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桑学财,雷朵,马晓军[1](2021)在《聚甘油的提纯及其对合成聚甘油脂肪酸酯性质的影响》文中认为通过分子蒸馏法来提纯聚甘油,并且研究聚甘油中甘油含量对其合成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搅打起泡性和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子蒸馏真空度5 Pa,蒸馏温度160℃,刮膜转速350 r/min条件下,蒸馏效果最佳,甘油含量仅存3.61%,产品得率为74.21%。当聚甘油中甘油含量通过提纯降低至5%及以下时,用它合成的聚甘油脂肪酸酯呈现出层状结构,搅打起泡性达到452.5 mL,泡沫稳定性达到95.8%;此聚甘油脂肪酸酯也适用于一步打蛋法制备的海绵蛋糕,面糊比重达到0.43 g/cm3,蛋糕比容为3.84 g/mL,蛋糕的硬度为484 g。
沈俊,肖小峰,呼酩杰,林良良[2](2020)在《系列十聚甘油单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甘油、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C10、C12和C14)为原料,在碱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两步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疏水链长的十聚甘油单脂肪酸酯,并通过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十聚甘油单脂肪酸酯表面相应的表面张力(γcmc)以及浊点、乳化、泡沫等应用性能,并将产物作为O/W型乳化剂应用于多重乳液的制备,使用离心机、流变仪对多重乳液稳定及流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25℃时C10、C12和C14的γcmc分别为26.5、29.3、30.9 m N/m,C10的发泡性优于C12和C14,C14的乳化性较优于C10和C12,多重乳液黏度较高,弹性模量(G’)高于黏性模量(G’’),乳液稳定没有出现分层现象。
施祺儒,刘芳[3](2020)在《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氮气保护下,加入6%的催化剂氢氧化钠,在温度240℃、压力0.08MPa的条件下反应4h,得到淡黄色、聚合度为4.79的聚甘油。以聚甘油和月桂酸摩尔质量比为1∶1的投加量,加入1.5%的氢氧化钠,在240℃、0.08MPa的条件下反应,得到聚甘油脂肪酸酯的产率是69.5%。最后将聚甘油脂肪酸酯应用于洗手液的配制。
张嵩[4](2020)在《三聚甘油单月桂酸酯的酶法合成、广谱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甘油单中链脂肪酸酯是传统的食品添加剂,兼具乳化性和抑菌防腐性能。目前采用的月桂酸单甘酯等甘油单中链脂肪酸酯存在水溶性差、影响食品风味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聚甘油中链脂肪酸酯以其极性可调、无杂味、抗菌谱广等特点,成为发展的方向,但是聚甘油中链脂肪酸酯合成路线长、分离纯化困难,目前研究与应用多是采用成分复杂的混合物来进行,缺少高纯单体的抑菌活性和系统深入的机理研究。因此,本论文制备了三聚甘油单月桂酸酯(TGML)高纯单体,深入研究了TGML的广谱抗菌活性以及其多种作用机制,并在复原牛奶中进行了应用探究。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TGML的酶法合成、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采用脂肪酶Lipozyme 435催化三聚甘油和月桂酸合成TGML,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三聚甘油:月桂酸为1.08:1(mol:mol),反应温度为84.93℃,反应时间为6 h,酶添加量为1.32%,产物中TGML含量为49.76%;粗产物经二级分子蒸馏结合乙酸乙酯加水萃取可获得纯度为98.30%的三聚甘油单酯纯品;经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和核磁共振碳谱表征,纯品确是TGML,且为线性构型。(2)TGML的理化性质和表面活性研究:TGML为无色无味的高纯单体;相比于甘油单硬脂酸酯,TGML的酸值、皂化值和熔点明显更低,碘值稍高;TGML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9.89,可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表面活性比较可知TGML的界面性质要明显优于甘油单硬脂酸酯。(3)TGML对致病性细菌和酵母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TGML对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均低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pH不影响TGML抗菌效果;其对致病菌的抑制时间也优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抗菌机制实验揭示TGML会增加细菌和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破坏细胞完整性,导致细胞表面凹陷和孔洞,并同步引起细胞周期停滞和生物大分子合成抑制。(4)TGML对食源性霉菌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TGML对霉菌菌落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其对黄曲霉,串珠镰刀菌和鲜绿青霉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9.00、44.86和10.59μg/m L;在不同pH条件下,TGML的抗霉菌活性保持稳定;TGML显示出对霉菌孢子萌发的显着抑制效果;抗菌机制研究表明TGML会降低霉菌麦角甾醇含量,增加胞内物质泄漏,抑制呼吸酶活,但不影响脂质过氧化。