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态季节内振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气季节内振荡,中国东部地区,业务应用
气候态季节内振荡论文文献综述
齐艳军,张人禾[1](2015)在《与中国东部天气气候相关的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及业务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气季节内振荡(ISO)活动影响东亚地区,尤其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夏季降水变化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夏季影响我国长江流域的ISO来源及影响路径,并对目前国际上基于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活动开展的次季节-季节预测研究计划和业务应用以及我国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业务现状进行评述。(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蒋国荣,罗坚,陈奕德,沈春,俞永强[2](2014)在《气候增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能量传播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百年来气候增暖这一观测事实,探讨了气候增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能量传播的长期变化问题。利用56年的NCAR/NCEP再分析资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耦合气候模式FGOALS1.0_g的60年数值模拟结果,采用时空谱方法对比分析了实测资料、模式的控制试验和CO21%等比增加的模拟结果。实测资料分析得出:气候增暖将导致热带大气ISO东传波能量相对增强,西传波能量相对减弱。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证实是CO2持续增加导致了气候增暖,同时它也是热带大气ISO东传波能量增强西传波能量减弱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海洋预报》期刊2014年06期)
潘蔚娟,蒋承霖[3](2014)在《华南春雨进程的气候特点及其气候季节内振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从气候学的角度研究春雨在华南各地的开始、推进和气候季节内振荡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表明:华南各地雨量随时间振荡增加,雨季进程较为相近,第12-24候各地先后进入雨季,但存在差异。雨季最先在雨量大值中心开始,然后向周边推进;第20候后,各地逐步进入春雨的盛期。华南春雨CISO不仅在统计上是显着的,也对应着协调的大气环流配置;其振荡过程的峰(谷)值分别对应雨量的显着增加(减少),调制华南春季降水的演变,3月下半月和4月上旬后期到中旬前期的雨量增长正是CISO调节的结果。当中国东部对流层低层为气旋环流、高层为反气旋环流时,华南受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这种具有斜压结构的环流配置影响,上升运动发展,CISO处于湿位相。(本文来源于《第六届海峡论坛2014年两岸民生气象论坛文集》期刊2014-06-14)
黄少妮,许新田,王丹[4](2014)在《陕西降水季节及季节内振荡的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谐波分析、功率谱分析的方法,对陕西82个站点1962~2006年逐日降水资料进行气候平均分析,研究气候平均态下陕西降水季节及季节内振荡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以季节变化(年循环)为主,降水准双周振荡在全省范围都比较显着,降水30~60 d季节内振荡的显着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关中和陕南,这种地域分布与副热带高压随东亚夏季风南北移动有很大关系;气候平均态下降水的准双周振荡幅度于4月中旬开始逐渐加强,7~9月振幅最强,10~11月开始逐渐减弱;降水准双周振荡显着时期主要在夏季,而30~60 d季节内振荡在全省全年都存在,夏季比冬季振幅大,陕南和关中地区最大振幅出现在7月初。(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4年01期)
潘蔚娟,蒋承霖[5](2014)在《华南地区春雨进程的气候特点及其气候季节内振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观测和再分析资料,从气候学的角度研究春雨在华南各地的开始、推进和气候季节内振荡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大气环流特征。分析表明:华南各地雨量随时间振荡增加,雨季进程较为相近,第12—24候各地先后进入雨季,但存在差异。雨季最先在雨量大值中心开始,然后向周边推进;第20候后各地逐步进入春雨的盛期。华南春雨CISO不仅在统计上是显着的,也对应着协调的大气环流配置;其振荡过程的峰(谷)值分别对应雨量的显着增加(减少),调制华南春季降水的演变,3月下半月和4月上旬后期到中旬前期的雨量增长正是CISO调节的结果。当中国东部对流层低层为气旋环流、高层为反气旋环流时,华南受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这种具有斜压结构的环流配置影响,上升运动发展,CISO处于湿位相。