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动中的科技和现代科技的传播——浅谈广告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1](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张靖川[2](2020)在《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速率不断加快,科技成果数量持续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转基因作为当代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之一,相关研究与发展日趋成熟,但由于科普工作不足以及不实言论极速扩散,导致公众对该技术存在极大的认知偏差,而相关视频制作、传播及发展也相对滞缓。无论在传统媒体平台还是新媒体平台,都存在着数量少、制作内容枯燥、缺乏科研视角、传播手段单一、营销渠道与扩散路径偏窄等问题,造成了转基因视频推展过程中的速率缓慢和效果不佳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大众对生物技术认知水平的提升,使转基因作为一项高新生物育种技术,却因新媒体存在传播内容及其倾向的多元化而备受质疑。基于此,利用新媒体这一载体,讲述和传播转基因相关科学知识,能够有效构建公民与科学家平等对话的公众科学传播渠道与沟通模式,并积极改进社会大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偏激认知。为此,梳理和分析当前转基因视频传播过程中的基本现状,研判并明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其传播效率的障碍因素,进而构建基于新媒体平台上的转基因视频传播技术路线与推展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传播学和艺术学基础理论,以新媒体平台为切入点,以科技传播为主要内容,对转基因视频中的科技传播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六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导论,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梳理与研究述评,并指出论文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难点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研究基础,在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后,结合对科技传播与风险传播理论的思考,将转基因视频传播问题视为科技风险传播问题;第三部分为论文研究的重点与核心,将腾讯视频平台作为调查对象,对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的传播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分析,探究了转基因议题建构中的主体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现存主要问题与发展制约因素;第四部分为传播发展对策研究,依据前述问题,分别从政府主体的宏观维度、新媒体平台的中观维度及视频制作者的微观维度三个方面,提出改善转基因视频传播效果的发展对策与相关建议。最后,依据整体研究情况指出研究不足,并对后续研究进行思考与展望。本文所研究的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对策以新媒体发展为背景,并基于视频分享平台讨论科技传播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集成利用现代技术工具,探究在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如何加快科技传播和实现现代科学普及这一重要命题,在相关研究与实践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李晓云[3](2020)在《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科技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当人类文明进入科技革命时代之后,文明滋长的核心价值问题之一就是对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表现在方式方法、概念含义以及知识本身的及时传播上,由此可见科技传播被赋予的文明使命以及文化责任是相当重大的,科学技术文明的壮大发展对科技传播的冲击也是不容小觑的。从那之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学习、生活起到的作用和影响逐渐增强,技术的发明创造和科学的引出发现慢慢成为社会文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础,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延续、积累、创造加速促使科技传播的发展,以此带动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大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在不同的传播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传递,并在社会各行业层面不断发展扩散的传播过程叫做科技传播。在传统媒体环境之下,一般为科技传播服务工作的媒体普遍是期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平台,它们一直都遵循着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单一直接,传播范围狭窄局限。于是当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媒介的演变也从传统媒体发展到新媒体技术,由此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的科技传播生态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新媒体技术“新”在传播方式、技术创新、受众群体等多方面,比如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技术;还有传播手段的革新,微信传播、微博营销、自媒体运营、博客论坛等模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这些新兴产物加速了科技的传播,促使公众主动参与其中,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受众的科学素养,新媒体技术逐渐成为科技传播的主要传播手段。目前人们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重要途经已经发生了一定量的转变,学术搜索引擎、网上授课教学、智能终端等新型传播途径打破了传统的科技传播模式,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影响着的科技传播模式更具有开放性和跨地域性的特点,此影响效应可以理解为一把“双刃剑”形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做全面分析。第一部分主要研究科技传播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人选择科技传播研究选题的背景意义;第二部分主要从科技传播的基本内涵概念、发展历史出发,分析其在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的发展特点和模式。第三部分从互联网技术分析科技传播带来的积极效应和困境挑战,以及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第四部分是针对上述的挑战和困境,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和今后的发展对策,希望以此促进新媒体时代下科技传播的能为受众带来的哲学意义和理论价值。综上所述,本人认为科技传播是当前学术领域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科技传播的重要性不应该被互联网时代的受众所忽略。在新媒体技术视域下壮大的科技传播的发展,使其能够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同时也促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认知能力、理解力,以及最重要的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能够更优化的发挥科技的社会功能作用。