(5)TGML的应用研究:TGML显示出对复原牛奶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显着抑制效果;温度高于或低于室温会增强TGML抑菌活性,降低pH也会提升TGML抗菌作用,但离子强度对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模拟胃液会削弱TGML在牛奶中的抗菌效果;TGML和环境因素(温度、pH和离子强度)不会改变牛奶的颜色和香气。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酶法合成、分子蒸馏结合乙酸乙酯加水萃取的纯化工艺,获得纯度为98.30%的TGML高纯单体;TGML具有对食源性细菌、酵母和霉菌的广谱抑菌活性,并阐明了其对胞膜和胞内多种干扰作用的协同抑制机制。因此,本研究将会为食品、药品及日化行业提供一种兼具乳化性与防腐性的多功能添加剂,极具应用价值;并且抗菌机制的系统研究也为抗菌剂的开发与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刘晓青,刘宇航,陈玉燕,蒋丽刚[5](2020)在《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概述了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结构和性质,介绍了聚甘油脂肪酸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卸妆类产品、清洁类产品、化妆水、O/W乳霜、W/O膏霜和彩妆产品,并展望了聚甘油脂肪酸酯产品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徐宝财,张洁颖,张桂菊,陈芳莉,赵飞飞[6](2019)在《聚甘油脂肪酸酯类乳化剂的合成、性质与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聚甘油脂肪酸酯是一类安全、高效、多功能的非离子乳化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近年来,对于聚甘油脂肪酸酯类乳化剂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非常活跃。概述了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化学合成方法或酶催化合成方法,主要介绍了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安全性、表界面性质、乳化性、抑菌性等重要性质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聚甘油脂肪酸酯在功能性成分的包载与递送、油脂结晶调节、面团调理剂和柔软剂,以及食品工业中起泡和稳定泡沫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孟云[7](2019)在《Cetiol CC/PGFE/H2O体系稳定性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化妆品的原料研究都在向天然、绿色方向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需求和确保人体安全性已经成为化妆品基础乳液体系设计的基本前提。乳液是一种常用的液态化妆品,乳液的稳定性一直是乳液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一个基本且非常重要的指标,研究乳液的稳定性对其生产、保存、使用和配方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制备各种乳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助剂,表面活性剂的绿色低毒化越来越引起日化研究领域的重视。多聚甘油单硬脂酸酯(PGFE)是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用其制备的各种化妆品,具有皮肤刺激小、安全性高等的特点,它可以作O/W型乳液的乳化剂。本文选用多聚甘油单硬脂酸酯(PGFE)为乳化剂,碳酸二辛酯(Cetiol CC)为油相,采用均质法制备出稳定的Cetiol CC/PGFE/H2O乳液体系。本文合成碱催化法合成六聚甘油和十聚甘油,再将聚甘油和硬脂酸反应得到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将制备的6-PGFE、10-PGFE作为乳化剂制备碳酸二辛酯乳液并考察其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6-PGFE为乳化剂乳液体系稳定性好、粒径大;10-PGFE为乳化剂乳液体系稳定性差、粒径小,故复配两种乳化剂。通过对乳化剂比例、乳化剂含量、油相含量、均质时间、乳化温度、制备乳液的粒径、粘度、吸光比(SRI)、分层率等基本特性的考察,探讨其不同影响因素对乳液体系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对影响乳液稳定性最大的油相含量、均质时间、乳化剂含量作粒径、分散系数、分层率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油相含量对乳液的粒径影响较小,对PDI的影响相对较大;均质时间对乳液的粒径和PDI影响显着;乳化剂含量对乳液PDI影响较大,对乳液粒径的影响极显着。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了乳液的最优工艺为:油相含量为14.73%、均质时间为6.44min、乳化剂含量为4.37%。对优化后的乳液体系进行应用,通过将不同质量含量的防晒剂纳米ZnO分散到油相中,在优化条件下制备成防晒乳,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和表征其防晒性能,为了使防晒乳兼具保湿性能,向其中加入保湿剂甘油和透明质酸。实验表明,氧化锌防晒乳具有防晒效果,在纳米ZnO的添加量为2.5%、甘油添加量为5%时,防晒乳的保湿防晒效果最好。
