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荷转移激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激子分离,电荷转移,密度泛函理论
电荷转移激子论文文献综述
王冬梅,田军,郑茹,柴垚[1](2019)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的激子分离及电荷转移速率:DR3TBDT/PC60BM 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DR3TBDT/PC60BM体系为模型,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分别计算了孤立的给受体分子以及复合物的基态结构性质、吸收性质、激发态电荷转移,并通过Rehm-Well表达式,Marcus理论的双势阱、双球棍模型以及广义的Mulliken-Hush (GMH)模型分别计算了电子转移和电荷重组过程中的Gibbs自由能变、内外重组能以及电子耦合,最后通过Marcus电子转移速率方程得出了界面的电荷转移和重组速率,从动力学角度为新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表征手段.(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邓万源[2](2018)在《电荷转移态激子行为对有机太阳电池光电流和光电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光伏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低成本的清洁能源技术,在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这种全球化问题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有机太阳电池作为光伏技术的一个分支,具有可溶液加工,材料来源广,质量轻,可卷对卷印刷等特点。在过去20年,科学家们通过设计新型有机光电材料的以及优化器件制备手段,使有机太阳电池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最高能量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4%。在材料合成方面,化学家早期致力于设计与合成新型窄带隙给体材料,拓宽薄膜吸收光谱,达到增加器件短路电流的目的。由于明星非富勒烯受体ITIC的出现,近叁年来,化学家则基于ITIC,不断改进非富勒烯受体的光学性能以及电学性能,为制备高性能非富勒烯太阳电池不断提供新的思路。在器件优化方面,科研人员主要通过界面修饰,活性层形貌调控来改进器件性能,主要包括热退火,溶剂退火,使用添加剂等手段。不论是通过使用新型光电材料还是改善本体异质结形貌来提高器件能量转换效率,都会涉及到器件内部物理机制的变化。本文围绕本体异质结中电荷转移态激子行为,阐述器件性能受光电材料以及工艺手段影响的原因。本文第二章,我们基于DPPZnPor-TBO:PC_(61)BM太阳电池研究了溶剂蒸气退火过程中“薄膜形貌-激子行为-器件性能”叁者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DPPZnPor-TBO结晶强度与相分离尺寸随溶剂蒸气退火时间增加单调递增,使光生激子在给体/受体界面处获得更高的激子拆分效率,大大抑制了孪生复合。给体与受体的结晶强度的提高,使得空穴与电子分别在给体/受体中获得了更长的有效输运通道,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电荷输运能力。本文第叁章,通过溶剂蒸气退火方式优化了DPPEZnP-THD:PC_(61)BM小分子太阳电池,制备得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41%的器件,为当时世界最高能量转换效率的有机小分子太阳电池之一。通过对比溶剂蒸气退火处理前后器件的电荷转移态激子拆分效率以及载流子孪生/非孪生通量,发现了溶剂蒸气退火处理使器件光电流增加但是光电压下降的原因。计算出溶剂蒸气退火前后器件的辐射复合能量损耗?V_(rad)分别为0.19 eV和0.23eV。通过器件电致发光量子效率EQE_(EL)计算出溶剂蒸气退火前后器件的非辐射复合能量损耗?V_(non-rad)分别为0.24 eV和0.31 eV。表明溶剂蒸气退火处理使器件额外产生的辐射复合与非辐射复合能量损耗分别为0.04 eV和0.07 eV。这正是溶剂蒸气退火处理导致DPPEZnP-THD:PC_(61)BM小分子太阳电池开路电压产生110 mV损耗的原因。本文第四章,我们基于PBDB-T:IT-M本体异质结,制备了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1.4%(V_(OC)=0.92 V;J_(SC)=17.3 mA·cm~(-2);FF=71.6%)的非富勒烯太阳电池。相比之下,以富勒烯衍生物作为受体的PBDB-T:PC_(71)BM太阳电池能量效率仅为5.66%(V_(OC)=0.80 V;J_(SC)=12.3 mA·cm~(-2);FF=57.5%)。为了探索富勒烯/非富勒烯能量损耗来源,我们通过电致发光光谱测量确定PBDB-T:PC_(71)BM和PBDB-T:IT-M太阳电池的电荷转移态激子拆分能量损耗q?E_(cs)分别为0.48 eV和0.32 eV;通过对辐射复合通量进行计算得到PBDB-T:PC_(71)BM与PBDB-T:IT-M太阳电池q?V_(non-rad)分别为0.34 eV和0.25 eV。(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10)
