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仔猪致病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腹泻,肠道菌群,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仔猪致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汪群[1](2019)在《腹泻与健康仔猪粪便菌群的比较及致病菌的分离与耐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仔猪腹泻是生猪养殖场中常见的疾病,也是影响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有效防治是目前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随着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细菌不断出现,并可通过食物链将其耐药性传播给人类,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以广东某生猪养殖场的腹泻和健康哺乳仔猪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腹泻仔猪与健康仔猪的粪便菌群差异,筛选出与仔猪腹泻相关的病原菌组成,再从采集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致病菌,并采用纸片扩散法(K-B)对分离菌株进行17种抗生素敏感试验,最后对其中一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4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8份腹泻和8份健康哺乳仔猪的粪便样本进行测序,发现健康仔猪粪便菌群的多样性显着高于腹泻仔猪(P<0.05);与健康仔猪粪便菌群组成相比,腹泻仔猪粪便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显着降低(P<0.05);在属的分类水平上,腹泻仔猪粪便中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健康仔猪,而拟杆菌属(Bacteroides)、Lachnoclostridium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显着低于健康仔猪(P<0.05)。2、从采集的16份仔猪粪便样本中共分离到33株大肠杆菌和3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氟苯尼考、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氨曲南等10种药物均有耐药性。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率为93.94%(31/33),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氟苯尼考的耐药率高于90%;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4.85%、69.70%、69.70%和45.45%;对氨曲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5.15%和18.18%。所有分离菌株均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3、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4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包含2个质粒基因组,通过数据库共注释到83个耐药基因和56个毒力基因,并发现该菌株可产CTX-M-27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且耐药基因tet(A)、tet(R)、floR、dfrV、sul1、qacE、aadA16、aac(6')-Ib-cr、qnrB2、arr-6和bla_(CTX-M-27)位于同一质粒上。KP4致病因子与I型菌毛、ECP黏附素、铁载体、血红素载体、生物被膜、外膜蛋白等有关,但rmpA、magA、wabG等与荚膜合成相关的基因缺失。本研究分析了某生猪养殖场腹泻和健康哺乳仔猪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和结构差异,并获得了与仔猪腹泻相关致病菌的耐药特征以及猪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理、致病机制和遗传背景,为有效预防、治疗仔猪腹泻和兽医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同时为开发有效防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新方法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4)
高雪[2](2018)在《吉林市部分地区仔猪腹泻主要致病菌感染情况调查分析及药敏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仔猪腹泻作为一种临床多发的常见病,严重阻碍养猪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由于该病发病急,病原多样且感染情况复杂,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缺少准确的病原诊断,致使病情得不到迅速有效的控制。给养猪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由于各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饲养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地区仔猪腹泻的发病情况不同,主要病原也不尽相同。所以本文采用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细菌培养分离纯化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16SrRNA鉴定相结合,对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吉林市部分地区仔猪腹泻主要致病菌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主要致病菌的药敏试验。在此期间对117份腹泻样本进行检测,微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疑似大肠杆菌导致腹泻的样本有104份,疑似沙门氏菌导致腹泻的样本有19份。随后对分离纯化后的菌液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104份样本中有49份具有致病性,19份样本中有15份具有致病性。提取粪样中细菌的DNA,合成16SrRNA通用引物以及特异性引物对具有致病性的样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占总数的42%(49/117)。致病性沙门氏菌占总数的13%(15/117)。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显示,吉林市部分地区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选取3份样本进行目的基因回收、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重组基因转化及筛选、重组质粒鉴定试验后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公布的大肠杆菌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为100%,无变异菌株。