杨君丽[8](2019)在《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精制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系统介绍了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工艺,优化了聚甘油的合成方法以及提纯方式,以达到聚甘油脂肪酸酯精制的效果。并将不同种类的聚甘油脂肪酸酯应用于食品中,系统分析了不同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特点。
钱行[9](2019)在《碱催化甘油醚化制备二甘油》文中研究指明二甘油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在化妆品、食品、聚合物和塑料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采用甘油醚化脱水工艺制备二甘油,以二甘油为目标,从工艺过程及条件优化、反应装置和固体碱催化剂三方面展开研究,期望设计出一台连续生产二甘油的反应装置并建立一套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兼顾甘油转化率和二甘油选择性的工艺。(1)以K2CO3作为催化剂,探究反应条件对甘油醚化制备二甘油的影响。在实验范围内,延长反应时间、升高反应温度、增加催化剂用量可以提高甘油转化率和二甘油收率,但是二甘油的选择性会降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在230°C,催化剂用量为2.7 g/100 g甘油条件下,反应3 h,甘油转化率为30.4%,二甘油收率为23.0%,二甘油选择性为75.6%。酸中和后的二甘油粗产品,通过两次减压蒸馏,可以回收甘油,纯化二甘油,甘油回收率为97%,同时得到纯度为94.75%的二甘油产品和平均聚合度为2.48的低聚甘油产品。(2)设计、加工了一台连续式球磨反应器。考察了反应器筒壁温度、筒体转速、物料停留时间、球磨介质对二甘油合成的影响。当筒壁温度为310°C、筒体转速为15 r/min、物料停留时间为177 min,球磨介质为氧化锆小球时,可得到二甘油含量为15.5%的粗产品。通过多级混合模型和轴向扩散模型对球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和传质性能进行分析,本研究所构建的球磨反应器存在沟流和死区,轴向扩散和返混较严重,1米长的反应器相当于7-10个全混釜串联。(3)探究碱土金属氧化物和K2CO3/γ-Al2O3两类固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固体催化剂碱度对二甘油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碱度的增加有利于二甘油合成,二甘油收率及选择性提高。(4)在K2CO3中加入酸碱性不同的活性γ-Al2O3粉末,共同催化甘油醚化聚合,探究酸碱协同催化的作用。结果显示,γ-Al2O3的L酸位点对K2CO3催化有协同作用。相对于单一K2CO3催化,酸碱协同能有效降低甘油聚合的主反应活化能。从而在不影响选择性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甘油转化率和二甘油收率。
董娜[10](2018)在《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其在模板法制备nano-ZnO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物柴油行业的发展,甘油的产量也在迅速增加,与甘油相关的产业也在快速发展。甘油分子中含有三个羟基,可以发生多种反应,生成各种类型的衍生物,聚甘油就是其中之一,聚甘油是一种表面活性优良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而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医药行业等。甘油的衍生物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由聚甘油与脂肪酸反应制备的聚甘油酯(PGFE)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可用作食品添加剂。本文通过碱催化法制备了聚甘油,通过优化试验:在不同的压力下,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催化甘油聚合,改变碱的用量,变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实验得出的结果是:碱催化活性顺序为:NaOH>KOH>Na2CO3>K2CO3;碱的最佳用量是15%;最佳反应温度是140℃;最佳反应时间是5h。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聚甘油与硬脂酸和天门冬氨酸反应,产物用MS和FT-IR表征。六聚甘油单硬脂酸酯(6-PGME)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分子的自组装行为,自组装成双层夹心结构,层与层之间的距离在100nm左右,若在两层之间有物质生成,夹层会限制物质的生长,因此以夹心结构作为模板,可以制备纳米材料。把锌离子分散在6-PGME的乳液中制备纳米氧化锌,通过SEM、EDS、UV、TEM、XRD等手段表征了产物的微观形貌和性质,结果表明制备的产物是纳米氧化锌粒子分散在6-PGME夹层中的复合材料ZnO/6-PGME,结合SEM图和TEM图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的为片状结构,片状尺寸在200nm左右,人体皮肤毛孔直径在0.020.05mm,涂抹在皮肤上不会阻塞毛孔。除此之外,该材料在油相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且仍保持良好的紫外吸收性能和较高的可见光透光率,表明该材料可以作为紫外屏蔽剂用于系列化妆品研发中。
二、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聚甘油的提纯及其对合成聚甘油脂肪酸酯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1.2 主要设备 |
1.3 方法 |
1.3.1 分子蒸馏提纯聚甘油 |
1.3.1. 1 温度对分子蒸馏的影响 |
1.3.1. 2 刮膜转速对分子蒸馏的影响 |
1.3.2 聚甘油蒸馏后产品得率 |
1.3.3 聚甘油的组分分析 |
1.3.4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
