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恢复论文-王昌勇,孟祥豪,魏亚琼,王磊,刘文武

咸水恢复论文-王昌勇,孟祥豪,魏亚琼,王磊,刘文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咸水恢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机碳恢复,硼元素,咸水湖,布哈河口

咸水恢复论文文献综述

王昌勇,孟祥豪,魏亚琼,王磊,刘文武[1](2018)在《咸水湖盆沉积物原始有机碳定量恢复的新方法——以青海湖布哈河口区沉积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烃源岩中原始有机碳(TOC)总量的恢复是烃源岩评价的重点和难点,以青海湖西北部的布哈河口区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一种全新的利用沉积物中硼元素含量对原始TOC含量进行恢复的方法.布哈河口区沉积物主要为泥、粉砂、细砂及其过渡类型,黏土矿物含量总体较低,沉积物中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1和Ⅱ2型,有机质大部分来自陆源生物,少量来自水生生物.布哈河口区沉积物中TOC含量介于0.02%~4.29%之间,其中半深湖及前叁角洲环境TOC含量总体较高.有机质对部分微量元素有明显的富集作用,沉积物中TOC含量与硼、钪、钴、镍、锌、镓、铷、铯、铅及铀等微量元素存在明显相关性.有机质对微量元素的富集能力和强度受沉积物和水体接触时间控制,因此微量元素与TOC含量的相关性在不同沉积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在河流、叁角洲平原、前叁角洲、浅湖及半深湖沉积区较高,而在滨湖区较低.硼元素对TOC含量变化的反映最灵敏,即便是在间歇暴露的滨湖沉积中硼含量与TOC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硼可以作为反映烃源岩原始TOC含量的有效指标.根据布哈河口区沉积物中硼含量与TOC含量之间极好的线性相关性,建立了利用烃源岩中的硼含量对原始TOC含量进行定量计算的公式,该公式主要适用于陆相微咸水、半咸水及咸水环境泥质岩类原始TOC总量的恢复.(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王亚斌,邵景力,王家兵,崔亚莉[2](2010)在《天津市咸水区深层地下淡水资源可恢复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天津市咸水区深层地下淡水各含水组的补给特征及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为工作区地下水资源的准确评价和科学利用提供基础,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及统测、地面沉降及分层标监测、地下水质及同位素取样分析、深层淡水资源均衡计算。研究表明:天津市咸水分布区浅部咸水具有向下伏深层淡水越流补给的水动力特征,但深层淡水矿化度并未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越流补给在天津市区第Ⅱ含水组形成了一个14C年龄较小的区域。越下层的含水组地下水开采量越小,但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越大。第Ⅱ、Ⅲ含水组开采量占总开采量的68%,引起50.2%的地面沉降量,第Ⅳ及以下含水组开采量占总开采量的28%,引起40%的地面沉降量。第Ⅱ、Ⅲ含水组开采量中越流补给量所占比例达51.3%,第Ⅳ及以下含水组开采量中越流量所占比例仅占12.5%而挤压释水量所占比例高达67.8%。由此可见,天津市咸水区第Ⅱ、Ⅲ含水组深层淡水具有一定的可恢复性,越流为主要补给项;第Ⅳ、Ⅴ含水组地下水的补给能力明显的减弱,资源可恢复性差。(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0年06期)