(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梁萍,丁一汇[6](2013)在《强降水过程气候态季节内振荡及其在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0天以上低频振荡属季节内变化尺度,比高频天气扰动具有更长的可预报性,是开展延伸预报的重要途径。利用1960-2010年上海地区逐日降水观测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采用非线性序列信号提取方法——经验模态分解(EEMD),首先分析了1960年以来上海地区强降水过程的气候态季节内振荡(CISO)特征,进一步考察其对强降水过程的预报效果,然后综合强降水过程CISO及其相联系的大气低频振荡进行强降水过程延伸预报改进试验。结果表明:(1)30天以上低频振荡演变的正、负位相阶段分别与汛期强降水过程的集中期和间歇期相一致。10~30天低频振荡分量除对汛期集中降水期的强降水过程起调制作用外,也是盛夏较强降水阶段性出现的重要原因。(2)就多年平均而言,基于强降水过程的CISO可预报出汛期2/3左右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时段,是强降水过程延伸预报的重要依据。(3)上海地区强降水过程大多与其南、北侧大气环流10~30天和30天以上准周期低频振荡的辐合相关,其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北方系统的低频振荡对5天以上持续性降水过程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在CISO的基础上,结合大气环流低频振荡的辐合演变可进一步提高CISO对强降水过程的预报效果,是一种可参考应用的延伸预报方法。(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3年05期)
梁萍,丁一汇[7](2012)在《东亚梅雨季节内振荡的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的东亚梅雨是夏季风向北推进过程中的特有雨季。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CMAP降水资料,将夏季风影响及夏季风降水的季节转换相结合,定义东亚梅雨的入、出梅指标;进而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信号提取方法对东亚梅雨区降水季节内振荡及其大尺度环流条件的气候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东亚梅雨季节内振荡对降水事件的指示作用进行讨论,为东亚梅雨区降水的延伸预报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标准化候降水量的空间覆盖率,同时兼顾夏季风影响等条件确定的东亚梅雨入、出梅划分指标可较好地反映东亚梅雨的气候特征及东亚梅雨期的大尺度环流形势。(2)东亚梅雨全年降水量存在叁峰型分布特征,峰值分别位于第27、36及47候。该叁峰型特征主要受10—20及30—60d的低频振荡影响。比较而言,30—60d振荡对梅雨区降水叁峰型的贡献较10—20d振荡大。(3)东亚梅雨区峰值降水与热带环流及北方高位涡冷空气输送的低频演变密切关联。在梅雨区北侧,中高纬度里海附近冷空气(高位涡)低频波列的东传及鄂霍次克海高位涡的西南向输送共同影响东亚梅雨区。在梅雨区南侧,通过热带低频异常强对流的激发作用,热带西太平洋至中国东北—鄂霍次克海地区形成沿经向分布的低层气旋-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波列,进而导致梅雨区低层形成低频偏北风和偏南风的辐合;而印度西海岸和阿拉伯海地区异常对流活动产生的波列向东北方向传播,亦对梅雨区低频峰值降水产生影响。对于低频谷值降水的大气低频演变,情况与上述基本相反。(4)东亚梅雨区降水不同位相下出现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有明显差异。梅雨区降水低频峰(谷)值位相下出现异常多(少)降水量的概率约为30%。因此,上述梅雨区降水低频振荡演变相关的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对梅雨区降水事件的延伸预报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刘慧斌[8](2012)在《东北冷涡活动的气候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北冷涡是造成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持续性阴雨和突发性强对流的重要天气系统。利用1979-2009年NCEP/NCAR逐日的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格点降水资料,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东北冷涡活动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定义了一个客观描述东北冷涡活动的指数(NECVI),并基于该指数研究了东北冷涡活动的低频特征及其与相关环流和降水的关系;最后,通过对一类与冷涡活动相联系的低频波列活动的研究深化了对东北冷涡活动的低频特征的认识。结果表明,夏季东北冷涡的时间尺度一般为3-5天,空间尺度大多在1000km左右;冷涡中心在(40°N-50°N,120°E-130°E)有分布极值。按照主要影响区域的不同,夏季东北冷涡活动的路径有偏北路径,中间路径与偏南路径,不同的冷涡路径能够对局地和非局地的降水和环流产生明显影响。东北冷涡活动具有显着的10-30天振荡周期。与东北冷涡活动相关的大气环流的10-30天振荡和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具有明显的锁相关系,对雨带的位置起着重要的调制作用,在东北冷涡及其相关低频环流由西北向东南的移动过程中,我国东部也经历一次由北至南的降水过程。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东北冷涡的低频活动与中高纬大气环流遥相关型的关系。与东北冷涡相联系的低频环流是夏季低频欧亚(EU)型遥相关波列的一部分,低频欧亚型(EU型)与东亚/太平型(EAP型)遥相关波列在东亚地区交汇,并通过波列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东北冷涡低频系统的移向和移速,进而影响中国东部降水的位置与维持时间。因而前期EU型和EAP型低频波列的发展情况可能预示着后期中国东部各个区域降水的演变。本文研究结果将为提高我国东部强降水的1-2周延伸期天气预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2-04-01)
