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夏季欧亚中高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欧亚中高纬,感热,夏季降水,数值模拟
夏季欧亚中高纬论文文献综述
丁洁,褚涛[1](2019)在《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异常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5.7,通过改变春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的陆面感热通量,对欧亚中高纬感热异常影响中国夏季气候进行模拟分析,并探讨其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当春季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通量加强时,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北东部夏季气温降低,降水偏多;华北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偏少。春季陆面感热增强引起近地面和对流层低层大气热力状况异常,进而导致高度场和环流场的异常,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有气旋环流,对流运动旺盛,结合充足的水汽条件,对应降水偏多,而华北地区则相反,有反气旋环流和微弱的气流辐合,对应降水偏少。研究表明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异常是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子。(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丁洁[2](2016)在《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热力异常对中国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5.7,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AR/NCEP)资料的驱动下,选择对我国地区气候状况模拟效果较好的陆面过程方案,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设计陆面热力因子的敏感性试验,来探讨欧亚中高纬热力异常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物理机制。主要工作的结论如下:(1)将不同陆面方案模拟中国地区气候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种方案对气温的模拟效果很好,其中BATSle模拟结果比实际观测偏高,而CLM3.5比较接近观测事实,并且能很好对低温区有很好的模拟;对于降水,两种方案效果没有气温的模拟效果好,BATle模拟比观测值偏大,CLM3.5则在量级上接近于观测。综合以上,本文将选择陆面方案CLM3.5来进行耦合区域气候模式。(2)通过欧亚中高纬陆面春季感热异常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欧亚中高纬春季陆面感热增强时,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北东部夏季气温降低,降水增多;华北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春季陆面感热增强,引起大气热力状况异常,进而导致高度场和环流场的异常,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有气旋环流,对流运动旺盛,结合充足的水汽条件,对应降水偏多,而华北地区则相反,有反气旋环流和微弱的气流辐合,对应降水偏少。表明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异常是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子。(3)通过欧亚中高纬春季融雪异常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春季欧亚中高纬融雪偏少剩余积雪量偏多时,我国长江流域、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增加,华北南部和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减少。春季融雪偏少使得夏季剩余雪量偏多,中高纬冷低压范围扩大到中纬度地区,引起大气环流的调整,进而导致我国夏季气温和降水的异常。(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6-06-01)
吴荷,陈海山,黄菱芳[3](2015)在《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区域753站降水观测资料、ECMWF逐月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及其相关的物理机制。分析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感热偏强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感热偏弱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少。春季感热异常偏强时,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主体位置偏东、强度偏强、范围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辐合上升气流控制,水汽输送条件好,降水异常偏多。而春季感热偏弱时,情况大致相反,则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研究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变化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吴荷,陈海山,黄菱芳[4](2014)在《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区域753站降水观测资料、欧洲中心逐月再分析地表感热通量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感热偏强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感热偏弱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少。春季感热异常偏强时,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主体位置偏东、强度偏强、范围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辐合上升气流控制,水汽输送条件好,降水异常偏多。而春季感热偏弱时,情况大致相反,则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研究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变化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期刊2014-11-03)
