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留日学生,学生运动,青年运动,斗争
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焕明[1](2000)在《1918年中国青年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斗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学生运动是中国近百年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发生在五四运动前一年的较大规模的爱国游行请愿斗争,是近代史上第一次青年学生运动,尽管它没有五四运动那样影响深远,但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应占有独立的地位,是中国青年运动史的闪光开篇;它与五四运动的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是五四运动的生动预演。(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00年03期)
张惠芝[2](1997)在《浅析《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出笼和“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出笼和实施的有关史料 ,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所谓中日“共同防敌”的目的。就日本而言 ,除了获取俄国领土和权益外 ,主要目的是控制整个东北 ,进而控制中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而段祺瑞政府则是为了进一步投靠日本帝国主义 ,以扩充自己的实力 ,消灭异己。因此 ,日本出兵不是对俄而是对华 ,段祺瑞不是对外 ,而是对内。在实施此协定过程中充分说明双方“御俄”是假 ,合谋盗卖中国才是真。(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7年02期)
张惠芝[3](1997)在《试析《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乘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机,企图在“共同防敌”的幌子下,对中国东北全境实行武装占领。当时,段祺瑞政府也迫不及待地打算从日本政府得到武器和借款,以便实现他消灭异己、“武力统一中国”的梦想。1918年2月5日,苏德和平谈判刚刚开始,日本政府就立即派日军参谋长田中义一对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面称:苏德和平谈判即将成功,在西伯利亚的10万德军俘虏势必成为劲敌。而“维持东亚和平,其责任全在中日两国”。又说,德国势力东侵,势必使“中国国防吃紧”。“而中国国防吃紧,即日本国防吃紧”。“中国现为参战国之一……从军事上着想,两国国防实非迅谋共同行动不可”。同时,日本政府又授意驻华使馆武官斋藤季治郎少将在北京同中国当局探讨“共同防敌”问题。2月23日,日本外相本(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期刊1997年04期)
李永昌[4](1990)在《中国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斗争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1918年,中国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段祺瑞卖国政府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斗争,这次运动从留日学生开始,国内学生起而响应,以上海为中心迅速波及全(本文来源于《近代史研究》期刊1990年01期)
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运用《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出笼和实施的有关史料 ,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所谓中日“共同防敌”的目的。就日本而言 ,除了获取俄国领土和权益外 ,主要目的是控制整个东北 ,进而控制中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而段祺瑞政府则是为了进一步投靠日本帝国主义 ,以扩充自己的实力 ,消灭异己。因此 ,日本出兵不是对俄而是对华 ,段祺瑞不是对外 ,而是对内。在实施此协定过程中充分说明双方“御俄”是假 ,合谋盗卖中国才是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论文参考文献
[1].刘焕明.1918年中国青年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斗争[J].世纪桥.2000
[2].张惠芝.浅析《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出笼和“实施[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3].张惠芝.试析《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J].历史教学.1997
[4].李永昌.中国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斗争述论[J].近代史研究.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