1.3.5 层状结构的表征 |
1.3.6 聚甘油脂肪酸酯起泡性及稳定性测定 |
1.3.7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海绵蛋糕中的应用分析 |
1.3.7. 1 海绵蛋糕制作方法 |
1.3.7. 2 蛋糕面糊比重测定 |
1.3.7. 3 蛋糕比容测定 |
1.3.7. 4 蛋糕质构测定 |
1.3.8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子蒸馏提纯聚甘油工艺的优化 |
2.1.1 温度对聚甘油提纯的影响 |
2.1.2 刮膜转速对聚甘油提纯的影响 |
2.2 不同甘油含量的聚甘油对合成PGFE性质的影响 |
2.2.1 不同甘油含量的聚甘油对合成PGFE层状结构的影响 |
2.2.2 不同甘油含量的聚甘油对合成PGFE搅打起泡性的影响 |
2.2.3 不同甘油含量的聚甘油对合成PGFE蛋糕烘焙特性的影响 |
3 结论 |
(2)系列十聚甘油单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十聚甘油的合成 |
1.2.2 系列十聚甘油单脂肪酸酯的合成 |
1.2.3 聚甘油聚合度测定 |
1.2.4 性能测试 |
1.2.5 W/O/W型多重乳状液的制备 |
1.2.6 W/O/W型多重乳液稳定性评价 |
1.2.7 W/O/W多重乳液流变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红外光谱 |
2.2 聚甘油聚合度 |
2.3 性能 |
2.3.1 浊点 |
2.3.2 表面张力 |
2.3.3 乳化和泡沫性能 |
2.3.4 W/O/W多重乳液稳定性 |
2.3.5 W/O/W多重乳液流变 |
3 结论 |
(3)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聚甘油的合成 |
1.3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
1.4 聚甘油聚合度的计算 |
1.5 性能检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催化剂种类对聚甘油聚合度的影响 |
2.2 温度对聚甘油聚合度的影响 |
2.3 催化剂用量对聚甘油聚合度的影响 |
2.4 压力对聚甘油聚合度的影响 |
2.5 时间对聚甘油聚合度的影响 |
2.6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产率 |
2.7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性能 |
2.8 洗手液配方 |
3 结论 |
(4)三聚甘油单月桂酸酯的酶法合成、广谱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制备 |
1.1.1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
1.1.2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分离纯化 |
1.1.3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检测 |
1.1.4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结构表征 |
1.1.5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安全性和理化性质 |
1.2 抗菌性脂质 |
1.2.1 脂肪酸和甘油单脂肪酸酯的抗菌活性 |
1.2.2 脂肪酸和甘油单脂肪酸酯的抑菌机制 |
1.2.3 聚甘油单脂肪酸酯的抑菌活性 |
1.2.4 聚甘油单脂肪酸酯的抑菌机制 |
1.3 复原奶粉的抑菌防腐 |
1.3.1 复原奶粉抑菌防腐问题的由来 |
1.3.2 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安全风险 |
1.3.3 复原奶粉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抑制措施 |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GML的酶法合成、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2.1 原料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三聚甘油的合成方法 |
2.3.2 三聚甘油的后处理 |
2.3.3 聚合度检测 |
2.3.4 HPLC-RID分析聚甘油组成 |
2.3.5 三聚甘油的纯化 |
2.3.6 TGML的酶法合成 |
2.3.7 HPLC-ELSD分析 |
2.3.8 TGML的分离纯化 |
2.3.9 TGML的红外、质谱和核磁表征 |
2.3.10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聚甘油的液相色谱图 |
2.4.2 聚甘油的聚合度 |
2.4.3 不同反应条件对TGML产量的影响 |
2.4.4 模型拟合和显着性分析 |
2.4.5 酯化反应的优化 |
2.4.6 TGML的纯化 |
2.4.7 ESI-MS表征 |
2.4.8 FTIR表征 |
2.4.9 NMR表征 |
2.4.10 TGML的化学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GML的理化性质和表面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理化性质 |
3.3.2 表面活性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TGML的理化性质 |
3.4.2 TGML的表面活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GML对致病性细菌和酵母抑制效果及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2.1 菌种和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MIC和 MBC测定 |
4.3.2 pH对 TGML抗菌活性的影响 |
4.3.3 抑菌稳定性 |
