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心理教育论文-王育韵

职业心理教育论文-王育韵

导读:本文包含了职业心理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启示

职业心理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育韵[1](2019)在《积极心理学对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分析积极心理学对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首先分析出积极心理学对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分析出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出积极心理学对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启示,通过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加强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叁个启示。最后分析出积极心理学对职业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填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11期)

东力力[2](2019)在《构建中职学生职业心理教育体系的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职学校建立起适合中职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体系,是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环境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职业心理教育以学校教育为关键、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作保证,中职学校通过构建职业心理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实习、实践活动等过程中体验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职业心理水平的提升,更加有利于中职学校培养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9年32期)

关翠玲[3](2019)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文章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区别和联系,并提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30期)

萧家芳[4](2019)在《社会实践对护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护生心理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现实意义,社会实践有利于护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提高护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完善角色意识、提高协作精神、提升情绪素质均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8期)

杨淑雯[5](2019)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调查与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幼儿教师,所以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状态则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和以后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前教育的职业意识,强化学生的教师角色,使学生能够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教师在引导的过程当中也要突出师范教育专业特色,增强创新意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培养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更好的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前教育学生能够进行相应的拓展和提升。所以本文就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来进(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17期)

邱硕[6](2019)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内部结构与职业心理优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前提下培养专业人才。高职在校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是深入适应职业需要的必备前提。随着第二代儿童政策的自由化,以及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和幼儿园教师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与其所对应的幼师职业,通过对在校生职业价值观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从幼师职业属性对学生个人需求的满足和学生个人的需求对幼师职业的适应中得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其职业价值观内部结构可归纳为:安稳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叁个维度。(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17期)

胡永锋[7](2019)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职业心理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关键性影响,而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教育,还要充分挖掘体育教育中蕴藏的职业心理教育内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9年01期)

刘旸,周洋,刘萍[8](2018)在《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使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天津市9所高职院校2 136名学生就职业心理素质开展调研,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成熟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呈现正向趋势,但半数以上学生仍需要提高相关的素质和技能,尤其是在明确职业目标、认同职业价值、提高职业自信方面亟待加强,并从学情分析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体系建设叁个方面提出提升学生整体职业心理素质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2018年31期)

刘宇杰[9](2018)在《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实践教育模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职业心理素质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职业角色的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的职业心理因素。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关系到未来医护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调适能力,是医护人员适应医疗环境,促进自我职业发展的关键,对整个医疗卫生系统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探索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实践教育模式,可以促进医学生对"人道、博爱、奉献"医学精神的领悟,使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促进医疗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期刊2018年10期)

邓桀[10](2018)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的发展、演变和特点则成为大学生职业发展、变动和选择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职业化水平和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本文在研究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模块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期刊2018年08期)

职业心理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中职学校建立起适合中职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体系,是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环境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职业心理教育以学校教育为关键、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作保证,中职学校通过构建职业心理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实习、实践活动等过程中体验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职业心理水平的提升,更加有利于中职学校培养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职业心理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王育韵.积极心理学对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国际公关.2019

[2].东力力.构建中职学生职业心理教育体系的途径[J].教师.2019

[3].关翠玲.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关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4].萧家芳.社会实践对护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9

[5].杨淑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调查与探析[J].知识文库.2019

[6].邱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内部结构与职业心理优化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

[7].胡永锋.高职体育教育中的职业心理教育[J].东西南北.2019

[8].刘旸,周洋,刘萍.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

[9].刘宇杰.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实践教育模式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

[10].邓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探析[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

标签:;  ;  ;  

职业心理教育论文-王育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