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秦巴山区论文-张雪,王怡,郭萌,张江瑶

陕南秦巴山区论文-张雪,王怡,郭萌,张江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陕南秦巴山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陕南,秦巴山区,扶贫模式

陕南秦巴山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王怡,郭萌,张江瑶[1](2019)在《秦巴山区(陕南)旅游可持续扶贫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可持续,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重要前提,可持续扶贫模式是实现内源性脱贫的重要保障。旅游扶贫模式具有贫困人口参与面广、生产经营成本低、扶贫效果快、返贫率低等特点和优势,已成为扶贫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过对陕南现有旅游扶贫模式取得的成效及当下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秦巴山区(陕南)概括及脱贫状况,探寻秦巴山区(陕南)旅游可持续性扶贫模式。(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段塔丽[2](2019)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连片特困山区农户家庭精准脱贫路径选择——基于陕南秦巴山区农户家庭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片特困山区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贫困与群体性贫困。作为国家级连片特困山区——陕南秦巴山区,受区域性资源环境约束机制的影响,农户家庭不仅收入贫困,而且还伴随着健康贫困、教育贫困、权力贫困、信息贫困与能力贫困等多维贫困。显然,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当地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重要诱致因素。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和扶贫工作模式,变资源约束为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引导贫困农户家庭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绿色脱贫之路,进而实现农户家庭精准脱贫与区域性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周静静,张晓敏,赵法锁,李辉[3](2019)在《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是中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而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灾情尤为严峻,因此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对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意义重大。文章以陕南秦巴山区为研究区,基于GIS技术与2001—2016年研究区地质灾害灾情数据,分析研究了区内地质灾害与各指标因子之间的敏感性关系,并确定了高程、岩土体类型、断裂构造、降雨等7个影响地质灾害发生较大的因子作为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其次,以各指标条件下地质灾害数量和累计发生频次曲线斜率的突变为依据,对评价指标因子进行状态分级。最后,运用信息量法建立栅格数据模型展开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高危险性、较高危险性、中危险性的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10. 52%、28. 31%、30. 19%,区内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信息量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0. 16%。文章将经验知识与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于较大范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吕妍,岳永胜,党军勇,罗杰[4](2019)在《新形势下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方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陕南秦巴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宜耕后备资源少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宜的土地整治方式,在新形势下,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应综合考虑区域生产、生态、景观功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实现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熊英霞[5](2019)在《陕南秦巴山区文化扶贫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扶贫是扶贫的高级阶段,文化扶贫是推动脱贫的内生动力型扶贫,是从“根本”意义上的扶贫,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意义。陕南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部差异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是国家新时期扶贫攻坚主战场中的重要片区。通过文化扶贫助力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有利于推进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也有利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以贫困文化理论、能力贫困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和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为支撑,通过对陕南秦巴山区文化扶贫的实地调研,梳理陕南秦巴山区文化扶贫的现状,针对贫困文化根深蒂固、文化扶贫供需脱节、社会支持乏力、文化扶贫资源系统配置低等问题,映射出文化扶贫理念存在偏差、文化扶贫精准度低、文化扶贫平台建设落后、文化扶贫机制建设不健全等深层原因。本文在借鉴韩国、日本、南非及四川、贵州文化扶贫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陕南秦巴山区未来应按照内生持续性和多元驱动性的文化扶贫思路,从数字化惠民和产业化经营两方面创新文化扶贫载体,构建平台引导贫困主体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多方共同发力,健全文化扶贫的生态共赢、人才培育、资金保障和协同、监督机制。本文的研究依据文化扶贫理论,立足于陕南秦巴山区的文化扶贫实践,研究结果具有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对推动陕南秦巴山区的文化扶贫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5-22)