王倩[4](2019)在《21世纪我国科技类真人秀节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的大行其道,智能家居的创新变革,科技大范围渗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带来巨大影响,这也导致了现阶段人们对科技的认知渴求越发强烈。因此,各式各样的科技类真人秀节目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涌现,真人秀节目市场科技之风势头强劲。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在基层人民中有效的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提高民众科学素养及科技知识等问题成为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21世纪以来,在央视和各大地方卫视播出的科技类真人秀节目,例如央视《机智过人》;湖南卫视《我是未来》;浙江卫视《智造将来》等近20档节目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该类节目的兴起背景和内涵概念进行挖掘和分析。其次,从这些节目的发展现状出发,概述该类节目的独特性所在,即具有用科技创新综艺模式、用科技推动人文关怀、用科技打造炫酷舞台的基本特色;具有科学家主角秀、机器人对战等主要类型;具有推动科技传播、弘扬主流价值、引领智娱时代的社会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详细探讨了科技类真人秀节目制作上的创新点。认为节目的理念定位、内容构建、表现形式和视听效果是推动我国科技类真人秀节目由萌芽阶段向快速发展阶段过渡的关键点和突破口。科技类真人秀节目不但在制作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传播实践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仍然有一些缺陷需改进。为更好的进行科技传播,该类节目需要强化创作团队、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传播要素;细化节目的品牌塑造、播出策略、互动环节等传播策略;使受众的科技意识、认知态度、求知需求得到激发、转变和满足,从而使节目的传播效果得到优化。反观当下,虽然科技类真人秀节目是综艺节目创新的智慧结晶,但是也存在着诸如“科技性”与“娱乐性”不平衡,样态同质化趋势严重,节目科学内涵欠缺等问题和弊端;如何避免娱乐喧兵夺主,如何强调科技的表现力等问题有待解决,仍然需要不断的去进行思考和探索。
陈嘉茗[5](2019)在《中国南海珊瑚礁保护活动的传播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存在维持了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有着警示环境污染,保护海岸线等重要作用。过去的30年里,全球的珊瑚礁死亡或退化了约一半,中国广东一带浅海区的珊瑚礁已基本消失,情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专家访谈的方法,了解到珊瑚礁生态系统存在的意义,并总结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主要包括生态意义和战略意义两个方面;罗列了目前我国现有对于珊瑚礁保护的方式,如进行政府监管、设立珊瑚礁保护条例等方式;并指出珊瑚礁保护活动的传播也是提升公民珊瑚礁保护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目前在珊瑚礁保护传播的过程中还存在:传播者专业素养不均衡,传播内容缺乏管理,传播普及率度低,传播手段不够丰富以及传播影响力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完整的珊瑚礁保护活动传播体系的大方向:首先做好受众群体划分,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传播内容;其次利用可利用的传播渠道,进行珊瑚礁保护活动的品牌化运作;还需要借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优势,同时进行自媒体与主流媒体的联动以提升传播影响力。还可以设计珊瑚礁多媒体授课软件,或是借助生态博物馆和珊瑚礁展览等媒介手段建立南海珊瑚礁科技交流平台和标志性文化设施,从而结合全媒体语境进行南海珊瑚礁保护内容的传播。运用经验借鉴和对比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公益事业传播的策略经验借鉴,以及对互联网背景下生态保护活动“蚂蚁森林”的经验借鉴,对南海珊瑚礁保护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各个层次的分析。本文认为在珊瑚礁保护活动的策划过程中,要借助企业的经济实力,考虑策略落地的经济性,增强公益活动的互动性;发挥网络虚拟社群的聚集力,逐步实现线下实体群体的聚集;还需要让珊瑚礁保护的传播成为生活常态,注重持续性和长期性;最后,在构建完成南海珊瑚礁保护品牌的基础上,做好品牌内部管理和公关宣传等工作。
向梦丹[6](2018)在《《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研究(1926-1945)》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科学救国”的呼声响彻大地,国民科技意识逐渐增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批早期留学生回国后开展“科学化运动”、“科技下嫁”运动进行国民性改造,力求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民国政府“注重实用科学”的教育方针以及促进工业发展的条例和办法,在政策和制度上形成了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诞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良友》画报,虽非专门的科技期刊,但却始终以“开导民智”“普及教育”“发扬文化”为宗旨、以“做各界民众的良友”为定位积极进行科技传播。其科技传播先后经历了1926-1928、1929-1935、1936-1945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传播的内容主要以科技知识为主,辅以科技新闻信息、科技相关广告、科学精神观念,这些内容经编辑严格“把关”,采用中英结合报道的文本形式,不仅实际趣味、贴近生活,还富有极强的指导功能;在传播形式上,《良友》画报主要采用“有趣而优美的”图像来进行科技传播,通过新颖美观的版面编排、灵活多样的栏目设置以及浅显通俗的表达方式强化科技传播的效果。《良友》画报虽非专门的科技期刊,在科技传播上也存在着内容时效性薄弱、图片主观性太强等不足,但与同时期的科技期刊相比,因发行时间长、发行量大、发行范围广以及拥有广泛而固定的读者群,在民国科技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传播的科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对民众起到了科学启蒙的作用;它提倡的科学精神,批判了当时的封建迷信,提高了民众的科学素养;它作为民国科技传播大军中的一员,宣传了科学化运动,为国民性运动扫除了障碍。
