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配流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配流副,雷诺方程,热-流-固耦合,微观织构
配流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胡山,王兆强,冀宏,杨俭,张恒运[1](2019)在《微观织构配流副热-流-固耦合润滑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轴向柱塞泵配流副的几何模型,利用雷诺方程推导了配流副的油膜压力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松弛迭代法求解雷诺方程。利用FORTRAN语言编程求解,利用MATLAB语言对油膜厚度、压力、温度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结合油膜厚度方程、雷诺方程、能量方程、弹性变形方程、黏温黏压方程和密度温压方程,仿真微观织构配流副的热弹流润滑特性。研究表明:配流副油膜厚度增大,最大油膜压力减小,最高温度值减小;配流副的热-流-固耦合效果随油膜间隙收敛逐渐明显,在最小油膜厚度处达到最大,并且,油膜压力值达到最大;加工微观织构可以显着改变配流副的油膜压力和温度分布。(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9年12期)
姜晓天,张洪信,赵清海,程前昌,张延君[2](2019)在《凸轮槽型线及入口压力对转套式配流系统空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套式配流系统的凸轮槽型线与入口压力对系统的空化特性影响较大。基于线性、反正弦、正切和样条4种不同凸轮槽型线研究了入口压力对空化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系统空化流体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可知,4种型线对应的最大气体体积分数均随入口压力增大单调递减,线性型线下降最为明显;空化占比随入口压力增大而降低,同一入口压力条件下线性型线对应空化占比最小;随着入口压力增大,容积效率单调递增,线性型线稳步提高,其余3种型线开始增大较快,入口压力较高时平缓上升。总体看来增大4种凸轮槽型线入口压力均可显着降低空化程度。(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姜晓天,张洪信,赵清海,程前昌,张延君[3](2019)在《转套式配流系统凸轮槽型线对空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空化引起的振动和噪声会影响转套式配流系统性能和寿命,转套的凸轮槽型线与空化特性关系密切。在线性凸轮槽型线基础上提出了3种新的凸轮槽型线,建立了相应的型线方程,随着曲轴转动,线性型线对应的转套转角波动最小、样条型线最大。建立了系统空化流体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发现4种型线对应的最大气体体积分数均随工作转速升高单调递增,总体看来线性型线最好;空化占比随转速增大而升高,同转速条件下线性凸轮槽型线对应空化占比最小;容积效率随转速增加单调递减,开始比较平缓,速度较高时降低较快,总体看来线性型线对应的容积效率最高。(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5期)
王正磊,吴玉程,黄家海[4](2019)在《高转速条件下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摩擦磨损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轴向柱塞泵配流副实际受力与运动形式,使用盘-环试验机在L-HM 46抗磨液压油润滑条件下,研究轴向柱塞泵配流副(38CrMoAl-CuPb15Sn5)在高转速(1800 r/min)的摩擦磨损特性并分析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与中低转速相比,高转速测试条件下的配流副更易发生粘着磨损;38CrMoAl经调质、渗氮处理后与CuPb15Sn5组成的配流副在高转速工况下摩擦磨损性能良好,其磨损率比38CrMoAl未经热处理和只渗氮处理配流副分别降低69%和57%;调质热处理可改善38CrMoAl的表面特性,减少摩擦过程中CuPb15Sn5在其表面的附着继而改善配对副摩擦特性,将有助于提高配流副的工作寿命。(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9年08期)
王正磊[5](2019)在《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摩擦磨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传动具有布局灵活,控制方便,传动功率重量比大等优点,在工业、农业、军事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范围很广。轴向柱塞泵是当前液压系统中应用最多的液压泵,由于柱塞泵的工作压力高所以其摩擦副也需要承受较高的载荷,因此会加剧摩擦副的磨损。配流副是轴向柱塞泵内结构最大的摩擦副,也是柱塞泵中极易发生磨损失效的摩擦副之一。现有关于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主要是在中低转速工况(≤1200 r/min)下进行的,远小于轴向柱塞泵的额定转速。为了使研究成果与配流副实际情况相吻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在高转速条件下就配流副摩擦磨损特性开展研究。本研究基于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从贴近柱塞泵实际工况的高转速出发,研究配流副在润滑油膜破裂后边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实验在改造后的MMU-10盘-环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选用38CrMoAl和42CrMo两种配流盘材料分别在未热处理、渗氮处理以及调质后渗氮处理叁种条件下与缸体表面铜材CuPb15Sn5组成实验配流副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将摩擦磨损实验结果以及试样表面的物相和显微组织结构作为评价指标,研究转速对配流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并在高转速条件下通过逐步增加实验压力的方法确定当前配流副材料的极限工作压力;最后在配流副的极限工作压力下研究热处理工艺对配流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配流副在高转速条件下运动副内润滑条件变差,摩擦表面温度升高,导致配流副软材料的磨损率更高也更容易发生粘着磨损,并且在高转速条件下实验压力超过2.5 MPa时配流副会发生严重的粘着磨损,软材料出现转移并在硬材料表面形成转移膜,此时配流副会快速磨损失效,因此在高转速条件下的配流副极限工作压力为2.5 MPa。