4.3.4 细胞质膜渗透性的测定 |
4.3.5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质膜破坏 |
4.3.6 扫描电镜(SEM) |
4.3.7 细胞周期分析 |
4.3.8 胞内生物大分子测定 |
4.3.9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抗菌效果 |
4.4.2 pH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
4.4.3 抗菌稳定性评价 |
4.4.4 细胞质膜渗透性 |
4.4.5 细胞质膜的完整性 |
4.4.6 扫描电镜 |
4.4.7 TGML的胞内抑制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GML对食源性霉菌的抑制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2.1 菌种和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霉菌孢子悬浮液制备 |
5.3.2 抗霉菌效果测定 |
5.3.3 菌丝生长抑制率和IC50测定 |
5.3.4 pH对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
5.3.5 孢子萌发率测定 |
5.3.6 孢子质膜中麦角甾醇含量测定 |
5.3.7 胞内核酸和蛋白泄露测定 |
5.3.8 脂质过氧化测定 |
5.3.9 线粒体脱氢酶和ATP酶活性测定 |
5.3.10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TGML对霉菌的抑制效果 |
5.4.2 pH对 TGML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
5.4.3 TGML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
5.4.4 麦角甾醇含量变化 |
5.4.5 胞内核酸和蛋白的泄露 |
5.4.6 脂质过氧化评价 |
5.4.7 TGML对线粒体ATP酶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TGML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仪器 |
6.2.1 菌种和试剂 |
6.2.2 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菌悬液的制备 |
6.3.2 复原奶粉的制备 |
6.3.3 TGML在复原奶粉中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抑制效果 |
6.3.4 温度对TGML抗菌效果的影响 |
6.3.5 pH对 TGML抗菌效果的影响 |
6.3.6 离子强度对TGML抗菌效果的影响 |
6.3.7 TGML在模拟胃酸中的抑制特性 |
6.3.8 TGML在模拟胃液中的抗菌特性 |
6.3.9 感官评价 |
6.3.10 统计学分析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TGML在复原牛奶中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抑制效果 |
6.4.2 温度对TGML抑菌效果的影响 |
6.4.3 pH对 TGML抑菌效果的影响 |
6.4.4 离子强度对TGML抑菌效果的影响 |
6.4.5 TGML在生理胃酸和模拟胃液中的抑菌特性 |
6.4.6 感官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简介 |
1.1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结构 |
1.2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与命名 |
1.2.1 聚甘油的合成 |
1.2.2 聚甘油的组成 |
1.2.3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
1.3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命名 |
2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性质 |
2.1 外观 |
2.2 溶解性与HLB值 |
2.3 保湿性能 |
2.4 复配性能(多组分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 |
3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3.1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卸妆类产品中的应用 |
3.2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清洁类产品中的应用 |
3.3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化妆水中的应用 |
3.4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O/W乳霜中的应用 |
3.5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W/O膏霜中的应用 |
3.6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彩妆产品中的应用 |
4 结束语 |
(6)聚甘油脂肪酸酯类乳化剂的合成、性质与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
1.1 化学法合成 |
1.2 酶催化法合成 |
2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性质 |
2.1 安全性 |
2.2 表界面性质 |
2.3 乳化性 |
2.4 抑菌性 |
3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应用 |
3.1 功能性成分的包载与递送 |
3.2 油脂结晶调节 |
3.3 面包烘焙调理剂和柔软剂 |
3.4 起泡和稳泡作用 |
4 总结与展望 |