何苗[7](2018)在《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传播促进科技本身的延续、积累和发展,以此带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实力。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知识在不同传播主体之间传递并向社会扩散的过程,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互动性特质和网络化思维使科技传播呈现“围观”的效应,不论是新闻还是事件,不论是科普还是教育,不断增大且无法确定变量的庞杂信息迅速扩充到传播过程中,新媒体作为传递信息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的媒介平台,如何与科技传播对内容严谨求实的要求相适应?科技传播生态是否与自然生态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特征?将生态学思维中的关联性与整体性,动态性和平衡性的视角,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从生态学角度把握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本质和特点,分析现实问题,剖析其根源,以期能够实现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动态平衡目标。本文综合运用跨学科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和历史与逻辑统一法,在系统、特征和现象三个方面比较归纳科技传播生态与自然生态的生态相似性,同时以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为基础,构建了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理论基础。从科技传播的存在方式、指引方式以及最终应达到的具有伦理意向性的澄明之境三方面剖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本质。从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的角度出发,在明确自然生态与科技传播生态的生态相似性基础上,分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复杂适应性、过程混沌性和整体涌现性等特征。从具体案例出发,探究新媒体时代媒介特征变化,在梳理媒介发展线索的同时,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考察,从群体、资源和环境三方面揭示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结构构成。在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理论建构的基础上,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三个方面剖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生态失衡现状:从传播主体看,意见领袖的舆论导向失衡和信源、受众的传播偏向失衡造成主体偏差;从传播内容看,新媒体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的特点带来的信息虚假、信息超载和信息落差是造成内容污染冗余的主要源头;从传播媒介看,“媒介娱乐化”的科技传播叙事,一旦媒体行为与道德相违背,传播动机和方式偏离应有的伦理规范,更容易偏离科技传播导向。剖析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失衡表现,相对应地从主体根源、媒介根源和环境根源三方面进行反思。在科技传播传播主体根源中,自然责任感的缺位,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娱乐至死的偏颇是造成科技传播主体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传播者的多元化,受众缺乏理性批判,传受界融合的“主体间性”引起传播主体异化;新媒体平台的把关转换和弱化是传播主体对消息源控制能力的消减。在科技传播传播媒介根源中,技术对新媒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为新媒体发展带来了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和全球化等特征,也有巨大的科技资源共享等机遇,但另一方面,技术的风险也可能使新媒体科技传播的风险失控。在科技传播传播环境根源中,从文化环境看,反思科学主义,解构科学的特权,保障公众和科学家之间的平等和沟通,才可能弘扬真正的科学精神;从社会环境看,不论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应用过程,还是在公众了解和认知科学技术的层面,风险社会的现状都促使科学技术本身的知识鸿沟和不确定性更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从监管环境看,监管机构分散,法律规定缺陷及行业自律局限等方面导致了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社会监管弱化。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平衡目标的实现是最终目的。基于此,主体的自律与基本素养,媒介自由与媒介秩序和环境优化与管理完善三个方面是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平衡目标可能实现的途径。
于洋[8](2016)在《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文中提出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是指媒体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名误导受众,打着科学的旗号宣扬伪科学和反科学内容的传播活动。这种现象并不是由于科学认识的局限性而产生的问题,因而并不包括那些处在科学假说阶段尚不精确的科学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在历史上存在但后来被证伪的科学研究成果。开展科学传播异化研究需要利用的相关理论资源,包括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具有隐蔽性、盲从性、功利性、长期性的特点。本文着重研究以下四种科学传播的异化形式:第一,科普专题节目中的神秘现象。第二,在科幻作品中出现伪科学情节。第三,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第四,科学新闻报道的片面性。我国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产生,可以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剖析其原因。首先有来自传播主体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科技工作者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有些科学家认为科学传播不应属于科学家的职责,而应该由媒体来承担。