热处理工艺会对配流副的摩擦磨损特性产生巨大影响,单独通过渗氮处理提高配流盘的硬度并不会提高配流副的摩擦学性能,但调质后产生的细化的表面组织可以减少配流副在运行过程中缸体表面的铜在配流盘表面的粘附从而抑制粘着磨损,因此调质预处理后再进行渗氮处理可以改善配流副的摩擦磨损特性。38CrMoAl和42CrMo的摩擦磨损性能差异较大,在当前实验条件下调质和渗氮处理的38CrMoAl与CuPb15Sn5组成的配流副拥有最优的摩擦磨损特性,更适合作为柱塞泵配流副材料。(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林凯[6](2019)在《转速与表面粗糙度对子母叶片泵配流副摩擦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子母叶片泵在正常工作时有多对摩擦副共同工作,其中配流摩擦副是主要的摩擦副之一。一般情况下,配流摩擦副的好坏决定了子母叶片泵的性能高低,但是我国的液压元件长期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仿制出来的子母叶片泵不论是在性能还是使用寿命上都较国外有差距,对于子母叶片泵配流摩擦副的研究就更加稀少,研究配流摩擦副对于提升子母叶片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子母叶片泵配流摩擦副易磨损的缺点从理论计算与摩擦学试验两方面出发,研究了不同转速与配流盘表面粗擦度对配流摩擦副的摩擦影响,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分析配流盘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简易计算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出子母叶片泵配流盘正反面的受力大小,分析了配流副的受力情况。(2)在选取了不同试验转速的条件下,利用摩擦试验机的标准摩擦副研究了转速对配流副材料的摩擦影响发现转速越高配流副材料的摩擦系数下降速度越快。通过计算下试样的磨损率得到了转速越高下试样磨损率越大,高转速下磨损率的增长速度比低转速下要慢的结论。子母叶片泵配流副的实际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磨性。(3)自行设计了试验装置对摩擦试验机进行了改装,通过试验装置将子母叶片泵的配流摩擦副安装在摩擦试验机上进行摩擦试验以获得配流摩擦副的真实摩擦数据。对比配流副材料的摩擦试验发现真实配流副的摩擦状况与单纯的材料摩擦试验不同,而配流副的复杂结构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1200r/min的试验条件下,配流副摩擦状况稳定,摩擦系数无太大波动。(4)对配流盘表面进行机械加工使其表面粗糙度变为Ra3.2,然后进行配流副摩擦试验以研究配流盘表面粗糙度为Ra3.2时对配流副的摩擦影响,发现随着转速的提高粗糙度对配流副摩擦系数的影响变小。对比计算得到的下试样磨损率发现其变化趋势均相同,这说明材料本身的特性才是影响材料磨损率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杨冠中[7](2019)在《变量液压变压器的特性及其配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席卷全球的节能需求下,出现了新的液压技术——基于恒压网络的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除完成规定工作任务外,其主要用于回收系统多余的能量(势能和动能)。液压变压器是其核心元件之一。目前,液压变压器规格较少,使用中存在着叁类问题。首先,现有液压变压器只有一个可调参数,无法应对对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均有要求的控制问题;其次,液压变压器的总效率和变压比比较低,这阻碍了液压变压器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对其结构创新感兴趣,研究工作不断提升了变压比和变压角工作范围;最后,液压变压器的噪声较泵大得多。针对目前液压变压器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液压变压器——变量液压变压器(Variable Hydraulic Transformer,VHT)。建立了变量液压变压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体现变量液压变压器的配流盘结构,并分析了变量液压变压器的流量、压力和功率特性。定义了变量液压变压器特性的脉动绝对强度和脉动相对强度,两者能全面表述其特性的脉动特征。将变量液压变压器的总效率定义为实际变压比与理想变压比的比值。考虑变量角对摩擦的影响能更细致地表达功耗损失,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新的变压比数学模型。分析了变量角变化对变量液压变压器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变量角与变量液压变压器的大部分特性近似呈线性关系,但变量角对变压比和总效率影响较小。引入变量角是变量液压变压器由压力调节器演变为功率调节器的关键。以数学模型和图的方式描述了变量液压变压器的耦合特性。虽然变量液压变压器可以实现同时控制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但是需要解决操作变量和输出变量间耦合的问题。给出了针对变量液压变压器耦合特性的解耦方案。该方案利用补偿原理,消除了变压角对负载流量的影响。建立了变量液压变压器配流盘摩擦副的力学模型。分析了柱塞腔油液对缸体的压紧力和压紧转矩。通过分析压紧转矩的力臂、力臂夹角和作用点运动轨迹来研究压紧转矩。以相同方式分析了配流盘表面油膜对缸体的反推力和反推转矩。分析了剩余压紧力系数和压紧转矩系数,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配流盘摩擦副参数是合理的,实验也证明了所选参数能提高变压比。提出了一种具有柱塞腔油液量自适应性的复合缓冲结构优化方案,该方案通过配流盘缓冲结构降低压力冲击来抑制变量液压变压器的配流噪声。以分析通过缓冲孔或缓冲槽的油液体积与柱塞腔预升压力或预降压力所需压缩油液总体积的最优比为基础,求解了缓冲结构的参数。建立了柱塞腔通过缓冲结构时的柱塞腔压力方程和压力梯度方程。依据所提优化方案设计出两种带有不同缓冲结构的配流盘,并对它们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较好的抑制配流噪声效果。对变量液压变压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工作,提出了一种配流方案来解决配流问题。在该方案中,配流壳采用全周环形配流槽与叶片轴流道连通,使得变压角工作范围无限制。该方案也有效地防止了泄漏,提高了变压比。实验表明样机变压比高达4.8。搭建变量液压变压器的实验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其特性和缓冲结构部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3-01)