栾熙明[3](2009)在《李哥庄地区地下咸水恢复方案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哥庄地下咸水区位于青岛市李哥庄镇驻地东南区域,分布范围约为15.2km2,因其地下水中氯化物浓度过高,无法满足工农业和生活用水要求,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李哥庄地区地下咸水恢复研究,从而为治理该地区地下咸水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李哥庄地区已有的降雨、蒸发、地下水开采和水文地质等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和监测,分析了李哥庄地区地下咸水体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在确定了研究区抽水井的类型、影响半径、单井涌水量、井群布局及干扰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干扰井群连续抽水、干扰井群连续抽水和干扰井群间歇抽水叁种地下咸水恢复方案,并利用变密度地下水模拟软件Visual-MODFLOW软件中的SEAWAT模块,对叁种恢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和分析,得到最优化的咸水恢复方案。通过研究发现:(1)在李哥庄咸水区现有条件下,咸水体西侧咸水浓度逐年降低,但速度非常缓慢;咸水中心区域地下水氯化物浓度有缓慢升高的趋势。因此,在维持李哥庄咸水区现有条件下,相当长的时间内咸水不会自动得到恢复。(2)降雨和蒸发对咸水体分布变化影响不显着,开采对咸水体分布变化影响较显着。现有情况下咸水区地下水开采很少,不会对咸水体分布产生影响,但如果对咸水区地下水进行人工开采则会加速咸水体分布范围减小和咸水体浓度的降低,开采量的大小与咸水体恢复速率成正相关。(3)抽取地下咸水只是咸水恢复的一个因素,周边淡水的驱替作用则是咸水恢复另一个的因素。干扰井群间歇抽水方案充分利用这两个因素(减小井的间距来增加咸水抽出速率;间歇抽水来增强周边淡水的驱替作用),成为叁种方案中最优化的方案。(4)干扰井群间歇抽水方案共设抽水井45眼,抽水井间距为350m,干扰系数为0.18~0.21,抽水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抽水9个月,第二阶段抽水3个月,中间停止抽水6个月,然后自然恢复),总抽水量为1369.06万方,36个月后咸水浓度大于250mg/L范围由15.2km2缩减为1.53 km2,450mg/L等浓度线完全消失。(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9-06-10)

韩志勇,陈继红,李涛,张俊[4](2007)在《存在截渗墙情况下地下咸水恢复的优化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咸水分布区的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然后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数值模型,最后通过地下水模拟软件Visual-MODFLOW 3.1对存在截渗墙情况下的不同咸水恢复方案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纯的抽水方案对于高浓度咸水的去除非常有效,但是低浓度咸水残留量较大;抽水——注水方案对高低浓度的去除效果都比较好;而抽水优化方案对高浓度和低浓度的咸水的去除更加经济、快速和彻底。(本文来源于《四川环境》期刊2007年02期)

韩志勇,郑西来,林国庆[5](2004)在《大沽河下游地区地下咸水恢复方案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咸水分布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然后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 ,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质数值模型 ,最后通过地下水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 3 1对不同的治理方案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单一的抽水方案对于高浓度咸水的去除非常有效 ,但是低浓度咸水残留量较大 ;而抽水优化方案不但能够同时去除高浓度和低浓度的咸水 ,并且更加彻底和快速。(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04年06期)

韩志勇[6](2004)在《大沽河下游地下咸水恢复方案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在青岛市科技攻关项目《大沽河流域水资源优化利用与污染控制研究》的基础上写作完成的。 近几年来,青岛市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快速,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用水量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便不断加地下水开采力度,使得该地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并最终导致大面积海(咸)水入侵的发生。 本文首先分析了咸水分布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然后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概化,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质数值模型,并通过地下水模拟软件Visual—MODFLOW 3.1对不同的恢复方案进行了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相对于海(咸)水入侵的速度,对地下咸水体的治理和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种方案进行36个月后,含水层中仍然有较大面积的地下咸水体残留;恢复方案的选择对于治理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恢复和注水恢复方案在研究区内行不通,单纯的抽水方案虽然对高浓度咸水的去除效果很好,但是低浓度咸水残留量较大,而抽水-注水及其优化方案不但能够同时去除高浓度和低浓度咸水,并且更加快速和彻底。 在各种恢复方案的模拟过程中,下游咸水通过截渗墙上端进入研究区内的量非常小,对模拟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此截渗墙的存在对阻止海(咸)水入侵和下游咸水倒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4-06-05)

张祖陆,齐永华,聂晓红[7](2001)在《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生态环境分区与生态恢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进行区域生态分析的基础上 ,对研究区进行了生态环境分区 ,提出了研究区环境战略调整和综合治理咸水入侵灾害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并结合各分区特点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生态环境分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组合配套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01年04期)