另一方面,非职业科学家的科学传播人员由于专业背景限制,使得他们不可能对所有传播内容都做出准确的判断。公众经由媒体获得的科学知识,是媒体根据其主观倾向重新建构的知识,这与科技发展的真实情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其次有受众方面的原因。受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体验特点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对科学采取盲目崇拜的态度,给披着“科学”外衣的科学传播异化现象创造了相应的社会氛围。传统思维方式对知识体系强调经世致用,导致许多人缺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的能力。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心态和价值取向,也会助长科学传播的异化现象。此外,行业审查和主流舆论监督的缺位,也是导致科学传播异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最后还有科学教育方面的原因。由于应试教育对人才考核上偏重分数,缺乏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方法的考核,造成了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缺陷,使得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发生难以根绝。借鉴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观念和方法,可以提出解决科学传播异化问题的相应对策。首先应建立一支专业的科学传播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各个领域的专家和从事科学传播的专业工作者,这些人应具备识别和防范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能力。其次,向大众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培养大众尤其是学生运用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解决一般社会问题的能力。为防止科学传播异化的发生,应建立科学传播的专业评估机制和问责机制。科学传播的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应该上升为一种道德情感,进而指导其科学传播实践。要从根本上杜绝科学传播异化现象,还需要建立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社会环境。媒体应担负起社会责任,培养大众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伦理观。应鼓励公众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进行监督和揭发,使整个社会形成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良好氛围。
赵亚辉[9](2013)在《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科技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在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如何应对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及全球化所带来的威胁或危机,正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在深入了解和应对风险社会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学不仅是定义风险的媒介,同样也是解决风险的资源。在风险社会中,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传播体系和机制非常重要,科技传播应当发挥“帮助人们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科学应对风险”的重要作用。然而在中国,一方面科技传播的发展时间短,存在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仅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近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建设,压缩的现代化进程使得各种风险来势更凶,传统科技传播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常显得力有不逮。因此,很有必要结合风险社会和科技传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当代中国在风险社会视角下科技传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征,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尝试总结出理论原则和应对策略,以期能充分发挥中国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为科学应对风险提供策略参考。为达到上述目标,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立足于风险社会理论和传播学理论、新闻学理论,结合中国科技传播的实践,通过审视风险社会与科技传播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提出风险社会下中国科技传播的改进策略。首先,本文系统阐释了风险社会理论和科技传播理论,阐析了风险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阐析了风险社会和科技传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并提出了科技传播在应对风险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科技传播作为当代科技信息交流的一种主要手段,是化解与消除科技风险的良好途径。然后,本文结合了大量的现实案例(如“PM2.5事件”),系统阐释了风险社会下科技传播的新变化和新特征;然后,本文立足风险社会理论和科技传播理论,对中国科技传播存在的“制度化风险”、“科技传播者和受众矛盾凸显”以及“大众科技传播媒介改革滞后”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解析。并结合中国科技传播的实际状况,分别从“构建负责任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提升科技传播者和受众的科学素养”以及“建设快速反应的大众科技媒介”等几个层面,为风险社会下中国科技传播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改进策略。
