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通感表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感表现,现代产品,视觉传达,设计
通感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肖科坤[1](2019)在《基于情感表现理念下现代产品视觉传达设计的“通感”效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感表现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是现代产品设计的主要趋势。现代产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手法,以其音乐性、审美性和文化性,全面调动大众感官,激发大众情感,从而满足大众精神需求。基于此,产品设计的情感因素要提升层次和内涵,可以从材质肌理变换、联网科技手段及民俗文化植入的方式拓展视觉传达的通感效果,以期完善产品设计的情感表现。(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沈瑜[2](2019)在《通感在平面广告创意表现中的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经验与创意表现的手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本文通过探究视觉通感的产生原因及作用,结合实例探讨具体的可行的应用设计策略与方法,认为将通感通过直接展示、替换重构、经验转移、象征联想和氛围营造等方法进行应用,可将通感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极大地提升平面广告创意与传播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赵青青,熊佳娟,黄居仁[3](2019)在《通感、隐喻与认知——通感现象在汉语中的系统性表现与语言学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结合汉语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语料库的实证性研究方法,用于对汉语通感的系统性考察,并且论证汉语通感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本文发现:1)通感在汉语中具有系统性的表现,既在文学化的语言中使用,又在日常语言中普遍存在,既是一种历时的词义演变机制,又是一种存在于汉语多个层面的共时语言结构;2)在语言学理论方面,汉语通感对通感具有跨语言普遍映射模型这一假设提出了挑战,而为通感属于隐喻的子类,受制于普遍认知规律这一假设提供了新的证据;3)通感可以为认知领域中身体体验性理论和脑科学领域中联觉现象的研究提供借鉴,因而在跨学科研究视角下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9年02期)
高立燕[4](2018)在《从《桃花坞新年画六十年》看书脊设计的艺术通感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与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书的观念在不断转变,书脊设计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桃花坞新年画六十年》为案例,从艺术通感角度,对书脊设计在装订形式、字体编排、色彩应用等方面的创新表现做了深入分析,强调了艺术通感在书籍与作者、书籍与读者之间的交互和情感沟通方面的重要意义,体现了书籍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8年12期)
郝凤枝,张高峰[5](2015)在《浅析色彩通感效应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色彩的通感效应在食品包装设计中承担重要的角色。本文将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通感效应作为研究对象,阐述色彩通感效应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表现和应用。(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5年12期)
余靖[6](2015)在《现代陶瓷作品中的通感艺术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段和方法不断地发展创新。通感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延展应用于陶瓷艺术活动中,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艺术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对通感概念的阐述,探讨了陶瓷艺术作品给受众带来的视觉通感、视触通感、视听通感、视味通感体验,并从形态、色彩、材质、肌理等要素出发,深入分析了陶瓷艺术作品创作中的通感触发机制,指出通感艺术表现可使陶瓷艺术作品充满意蕴,更加具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5年08期)
胡健,魏刚[7](2015)在《析李贺“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通感表现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中唐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地运用了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的《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四首诗歌,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本文来源于《焦作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陈红梅,胡健[8](2015)在《李贺诗歌通感表现手法探析——以“讽刺帝王求仙”类为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诗歌理论角度而言,通感是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历朝历代诗歌作品,都一定程度运用了通感创作手法。至中唐时李贺的"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完美运用通感手法为"讽刺"主题服务,其中以《瑶华乐》、《金铜仙人辞汉歌》、《秦王饮酒》、《拂舞歌辞》为代表,因运用通感手法浑融有道而具有超现实意味,蕴含了李贺诗歌创作的"无意识"。(本文来源于《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李飞,刘东[9](2014)在《通感表现方法在作家艺术家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过程中,把不同感官的感觉联系起来,加以沟通与转换。众所周知,人有眼、耳、鼻、舌、身(肤)等五种主要感觉器官,这五种感官都可以感受美感,但各感官的感觉领域并不是绝缘的,而是有其交迭和互通之处。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来传达丰富的情感,读者通过阅读文字体会到的种种感受也绝不仅仅只停留在视觉上,心理学把这称之为(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4年12期)
许琛[10](2013)在《招贴设计中的通感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招贴设计作为视觉信息传达的主要形式,传统的设计主要是在视觉的范围内进行表现。如今,招贴设计的表现形式已突破了传统的平面印刷形式,正在向叁维或四维的层面上延展,立体装置、互动影像、新型材料、多感化设计等表现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招贴设计中。招贴设计中的通感表现形式包括丰富的联想、形式新颖独特、互动性叁个方面,设计师应更好地将感官体验与审美表现相结合,从而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上旬)》期刊2013年09期)
通感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讨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经验与创意表现的手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本文通过探究视觉通感的产生原因及作用,结合实例探讨具体的可行的应用设计策略与方法,认为将通感通过直接展示、替换重构、经验转移、象征联想和氛围营造等方法进行应用,可将通感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极大地提升平面广告创意与传播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感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1].肖科坤.基于情感表现理念下现代产品视觉传达设计的“通感”效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2].沈瑜.通感在平面广告创意表现中的应用探究[J].艺术科技.2019
[3].赵青青,熊佳娟,黄居仁.通感、隐喻与认知——通感现象在汉语中的系统性表现与语言学价值[J].中国语文.2019
[4].高立燕.从《桃花坞新年画六十年》看书脊设计的艺术通感表现[J].装饰.2018
[5].郝凤枝,张高峰.浅析色彩通感效应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J].美术大观.2015
[6].余靖.现代陶瓷作品中的通感艺术表现[J].中国陶瓷.2015
[7].胡健,魏刚.析李贺“讽刺帝王求仙”类诗歌通感表现手法[J].焦作大学学报.2015
[8].陈红梅,胡健.李贺诗歌通感表现手法探析——以“讽刺帝王求仙”类为对象[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
[9].李飞,刘东.通感表现方法在作家艺术家创作中的重要作用[J].长城.2014
[10].许琛.招贴设计中的通感表现[J].美与时代(上旬).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