张祖陆,齐永华,姜鲁光[8](2001)在《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生态环境分区及生态恢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是我国地下咸水入侵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始,该地区地下咸水的范围逐年扩展,并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咸水入侵的发展,不仅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损害,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恢复生态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生态环境的特征和制约因子,结合大量区域调查资料与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实现咸水入侵区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部分。(本文来源于《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1-08-01)

齐永华[9](2001)在《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生态环境恢复与调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不断发展,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恢复生态学角度出发,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生态环境的特征,结合大量数据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如何实现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4个部分。 1.区域生态分析与生态环境分区研究 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和主要问题分析,以及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环境分区研究是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本文结合研究区的实际,确定以潜水埋深、潜水矿化度、表层土壤含盐量、表层有机质含量、粮经比、人均GDP等6个指标组成分区指标体系,并根据数量区划学的基本数学原理建立地理数学模型,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南部咸水入侵区划分为3个亚区。自西向东,分别是广北亚区、寿北亚区、昌寒亚区。 2.研究区环境战略调整 从宏观角度出发,将研究区纳入全省和全国尺度的巨系统内考虑进行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调整,并通过国家政策措施和价格杠杆的作用,以缓解淡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关键性工程技术措施 工程措施是综合治理咸水入侵采取的直接有效的微观调控手段。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土壤改良工程和生物工程叁类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 4.分区生态环境恢复途径 根据分区特点,以全区环境战略性调整和关键性工程技术措施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分区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组合配套措施。可以为当地进行环境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1-04-28)

咸水恢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天津市咸水区深层地下淡水各含水组的补给特征及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为工作区地下水资源的准确评价和科学利用提供基础,采用的技术方法包括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及统测、地面沉降及分层标监测、地下水质及同位素取样分析、深层淡水资源均衡计算。研究表明:天津市咸水分布区浅部咸水具有向下伏深层淡水越流补给的水动力特征,但深层淡水矿化度并未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越流补给在天津市区第Ⅱ含水组形成了一个14C年龄较小的区域。越下层的含水组地下水开采量越小,但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越大。第Ⅱ、Ⅲ含水组开采量占总开采量的68%,引起50.2%的地面沉降量,第Ⅳ及以下含水组开采量占总开采量的28%,引起40%的地面沉降量。第Ⅱ、Ⅲ含水组开采量中越流补给量所占比例达51.3%,第Ⅳ及以下含水组开采量中越流量所占比例仅占12.5%而挤压释水量所占比例高达67.8%。由此可见,天津市咸水区第Ⅱ、Ⅲ含水组深层淡水具有一定的可恢复性,越流为主要补给项;第Ⅳ、Ⅴ含水组地下水的补给能力明显的减弱,资源可恢复性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咸水恢复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昌勇,孟祥豪,魏亚琼,王磊,刘文武.咸水湖盆沉积物原始有机碳定量恢复的新方法——以青海湖布哈河口区沉积物为例[J].湖泊科学.2018

[2].王亚斌,邵景力,王家兵,崔亚莉.天津市咸水区深层地下淡水资源可恢复性研究[J].资源科学.2010

[3].栾熙明.李哥庄地区地下咸水恢复方案的数值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

[4].韩志勇,陈继红,李涛,张俊.存在截渗墙情况下地下咸水恢复的优化方案[J].四川环境.2007

[5].韩志勇,郑西来,林国庆.大沽河下游地区地下咸水恢复方案的数值分析[J].工程勘察.2004

[6].韩志勇.大沽河下游地下咸水恢复方案的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

[7].张祖陆,齐永华,聂晓红.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生态环境分区与生态恢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

[8].张祖陆,齐永华,姜鲁光.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生态环境分区及生态恢复研究[C].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1

[9].齐永华.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生态环境恢复与调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

标签:;  ;  ;  ;  

咸水恢复论文-王昌勇,孟祥豪,魏亚琼,王磊,刘文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