刘建美[10](2013)在《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传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科技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持,被称之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科技的传播需要借助多种途径,随着媒体在社会各领域地位的提高以及传统科普向科技传播的转变,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日益加深。而新媒体的出现为科技传播的模式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科技传播不能固守传统的传播模式,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发展。本文试图从新媒体的特征出发,研究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并探讨在新媒体影响下科技传播的路径及建设问题,以促进科学知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有效传播。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运用问题,体现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阐述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积极影响;第三部分主要从新媒体自身、新媒体的受众及新媒体科技传播途径来分析新媒体为科技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对策部分,针对新媒体为科技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加强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建设、完善新媒体传播系统以及提高新媒体科技传播功效的途径。这些都是力图贯彻科技为人类生活服务的原则,也便于人们切身体会和理解新媒体及科技传播为现代生活带来的变革,对新媒体技术下发展科技传播充满新的期望。
二、行动中的科技和现代科技的传播——浅谈广告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行动中的科技和现代科技的传播——浅谈广告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 |
1.2.3 关于转基因视频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关于转基因视频与新媒体的概念界定 |
2.1.1 转基因视频 |
2.1.2 新媒体 |
2.2 关于科技传播与农业科技传播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科技传播 |
2.2.2 农业科技传播 |
2.2.3 农业科技传播系统 |
2.3 关于科技风险与风险议题的相关概念界定 |
2.3.1 科技风险 |
2.3.2 风险议题 |
2.3.3 科技风险传播 |
3 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现状分析 |
3.1 抽样调查 |
3.1.1 样本选择 |
3.1.2 抽样方法 |
3.2 视频传播主体分析 |
3.2.1 视频传播主体的主要类型 |
3.2.2 传播主体的传播动机 |
3.3 视频传播内容分析 |
3.3.1 视频内容的基本样式 |
3.3.2 视频内容的信息倾向 |
3.4 视频传播的效果分析: 基于点击率的视角 |
3.4.1 不同传播主体的点击率 |
3.4.2 不同内容样式的点击率 |
3.4.3 不同内容观点的点击率 |
3.4.4 点击率与社会热点的关系 |
4 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 |
4.1 转基因视频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专业和公益性传播主体参与度不足 |
4.1.2 传播内容质量较为粗糙 |
4.1.3 媒介平台责任普遍缺失 |
4.2 影响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的主要因素 |
4.2.1 经济因素 |
4.2.2 文化因素 |
4.2.3 环境因素 |
4.2.4 平台因素 |
4.2.5 人才因素 |
4.2.6 观念因素 |
5 推进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发展的对策设计 |
5.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构建转基因视频传播的宏观环境 |
5.1.1 加大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水平 |
5.1.2 激励并引导专业传播主体参与热情 |
5.1.3 加快科技传播人才队伍建设 |
5.1.4 完善政策引导与投入支持体系 |
5.1.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 |
5.2 加大新媒体平台建设,强化新媒体平台责任 |
5.2.1 推进媒介融合发展和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转基因视频传播效果 |
5.2.2 督导新媒介平台内部监管,强化平台科技传播社会责任 |
5.3 引导并规范微观主体传播行为,不断优化视频呈现方式 |
5.3.1 坚持科学价值品质,切实提高视频内容制作水平 |
5.3.2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提升互动沟通能力 |
5.3.3 加快生产模式融合,不断优化内容呈现方式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未来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样本统计表 |
致谢 |
(3)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科技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的科技传播 |
2.1 科技传播的概念界定 |
2.2 科技传播的历史演进 |
2.3 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科技传播的特点 |
2.3.1 什么是新媒体 |
2.3.2 新媒体技术的特点 |
2.3.3 科技传播在新媒体技术下的发展特点及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科技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
3.1 “互联网+”时代为科技传播带来的新途径 |
3.1.1 科教普及网站加快科技传播的速度 |
3.1.2 微博营销的科技传播输出力 |
3.1.3 新媒体技术环境促进公众提高科学素养 |
3.1.4 人工智能与科技传播领域的融合 |
3.1.5 新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知识的传播 |
3.2 新媒体技术视域对科技传播带来的困境 |
3.2.1 新媒体技术导致科技传播“伪科学”泛滥 |
3.2.2 内容模式简单化、部分商业恶意竞争 |
3.2.3 科技传播环境欠缺,监督机制不完善 |
3.3 造成科技传播负面困境的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科技传播的发展对策 |
4.1 建立“爱科学、互科普”的科技环境 |
4.2 建立监管机制,加强产权保护 |
4.3 加强科技传播基础建设,扶持企业发展 |
4.4 注重人才培养,实现立体科技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21世纪我国科技类真人秀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科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兴起背景 |