(7)Cetiol CC/PGFE/H2O体系稳定性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简介 |
1.1.1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性质 |
1.1.2 聚甘油酯的合成 |
1.1.2.1 直接酯化法 |
1.1.2.2 酯交换法 |
1.1.3 聚甘油酯在化妆品中应用 |
1.2 乳状液简述 |
1.2.1 乳状液的基本性质 |
1.2.1.1 乳状液的简介 |
1.2.1.2 乳状液的形成 |
1.2.2 乳化剂的HLB值 |
1.2.3 乳液的不稳定形式 |
1.2.3.1 分层 |
1.2.3.2 絮凝 |
1.2.3.3 聚结 |
1.2.3.4 奥斯特瓦尔德熟化 |
1.3 高温加速试验 |
1.4 紫外线简介 |
1.4.1 防晒剂 |
1.4.2 保湿剂 |
1.5 本文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1.5.1 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
2.2.1 聚甘油的合成 |
2.2.2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制备 |
2.2.2.1 六聚甘油单硬脂酸酯的制备 |
2.2.2.2 十聚甘油单硬脂酸酯的制备 |
2.2.3 聚甘油聚合度检测方法 |
2.3 乳液的制备与检测 |
2.3.1 相图的绘制 |
2.3.2 乳液的制备 |
2.3.3 粒径、PDI和 zeta电位的测定 |
2.3.4 粘度的测量 |
2.3.5 稳定性 |
2.3.5.1 离心稳定性 |
2.3.5.2 微观快速评价 |
2.3.5.3 浊度 |
2.3.6 稳定性评价 |
2.4 防晒乳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
2.4.1 防晒乳的制备 |
2.4.2 稳定性测试 |
2.4.3 防晒性能测试 |
2.4.4 保湿防晒乳 |
2.4.4.1 保湿防晒乳的制备 |
2.4.4.2 保湿实验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聚甘油硬脂酸酯的合成 |
3.1.1 聚甘油的合成 |
3.2 单因素实验 |
3.2.1 乳化剂对乳液特性影响 |
3.2.2 乳化剂比例对乳液特性影响 |
3.2.3 乳化剂含量对乳液特性影响 |
3.2.4 油相含量对乳液特性影响 |
3.2.5 均质时间对乳液特性影响 |
3.2.6 乳化温度对乳液特性影响 |
3.3 响应面实验 |
3.3.1 响应面分析 |
3.3.1.1 二次回归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 |
3.3.1.2 粒径分析 |
3.3.1.3 PDI值 |
3.3.1.4 分层比 |
3.3.1.5 优化实验 |
3.3.1.6 验证实验 |
3.4 小结 |
3.5 防晒乳的性质 |
3.5.1 理化性质 |
3.5.2 防晒乳性质 |
3.6 保湿性能 |
3.7 碳酸二辛酯对产品防晒性能影响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论文总结 |
4.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士论文 |
(8)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精制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聚甘油的精制与分析 |
1.1 原料与仪器 |
1.2 聚甘油的制备 |
1.3 精制与分析 |
2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
2.1 原料与仪器 |
2.2 合成及分析 |
3 性能研究试验 |
3.1 材料与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蛋糕试验 |
3.2.2 植物蛋白饮料实验 |
3.3 性能评价 |
4 结论 |
(9)碱催化甘油醚化制备二甘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二甘油简介 |
1.1.1 二甘油的理化性质 |
1.1.2 二甘油的用途 |
1.2 反应机理 |
1.2.1 碱催化机理 |
1.2.2 酸催化机理 |
1.3 合成二甘油的方法 |
1.3.1 碱催化甘油聚合生成二甘油 |
1.3.2 酸催化甘油聚合生成二甘油 |
1.3.3 表氯醇为原料合成二甘油 |
1.3.4 从油脂残渣中回收利用 |
1.4 二甘油的检测方法 |
1.4.1 出水量法 |
1.4.2 折光率法 |
1.4.3 羟值滴定法 |
1.4.4 色谱法 |
1.5 合成二甘油的设备研究进展 |
1.6 停留时间分布 |
1.6.1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 |
1.6.2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数字特征 |
1.6.3 停留时间分布模型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K_2CO_3催化甘油制备二甘油的工艺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聚甘油的合成 |
2.2.3 甘油、二甘油含量分析 |
2.2.4 甘油转化率、二甘油收率及选择性的计算 |
2.2.5 平均聚合度的测定 |
2.2.6正交实验 |
2.2.7 甘油、二甘油的分离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对二甘油合成的影响 |
2.3.2 反应条件优化 |
2.3.3 甘油聚合反应动力学 |
2.3.4 分离方法优化 |
2.3.5 工艺路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式球磨装置制备二甘油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连续式球磨反应器 |
3.2.3 连续式球磨反应器制备二甘油的方法 |
3.2.4 连续式球磨反应器溶出离子检测 |
3.2.5 连续式球磨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对二甘油合成的影响 |