胡伦[6](2019)在《基于生计能力的农户持续性贫困生成机制与脱贫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村贫困存在的具有多样性。国家扶贫发开政策从区域开发战略转变到精准扶贫战略是适应贫困多样性主要体现。而现阶段贫困呈现出由短期性向持续性转变的新特征、新形态成为精准脱贫战略实施的主要重点。中国虽然不是持续性贫困国家,但中国农村持续性贫困问题却长期存在。随着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和深化,贫困家庭生计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且生计能力存量大小对持续性贫困的治理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实现脱贫”的反贫困政策目标,并2015年制定了现有7000万贫困人口的具体扶贫计划。除2000多万(失能人群)最贫困人口依靠社会保障制度的兜底外,其余5000万贫困人口或是通过异地搬迁、或是通过转移就业或是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即主要依靠贫困家庭生计能力的培育,实现内生式发展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贫困的存在形式和演绎变化呈现出脆弱性、持续性和动态化(短期贫困转向长期贫困)的新特征。贫困家庭自身生计能力与其贫困动态变化过程息息相关,主要表现为贫困家庭自身生计能力禀赋存量较丰富时,贫困家庭能较多的获得外部资源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反之亦然。因而,如何有效利用农户生计能力缓解其持续性贫困问题成为现阶段精准扶贫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农户生计能力视角,以阿马蒂亚森可行能力理论、贫困陷阱理论、动态贫困理论和可持续生计框架为指导,系统的综述国内外贫困理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秦巴山区陕西省贫困县796份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及资料,在对样本地区内不同贫苦类型农户生存现状、农户贫困特征及治贫绩效进行深入剖析基础上,构建了合理的生计能力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测度,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及方法,深入探析生计能力与持续性贫困的产生的临界效应、生计方式选择效应和参与排斥效应,并在分析不同贫困类型农户脱贫影响因素基础上,从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分析持续性贫困农户脱贫路径,并提出治理持续性贫困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农村持续性贫困有效治理,推进精准扶贫进程以及在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实现脱贫目标提供新思路。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调查地区农户的生存现状、贫困特征与治理绩效。首先梳理了我国扶贫机制的发展历史脉络及农村贫困现状与致贫成因,其次交代了秦巴山区陕南地区样本农户基本情况,对该地区持续性贫困农户、短期性贫困农户和非贫困户现状做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总结了调查地区贫困治理绩效。结果表明:持续性贫困户拥有房屋数量最低,且51.9%持续性贫困户居住砖瓦房;62.6%持续性贫困户认为自身口粮够用;持续性贫困户受教育程度平均为5.76年,低于非贫困户1.08年;持续性贫困农户工资性总收入最低,短期贫困户转移性总收入最高;持续性贫困户人均食物、日常用品、教育、交通支出、通讯费用支出和人均人情礼品总支出要显着低于非贫困户;持续性贫困农户认为自己的身体“非常不健康”和“不健康”占比分别为26.5%和25.5%;“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婚致贫”仍然是现阶段农户致贫的重要因子。目前,民生兜底、医疗保健、教育、产业扶贫、异地扶贫搬迁、社会帮扶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反贫困取得良好效果。(2)农户生计能力的表征、测度和特征。通过对农户生计能力资料的学习,界定农户生计能力的内涵、外延与表征要素,依据生计能力的内涵对生计能力构成进行了划分,并构建了生计能力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测度农户生计能力,对比分析持续性贫困农户、短期性贫困农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生计能力及各个维度差异性。结果发现:生计能力指农户利用自身所储备的知识或物质基础获取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以实现自身生存需要的基本能力,且能力要素的构建和培育能够较快的促进及恢复持续性贫困群体被剥夺的生存能力,依据生计能力内涵,可将农户生计能力划分为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五个维度。通过测算持续性贫困农户、短期性贫困农户和非贫困户生计能力构成,发现持续性贫困户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低于短期性贫困农户和非贫困户。(3)生计能力对农户持续性贫困生成机制之一:临界效应。首先构建生计能力对持续性贫困的临界效应理论框架体系;然后通过门槛回归模型对农户持续性贫困时间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生计能力总指数和各个维度与农户持续性贫困之间存在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即存在明显的“临界效应”。其中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与农户贫困持续性关系的的门槛值分别为0.696、0.763、0.808、0.611、0.235,生计能力与农户贫困持续性的门槛值为0.622。当农户生计能力存量跨过一定“门槛”值后,生计能力才会显着的降低农户持续性贫困时间,此时生计能力对农户持续性贫困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逐渐增强。