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萍叶冬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干部病房浙江杭州310013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的120例患者,对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和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后,精神状态得到改善,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全新的工作模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焦虑;抑郁;脑梗死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运用马斯洛的“以整体护理作为基础,然后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层面均得到全面系统的护理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老年脑梗死病患者因其发病较快,病程长,恢复时间比较慢,死亡率较高,并且还常常伴随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关节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担[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果可以给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治愈的信息,还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恢复[2]。本研究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的120例患者,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的12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62-86岁之间。纳入标准:1、经CT或MRI检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2、神志清醒且同意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1、感觉性失语及混合性失语的患者;2、有心功能不全或者肺部感染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在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同时,再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
1.2.1舒适护理服务
保证患者在生理、心理上都始终保持愉悦的状态。1、提供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时刻注意病房温度、湿度、采光和通风。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为宜,而相对湿度需保持在40%-50%为宜。在夜间,需要保持室内适当的照明,以提高老年人的视觉适应力,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简洁,将常用物品放于老人伸手便可触及之处。2、营造和谐舒适的人际环境:护理人员保持高度热情,按照患者的病情分配病床,使病情相当的相邻,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份,给与适当的称呼,让患者感觉顺心。责任护理人员需定时定点到患者病房,用微笑。亲切的语言去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时时把握患者心态,让患者消除紧张感,让其尽快适应医院环境。
1.2.2个性化服务
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需求实施不同的护理服务。1、时刻注意患者心理上的变化,给与心理上的支持,因脑梗死患者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变化,且在日常生活中依赖他人,还会产生无用和失落感,这些都会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压力,进而影响患者治疗恢复。入院时,护理人员就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其需求以及心理变化,因人指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方案,积极做好家庭成员的心理疏导工作,使患者家属了解家人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在不影响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情况下,允许家人陪护,如果正逢生日或纪念日,医护人员为患者送上生日卡片等祝福,让病人有居家的感觉。2、重视患者康复性训练,适时做好健康指导,在病情稳定的24-48h后就要展开康复治疗,因这是脑梗死患者治疗和恢复的最佳时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恢复训练,对患者采取鼓励、安慰、指导的方式,让其充满自信,从而主动配合完成恢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有效的社会干预,使患者在家庭中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爱护,在长期的康复过程中能得到必要人力、物力、财力的帮助,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1.3效果评价
采用焦虑自评价表(SAS),以及抑郁自评价表(SDS),分别在入院时和住院四周后由责任护理人员对该组患者进行评定,出院前由护士长采用护理部指定的满意调查表,对满意度进行调查。焦虑自评价表含有20个小题,评分均为1、2、3、4分,用于评定病人的主观感受,该表能够准确的反映患者的主观感受。抑郁自评价表也含有20个小题,液位四级评分法,该表可以有效的反应患者的抑郁状态及其程度。
1.4分析方法
将调查相关资料整理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患者的状态对比
在护理前,120例患者的SAS评分为49.25±4.35分,SDS评分为51.65±5.55分,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为42.21±3.32分,SDS评分为43.65±4.51分,患者的状态明显得到改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患者的满意度达99.34%,而其他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23%,满意度上升了8.11%。
3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3]。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了主动、周到、细致、个性化的贴心护理服务,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安全、舒心的就医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各种需求,消除了各种不良因素,使患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在脑梗死患者病房护理中,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全新的工作模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护理人员转变了观念,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护士对科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个人价值也在工作中得到了体现,促使她们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勤于思考,追求进步,礼仪服务和职业形象意识增强,工作效率提高,提升了个人综合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2,4]。
参考文献:
[1]王亚丽.脑梗塞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25(10):198-200.
[2]杨微,李欢利.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2):26-27.
[3]任慧,王敬荣.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23-25.
[4]杨晓丽,田旭玉,张楠,等.老年性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4):77-78.
作者简介:王燕萍(1985.8--),女,护师,籍贯:浙江杭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研究方向:老年慢性病护理。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灵隐路14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云松楼护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