情的“药方”呢?
在我看来,讲评试题就应该更多地由这类学生讲,让他们在讲题中表达自己的“病症”,以便师生对症下药,课堂也才能真正有效。
因此我认为,讲评错题时,三类人的角色分工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步,由答错题的学生描述他们对试题的理解,展示他们解题时的具体想法和操作过程。这一环节是学生示错的过程,可以暴露他们在哪一步出了问题,目的是寻找学生解题过程中的误区,看看究竟是知识问题、能力问题、方法问题、细心问题,还是其他别的原因。
第二步,由答题正确的学生进行初评,这样做能展示他们对此题的理解过程,有时也可能暴露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可能展示出比教师想得更为简便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样可以启发师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之,学生在此时解答分析,既是帮助同学,也在检验自己、提升自己。
第三步,教师进行深入浅出的点评和方法归类、提升。此时点评,不仅是对课堂解题方法的再次巩固,更重要的是换个角度、换个例题重新进行阐释。如果把以前讲过的方法再复述一遍,答错的学生可能会在同样的地方继续犯同样的错误。教师通过对前面两类学生“述和评”的再评,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为何犯错,怎样才能不犯同样的错……
让学生先找错,再寻因,师生共同追问解题之“道”,这样的试题讲评才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