1.1.2 选题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科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内涵界定与发展现状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科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基本属性 |
2.1 科技类真人秀的基本特色 |
2.1.1 用科技创新综艺模式 |
2.1.2 用科技推动人文关怀 |
2.1.3 用科技打造炫酷舞台 |
2.2 科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分类 |
2.2.1 科学家主角秀 |
2.2.2 科学与喜剧融合 |
2.2.3 科学搭配演讲 |
2.2.4 机器人对战类 |
2.3 科技类真人秀的价值构建 |
2.3.1 推动科技传播 |
2.3.2 弘扬主流价值 |
2.3.3 引领智娱时代 |
第3章 科技类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特征 |
3.1 节目定位的独特理念 |
3.1.1 明确的理念识别 |
3.1.2 鲜明的行为识别 |
3.1.3 独特的视觉识别 |
3.2 内容融合的构建特征 |
3.2.1 展现科技的功用之美 |
3.2.2 注重制作的内容创新 |
3.3 形式整合的求变思路 |
3.3.1 灵活化的环节设置 |
3.3.2 娱乐化的表现形式 |
3.3.3 差异化的嘉宾选择 |
3.4 视听结合的奇观营造 |
3.4.1 画面符号增强视觉效果 |
3.4.2 声音符号渲染节目氛围 |
第4章 科技类真人秀节目的传播特征 |
4.1 科技类真人秀节目传播要素的强化 |
4.1.1 能力强大的创作团队 |
4.1.2 适应受众的传播内容 |
4.1.3 吸引大众的传播媒介 |
4.2 科技类真人秀节目传播策略的细化 |
4.2.1 突出节目品牌塑造 |
4.2.2 重视节目播出策略 |
4.2.3 强化媒众互动环节 |
4.3 科技类真人秀节目传播效果的优化 |
4.3.1 激发受众的科技意识 |
4.3.2 转变受众的认知态度 |
4.3.3 满足受众的求知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中国南海珊瑚礁保护活动的传播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创新点 |
1.3 文献综述 |
1.3.1 珊瑚礁生态保护 |
1.3.2 科技传播 |
1.3.3 公益传播和非盈利组织品牌传播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2 中国南海珊瑚礁的保护及传播 |
2.1 中国南海珊瑚礁生态现状 |
2.1.1 南海珊瑚礁分布 |
2.1.2 南海珊瑚礁保护意义 |
2.1.3 南海珊瑚礁消亡原因 |
2.2 珊瑚礁保护方式 |
3 南海珊瑚礁保护的传播体系构建 |
3.1 南海珊瑚礁保护传播影响力分析 |
3.1.1 南海珊瑚礁传播SWOT模型分析——以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为例 |
3.1.2 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的传播阻碍 |
3.1.3 南海珊瑚礁保护的传播矛盾 |
3.2 南海珊瑚礁保护完整传播体系构建 |
3.2.1 南海珊瑚礁保护传播者 |
3.2.2 南海珊瑚礁保护的传播受众分析 |
3.2.3 南海珊瑚礁保护的传播内容及渠道分析 |
3.3 南海珊瑚礁保护活动的品牌化运作 |
3.3.1 非盈利公益活动传播趋势 |
3.3.2 非盈利品牌建设价值 |
4 南海珊瑚礁保护的传播策略 |
4.1 国内外公益事业传播的经验及启示 |
4.1.1 主流媒体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
4.1.2 新媒体公益事业传播 |
4.1.3 “互联网+”背景下生态保护内容传播——以“蚂蚁森林”为例 |
4.1.4 珊瑚礁保护活动策略 |
4.2 南海珊瑚礁保护的品牌塑造 |
4.2.1 南海珊瑚礁保护品牌构成 |
4.2.2 南海珊瑚礁保护品牌管理 |
4.3 结合全媒体语境谈南海珊瑚礁保护的品牌内容传播 |
4.3.1 传统媒体传播策略 |
4.3.2 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策略 |
4.3.3 其他媒介传播策略 |
4.4 珊瑚礁传播策略的经济性考量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研究(192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良友》画报的研究 |
1.2.2 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 |
1.2.3 关于《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良友》画报发展历程及其科技传播概况 |
2.1 《良友》画报的发展历程 |
2.1.1 画报的诞生及发展 |
2.1.2 《良友》画报的创办及发展 |
2.2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概况 |
2.2.1 社会环境 |
2.2.2 宗旨定位 |
2.2.3 时段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内容 |
3.1 科技传播内容概况 |
3.2 科技传播内容构成 |
3.2.1 科学技术知识 |
3.2.2 科技新闻信息 |
3.2.3 科技相关广告 |
3.2.4 科学精神观念 |
3.3 科技传播内容特色 |
3.3.1 普及知识为主 |
3.3.2 中英结合报道 |
3.3.3 贴近生活生产 |
3.3.4 选材实际趣味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形式 |
4.1 以图为主图文并茂 |
4.2 版面编排新颖美观 |
4.3 栏目设置灵活多样 |
4.4 表达方式浅显通俗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影响与意义 |
5.1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不足 |
5.1.1 内容时效性薄弱 |
5.1.2 图片主观性太强 |
5.2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影响 |
5.2.1 从受众自身看其影响 |
5.2.2 从发行状况看其影响 |
5.2.3 从民众反响看其影响 |
5.3 《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审视 |
2.1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界说 |
2.1.1 新媒体的界定 |
2.1.2 科技传播的概念 |
2.1.3 科技传播生态的内涵 |
2.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何以必要 |
2.2.1 生态学理论发展的现代意蕴 |
2.2.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生态隐喻 |
2.2.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的社会基础 |
2.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何以可能 |
2.3.1 时代特征:新媒体的时代发展 |
2.3.2 理论基础:媒介技术哲学的延伸 |
2.3.3 环境依赖:风险社会的科技传播生态 |
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理论构成 |
3.1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的本质特征 |
3.1.1 科技传播的存在方式:展现和解蔽 |
3.1.2 科技传播的指引方式:从空虚意向走向充实意向 |
3.1.3 科技传播的澄明之境:伦理意向性 |
