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分割论文-周经,王馗

国内市场分割论文-周经,王馗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内市场分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市场分割,对外直接投资,离散时间生存模型,存续期

国内市场分割论文文献综述

周经,王馗[1](2019)在《国内市场分割影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国内存在市场分割这一事实,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商品市场分割和要素市场分割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引入离散时间生存模型考察要素市场分割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续期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商品市场分割程度上升降低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而要素市场分割程度上升则提升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要素市场分割对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分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分东道国制度环境优劣之后,商品市场分割对于高生产率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均具有阻碍作用,国有企业则不受商品市场分割的影响;要素市场分割促进非国有企业和高生产率的企业前往制度环境较好的东道国进行投资。此外,要素市场分割加大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退出风险,不利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续期的延长,要素市场分割驱动下的对外投资企业未必具备较强的国外"生存"能力。本文的研究对于从投资母国的特性角度理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问题》期刊2019年11期)

王磊,张肇中[2](2019)在《国内市场分割与生产率损失:基于企业进入退出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市场分割的地区发展策略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通过总量生产率的静态和动态分解以及反事实分析方法测算市场分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研究发现:(1)市场分割扭曲了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低效率企业由于市场分割的地方保护而继续存活;(2)市场分割抑制了企业进入退出的竞争效应对在位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同时扭曲进入企业的学习效应对生产率的影响;(3)市场分割阻碍了要素资源在企业间与部门间的自由流动,降低了资源再配置效应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4)基于反事实分析发现,如果不存在市场分割,企业间与行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率分别提高0.018和0.016。研究结论表明,在现有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企业生产率水平条件下,通过国内市场整合以改善资源配置可以使总量生产率水平提升0.32%和0.28%。文章对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国内市场整合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本文来源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期刊2019年04期)

孔令池[3](2019)在《国内市场分割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辨识国内市场分割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是打破地区贸易壁垒、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关键。本文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1)2000年以来,我国市场分割指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个别年份小幅上升;从区域层面上看,东、中、西部地区国内市场分割指数的走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中部地区国内市场分割程度最低;从省际层面来看,各省市自治区国内市场分割指数的变动较为平稳,且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自然层面因素并不是造成我国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制度性的因素才是形成我国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央转移支付是打破国内市场分割的有效手段;而财政分权、国际市场开放、经济国有化、地方政府竞争、政府干预等促使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加剧。(3)分地区样本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央转移支付和国际市场开放参数估计系数的显着性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他影响因素的显着性未发生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孔令池[4](2018)在《国内市场分割及其区域产业结构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市场分割是影响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地方政府为了维持乃至扩大地方利益,往往倾向于扭曲甚至替代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攫取“制度租金”,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了国内市场分割现象。国内市场分割抑制了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的本地市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等充分发挥;限制了分工与合作的机会,加剧地区间恶性竞争和产业结构趋同;促使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损失,妨碍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鉴于此,打破国内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整合经济资源,加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己经成为我国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以上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构成了本论文的研究动机。所以,本研究和政策建议不仅仅是学术自洽,更是充分考虑了当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实环境。本论文紧密围绕国内市场分割阻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这一研究主题,把国内市场分割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把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作为研究的关键点;把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思路作为研究的落脚点。具体而言,本论文首先采用相对价格法测算分析了 2000年以来我国市场分割的状况,并在系统阐述我国市场分割历史演变及导致国内市场出现分割成因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影响。其次,深入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及机制。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国内市场分割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机制,并构建了理论模型。再次,依据区域产业结构理论,测算并分析了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化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及特征。然后,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内市场分割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了打破国内市场分割,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使用相对价格法对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及其演变趋势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较为全面、客观地把握我国市场分割的现状。系统分析了我国市场分割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影响国内市场分割的因素,由此提出打破国内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有关对策建议。这对于深化国内市场分割危害性的认识,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二,系统梳理了国内市场分割与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重点论述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和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内市场分割与区域产业结的理论分析框架。具体地,沿用新经济地理学(NEG)的基本理论框架,分析了国内市场分割对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通过构建一个博弈模型,分析了国内市场分割影响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理论机制。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针对理论机制的不足。第叁,依据区域产业结构理论,阐明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并指出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化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叁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重点从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化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为深入认识到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现存问题提供支持。本论文研究发现:第一,2000年以来我国市场分割指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自然层面的因素并不是形成我国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制度性的因素才是造成我国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央转移支付是消除国内市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有效手段。而财政分权、贸易开放、经济国有化、地方政府竞争、政府干预等促使地方政府有动机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加剧国内市场分割。第二,在区域层面上,产业结构的演化除了遵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一般发展规律外,区域系统——区域之间的分工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也发生作用。区域产业结构演化是在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国内市场分割限制了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专业化生产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妨碍了地域分工,也改变了企业创新的收益函数。第叁,我国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也处于一个全面转变的时期,主要呈现如下特征:区域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地带差异,具有第叁产业主导型的结构特征;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升,但仍是低水平的专业化;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矛盾有一定缓解,各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上的差异开始逐渐显现;地区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合理化,但具有明显的非均衡特点。第四,采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制造业面板数据,就国内市场分割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内市场分割形成“条块”的市场格局,导致国内市场被人为划小,商品和要素难以在地区间自由流动,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且阻碍了国内竞争机制的形成,不利于厂商的跨辖区迁移和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国内市场分割促使微观生产要素的不合理配置,难以产生区域分工与合作关系,不利于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化发展。国内市场分割阻碍了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通,扭曲了资源配置,不利于发挥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妨碍了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始终是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项关乎长远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整生产力布局战略,需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具有地区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区的形成和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加强地区间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不断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从体制上解决行政化和大市场的矛盾,需要建构一个有效的协调和制衡机制,寻求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不断削弱影响国内市场分割的制度安排。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仰赖于市场的整合和统一。因此,有必要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促使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巩固和加强本地区与外部区域的贸易联系、经济交流和合作。(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8-16)