与此同时,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互作用才能跨过门槛值显着降低农户持续性贫困时间。(4)生计能力对农户持续性贫困生成机制之二:参与排斥效应。首先,构建了生计参与排斥对农户持续性贫困的理论框架体系;其次,从经济排斥、权利排斥、关系排斥与观念排斥四个方面构建了参与排斥的指标体系,并用因子分析法对参与排斥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模型、Ologit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参与排斥对农户持续性贫困影响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测度参与排斥对农户持续性贫困平均处理效应,并运用内生转换对其进行稳健性分析。再次,从收入分配和社会地位分化角度分析参与排斥对农户持续性贫困影响恶化的作用机制;最后,实证分析生计能力各个维度禀赋状况是缓解持续性贫困农户参与排斥效应关键因素。最终得到结论:参与排斥对农户持续性贫困影响存在正向显着关系,收入分配扩大及社会地位分化是能够恶化参与排斥对农户持续性贫困不利影响,而生计能力作为内部风险承担机制缓解了社会参与排斥对农户持续性贫困的加剧程度。(5)生计能力对农户持续性贫困生成机制之叁:生计方式选择效应。首先,构建了生计能力对农户持续性贫困的生计选择效应的理论框架;其次,在分析纯农型、多样化型、非农业型和救助型农户四种类型特征基础上,运用Ols回归模型、Ologit回归模型分析纯农型、多样化型、非农业型和救助型生计选择对农户持续性贫困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对其以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运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在不同生计策略选择下农户生计能力对持续性贫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纯农生计对持续性贫困时间不显着,多样化生计可能会延长持续性贫困时间,非农型和政府救助型降低农户持续性贫困时间显着,不同模型测算不同生计方式选择对其持续性贫困影响存在不一致性;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纯农业型和政府救助型农户贫困持续性动态变化有显着影响;物质资本存量越多的非农业型农户对经历1年短暂贫困有奇异正向影响,自然资本有利于降低非农业型农户经历2~3年短暂贫困和经历5年持续性贫困。(6)不同农户贫困类型脱贫影响因素及脱贫路径分析。首先,实证分析生计能力总指数和各个维度对不同贫困类型农户影响因素分析,试图寻找基于生计能力影响农户脱贫因子;其次,在构建努力水平、政府救助对农户脱贫影响的理论框架体系基础上,选取合适的指标测度努力水平和政府救助,并探究努力水平和政府救助关联关系基础上,实证分析两条路径对农户脱贫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计能力总指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正向影响持续性和短期农户脱贫概率,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负向影响农户脱贫概率。提升个人努力水平和不同模式政府救助水平能够显着改善绝对型和相对型农户的贫困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一般性政府救助与个人努力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激励性政府救助能显着提升个人努力水平。(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杨晴晴[7](2019)在《陕南秦巴山区空心村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城镇化持续推进、城乡加速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以村庄空间结构“外扩内空”、土地利用粗放低效、人口结构过度失衡为主要特征的“村庄空心化”现象。作为扶贫开发政策重点推进片区之一的陕南秦巴山区,由于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基础设施匮乏等因素的限制与阻碍,这一现象则更为突出,且有加剧趋势。山区空心村问题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消解,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与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背道而驰,而且致使农村社会结构畸形,已成为推进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掣肘。本文选取陕南秦巴山区具有代表性的汉阴县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从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从宏中微层面逐级深入,系统性的探究山区空心村转型模式及指向性的规划策略。首先,基于汉阴县空心村现状基础资料的整合与分析,初步检讨汉阴县空心村形成原因,并分析汉阴县村庄空心化水平,为后续研究转型驱动力、模式及策略做铺垫。其次,结合系统动力学的结构分析法,从外驱动力、内驱动力和耦合驱动力等叁个层面来剖析推动汉阴县空心村转型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并分别确定不同要素下的转型目标。而后,基于乡村地域系统视角,进行县域层面的生态适宜性评价、镇域层面的村庄发展潜力评价以及村域层面的村庄类型诊断的逐级分析,以架构“片区划分—转型方向—模式选取”的技术路线和内容体系。最后,深刻分析空心村转型的不同要素构成,提出城镇化引领型、迁村合并型、现代农业发展型和特色产业培育型四种差异化模式下的空心村转型规划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及引导,使其更具可行性。本研究耦合城乡规划学界关于乡村空间规划体系及地理学界关于乡村聚落空间系统机制,系统的提出综合性的技术方式和内容体系,为山区空心村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5)

