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蒙古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蒙古人,语言态度,蒙古语,使用现状
城市蒙古人论文文献综述
额尔敦图雅[1](2013)在《城市蒙古人语言态度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是社会发展的缩影,是各种语言和方言接触的场所。城市的发展必然带来人口的流动,各种语言和方言的接触,使城市语言生活处于变动之中,营造了语言变异的社会环境。城市语言生活涵盖了城市生活中与语言相关的一切活动和各种现象,既涉及个人或群体的语言行为和态度,也涉及国家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意识。本文以社会语言学中的城市语言调查理论与方法为依据,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调查研究了居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赤峰市叁个城市的城市蒙古人的语言态度及蒙古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城市蒙古人的语言态度对蒙古语言文字使用及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探求有效的蒙古语言文字发展对策,并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母语保护和传承提供可资参考的调查数据。全文由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第四章、结论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等。第一章,分析调查材料,从个人语言掌握与语言习得情况、家庭语言使用情况、社区语言使用情况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城市蒙古族的语言使用现状,概括了蒙古族语言使用的总体特点。第二章,分析研究了城市蒙古人对蒙古语母语和蒙汉双语、蒙古语标准音、族际婚姻、蒙古语发展前景、儿童语言选择、语言政策等所持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评价。第叁章,分析了城市蒙古人的语言使用代际差异及语言态度。第四章,归纳了城市蒙古族蒙古语使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简单提出了改善蒙古语使用现状的对策和建议。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任务。(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3-05-20)
赵璐[2](2010)在《“游牧”城市的蒙古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蒙古人离开他们世代生活的草原,流动到城市中重新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与其他流动人口相比,蒙古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他们如何在城市中生存?他们在城市的生存现状是怎样的?从牧区到城市,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上述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因此本研究立足于蒙古族人口流动到城市后的适应性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状况做出详细的描述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选择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调查地点,以该地区的蒙古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并探讨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具体说来,本文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这叁个维度来描述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首先,就经济层面而言,笔者通过对被访者的职业、收入及消费、居住模式的调查,发现蒙古族流动人口经济层面上的适应仍然处于较低层次,多数维持在基本生存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制度、政策、个体、民族性等方面。其次,就社会层面而言,笔者通过对被访者的语言及着装的变化、闲暇时间的安排、人际交往、婚恋观念这四个方面的描述,发现蒙古族流动人口受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在语言、着装和婚恋观念方面逐渐缩小与城市居民的距离,较适应城市生活方式。但在闲暇时间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阻碍,其影响因素包括制度原因、经济层面的低层次适应以及民族性。再次,就心理层面而言,笔者通过对被访者的归属感、民族性两方面的描述和分析,认为尽管蒙古族流动人口有留城意向,但是他们对城市并没有归属感。且由于其经济能力及社会资源的缺乏,使得该群体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为长期的城乡二元对立造成的制度壁垒使得他们充满被剥夺感。最后,笔者对经济上较成功的蒙古族流动人口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即使蒙古族流动人口在经济层面的适应达到较高层次,但在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上仍处于不适应状态,无法完全融入城市。此外笔者还发现蒙古族流动人口中存在的两种现象。该群体需要根据不同情境选择隐藏或凸显自己的民族身份来更好地适应城市。蒙古族流动人口开办的企业中存在着族群雇佣网络。尽管其雇佣网络表面上被亲缘和地缘网络所掩盖,但在一定条件下会显现出该群体依靠族群认同建立雇佣网络。通过上述描述及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笔者总结了蒙古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特点:蒙古族流动人口无论是在经济、社会还是心理层面上,对城市的适应都属于低层次适应;蒙古族流动人口群体内部存在的分化现象不容忽视;年龄对蒙古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能力的影响较为显着。最后笔者着重分析了民族性对蒙古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重要影响。总之,蒙古族流动人口依然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0-05-01)
乌日嘎,图雅[3](2009)在《一个蒙古人的城市梦想》一文中研究指出90年代初,改革开放如火如荼,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演绎着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神话。城市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建大厦。于是便有很多的农牧民抛下田地,丢下草原,如河流一般地涌入了城市,在这里寻找他们的梦想,寻找另一种区别于他们祖辈的人生。(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画报》期刊2009年03期)
城市蒙古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蒙古人离开他们世代生活的草原,流动到城市中重新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与其他流动人口相比,蒙古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他们如何在城市中生存?他们在城市的生存现状是怎样的?从牧区到城市,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上述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因此本研究立足于蒙古族人口流动到城市后的适应性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状况做出详细的描述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选择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调查地点,以该地区的蒙古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分析并探讨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具体说来,本文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这叁个维度来描述蒙古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首先,就经济层面而言,笔者通过对被访者的职业、收入及消费、居住模式的调查,发现蒙古族流动人口经济层面上的适应仍然处于较低层次,多数维持在基本生存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制度、政策、个体、民族性等方面。其次,就社会层面而言,笔者通过对被访者的语言及着装的变化、闲暇时间的安排、人际交往、婚恋观念这四个方面的描述,发现蒙古族流动人口受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在语言、着装和婚恋观念方面逐渐缩小与城市居民的距离,较适应城市生活方式。但在闲暇时间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阻碍,其影响因素包括制度原因、经济层面的低层次适应以及民族性。再次,就心理层面而言,笔者通过对被访者的归属感、民族性两方面的描述和分析,认为尽管蒙古族流动人口有留城意向,但是他们对城市并没有归属感。且由于其经济能力及社会资源的缺乏,使得该群体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为长期的城乡二元对立造成的制度壁垒使得他们充满被剥夺感。最后,笔者对经济上较成功的蒙古族流动人口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即使蒙古族流动人口在经济层面的适应达到较高层次,但在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上仍处于不适应状态,无法完全融入城市。此外笔者还发现蒙古族流动人口中存在的两种现象。该群体需要根据不同情境选择隐藏或凸显自己的民族身份来更好地适应城市。蒙古族流动人口开办的企业中存在着族群雇佣网络。尽管其雇佣网络表面上被亲缘和地缘网络所掩盖,但在一定条件下会显现出该群体依靠族群认同建立雇佣网络。通过上述描述及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笔者总结了蒙古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特点:蒙古族流动人口无论是在经济、社会还是心理层面上,对城市的适应都属于低层次适应;蒙古族流动人口群体内部存在的分化现象不容忽视;年龄对蒙古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能力的影响较为显着。最后笔者着重分析了民族性对蒙古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重要影响。总之,蒙古族流动人口依然处于城市生活的边缘,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蒙古人论文参考文献
[1].额尔敦图雅.城市蒙古人语言态度调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
[2].赵璐.“游牧”城市的蒙古人[D].中央民族大学.2010
[3].乌日嘎,图雅.一个蒙古人的城市梦想[J].内蒙古画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