3.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分析 |
3.2.1 科技传播生态的复杂适应性 |
3.2.2 科技传播生态的过程混沌性 |
3.2.3 科技传播生态的整体涌现性 |
3.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结构:以雾霾事件为例 |
3.3.1 雾霾事件回顾及社会认知过程 |
3.3.2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群体 |
3.3.3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资源 |
3.3.4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环境 |
4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失衡的现状剖析 |
4.1 传播主体导向偏差 |
4.1.1 意见领袖的舆论导向失衡 |
4.1.2 信源和受众的传播偏向失衡 |
4.2 传播内容异化表现 |
4.2.1 信息虚假的网络谣言 |
4.2.2 信息超载的选择泛滥 |
4.2.3 信息落差的“数字鸿沟” |
4.3 传播媒介生态失衡 |
4.3.1 媒介生态位重叠的同质化恶性竞争 |
4.3.2 “媒介娱乐化”的科技传播叙事 |
4.3.3 风险社会的媒介呈现 |
5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失衡的根源反思 |
5.1 科技传播主体根源 |
5.1.1 科技传播主体的伦理失范 |
5.1.2 科技传播主体的异化 |
5.1.3 科技传播主体把关缺失 |
5.2 科技传播媒介根源 |
5.2.1 技术对新媒体的影响 |
5.2.2 新媒体自身的技术困境 |
5.2.3 媒介的风险隐患 |
5.3 科技传播环境根源 |
5.3.1 科学主义反思 |
5.3.2 风险社会存在 |
5.3.3 社会监管弱化 |
6 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平衡目标 |
6.1 主体自律与基本素养 |
6.1.1 发挥主体自律精神 |
6.1.2 提升受众科学素养 |
6.2 媒介自由与媒介秩序 |
6.2.1 媒介伦理:实践中“善”的德行 |
6.2.2 媒介融合: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
6.2.3 媒介控制:自由与责任同在 |
6.3 环境优化与管理完善 |
6.3.1 风险社会责任 |
6.3.2 健全监管过程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科学精神问题研究综述 |
1.2.2 科学传播问题研究综述 |
1.2.3 传播异化问题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理论分析 |
2.1 科学传播异化的相关概念 |
2.1.1 什么是科学精神 |
2.1.2 什么是科学传播 |
2.1.3 科学传播异化的界说 |
2.2 科学传播异化研究的相关理论资源 |
2.2.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 |
2.2.2 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论 |
2.2.3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
2.3 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基本特点 |
2.3.1 形式上的隐蔽性 |
2.3.2 受众的盲从性 |
2.3.3 媒介的功利性 |
2.3.4 存在的长期性 |
3 从异化理论视角看科学传播异化的表现形态 |
3.1 科普节目和读物中的神秘描述 |
3.1.1 未解之谜的神秘化 |
3.1.2 缺乏科学思想方法的猎奇叙事 |
3.1.3 宣扬反科学的思维方式 |
3.2 科幻作品中出现伪科学情节 |
3.2.1 缺乏科学依据的随意幻想 |
3.2.2 违背科学的价值观念 |
3.2.3 以“科学”的形式展现巫术 |
3.3 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 |
3.3.1 产品宣传不符合科学原理 |
3.3.2 特异效果未经过科学论证 |
3.3.3 隐匿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
3.4 科技新闻报道的片面性 |
3.4.1 只报道科技成果正面作用而不报道负效应 |
3.4.2 为追求新闻效果而片面夸大科研成果价值 |
3.4.3 回避相关社会矛盾和争议 |
4 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科学传播异化产生的原因 |
4.1 传播主体方面的原因 |
4.1.1 科学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
4.1.2 大众媒体工作者的原因 |
4.2 传播受众方面的原因 |
4.2.1 唯科学主义观念的影响 |
4.2.2 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心态的影响 |
4.3 科技监管的缺位 |
4.3.1 行业审查的缺位 |
4.3.2 主流舆论监督的缺位 |
4.4 科学教育带来的问题 |
4.4.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脱节 |
4.4.2 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缺陷 |
5 借鉴媒介理论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可能路径研究 |
5.1 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提供保障 |
5.1.1 构建专业的传播队伍 |
5.1.2 建立科学传播主体间的整合机制 |
5.1.3 完善科学传播的评价激励机制 |
5.2 科学教育在防止科学传播异化中的作用 |
5.2.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 |
5.2.2 加强科学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 |
5.3 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媒体人的责任意识 |
5.3.1 科学传播的专业评估机制 |
5.3.2 针对科学传播异化现象的问责机制 |
5.3.3 科学传播媒体人的责任意识养成 |
5.4 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社会环境 |
5.4.1 科学传播主渠道的引导作用 |
5.4.2 社会舆论的评价和监督作用 |
5.4.3 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 |
5.4.4 建构遏制科学传播异化的文化氛围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科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关于风险社会 |
1.2.2 关于科技传播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风险社会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传播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3 风险社会下科技传播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风险社会与科技传播 |
2.1 风险社会的产生和特征 |
2.1.1 风险社会的产生 |
2.1.2 风险社会的特征 |
2.2 科技传播的发展历程和特征 |
2.2.1 科技传播的发展 |
