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通讯行为分析论文-黄子轩

用户通讯行为分析论文-黄子轩

导读:本文包含了用户通讯行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类行为动力学,社交属性,双层网络,通讯行为模型

用户通讯行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子轩[1](2016)在《基于双层网络的用户通讯行为分析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行为的定量化分析,尤其是时空统计特性的挖掘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是当前复杂性科学与行为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通讯行为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方式,其行为规律的研究和动力学机制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对人类交互行为的深入理解,不仅有助于揭示社会网络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将在舆情监控、服务订制、信息推荐等方面产生应用价值。本文通过采集用户数据,对学生用户的通讯行为进行了规律分析与建模,并编写了行为分析平台嵌入算法和模型,主要成果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人类动力学的研究概况,针对现有的人类行为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主要介绍了任务队列理论模型、记忆、兴趣、节律或其他因素的模型、社会交互影响模型,并分析了其各自的局限性。2.通讯行为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数据采集的限制等因素,仍缺少将通讯行为与用户真实的社交网络结合的研究。本文通过采集24位学生用户近60000条通讯记录及1678位常用联系人的社交属性数据,分析了学生用户基于社交属性的通讯行为分布规律,发现了社交亲密度对学生用户的通讯间隔时间分布将产生规律性的影响:随社交亲密度的提高,间隔时间分布幂指数下降。3.分析用户的社交网络和通讯网络,构建双层网络结构。分析用户的通讯行为特征,建立基于双层网络的用户通讯行为模型。采集多组实证数据,对模型仿真结果进行验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4.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工具,使用C#语言编写基于双层网络的用户通讯行为分析平台。平台具有存储量占用小、运算速度快、界面设计人性化、功能针对性强及易扩展等优点。能够较好的实现网络结构可视化及参数计算、处理通讯行为数据、分析行为规律、仿真基于双层网络的用户通讯行为模型并将结果与实证数据进行对比等功能。平台较好的集成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快捷直观的进行用户通讯行为分析和模型仿真、对比,方便了工程应用。(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11-18)

顾亦然,黄子轩[2](2016)在《基于双层网络的学生用户通讯行为分析与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机用户通讯行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仍缺少将通讯行为与用户的真实社交亲密度相关联的研究。文中通过采集真实的学生用户通讯行为数据和用户与联系人的社交属性关系,应用复杂网络和行为动力学相关理论,以学生用户为节点、常用通讯行为为连边、社交亲密度为权重,建立了基于社交网络和通讯网络的迭加网络。结合学生用户群体特有的行为模式,深入分析了社交网络与通讯网络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交属性对通讯行为幂律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群体的通讯行为特征,建立了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下,基于亲密度的多用户交互通讯行为模型(Intimacy Interaction Model),此模型充分考虑了社交网络对通讯网络的影响,可与真实通讯数据进行较好的拟合。(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孙航[3](2009)在《用户通讯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进步与电信业垄断的被打破,电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电信运营企业拥有大量的用户通话记录数据、用户服务数据和用户基本资料。在这些数据中,隐藏着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对这些资料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归纳出用户在使用电信服务时的一些规律,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以及对于企业长期凝聚用户和辅助企业发展用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种面向电信服务商的用户通讯行为分析系统。论文运用数据挖掘中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从流量分析、用户分类、受话群组、满载程度、通话变化趋势等方面对用户的通话行为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研究电信运营商对用户通讯行为分析的实际需求,调研此类分析系统研发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学习数据挖掘的相关算法;2.根据调研和分析,定义描述用户通讯行为的主要属性参数,并给出用户分类、通话变化趋势和满载程度的具体算法;3.给出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分模块详细设计,包括功能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各种主要封装类的设计,以及数据分析处理流程设计等;4.采用DTS数据转换工具、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和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在VisualC++6.0环境下实现了该系统的雏形;5.对系统进行了数据测试和分析。通过测试表明,本系统在目标用户划分、通话趋势分析等方面效果良好,可以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建立新的增值服务,可以作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依据,以及为市场营销策划等提供比较科学的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9-04-01)

用户通讯行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机用户通讯行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仍缺少将通讯行为与用户的真实社交亲密度相关联的研究。文中通过采集真实的学生用户通讯行为数据和用户与联系人的社交属性关系,应用复杂网络和行为动力学相关理论,以学生用户为节点、常用通讯行为为连边、社交亲密度为权重,建立了基于社交网络和通讯网络的迭加网络。结合学生用户群体特有的行为模式,深入分析了社交网络与通讯网络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交属性对通讯行为幂律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群体的通讯行为特征,建立了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下,基于亲密度的多用户交互通讯行为模型(Intimacy Interaction Model),此模型充分考虑了社交网络对通讯网络的影响,可与真实通讯数据进行较好的拟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用户通讯行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黄子轩.基于双层网络的用户通讯行为分析平台[D].南京邮电大学.2016

[2].顾亦然,黄子轩.基于双层网络的学生用户通讯行为分析与建模[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孙航.用户通讯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09

标签:;  ;  ;  ;  

用户通讯行为分析论文-黄子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