对49份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吉林市部分地区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菌对左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硫酸阿米卡星、克林霉素、诺氟沙星高度敏感;对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阿奇霉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克拉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酒石酸泰乐菌素、硫酸安普霉素、替米考星、盐酸林可霉素有极高的耐药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伍诚意,曹峰子,梁之昶,章振华,杨兵[3](2010)在《用于检测仔猪致病菌的23S rRNA基因芯片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猪链球菌等12种仔猪致病菌为目标细菌,23SrRNA基因为靶基因,从GenBank中下载其23SrDNA全序列,在其变异区设计特异性探针,在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通过序列分析、PCR靶标与探针杂交试验,建立了有13条寡核苷酸探针和2对通用引物的仔猪常见致病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以参考菌株粗提基因组DNA的10倍系列稀释模板做PCR,扩增产物与探针杂交,检出芯片的灵敏度为100fg。对33个参考菌株用芯片检测,结果有1例不正确,只鉴定到属;在61个野外分离株中,55株的芯片检测结果与生化或测序结果一致,有6例不一致,符合率为90%。初步研究证明,该检测方法能快速、有效地鉴定多种仔猪常见致病菌,但要区分某些细菌的致病株与非致病株,还要检测毒力/毒素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曹峰子,伍诚意,周宏专,陈小玲[4](2009)在《反向斑点杂交检测仔猪常见致病菌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在没有基因芯片点样仪和扫描仪的诊断实验室操作低密度DNA反向杂交检测,将已建立的玻片为基质的芯片检测方法转换成膜基质反向斑点杂交.将玻片为基质的芯片所用25-30 mer探针修改加长到30-38 mer,点于0.2μm孔径尼龙膜.扩增23S rRNA基因片段的2对PCR引物序列不变,下游引物改用地高辛标记,目标细菌DNA在常规PCR后与膜上探针杂交,结果初步证明探针特异性好,23S rRNA基因反向斑点杂交方法能够用于检测多种仔猪常见致病菌.(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09-09-01)
伍诚意,陈小玲,王小莺,梁之昶,相磊[5](2008)在《仔猪常见12种致病菌的23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07条从NCBI下载和测序的12种仔猪常见致病菌的23S rRNA基因序列为研究对象,运用DNASTAR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以各种细菌的23S rRNA基因代表序列所进行的种间序列分析结果与伯杰氏细菌分类手册和http://www.wiki.cn/wiki/细菌分类表的分类结果一致,也与这12种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类结果一致。因此,在23S rRNA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在其变异区设计各种细菌特异性探针,用PCR捕捉被检样品中未知细菌的23S rDNA片段并与种特异性23S rRNA基因探针进行杂交,有可能将未知细菌鉴定到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08年11期)
谢海伟,代建国,金刚,郭勇[6](2008)在《鲎素抗菌肽对仔猪腹泻致病菌细胞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鲎素是由Nakamuro T等人从鲎血细胞小颗粒中分离提取的一类抗菌肽,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癌细胞分化等生物活性,是一类具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的抗菌肽。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关于鲎素作为外源性抗菌肽对畜禽养殖业致病菌的抗菌效果方面的报(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08年06期)
梁之昶[7](2008)在《仔猪常见致病菌检测芯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仔猪常见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方法1)选取12种仔猪常见致病菌作为基因芯片检测的靶细菌,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库中下载它们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利用Biosun2.0、DNAStar、Primer5.0等生物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并在其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在其变异区设计细菌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2)以11种目标细菌基因组为模板,进行通用引物常规对称PCR,并对扩增的目的片段做克隆测序鉴定。3)做引物不对称PCR,以11种目标细菌PCR产物为靶标,同所设计的备选探针进行芯片杂交,筛选特异性好、信号强的探针。4)优化不对称PCR和芯片杂交条件,包括上下游引物浓度和比例、Taq酶用量、镁离子浓度、退火温度、杂交液成分等要素。5)每条探针分别选取与其相关的阳性菌、阴性菌、空白对照进行基因芯片杂交,确定每条探针的临界值。6)以103pg、102pg、100pg、10-1pg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做不对称PCR扩增,然后与芯片杂交,检验基因芯片体系的灵敏度。结果1)从49条设计的备选寡核苷酸探针中筛选出7条探针,初步建立了使用2对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 bronchiseptica, Bb)、多杀性巴氏杆(P. multocida, Pm)、C型产气夹膜梭菌(Cl. perfringens type C, Cl. perf)、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 S. epi)、副猪嗜血杆菌(H. parasuis, Hps)、猪链球菌(S. suis),猪肺炎支原体(M. hyopneumoniae, Mhp)7种细菌基因芯片检测方法,预期同步检测的另外5种细菌中的4种由于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太高(胸膜炎放线杆菌猪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与肠道沙门氏菌)未能筛选出合适的探针,空肠弯曲菌因为当时缺乏样品,尚未做杂交试验。2)优化了不对称PCR和芯片杂交条件,确定了上下游非荧光引物与荧光引物的比例为1:30、下游荧光引物终浓度为0.7μM、Taq酶用量为2U/25μL反应、Mg~(2+)浓度为1.0mM、退火温度为55℃、杂交液以6×杂交液效果较好。3)确定了以阴性菌株和空白对照的背景统计平均值+3SD作为每条探针的临界值。4)敏感性试验显示该芯片对单一致病菌检测的灵敏度为102pg。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建立了检测部分仔猪常见致病菌的16S rRNA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进一步工作重点在继续研究检测其他细菌的探针和用临床样品来验证该基因芯片。(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08-04-01)
杨雪,郭定宗,祝海宝,吴庆儒,李文波[8](2007)在《某猪场断奶腹泻仔猪致病菌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省某规模化猪场断奶腹泻仔猪180头,尸体解剖观察到部分组织有干酪样病变,全身浆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肠壁厚薄不均,弹力下降。随机选取腹泻严重的猪10头、正常猪3头,对肠道内容物进行分离培养,并生化鉴定得7类菌属。它们依次为伤寒沙门氏菌、产气杆菌、埃希氏菌、克雷伯菌属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志贺菌属、弗劳氏柠檬酸菌。所占比例分别为:87.5%、57.1%、100%、28.6%、28.6%、14.3%、28.6%。小鼠致病性试验,各菌属的致死率分别为100%、60%、10%、20%、40%、60%、80%。结果表明:引起该猪场断奶仔猪腹泻的优势病原菌为伤寒沙门氏菌。(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07年08期)