田晓语[3](2018)在《分子间激子裂变过程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在一些特殊有机材料中发现的激子裂变过程,已在有机电子学领域和光伏器件研究中上升为一个热点问题。激子裂变过程,是指一个受激发的单重态激子S_1将其能量的一半转移到另一个基态分子S_0上,最终形成两个叁重态激子T_1的过程。它之所以能引发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在常用的光伏材料中,S_1态激子寿命在10~(-9)~10~-66 s范围,T_1态激子寿命在10~(-6)~20 s范围,因此相比S_1态激子而言,T_1态激子的寿命要长得多。这为有机光伏器件的激子扩散过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由于激子裂变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可生成两个较低能量的T_1态激子,若它们都能够解离为自由的空穴与电子,则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但就现实情况来看,激子裂变只是S_1态激子所有衰变的一种,器件中还存在激子与电荷间发生的淬灭作用,使这种裂变机制失效。由此可知,要想发挥其优势,该有机材料的裂变速率必须高于其他衰减过程速率。我们通过实验发现,随着分子间LUMO能级势垒的增大,激子裂变速率逐渐减小;结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进一步将激子裂变的“双电子转移”模型与“双空穴转移”模型进行分析,肯定了“双电子转移”模型。随后,我们又探究了分子距离与激子裂变的依赖关系,对比“Dexter能量转移”模型与“双电子转移”模型,再次验证了“双电子转移”模型对于解释激子裂变过程的合理性。该工作的有效实施,为研究激子裂变的微观物理机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靠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思路。但要想彻底搞清楚激子裂变出现的工作机制和原理,其难度还是很大。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第一章,介绍了有机光电材料中激子裂变现象的物理过程,系统的分析了激子裂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其次介绍了有关激子裂变研究的进展,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第二章,主要从实验前期准备、有机掺杂薄膜的热蒸镀,介绍了实验样品的制备过程。以及稳态发射光谱和瞬态发光衰减曲线的测量过程与实验仪器。(3)第叁章,介绍了分子间激子裂变过程的电荷转移模型,通过在不同有机分子中掺杂具有激子裂变特性的红荧烯材料,探究红荧烯分子间能级势垒对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影响。实验上,我们制备了Alq_3:rubrene(x)、NPB:rubrene(x)、BCP:rubrene(x)、TPBi:rubrene(x)、mCP:rubrene(x)5种混合薄膜,其中x=50%、40%、30%,并在室温下测量这5种掺杂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与瞬态衰减曲线。通过拟合瞬态衰减曲线,我们发现在相同掺杂浓度下,随着红荧烯分子间LUMO能级势垒的变大,激子裂变速率逐渐减小,而与红荧烯分子间HOMO能级势垒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由此结论,我们从实验的角度首次证明了“双电子转移”模型在描述激子裂变物理过程的合理性,从而否定了“双空穴转移”模型。(4)第四章,介绍了Dexter能量转移,通过在有机材料中掺杂不同浓度的红荧烯分子,来改变相邻红荧烯分子的间距,探究分子间距对激子裂变的影响。实验上,我们制备了NPB:rubrene(x)、BCP:rubrene(x)、TPBi:rubrene(x)、mCP:rubrene(x)4种混合薄膜,其中x=20%、30%、40%、50%,并在室温下测量4种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与瞬态衰减曲线。通过拟合瞬态衰减曲线,我们发现随着相邻红荧烯分子间距的增大,激子裂变速率呈指数衰减。对比Dexter能量转移中分子距离依赖关系与激子裂变分子间距依赖关系,发现两者在函数关系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对比两者的物理图象,我们同样发现二者高度的相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激子裂变的微观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双电子转移”模型来理解。最后,我们根据费米黄金定则,对“双电子转移”模型深入探讨,解析其直接方式与间接方式。(5)第五章,主要对以上实验结果作以总结,并展望其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10)