2.2.2 科技传播五要素的特征 |
2.3 风险社会与科技传播的关系 |
2.3.1 风险社会与科技发展 |
2.3.2 风险社会下科技传播的重要性 |
2.3.3 科技传播与风险社会的复杂性关系 |
3 风险社会下科技传播的特征(以“PM2.5事件”为例) |
3.1 “PM2.5事件”及其舆论回顾 |
3.1.1 “PM2.5事件”回顾 |
3.1.2 “PM2.5事件”舆论回顾 |
3.2 科技传播者和受众的新特征 |
3.2.1 传播者的多元化 |
3.2.2 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互换 |
3.2.3 受众的主动化、个性化和高素质 |
3.3 科技传播渠道和内容的新特征 |
3.3.1 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和多层次 |
3.3.2 大众媒介的融合与嬗变 |
3.3.3 传播内容的实时化、个性化和海量化 |
3.4 科技传播模式和效果的新特征 |
3.4.1 科技传播的交互式革命 |
3.4.2 传播手段的多媒体化 |
3.4.3 传播效果的快速化和全球化 |
3.4.4 传播效果的影响力迭代 |
4 风险社会下中国科技传播的问题及原因 |
4.1 “制度化风险”影响科技传播的外部环境 |
4.1.1 政治及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
4.1.2 法律和政策的缺失和不足 |
4.1.3 经济利益加剧“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
4.2 科技传播者和受众矛盾凸显 |
4.2.1 议题设置的失控 |
4.2.2 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不足和滞后 |
4.2.3 受众的“过度介入” |
4.3 大众科技传播媒介改革滞后 |
4.3.1 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落后于科技发展 |
4.3.2 传播内容的质量有待提高 |
4.3.3 传播速度、形式、互动性不足明显 |
5 风险社会下科技传播的改进策略 |
5.1 构建负责任的国家科技传播体系 |
5.1.1 综合改善科技传播的外部环境 |
5.1.2 建立可量化的科技传播指标体系 |
5.1.3 塑造多方良性互动的传播模式 |
5.2 提升科技传播者和受众的科学素养 |
5.2.1 改进大众媒介科技传播者的培养方法 |
5.2.2 推动受众提高科学素养 |
5.3 建设快速反应的大众科技媒介 |
5.3.1 新媒体战略是生存之本和发展之道 |
5.3.2 科技传播内容的及时化、立体化和互动化 |
5.3.3 科学重建和实施“把关人”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文的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本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
1、 本论文的结构 |
2、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一、 新媒体及其在科技传播中的应用 |
(一) 科技传播 |
1、 科技传播的内涵 |
2、 科技传播的历史演进 |
(二) 新媒体的界定和分类 |
1、 新媒体的概念 |
2、 新媒体的分类及特点 |
(三) 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应用 |
1、 新媒体中科技传播的特点 |
2、 几种常见的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应用 |
二、 新媒体对科技传播产生的积极影响 |
(一) 新媒体带来新的科技传播路径 |
1、 科学博客的异军突起,开辟了科技传播的新途径 |
2、 科普网站的广泛流通,开拓了科技传播的领域 |
3、 数字图书馆及电子书的普及,为科技传播带来光明前景 |
(二) 新媒体为科技传播带来积极的社会功能 |
1、 加快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发展 |
2、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
3、 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 |
(三) 我国新媒体技术促进科技传播的案例分析 |
1、 山西“农科 110”的建立 |
2、 华文虚拟书店促进科技发展 |
三、 新媒体为科技传播带来的挑战和不利影响 |
(一) 新媒体自身的局限性为科技传播带来困难 |
1、 新媒体自身在科技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 |
2、 新媒体建设成本对科技传播带来的挑战 |
3、 新媒体的受众范围存在局限性 |
(二) 新媒体使科技传播途径面临新的挑战 |
1、 新媒体对科技信息传播缺乏严密的监管 |
2、 新媒体科技工作者的素养参差不齐 |
(三) 新媒体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伪科学现象 |
1、 虚假的科技产品广告 |
2、 夸大“科技”的专题节目 |
3、 虚假的科技报道 |
4、 虚假的网络科技信息 |
四、 新媒体背景下发展科技传播的对策研究 |
(一) 加强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建设 |
1、 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建设 |
2、 提高政府对科技传播的支持度 |
(二) 完善新媒体传播系统 |
1、 加强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监管 |
2、 加强网络科技传播建设 |
3、 健全新媒体背景下科技传播的法律制度 |
(三) 提高新媒体科技传播功效的途径 |
1、 提高科学知识传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2、 加强培养科技传播人才 |
3、 加强科学大众化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行动中的科技和现代科技的传播——浅谈广告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2]新媒体平台上转基因视频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靖川.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3]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科技传播的机遇、挑战与对策[D]. 李晓云.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21世纪我国科技类真人秀节目研究[D]. 王倩. 湖南大学, 2019(07)
- [5]中国南海珊瑚礁保护活动的传播策略分析[D]. 陈嘉茗. 海南大学, 2019(04)
- [6]《良友》画报科技传播研究(1926-1945)[D]. 向梦丹. 湖南大学, 2018(06)
- [7]新媒体时代科技传播生态研究[D]. 何苗.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6)
- [8]我国科学传播中的异化现象研究[D]. 于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9]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科技传播研究[D]. 赵亚辉. 武汉大学, 2013(05)
- [10]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D]. 刘建美. 渤海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