宋杰,柏佳宁,赵宝华[9](2007)在《河北省仔猪黄白痢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仔猪黄白痢是危害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疾病.通过对河北省不同地区17家猪场的走访调查,探讨仔猪黄白痢大规模爆发的原因和防治对策,并从某猪场发病仔猪的排泄物中分离得到1株菌,经形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该分离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克氏叁糖铁培养产酸产气,LTB与M17873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该菌株确定为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梁之昶,陈小玲,相磊,章振华,姚刚[10](2007)在《仔猪12种致病菌的16 S rRN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仔猪12种致病菌的16 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亲缘关系,为设计其16 S rRNA基因的诊断探针提供理论依据。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库中下载332条仔猪12种致病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应用双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对这些序列进行种内分析,选出每种细菌的代表序列,再对代表序列用同法进行种间分析,并将种间分类结果与伯杰氏细菌分类手册(第8版)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从每种细菌的数据库中选出一条接近16 S rRNA基因序列全长,与同种其他序列的核苷酸替代率差异较小的序列为该种细菌的代表序列,进行种间16 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与伯杰氏细菌分类手册(第8版)的分类基本一致。该16 S rRNA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将用于下一步针对这12种致病菌的16 S rRNA基因诊断探针的设计。(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07年07期)
仔猪致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仔猪腹泻作为一种临床多发的常见病,严重阻碍养猪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由于该病发病急,病原多样且感染情况复杂,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缺少准确的病原诊断,致使病情得不到迅速有效的控制。给养猪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由于各地区的气候环境以及饲养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地区仔猪腹泻的发病情况不同,主要病原也不尽相同。所以本文采用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细菌培养分离纯化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16SrRNA鉴定相结合,对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吉林市部分地区仔猪腹泻主要致病菌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及主要致病菌的药敏试验。在此期间对117份腹泻样本进行检测,微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疑似大肠杆菌导致腹泻的样本有104份,疑似沙门氏菌导致腹泻的样本有19份。随后对分离纯化后的菌液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104份样本中有49份具有致病性,19份样本中有15份具有致病性。提取粪样中细菌的DNA,合成16SrRNA通用引物以及特异性引物对具有致病性的样本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占总数的42%(49/117)。致病性沙门氏菌占总数的13%(15/117)。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显示,吉林市部分地区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选取3份样本进行目的基因回收、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重组基因转化及筛选、重组质粒鉴定试验后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公布的大肠杆菌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为100%,无变异菌株。对49份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吉林市部分地区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菌对左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硫酸阿米卡星、克林霉素、诺氟沙星高度敏感;对硫酸新霉素、庆大霉素、阿奇霉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克拉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酒石酸泰乐菌素、硫酸安普霉素、替米考星、盐酸林可霉素有极高的耐药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仔猪致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1].汪群.腹泻与健康仔猪粪便菌群的比较及致病菌的分离与耐药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2].高雪.吉林市部分地区仔猪腹泻主要致病菌感染情况调查分析及药敏试验[D].吉林农业大学.2018
[3].伍诚意,曹峰子,梁之昶,章振华,杨兵.用于检测仔猪致病菌的23SrRNA基因芯片的研制[J].中国兽医科学.2010
[4].曹峰子,伍诚意,周宏专,陈小玲.反向斑点杂交检测仔猪常见致病菌初探[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9
[5].伍诚意,陈小玲,王小莺,梁之昶,相磊.仔猪常见12种致病菌的23SrRNA基因序列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
[6].谢海伟,代建国,金刚,郭勇.鲎素抗菌肽对仔猪腹泻致病菌细胞形态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
[7].梁之昶.仔猪常见致病菌检测芯片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
[8].杨雪,郭定宗,祝海宝,吴庆儒,李文波.某猪场断奶腹泻仔猪致病菌的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2007
[9].宋杰,柏佳宁,赵宝华.河北省仔猪黄白痢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0].梁之昶,陈小玲,相磊,章振华,姚刚.仔猪12种致病菌的16SrRNA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