陈茜,沈成梅,阎顺雅,周亮,田晓语[4](2018)在《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与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荷转移模型是解释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一个重要理论机制,然而对此模型的合理性仍然存在争论,对模型中涉及的电子转移过程也缺乏研究.本实验以具有激子裂变特性的红荧烯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源共蒸发的方法制备了4个系列红荧烯掺杂的混合薄膜,并在室温下分别测量了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谱及其瞬态衰减曲线.理论上,基于"S_1+S_0?1~(TT)_i?T_1+T_1"叁状态反应模型,采用耦合的速率方程组对所有的发光衰减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激子裂变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速率常数.根据每种材料的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计算了混合薄膜中红荧烯分子的平均间距.实验发现:红荧烯分子间的电子转移过程具有量子隧穿的特点,激子裂变过程的速率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呈现出明显的指数下降规律.上述结果符合电荷转移模型的特征,可作为支持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证据,这对于澄清激子裂变的微观图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8年04期)
田晓语,周亮,陈茜,孟妍,张勇[5](2017)在《利用瞬态荧光技术研究单重态激子裂变的电荷转移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材料中单重态激子的裂变过程,由于其在有机光伏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而成为一个科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观点采用电荷转移模型来解释激子裂变过程,即认为2个参与裂变的分子之间通过两次的电荷转移来实现分子状态的改变.而在电荷转移的物理图像中,又包括双空穴转移方式和双电子转移方式两种可能性.为了检验电荷转移模型的合理性,将能够发生激子裂变过程的红荧烯分子分别混合于其他4种有机分子中,这4种有机分子被当作间隔分子,用来分离混合膜中掺杂的红荧烯分子.对红荧烯分子与间隔分子,二者间HOMO能级的能量差构成空穴转移的隧穿势垒,而二者间LUMO能级的能量差构成电子转移的隧穿势垒.对4个样品发光衰减曲线的测量与分析表明,激子裂变的速率与电子隧穿势垒的高度具有明显的关联,这从实验角度首次印证了双电子转移模型而否定了双空穴转移模型.(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7期)
袁德[6](2016)在《激子型和电荷转移型有机发光器件中的自旋混合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因具备成本低廉,易制造和轻薄性等特点,使其在显示和照明行业上有着极为宽广的运用前景。尽管对OLED的研发已历经二十余载,但是其大规模实用化还存在一些难题,如器件寿命不长、发光效率低下等。而最近,利用热致延迟荧光(TADF)材料的反系间窜越过程(RISC)来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大部分TADF都来自于小分子材料,并且需要掺杂形成空间分离的给体(D)和受体(A)部分,由于掺杂浓度难以得到最优的重复性,这给工业化制造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利用两种不同性质基团形成的结构为D-?-A型共聚物来实现TADF过程,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无需掺杂即可包含两种不同的激发发射态:局域的激子(LE)态和非局域的电荷转移(CT)态。本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该材料的共存特性,来研究LE和CT态中单重态(S)与叁重态(T)之间的自旋混合过程。然而,事实上OLED中的自旋混合难以被实验直接观测到,而有机磁效应(外加磁场可以改变器件的发光强度和传导电流大小)可作为一种探究器件内部某些微观过程的有效工具,用于揭示有机半导体中自旋相关的电荷输运和激子行为等微观过程,例如单重态与叁重态间的相互转化、激子间的淬灭和叁重态-电荷反应等。本文以磁场效应为手段,结合电致、光致和瞬态光谱,详细分析了影响器件中S与T相互转化的因素,并成功通过CT态的RISC过程提高了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发光效率。其具体内容主要分为如下几方面:(1)首先扼要介绍了常规有机半导体光电器件的特点及运用前景,并说明了OLEDs的研究背景和当前发光效率低下的难题,从而为后续提出新的方法提高器件外量子效率做出了铺垫。