赵晓萌,蔡新玲,雷向杰,田亮,卫星君[8](2019)在《基于Logistic回归的陕南秦巴山区降雨型滑坡预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陕南秦巴山区降雨型滑坡灾害数据库,分析了不同降雨因子的雨强分布,计算了降水突发型滑坡灾害、降水滞后型滑坡灾害的雨强与滑坡发生概率的相关系数,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确定不同时效降雨因子,得到陕南秦巴山区降雨型滑坡预测模型,并利用滑坡灾害实例,运用ROC曲线和kappa系数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滑坡前第m日降雨量R_(dm)(m=0,1,2)及综合雨量R_c四个降雨因子为诱发降雨型滑坡较为显着的因子。当降雨强度≥75 mm·h~(-1)时,最易引起突发型滑坡;当连续降水达到2 d,且24小时雨量达到小雨或中雨时,应警惕滞后型滑坡灾害的发生。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2.1%, ROC曲线的AUC值为0.836, kappa系数为0.616,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可靠。研究成果可作为陕南秦巴山区降雨型滑坡预报预警研究工作的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9年01期)

王兆娣,黄路阳[9](2019)在《精准扶贫背景下陕南秦巴山区义务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精准扶贫的各项措施中"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陕南秦巴山区教育扶贫成为当前精准扶贫措施中的重要内容。安康学院课题组,通过文献收集、专题问卷、分层座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陕南秦巴山区的安康、汉中和商洛叁市9个贫困县的义务教育扶贫情况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力图全面深入地了解陕南秦巴山区义务教育扶贫的现状,分析其问题,并针对性提出陕南贫困山区义务教育扶贫的对策思路,进而为陕南教育扶贫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宋敏,姚思琪[10](2019)在《构筑秦巴山区先进的陕南绿色循环反贫困协同发展新高地 探索山区绿色精准扶贫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认为应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出发,秉承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重要理念,把陕南打造成在秦巴山区具有先进水准的绿色循环反贫困协同发展新高地。基于上述思考,文章首先对构筑秦巴山区先进的陕南绿色循环反贫困协同发展新高地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进行深入探讨,建议应将陕南绿色循环反贫困协同发展新高地战略定位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丝路"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精准脱贫攻坚示范区。为了实现陕南的上述发展定位提出建议:建设主体功能区,构筑"两屏两带"秦巴绿色生态新格局;推进全域旅游,构建"两江两山全域"旅游新格局;壮大循环经济,建立"叁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共享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安财经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陕南秦巴山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连片特困山区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贫困与群体性贫困。作为国家级连片特困山区——陕南秦巴山区,受区域性资源环境约束机制的影响,农户家庭不仅收入贫困,而且还伴随着健康贫困、教育贫困、权力贫困、信息贫困与能力贫困等多维贫困。显然,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当地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重要诱致因素。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创新发展理念和扶贫工作模式,变资源约束为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引导贫困农户家庭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绿色脱贫之路,进而实现农户家庭精准脱贫与区域性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陕南秦巴山区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雪,王怡,郭萌,张江瑶.秦巴山区(陕南)旅游可持续扶贫模式探讨[J].辽宁农业科学.2019

[2].段塔丽.资源环境约束下连片特困山区农户家庭精准脱贫路径选择——基于陕南秦巴山区农户家庭的调查与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周静静,张晓敏,赵法锁,李辉.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19

[4].吕妍,岳永胜,党军勇,罗杰.新形势下陕南秦巴山区土地整治方式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9

[5].熊英霞.陕南秦巴山区文化扶贫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9

[6].胡伦.基于生计能力的农户持续性贫困生成机制与脱贫路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7].杨晴晴.陕南秦巴山区空心村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9

[8].赵晓萌,蔡新玲,雷向杰,田亮,卫星君.基于Logistic回归的陕南秦巴山区降雨型滑坡预测方法[J].冰川冻土.2019

[9].王兆娣,黄路阳.精准扶贫背景下陕南秦巴山区义务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9

[10].宋敏,姚思琪.构筑秦巴山区先进的陕南绿色循环反贫困协同发展新高地探索山区绿色精准扶贫新机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陕南秦巴山区论文-张雪,王怡,郭萌,张江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