邢雯,黄菲,王宏,黄少妮[9](2012)在《1990s年代际转型前后南海季风系统的气候季节内振荡(CISO)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分解(MV-EOF)等方法,研究了在季节内振荡尺度上南海季风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在1993/1994年前后存在显着的年代际转型,由爆发偏晚转变成爆发偏早。第一模态反映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时季风系统的时空特征,转型前后特征类似,降水场自赤道向北依次呈现干-湿-干交替分布的特征,南海中心为异常气旋。相应的大范围环流场主要反映了转型前的偏晚年,南海夏季风槽位置偏南,转型后的偏早年,南海夏季风槽位置偏北。第二模态体现了南海季风系统夏季的时空特征,转型前后共同特征表现为南海地区夏季北湿南干的南北偶极子降水分布及南海中心区的异常西风。相应的大范围环流场主要反映了南海季风活动与东亚季风呈现反位相的特点,且对流信号向北传播。转型前的偏晚年,季风活动受准双周振荡控制,对流信号由西北方向传入南海;转型后的偏早年,季风活动以30~60天振荡为主,对流信号由东南方向传播至南海。(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过霁冰,陈渭民,徐杰[10](2011)在《亚洲夏季风区气候平均季节内振荡扰动动能的结构和传播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亚洲夏季风区气候平均季节内振荡扰动动能的结构和传播特征。[方法]从南海季风开始爆发时着手,分析了季风区季节内振荡扰动动能,尤其是对南海季风变化、印度季风发展和东亚季风推进的研究。[结果]亚洲夏季风的发展进程与30~60 d低频振荡的扰动动能活动有密切关系,这种扰动动能从能量的角度解释了季风的爆发、发生发展和终止,并发现阿拉伯海区、孟加拉湾及南海海区的扰动动能最强,尤其是阿拉伯海区,说明阿拉伯海海区即索马里急流是亚洲季风最大的能量源。整个亚洲季风爆发开始的标志是南海季风的突然爆发,而5月中旬南海季风的爆发是菲律宾以东洋面扰动动能西传的结果;东亚季风区扰动动能在夏季存在季节性北推,印度季风区扰动动能高值中心由1个变为2个,分别对应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结论]该研究为大气季节内振荡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24期)
气候态季节内振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近百年来气候增暖这一观测事实,探讨了气候增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SO)能量传播的长期变化问题。利用56年的NCAR/NCEP再分析资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耦合气候模式FGOALS1.0_g的60年数值模拟结果,采用时空谱方法对比分析了实测资料、模式的控制试验和CO21%等比增加的模拟结果。实测资料分析得出:气候增暖将导致热带大气ISO东传波能量相对增强,西传波能量相对减弱。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证实是CO2持续增加导致了气候增暖,同时它也是热带大气ISO东传波能量增强西传波能量减弱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态季节内振荡论文参考文献
[1].齐艳军,张人禾.与中国东部天气气候相关的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及业务应用[J].热带气象学报.2015
[2].蒋国荣,罗坚,陈奕德,沈春,俞永强.气候增暖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能量传播的影响研究[J].海洋预报.2014
[3].潘蔚娟,蒋承霖.华南春雨进程的气候特点及其气候季节内振荡[C].第六届海峡论坛2014年两岸民生气象论坛文集.2014
[4].黄少妮,许新田,王丹.陕西降水季节及季节内振荡的气候特征[J].干旱气象.2014
[5].潘蔚娟,蒋承霖.华南地区春雨进程的气候特点及其气候季节内振荡[J].热带气象学报.2014
[6].梁萍,丁一汇.强降水过程气候态季节内振荡及其在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J].高原气象.2013
[7].梁萍,丁一汇.东亚梅雨季节内振荡的气候特征[J].气象学报.2012
[8].刘慧斌.东北冷涡活动的气候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9].邢雯,黄菲,王宏,黄少妮.1990s年代际转型前后南海季风系统的气候季节内振荡(CISO)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12
[10].过霁冰,陈渭民,徐杰.亚洲夏季风区气候平均季节内振荡扰动动能的结构和传播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