苏庆义[5](2018)在《国内市场分割是否导致了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次系统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区分为地方保护和运输成本,并基于模型估计出地方保护和运输距离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成因中,市场分割至少是和传统的资本禀赋差异、技术差异同等重要的因素,降低市场分割程度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通过降低地方保护水平促进区域发展平衡时,应注意大幅降低落后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起到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的作用。另外,缩小地区间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并不总是能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在采取政策手段时,应该定位于大幅提升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刘刚[6](2018)在《经济开放加剧了国内市场分割吗——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200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相对价格法"测度国内市场分割程度的时序变化,实证检验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等经济开放因素及其他因素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总体呈现逐渐整合的趋势,区域经济的市场整合进展并不优于全国整体水平;贸易开放对市场分割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表明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国内市场整合,外资开放对市场分割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贸易开放与外资开放对国内市场分割呈现相反方向的作用效果;交通基础条件、地方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流通企业规模和地方经济国有化程度也对市场分割具有不同影响。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财贸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杨美丽,詹世杰[7](2015)在《贸易开放、国内市场分割下的农户农业生产行为选择研究——基于浙江、山西两省的调研实际》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浙江、山西近300户农户的调查研究,分析农户对贸易开放、国内市场分割的认知,贸易开放与国内市场分割双重约束下的农户农业生产选择行为以及贸易开放、国内市场分割对农户农业生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对于政府及相关群体认知农村实际,更好的运用政策杠杆,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促进农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转型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5年11期)

蔡宏波,戴俊怡,李宏兵[8](2015)在《市场潜能与国内市场分割——基于中国省市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方程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模型,通过省际间的投入产出、地理距离和贸易数据,构造出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市场潜能指标,以此衡量每个国内城市所面对的自身、省内其他城市、国内其他省份的城市和国外贸易伙伴的潜在市场需求。而后,基于Samuelson的"冰川成本"模型,采用相对价格法构造出国内市场分割指标,并对1994—2011年我国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进行了测算,得到与以往研究认为我国商品市场正在趋于一体化的基本一致的结论。最后,在实证分析市场潜能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影响时,结论显示市场潜能越大的地区,地方政府保护本地经济的成本就会越高,从而有利于降低市场分割的程度。此外,经济国有化程度越低、地方政府掌握地区资源越多、地方财政自主能力越强,都将越有利于市场整合。(本文来源于《产业经济研究》期刊2015年05期)

宋冬林,范欣[9](2015)在《国内市场分割阻碍经济增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市场整合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有利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它保证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了市场对资源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国内市场整合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利用冰川模型测度市场分割指数,基于1985—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市场分割指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度、政府保护、(本文来源于《党政视野》期刊2015年Z1期)

杨美丽[10](2015)在《贸易开放、国内市场分割与农户农业生产行为选择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比重的下降,农村居民逐渐发生职业分化,农户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开始逐渐向农业外、农村外发展,相应的,纯农业户逐渐转化为兼业农户或者纯非农业户。对当前贸易开放与市场分割下的农户农业生产选择行为进行文献研究发现,当前对于贸易开放、市场分割与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研究皆相对丰富,但对于农户怎样分配家庭资源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上的研究相对缺乏,结合贸易开放与市场分割进行的农户在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上如何进行家庭资源配置的研究就更为苍白。未来对贸易开放与市场分割共存的风险条件下的农户生产行为选择研究的开展,将对当前贸易开放与市场分割条件下,农户生产行为的引导和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国内市场分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分析市场分割的地区发展策略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通过总量生产率的静态和动态分解以及反事实分析方法测算市场分割导致的生产率损失。研究发现:(1)市场分割扭曲了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低效率企业由于市场分割的地方保护而继续存活;(2)市场分割抑制了企业进入退出的竞争效应对在位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同时扭曲进入企业的学习效应对生产率的影响;(3)市场分割阻碍了要素资源在企业间与部门间的自由流动,降低了资源再配置效应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4)基于反事实分析发现,如果不存在市场分割,企业间与行业间的资源再配置效率分别提高0.018和0.016。研究结论表明,在现有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企业生产率水平条件下,通过国内市场整合以改善资源配置可以使总量生产率水平提升0.32%和0.28%。文章对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挥国内市场整合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内市场分割论文参考文献

[1].周经,王馗.国内市场分割影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9

[2].王磊,张肇中.国内市场分割与生产率损失:基于企业进入退出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

[3].孔令池.国内市场分割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孔令池.国内市场分割及其区域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8

[5].苏庆义.国内市场分割是否导致了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J].当代经济科学.2018

[6].刘刚.经济开放加剧了国内市场分割吗——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贸研究.2018

[7].杨美丽,詹世杰.贸易开放、国内市场分割下的农户农业生产行为选择研究——基于浙江、山西两省的调研实际[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

[8].蔡宏波,戴俊怡,李宏兵.市场潜能与国内市场分割——基于中国省市数据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5

[9].宋冬林,范欣.国内市场分割阻碍经济增长[J].党政视野.2015

[10].杨美丽.贸易开放、国内市场分割与农户农业生产行为选择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

标签:;  ;  ;  ;  

国内市场分割论文-周经,王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