张鹤然[8](2019)在《高温燃油柱塞泵配流副空化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燃油柱塞泵是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对整个燃油控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燃油柱塞泵越来越高的性能需求,柱塞泵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空化和气蚀现象严重制约着燃油柱塞泵的发展。本文以某型航空燃油柱塞泵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燃油柱塞泵工作原理和特性,详细分析了空化现象的产生机理及影响空化发生的因素,提出优化配流盘阻尼槽结构达到抑制空化现象的改进措施,并获得了试验验证。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有效减小了高温工况下燃油柱塞泵的气蚀现象,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发展史以及泵的空化特性,总结了国内外对轴向柱塞泵空化特性优化分析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第二章:高温燃油柱塞泵流体特性分析。介绍了燃油柱塞泵工作原理和节流原理,分析空泡静力平衡条件,基于空泡动力学原理探究空泡生长和破裂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同时分析热效应对空化特性的影响,为仿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第叁章:高温燃油柱塞泵空化仿真模型。建立燃油柱塞泵流体域叁维仿真模型,利用Pumplinx软件的全气蚀模型对燃油柱塞泵配流过程中空化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油液温度时燃油柱塞泵发生空化后的气体体积、流量和压力的变化规律,探究温度对燃油柱塞泵空化的影响。第四章:高温燃油柱塞泵阻尼槽结构优化分析。利用Pumplinx仿真软件分析叁角形阻尼槽结构参数对燃油柱塞泵空化的影响,基于节流原理分析配流过程中过流面积变化对燃油柱塞泵空化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阻尼槽结构改进前后燃油柱塞泵的空化程度,进而提出阻尼槽结构的优化方案,通过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优化燃油柱塞泵配流盘结构、抑制空化现象的建议。第五章:总结与展望。总结燃油柱塞泵空化机理分析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01)
李晶,吴双伟[9](2019)在《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楔形油膜温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型斜盘式轴向斜柱塞泵为研究对象,推导了配流副油膜在楔形状态下泄漏流量损失,以及黏性摩擦能量损失的数学模型,解明配流副间隙油膜的温度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配流副油膜温度场呈不均匀分布,外密封带的油膜温度沿半径方向递增,随工作压力的增大而显着升高;内密封带的油膜温度沿半径方向递减,随工作转速的增大而显着升高.配流副油膜温度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半径最大以及半径最小的两个边界层上,与磨损实验中配流盘在这两边界层上最易发生磨损的现象相吻合.(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红庆[10](2019)在《基于Fluent的乳化液泵配流阀流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Fluent软件对乳化液泵吸液阀和排液阀的流场特性进行分析,并在分析流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配流阀关键部位的结构和尺寸进行改进,进而达到了减少阀内部产生气蚀、振动现象的目的,有效提升了阀内部能量的利用率,延长了配流阀的工作寿命。(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9年01期)
配流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转套式配流系统的凸轮槽型线与入口压力对系统的空化特性影响较大。基于线性、反正弦、正切和样条4种不同凸轮槽型线研究了入口压力对空化特性的影响,建立了系统空化流体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可知,4种型线对应的最大气体体积分数均随入口压力增大单调递减,线性型线下降最为明显;空化占比随入口压力增大而降低,同一入口压力条件下线性型线对应空化占比最小;随着入口压力增大,容积效率单调递增,线性型线稳步提高,其余3种型线开始增大较快,入口压力较高时平缓上升。总体看来增大4种凸轮槽型线入口压力均可显着降低空化程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配流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胡山,王兆强,冀宏,杨俭,张恒运.微观织构配流副热-流-固耦合润滑特性[J].液压与气动.2019
[2].姜晓天,张洪信,赵清海,程前昌,张延君.凸轮槽型线及入口压力对转套式配流系统空化特性的影响[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9
[3].姜晓天,张洪信,赵清海,程前昌,张延君.转套式配流系统凸轮槽型线对空化特性的影响[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4].王正磊,吴玉程,黄家海.高转速条件下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摩擦磨损特性[J].液压与气动.2019
[5].王正磊.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摩擦磨损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6].林凯.转速与表面粗糙度对子母叶片泵配流副摩擦特性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9
[7].杨冠中.变量液压变压器的特性及其配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8].张鹤然.高温燃油柱塞泵配流副空化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9
[9].李晶,吴双伟.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楔形油膜温度特性[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9
[10].赵红庆.基于Fluent的乳化液泵配流阀流场特性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