吴荷[5](2014)在《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气候的可能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夏季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且旱涝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陆面热力异常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欧亚中高纬地区地表感热异常可以引起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欧亚中高纬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气候的可能联系,对增强我国夏季气候预测准确性具有一定实际和科学意义。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区域753站逐日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欧洲中心ERA-40和ERA-interim逐月再分析表层土壤感热通量资料、NEC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及美国冰雪资料中心提供的全球月平均积雪水当量资料。分析了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的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气候之间的联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欧亚中高纬春季积雪异常与春季感热之间进行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近50年来,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且东西呈反位相分布,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之前欧亚中高纬东部地区春季感热减弱,70年代末期至00年代初级期间感热显着增强,00年代初期之后感热减弱;西部地区地表感热变化特征相反。(2)长江中下游的夏季气候与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关系密切,欧亚中高纬春季感热与长江中下游的夏季降水和气温分别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当欧亚中高纬春季感热增强,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增多,气温降低;感热减弱,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减少,气温升高。且两者之间的年代际变化也存在一定联系,具体表现为当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偏弱期,对应的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显着减少,气温偏高,感热异常偏强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气温偏低。(3)感热异常期环流形势发生显着变化,感热偏弱期,夏季东亚西风急流强度偏弱,夏季副高位置偏东,强度减弱,夏季长江中下游水汽输送条件差,且上空为下沉气流控制,不利于夏季降水,气温偏高;感热偏强期,夏季东亚西风急流强度增强,夏季副高位置偏西,夏季长江中下游上空受气旋性环流控制,造成辐合上升运动,水汽输送条件好,有利于夏季降水,气温偏低。感热异常可能通过以下过程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气候:春季感热异常偏强时,温度梯度增大,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主体位置偏东、强度偏强、范围偏大,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强,位置偏西,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辐合上升气流控制,水汽输送条件好,降水异常偏多,温度偏低。而春季感热偏弱时,情况大致相反,夏季降水异常偏少,温度偏高。(4)近30年来,欧亚中高纬春季积雪存在一定的年际变化,且春季积雪量与融雪量呈相反变化特征。欧亚中高纬春季积雪的这种异常变化与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关系密切,春季积雪量与融雪量分别与春季感热存在显着正相关和负相关:春季积雪正异常年,融雪量少,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偏强,春季积雪负异常年,融雪量多,春季地表感热偏弱。(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4-06-01)
陈海山,齐铎,许蓓[6](2013)在《欧亚大陆中高纬积雪消融异常对东北夏季低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美国冰雪资料中心提供的1979~2007年月平均积雪水当量资料、NCEP/NCAR的逐月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743站的逐日气温资料,讨论了欧亚中高纬春季融雪异常分布与中国东北夏季温度的联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西部春季融雪偏多、东部春季融雪偏少时,我国东北夏季易出现低温。春季东部融雪量少,导致夏季剩余积雪偏多;夏季积雪融化吸热增多,加上后期的土壤湿度增加会导致该地区夏季温度异常偏低,高度场下降,500 hPa上欧亚中高纬东部的长波槽加深,槽后偏北气流加强;来自极地的冷空气容易入侵东亚中高纬地区,引起我国东北夏季低温。(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杨双艳,武炳义,张人禾,周顺武[7](2013)在《夏季欧亚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的纬向传播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线性回归和位相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夏季(5~8月)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主要低频周期的低频环流的纬向传播特征,并对其环流实体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欧亚中高纬度对流层中层(500hPa)的低频振荡周期主要集中在10~30d,该低频振荡同时存在明显的经向(向南)和纬向(向西)传播特征.着重分析其中的纬向传播特征后得出,其纬向平均传播速度约为9~10经度d-1.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东半球,北半球夏季极涡的最南端随10~30d的低频位相向西顺时针偏转.表征东半球大槽位置的5400,5500gpm等值线最南端,其随低频振荡位相亦有明显向西移动的特征.其中,5500gpm等值线最南端的移动速度也约为9~10经度d-1.此外,10~30d的低频冷空气也存在着随低频位相向西传播的特征.欧亚中高纬度低频振荡环流的向西传播是极涡向西顺时针旋转现象在低频尺度上的体现.与极涡或槽脊活动密切相连的冷空气即为夏季欧亚中高纬度10~30d低频振荡的环流实体.(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3年07期)
齐铎[8](2013)在《欧亚大陆中高纬积雪异常对东北夏季低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美国冰雪资料中心提供的1979—2007年全球月平均积雪水当量格点资料、NCEP/NCAR的逐月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743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东北夏季低温和欧亚大陆融雪的气候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欧亚中高纬春季融雪异常分布与中国东北夏季温度的关系及其可能的物理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东北全区温度表现为显着的上升趋势,年际变率大,气候不稳定性强。(2)近30年来,欧亚大陆融雪具有如下特点:春季大陆西部融雪量高于东部地区,夏季融雪大值区和融雪偏差的大值区都集中在东北部;春季和夏季的融雪量之间表现为明显的反相关关系,春季融雪偏多时,夏季融雪量通常偏少。(3)欧亚大陆中高纬融雪异常与我国东北夏季温度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欧亚大陆东北部春季融雪量偏少,后期夏季融雪量偏大,对应我国东北夏季温度偏低;反之,东北夏季温度则偏高。(4)春季融雪的异常分布可能通过如下途径影响我国东北夏季低温:春季东部融雪量少(多),导致夏季剩余积雪偏多(少);夏季积雪融化吸热增多(少),加上后期土壤湿度增加会导致该地区夏季温度异常偏低(高),高度场下降(上升),500hPa上欧亚中高纬东部的长波槽加深(减弱),槽后偏北气流加强(减弱);来自极地的冷空气(不)容易入侵东亚中高纬地区,我国东北夏季易出现低温(高温)。(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3-05-01)