第二章则主要讲述了OLEDs的制备和测量方法。(2)由PFO(D)和MEH-PPV(A)合成新的共聚物材料PFOPV,并通过由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分子几何结构,叁种(PFO、MEH-PPV、PFOPV)材料的吸收光谱和时间分辨的光致衰减光谱以及溶剂化效应,证明了PFOPV中的确存在LE和CT两种激发发射态。(3)制备了基于PFOPV、MEH-PPV和PFO的聚合物发光器件,并以发光和电流的磁场效应为手段研究了LE和CT两种发光过程的微观差异。实验发现:对于PFOPV器件,磁电致发光(MEL)可正可负,其正负性与器件的测量温度、偏压和载流子注入平衡程度有关。而对于MEH-PPV和PFO器件,其MEL始终为正值。分析表明器件磁效应的这些差异是由超精细相互作用诱导的系间窜越和反系间窜越作用共同引起的。本研究工作证明了电荷转移态对利用叁重态提高荧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制备了不加电子传输程的纯PFOPV聚合物发光器件,并测量了器件在不同偏压和工作温度下电流的磁场效应(MC)和电致发光光谱。实验发现,通过改变器件中激子态和CT态的相对比例,可以达到对MC低场(<40 mT)和高场(>40 mT)正负效应的有效调控。即当器件中CT态的相对比例较高时,MC的低场和高场均表现出明显的负磁电导效应,反之,则表现出正磁电导效应。采用经验公式对实验曲线进行定量分析表明,MC低场的正负效应可用系间窜越和反系间窜越过程来进行解释,而MC高场的正负转变则可归结为不同叁重态与电荷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工作证明了叁重态-电荷的反应方式对叁重态中电子-空穴的间隔距离有强烈的依赖关系,同时为有机磁电导效应的有效调控提供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并成功通过调节器件中载流子注入的平衡程度来抑制叁重态-电荷反应(TCA)过程,从而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01)
袁德,陈秋松,陈历相,邹越,陈平[7](2016)在《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的竞争对有机磁电导正负效应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具有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Charge-Transfer States,CTS)共存特性的PFOPV材料,本文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PFOPV/Cs F/Al的聚合物发光器件,并测量了器件在不同偏压和温度下电流的磁场效应(又称磁电导效应(Magnetoconductance,MC))和电致发光光谱.实验发现,通过改变器件中激子态和CTS的相对比例,可以达到对MC低场(<40 m T)和高场(>40 m T)正负效应的有效调控.即当器件中CTS的相对比例较高时,MC的低场和高场均表现出明显的负磁电导效应,反之,则表现出正磁电导效应.采用经验公式对实验曲线进行定量分析表明,MC低场的正负效应可用系间窜越和反系间窜越过程来进行解释,而MC高场的正负转变则可归结为不同叁重态与电荷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工作证明了叁重态-电荷的反应方式对叁重态中电子-空穴的间隔距离有强烈的依赖关系,同时为有机磁电导效应的有效调控提供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6年03期)
袁德,陈平,张巧明,贾伟尧,陈历相[8](2015)在《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共存的聚合物发光器件中单重态与叁重态之间的自旋混合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oly[{9,9-dioctyl-2,7-divinylenefluorenylene)-alto-co-(2-methoxy-5-(2-ethylhexyloxy)-1,4-phenylene}](PFOPV)发光材料中同时存在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的辐射退激过程.本文制备了基于PFOPV的发光器件,并以发光和电流的磁场效应为手段研究了这2种发光过程的微观差异.实验发现,在室温下,载流子注入平衡器件的磁电致发光表现为负效应,而非平衡器件的磁电致发光表现正效应;低温下,平衡器件的磁电致发光会随着注入电流的增加出现由负到正的转变,但磁电导却始终呈现为负值.磁效应与载流子注入情况、温度和注入电流的这些依赖关系可归结为两发光过程在器件中相互竞争的结果.分析表明两过程磁效应的差异是由超精细相互作用诱导的系间窜越和反系间窜越作用共同引起的.本研究工作证明了电荷转移态对提高荧光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5年32期)
