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碱玻璃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氨基硅烷偶联剂,无碱玻璃纤维布后处理,浸透性,复合材料
无碱玻璃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唐昌万[1](2018)在《双氨基硅烷偶联剂在无碱玻璃纤维布后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双氨基硅烷偶联剂KH-843尝试使用到无碱玻璃纤维布后处理中进行试验,与常见单氨基硅烷偶联剂KH-550和环氧基硅烷偶联剂KH-560对比,对比它们配制成水解溶液的表面张力,对比使用它们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布的浸透性;将双氨基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玻璃纤维布浸胶制成半固化胶片后,压制成层压板,测试主要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指标,表明双氨基硅烷偶联剂应用于玻璃纤维布的后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玻璃纤维布的浸透性,能够满足复合材料行业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玻璃纤维》期刊2018年02期)
唐昌万,雷洪[2](2017)在《无碱玻璃纤维布派力斯条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EDX)、烧蚀实验和对比电镜扫描等实验手段,确认了派力斯条纹的形成原因。借用国外淀粉型浸润剂的一些先进控制方法,应用于石蜡型浸润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解决了石蜡型无碱玻璃纤维布容易出现派力斯条纹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玻璃纤维》期刊2017年06期)
覃莹[3](2017)在《无碱玻璃纤维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碱玻璃纤维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玻璃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本文通过对无碱玻璃纤维国内外相关专利申请进行梳理、统计,从专利申请趋势、技术分布和发展状况叁方面研究了无碱玻璃纤维的发展状态和前景。(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7年16期)
谢志翔,李月明,洪燕,王竹梅,沈宗洋[4](2016)在《发泡剂含量和发泡温度对无碱玻璃纤维废丝制备泡沫玻璃的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无碱玻璃纤维废丝为主要原料,SiC为发泡剂,用烧结发泡法制备了高强度低密度保温泡沫玻璃。研究了发泡剂含量及发泡温度对泡沫玻璃气孔率、孔结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发泡剂含量的增加,孔径逐渐增大,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降低,过多的发泡剂会导致大气孔的出现;随着发泡温度的提高,泡沫玻璃的气孔逐渐增大,表观密度呈现下降趋势,当发泡温度过高会导致大孔和连通孔的出现;当发泡剂含量为3wt%,发泡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30min时制得的泡沫玻璃综合性能最佳,表观密度为0.216g/cm~3,抗压强度为8MPa,抗折强度为4MPa,吸水率为0.28%,导热系数为0.061W/(m·k)。(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6年11期)
汪庆卫,马卓识,宁伟,罗理达,丁博[5](2015)在《高炉矿渣制备无碱玻璃纤维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炉矿渣是炼铁的主要副产品,产量大,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其主要成分与无碱玻璃纤维的成分相近.借助单丝设备,利用质量分数为40.0%~66.8%的高炉矿渣组分成功拉制了直径为10~15μm的玻璃纤维,并测试分析了其物理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矿渣组分的增加,玻璃纤维各项性能均呈上升趋势,但料性变短、易析晶.其中,利用质量分数为50.0%的矿渣制备的玻璃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其单丝拉伸强度最高可达8.13cN/dtex,拉丝温度为1 280℃.因此,利用高炉矿渣制备无碱玻璃纤维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杨国云,张聪,刘海深[6](2014)在《电熔窑生产高性能无碱玻璃纤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玻璃全电熔窑的设计原理,着重提出玻璃的导电性能、炉型设计、烤窑时间的设计思路。对生产调试过程中变压器、窑炉温度、液位、通路温度的选择遇到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与调试,结合实际运行作业的情况,对流液洞的设计,喷枪、变压器的选型,加料的方式,液位的控制提出改进的意见。(本文来源于《玻璃纤维》期刊2014年02期)
黄志明,佘娟萍[7](2013)在《叶蜡石在无碱玻璃纤维中应用的理化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细度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熔化实验、X射线衍射仪矿物分析等实验手段对叶蜡石在无碱玻纤中的应用进行理化指标研究。用定量的叶蜡石、石灰石、高岭石、硼钙石配制无碱玻纤配合料做熔化实验,其在1 300℃试验时已熔化流平,说明不存在池窑生产中的难熔矿物,与该温度下XRD图谱中波峰消失相吻合。(本文来源于《玻璃纤维》期刊2013年05期)
贾丽云,刘振国[8](2012)在《浅谈无碱玻璃纤维制造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无碱玻璃纤维的生产过程,识别无碱玻璃纤维制造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以更好的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本文来源于《神州》期刊2012年23期)
代春梅,张新林,师世荣[9](2011)在《高流动性无碱玻璃纤维SMC粗纱》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络纱工艺及张力调节装置的改进,在无碱玻璃纤维络纱过程中加入5.5%~7.0%的热塑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为使两种材料混合均匀,络纱时将每2股403,tex的玻纤原丝夹入1股60,tex的PBT纤维束。生产的产品(代号PSR)抗静电性好,毛丝少,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与SMC(片状模塑料)其它原料相适性好。用其生产的SMC片材在压制时流动性好,纤维分布均匀,制品收缩纹小,抗冲击强度高。(本文来源于《玻璃纤维》期刊2011年02期)
陈建良,颜小莉,曹国荣[10](2011)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无碱玻璃纤维配合料中总硫(SO_3)》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硼酸为粘结剂制备无碱玻璃纤维配合料的样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无碱玻璃纤维配合料中的总硫(SO3)。本法测量准确度、精密度较好,所得结果可与化学分析结果相当。(本文来源于《玻璃纤维》期刊2011年02期)
无碱玻璃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EDX)、烧蚀实验和对比电镜扫描等实验手段,确认了派力斯条纹的形成原因。借用国外淀粉型浸润剂的一些先进控制方法,应用于石蜡型浸润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解决了石蜡型无碱玻璃纤维布容易出现派力斯条纹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碱玻璃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唐昌万.双氨基硅烷偶联剂在无碱玻璃纤维布后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玻璃纤维.2018
[2].唐昌万,雷洪.无碱玻璃纤维布派力斯条纹研究[J].玻璃纤维.2017
[3].覃莹.无碱玻璃纤维技术综述[J].科技视界.2017
[4].谢志翔,李月明,洪燕,王竹梅,沈宗洋.发泡剂含量和发泡温度对无碱玻璃纤维废丝制备泡沫玻璃的性能影响[J].中国陶瓷.2016
[5].汪庆卫,马卓识,宁伟,罗理达,丁博.高炉矿渣制备无碱玻璃纤维及其性能[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杨国云,张聪,刘海深.电熔窑生产高性能无碱玻璃纤维的研究[J].玻璃纤维.2014
[7].黄志明,佘娟萍.叶蜡石在无碱玻璃纤维中应用的理化指标研究[J].玻璃纤维.2013
[8].贾丽云,刘振国.浅谈无碱玻璃纤维制造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J].神州.2012
[9].代春梅,张新林,师世荣.高流动性无碱玻璃纤维SMC粗纱[J].玻璃纤维.2011
[10].陈建良,颜小莉,曹国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无碱玻璃纤维配合料中总硫(SO_3)[J].玻璃纤维.2011
标签:双氨基硅烷偶联剂; 无碱玻璃纤维布后处理; 浸透性; 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