潘婕,纪立人,布和朝鲁[9](2009)在《夏季欧亚中高纬持续流型的季节内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合成、EOF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夏季欧亚中高纬两类典型持续流型:E型(主要特点是乌拉尔山、贝加尔湖、鄂霍次克海地区分别为长波脊、槽、脊)和C型(槽脊位置与E型相反)的季节内气候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流型指数实际分布频数与正态分布理论概率的差值呈现双峰特征,E、C型异常环流实际发生频数较理论值偏多;(2)气候平均的夏季欧亚环流型呈现明显的季内阶段性演变特征,经历着与西太平洋副高北跳、我国夏季雨带北移类似的阶段性变化,数值模拟再现了这种特征;(3)E、C型过程期间不仅欧亚中高纬区环流有明显差异,在北半球的其他地区也有明显差异。E、C型持续流型的出现和变化,与东亚太平洋(EAP)型的正负位相、南亚高压的两种模态以及西太平洋副高都有明显的相关性,是了解欧亚不同纬度带系统相互作用及其成因的一个新的着眼点。(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09年02期)
潘婕,布和朝鲁,纪立人,施宁,王盘兴[10](2008)在《夏季欧亚中高纬环流持续异常事件的Rossby波传播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西风波导结构以及波作用通量,探讨了夏季欧亚一类中高纬持续异常环流所对应的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特征。中高纬度对流层上层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弱波导,Rossby波能量频散过程基本上与该弱波导结构一致。Rossby波传播特征在不同时期以及两种环流型(E型和C型)之间存在显着差异:(1)在梅雨前期,与E型环流对应,Rossby波从南欧气旋式异常环流中心传播到乌拉尔山正高度异常中心,并且波作用通量在乌拉尔山西侧辐合,形成该地区正高度异常环流。乌拉尔山持续异常中心东侧重新激发出Rossby波,并传播至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地区,维持对应的异常环流。与C型异常环流对应,Rossby波活动非常活跃。该型叁个活动中心呈现高纬-中纬-高纬的分布特征,这与波导结构密切相关。(2)在梅雨期,Rossby波的传播对两类持续异常环流的作用更加明显,其传播路径基本上在处于极区和偏向中纬度一侧的两个"波障碍区"之间的带状西风波导区中。Rossby波从乌拉尔山活动中心向东传播,最终形成贝加尔湖和鄂霍次克海地区的持续异常环流。在C型维持过程中则还存在另一种强迫因子。在C型中,Rossby波从乌拉尔山活动中心向中纬度传播,并在亚洲急流中向东传播至东亚地区。(3)在后汛期,在欧亚大陆上纬向"波障碍区"的增加使得Rossby波活动减弱。E型异常环流型的鄂霍次克海活动中心向东扩展到北太平洋,但来自上游的Rossby波传播只作用于该活动中心的西北侧部分。C型中Rossby波的传播在乌拉尔山活动中心地区变弱。在夏季各个时期,E和C型持续异常环流对应着不同位相的EAP(或PJ)型,但并没有Rossby波从中纬度向北传播至鄂霍次克海地区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夏季欧亚中高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5.7,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AR/NCEP)资料的驱动下,选择对我国地区气候状况模拟效果较好的陆面过程方案,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设计陆面热力因子的敏感性试验,来探讨欧亚中高纬热力异常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物理机制。主要工作的结论如下:(1)将不同陆面方案模拟中国地区气候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种方案对气温的模拟效果很好,其中BATSle模拟结果比实际观测偏高,而CLM3.5比较接近观测事实,并且能很好对低温区有很好的模拟;对于降水,两种方案效果没有气温的模拟效果好,BATle模拟比观测值偏大,CLM3.5则在量级上接近于观测。综合以上,本文将选择陆面方案CLM3.5来进行耦合区域气候模式。(2)通过欧亚中高纬陆面春季感热异常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欧亚中高纬春季陆面感热增强时,我国长江流域和东北东部夏季气温降低,降水增多;华北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春季陆面感热增强,引起大气热力状况异常,进而导致高度场和环流场的异常,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有气旋环流,对流运动旺盛,结合充足的水汽条件,对应降水偏多,而华北地区则相反,有反气旋环流和微弱的气流辐合,对应降水偏少。表明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异常是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子。(3)通过欧亚中高纬春季融雪异常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春季欧亚中高纬融雪偏少剩余积雪量偏多时,我国长江流域、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增加,华北南部和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减少。春季融雪偏少使得夏季剩余雪量偏多,中高纬冷低压范围扩大到中纬度地区,引起大气环流的调整,进而导致我国夏季气温和降水的异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夏季欧亚中高纬论文参考文献
[1].丁洁,褚涛.欧亚中高纬陆面感热异常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数值模拟[J].气象科学.2019
[2].丁洁.欧亚大陆中高纬春季热力异常对中国夏季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3].吴荷,陈海山,黄菱芳.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5
[4].吴荷,陈海山,黄菱芳.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2014
[5].吴荷.欧亚中高纬春季地表感热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气候的可能联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
[6].陈海山,齐铎,许蓓.欧亚大陆中高纬积雪消融异常对东北夏季低温的影响[J].大气科学.2013
[7].杨双艳,武炳义,张人禾,周顺武.夏季欧亚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的纬向传播特征[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
[8].齐铎.欧亚大陆中高纬积雪异常对东北夏季低温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9].潘婕,纪立人,布和朝鲁.夏季欧亚中高纬持续流型的季节内气候特征[J].大气科学.2009
[10].潘婕,布和朝鲁,纪立人,施宁,王盘兴.夏季欧亚中高纬环流持续异常事件的Rossby波传播特征[J].大气科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