官志强[9](2013)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界面修饰和电荷转移激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廉,材料来源广泛,质量轻,耗能少,易制备成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点,被认为是第叁代光伏器件的代表之一。为了使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实用化标准,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本文以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主要目的,对新型阴极缓冲层材料、退火与溶剂添加剂处理工艺和掺杂染料分子叁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因此,本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叁个部分:1、研究了阴极缓冲层材料对平面异质结小分子反型结构太阳能电池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几种常用的电子传输材料作为小分子反型结构电池的阴极缓冲层,比较了几种材料的LUMO能级和电子迁移率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并且本工作首次采用了碟形液晶材料HATNA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阴极缓冲层,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利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理论对电流-电压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的结果表明加入HATNA阴极缓冲层可以使界面肖特基势垒降低27%。2、研究了热退火过程和加入溶剂添加剂对基于方酸类小分子体异质结电池性能的影响。论文首先探索了热退火的最佳温度和溶剂添加剂的最优比例。然后,通过对薄膜形貌和载流子迁移率的研究,解释了退火温度和添加剂的比例对光活性层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Onsager-Braun理论对电池的光电流-电压关系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热退火和溶剂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降低CT激子的复合率,提高载流子的产生率,从而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3、研究了加入染料分子的叁元混合体系对聚合物体异质结电池性能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在传统的P3HT:PCBM聚合物体异质结电池中加入少量染料分子的方法,来提高电池的性能,并且研究了不同掺杂比例下器件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掺杂3.5wt%的Rubrene,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光电转换效率可以分别提升23.1%和23.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证明了染料分子能够提高光活性层在400~550nm的吸收率。利用Onsager-Braun理论进行拟合的结果说明了染料分子的掺杂可以提高CT激子的分离率,从而解释了短路电流增加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夏安东[10](2011)在《超支化分子内电荷转移激子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内(间)激子相互作用一般假设为生色团之间是静电偶极一偶极相互作用。但是当分子内含有电荷转移态时,由于分子构像和电荷对称性的复杂性,其电荷转移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就很难描述。最典型的一类电荷转移分子是目前广泛研究的超支化分子。过去人们在对超支化分子的大量理论和实验的研究中观察到一系列相互矛盾的作用机理:增强效应、加和效应以及减弱效应等。(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11-25)
电荷转移激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光伏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低成本的清洁能源技术,在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这种全球化问题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有机太阳电池作为光伏技术的一个分支,具有可溶液加工,材料来源广,质量轻,可卷对卷印刷等特点。在过去20年,科学家们通过设计新型有机光电材料的以及优化器件制备手段,使有机太阳电池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最高能量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4%。在材料合成方面,化学家早期致力于设计与合成新型窄带隙给体材料,拓宽薄膜吸收光谱,达到增加器件短路电流的目的。