3.3.2 连续球磨反应器与圆底烧瓶搅拌装置效果比较 |
3.3.3 连续球磨反应装置传质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体碱催化剂制备二甘油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固体催化剂的制备 |
4.2.3 二甘油的合成 |
4.2.4 二甘油产品含量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固体碱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 |
4.3.2 酸碱协同催化 |
4.3.3 酸碱协同催化对甘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其在模板法制备nano-ZnO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甘油简介 |
1.2 聚甘油简介 |
1.2.1 聚甘油的合成方法 |
1.2.2 聚甘油的应用 |
1.3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1.3.1 简介 |
1.3.2 应用 |
1.4 聚甘油酯 |
1.4.1 简介 |
1.4.2 合成方法 |
1.5 纳米材料 |
1.5.1 简介 |
1.5.2 纳米氧化锌 |
1.6 本文选题背景及创新之处 |
1.6.1 选题背景 |
1.6.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聚甘油的合成 |
2.2.1 合成步骤 |
2.2.2 聚合机理 |
2.3 聚甘油的表征 |
2.3.1 折光率 |
2.3.2 羟值 |
2.3.3 红外光谱 |
2.3.4 MS |
2.4 聚甘油脂酸酯的制备 |
2.4.1 二聚甘油硬脂酸酯的制备 |
2.4.2 四聚甘油硬脂酸酯的制备 |
2.4.3 六聚甘油硬脂酸酯的制备 |
2.4.4 十聚甘油硬脂酸酯的制备 |
2.5 聚甘油脂酸酯的性能研究 |
2.5.1 酸价 |
2.5.2 皂化价 |
2.5.3 乳化能力 |
2.6 纳米ZnO的合成及乳化 |
2.6.1 ZnO/6-PGME的合成 |
2.6.2 ZnO/10-PGME的合成 |
2.6.3 ZnO/6-PGME的乳化 |
2.7 ZnO/6-PGME(10-PGME)的表征 |
2.7.1 SEM和 EDS |
2.7.2 XRD |
2.7.3 紫外可见光谱 |
2.7.4 ZnO/6-PGME在基础油中乳化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聚甘油 |
3.1.1 聚甘油合成条件的研究 |
3.1.2 聚甘油MS谱 |
3.1.3 聚甘油FT-IR谱 |
3.1.4 羟值 |
3.2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性能 |
3.2.1 酸价 |
3.2.2 皂化价 |
3.2.3 乳化能力 |
3.3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表征 |
3.3.1 MS |
3.3.2 FT-IR |
3.4 纳米ZnO/6-PGME(10-PGME) |
3.4.1 SEM和 EDS |
3.4.2 XRD |
3.4.3 紫外可见光谱 |
3.4.4 ZnO/6-PGME乳化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聚甘油 |
4.1.2 聚甘油脂酸酯 |
4.1.3 ZnO/6-PGME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附录A 聚甘油的MS谱图 |
附录B 聚甘油的FT-IR谱图 |
附录C 聚甘油硬脂酸的MS谱图 |
附录D 聚甘油硬脂酸酯的FT-IR谱图 |
附录E 聚甘油天门冬氨酸酯的MS谱图 |
附录F 聚甘油天门冬氨酸酯的FT-IR谱图 |
四、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甘油的提纯及其对合成聚甘油脂肪酸酯性质的影响[J]. 桑学财,雷朵,马晓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02)
- [2]系列十聚甘油单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J]. 沈俊,肖小峰,呼酩杰,林良良.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20(08)
- [3]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 施祺儒,刘芳.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0(07)
- [4]三聚甘油单月桂酸酯的酶法合成、广谱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张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 刘晓青,刘宇航,陈玉燕,蒋丽刚. 日用化学工业, 2020(02)
- [6]聚甘油脂肪酸酯类乳化剂的合成、性质与应用研究进展[J]. 徐宝财,张洁颖,张桂菊,陈芳莉,赵飞飞.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9(05)
- [7]Cetiol CC/PGFE/H2O体系稳定性及其应用[D]. 孟云.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8]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精制与性能研究[J]. 杨君丽. 现代食品, 2019(09)
- [9]碱催化甘油醚化制备二甘油[D]. 钱行.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10]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其在模板法制备nano-ZnO中的应用[D]. 董娜.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