由于明星非富勒烯受体ITIC的出现,近叁年来,化学家则基于ITIC,不断改进非富勒烯受体的光学性能以及电学性能,为制备高性能非富勒烯太阳电池不断提供新的思路。在器件优化方面,科研人员主要通过界面修饰,活性层形貌调控来改进器件性能,主要包括热退火,溶剂退火,使用添加剂等手段。不论是通过使用新型光电材料还是改善本体异质结形貌来提高器件能量转换效率,都会涉及到器件内部物理机制的变化。本文围绕本体异质结中电荷转移态激子行为,阐述器件性能受光电材料以及工艺手段影响的原因。本文第二章,我们基于DPPZnPor-TBO:PC_(61)BM太阳电池研究了溶剂蒸气退火过程中“薄膜形貌-激子行为-器件性能”叁者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DPPZnPor-TBO结晶强度与相分离尺寸随溶剂蒸气退火时间增加单调递增,使光生激子在给体/受体界面处获得更高的激子拆分效率,大大抑制了孪生复合。给体与受体的结晶强度的提高,使得空穴与电子分别在给体/受体中获得了更长的有效输运通道,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电荷输运能力。本文第叁章,通过溶剂蒸气退火方式优化了DPPEZnP-THD:PC_(61)BM小分子太阳电池,制备得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41%的器件,为当时世界最高能量转换效率的有机小分子太阳电池之一。通过对比溶剂蒸气退火处理前后器件的电荷转移态激子拆分效率以及载流子孪生/非孪生通量,发现了溶剂蒸气退火处理使器件光电流增加但是光电压下降的原因。计算出溶剂蒸气退火前后器件的辐射复合能量损耗?V_(rad)分别为0.19 eV和0.23eV。通过器件电致发光量子效率EQE_(EL)计算出溶剂蒸气退火前后器件的非辐射复合能量损耗?V_(non-rad)分别为0.24 eV和0.31 eV。表明溶剂蒸气退火处理使器件额外产生的辐射复合与非辐射复合能量损耗分别为0.04 eV和0.07 eV。这正是溶剂蒸气退火处理导致DPPEZnP-THD:PC_(61)BM小分子太阳电池开路电压产生110 mV损耗的原因。本文第四章,我们基于PBDB-T:IT-M本体异质结,制备了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1.4%(V_(OC)=0.92 V;J_(SC)=17.3 mA·cm~(-2);FF=71.6%)的非富勒烯太阳电池。相比之下,以富勒烯衍生物作为受体的PBDB-T:PC_(71)BM太阳电池能量效率仅为5.66%(V_(OC)=0.80 V;J_(SC)=12.3 mA·cm~(-2);FF=57.5%)。为了探索富勒烯/非富勒烯能量损耗来源,我们通过电致发光光谱测量确定PBDB-T:PC_(71)BM和PBDB-T:IT-M太阳电池的电荷转移态激子拆分能量损耗q?E_(cs)分别为0.48 eV和0.32 eV;通过对辐射复合通量进行计算得到PBDB-T:PC_(71)BM与PBDB-T:IT-M太阳电池q?V_(non-rad)分别为0.34 eV和0.25 eV。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荷转移激子论文参考文献
[1].王冬梅,田军,郑茹,柴垚.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的激子分离及电荷转移速率:DR3TBDT/PC60BM体系[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9
[2].邓万源.电荷转移态激子行为对有机太阳电池光电流和光电压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田晓语.分子间激子裂变过程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8
[4].陈茜,沈成梅,阎顺雅,周亮,田晓语.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与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8
[5].田晓语,周亮,陈茜,孟妍,张勇.利用瞬态荧光技术研究单重态激子裂变的电荷转移模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6].袁德.激子型和电荷转移型有机发光器件中的自旋混合过程[D].西南大学.2016
[7].袁德,陈秋松,陈历相,邹越,陈平.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的竞争对有机磁电导正负效应的调控[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6
[8].袁德,陈平,张巧明,贾伟尧,陈历相.激子态和电荷转移态共存的聚合物发光器件中单重态与叁重态之间的自旋混合过程[J].科学通报.2015
[9].官志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界面修饰和电荷转移激子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10].夏安东.超支化分子内电荷转移激子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C].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