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鼠腹膜炎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桄榔子醇提物,急性腹膜炎,炎症因子,炎症细胞浸润
小鼠腹膜炎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金,王博,霍金海,黄璐琦,王伟明[1](2018)在《桄榔子醇提物对急性腹膜炎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桄榔子醇提物对急性腹膜炎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模型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洛索洛芬钠片0.023 g/kg)和桄榔子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6.5、3.25、1.625 g/kg,以提取物量计),每组24只,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30 min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溶液复制急性腹膜炎模型。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溶液4 h内,观察各组小鼠的活动情况、反应状态和排泄情况;造模后每组取12只小鼠,立即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染色液,收集腹腔灌洗液,观察各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溶液4 h后每组取剩余小鼠计数腹腔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腹腔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出现明显的扭体、腹部凹陷、蜷缩和腹泻等现象,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P<0.01),腹腔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和IL-1β、IL-6、IL-10、TNF-α、MPO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桄榔子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上述现象仅偶有发生,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P<0.01),腹腔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和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IL-10含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桄榔子醇提物高、中剂量组小鼠腹腔灌洗液中IL-6、MPO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且上述指标变化程度均与桄榔子醇提物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桄榔子醇提物对小鼠急性腹膜炎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和调节腹腔中炎症因子分泌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8年23期)
吴跃鹏,吕惠,王文萍[2](2015)在《止痛巴布贴对腹膜炎疼痛模型小鼠扭体反应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止痛巴布贴对腹膜炎疼痛模型小鼠扭体反应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只(热板痛阈值7~30S)小鼠按编号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10只/组。清洁级动物室(恒温16~24℃,湿度45%~55%,日照12h),自由觅食饮水7d。8d起干预,空白组:不予处置;基质组:空白基质贴外用;扶他林组:扶他林软膏250mg/kg外用;止痛巴布贴1、2、3、4组(延胡索、红花、桃仁、马钱子、青风藤等八味):止痛巴布贴1.52g/kg、4.55g/kg、13.65g/kg、27.30g/kg外用;4h/d。连续给药7d后(第14d)),醋酸扭体法复制人工腹膜炎疼痛模型,观测扭体反应。[结果]腹腔注射药物15min,各药物干预组小鼠扭体频率明显降低;基质组与空白组无显着差异(P>0.05);止痛巴布贴1、2、3、4组均低于空白组(P<0.05,P<0.01),止痛巴布贴1、2组高于扶他林组(P<0.01);止痛巴布贴3、4组与扶他林组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止痛巴布贴可降低小鼠腹膜炎疼痛模型扭体次数,影响随用药剂量增加递增(量效关系)。(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孙琦,王湘雨,陈诗琪,司徒莉芳,赵卫[3](2015)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腹膜炎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诱发连续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常见细菌,且治疗困难。目前缺少MRSA腹膜炎动物模型。腹腔注射2×109~2×1010CFU/m L 7组不同浓度的MRSA感染小鼠,观察小鼠死亡时间,测定肝脏与脾脏细菌定植量,进行肝、脾病理分析,确定适宜的建模浓度。研究发现,小鼠感染细菌浓度最小致死剂量为每只2×109CFU,最适建模浓度为每只1.4×109CFU。结果表明建立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腹膜炎模型,为MRSA致腹膜炎的致病机制研究、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孙文晓,杨华,卢小岚,韦卓,张海港[4](2012)在《狼紫草水提物对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狼紫草水提物(AELO)对急性腹膜炎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煎煮法制备狼紫草水提物,0.6%醋酸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量给药后小鼠血清中IL-1β、IL-6以及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给药6 h后,提示各AELO(10~40 g.kg-1)处理组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浓度较腹膜炎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降低程度与AELO剂量呈显着正相关。结论:狼紫草水提物能有效减少IL-1β,IL-6以及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2年09期)
汪丽佩,张婷[5](2011)在《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建立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符合临床特征的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对于研究急性腹膜炎发生机制及其相应治疗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建立的方法,从而为相应实验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1年07期)
张云芳,阳晓,邹循亮,伍军,王雅宁[6](2008)在《罗格列酮对LPS诱导的急性大鼠腹膜炎模型腹膜CD40、ICAM-Ⅰ表达及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腹膜炎模型腹腔局部炎症相关因子变化的影响以及其可能调节机制。方法:体重为280g~330g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即:常规对照组,LPS作用组(LPS作用8h)、罗格列酮预处理组(罗格列酮预处理3天,再用LPS作用8h)和罗格列酮对照组(罗格列酮预处理3天,腹腔注射1ml(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期刊2008-10-31)
孙伟,刘晓梅,周峰,汤仁仙[7](2008)在《大肠杆菌致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符合临床特征的小鼠感染大肠杆菌致细菌性腹膜炎的模型。方法小鼠腹腔分别注射9种浓度的2株大肠杆菌菌液,分别于4、6、8、16、24h记录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变化;记录实验组小鼠死亡时间,并解剖死亡小鼠,观察其腹腔情况以及肝、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各实验组小鼠均表现出细菌性腹膜炎临床征象,高于2×108cfu/ml浓度的实验组小鼠细菌性腹膜炎尤为典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随着注射菌液后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病理检查显示实验组小鼠肝、门管、脾窦内有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标准菌株的MLD为3×108cfu/ml。结论小鼠大肠杆菌细菌性腹膜炎模型建立成功;小鼠死亡率因不同菌株、不同浓度而有所差异。(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17期)
罗涛,黄文祥,吴利先[8](2008)在《低毒力菌株小鼠细菌性腹膜炎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无菌鼠粪提取物(sterile rat fecal extracts,SRFE)应用于低毒力菌株小鼠急性细菌性腹膜炎模型的构建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用SRFE和/或5%高活性干酵母液将菌液稀释至感染动物所需终浓度,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5ml菌液,比较添加前后最低致死剂量的变化;比较SRFE浓度改变及与5%高活性干酵母液配伍体积比改变时小鼠死亡率的变化。结果添加20%SRFE后,细菌的最低致死剂量降低了78%~90%。增加SRFE的浓度,可提高小鼠死亡率。单用SRFE的效果并不理想,仍需与5%高活性干酵母液配伍使用。SRFE和5%高活性干酵母液不同体积比(2∶1或3∶1)时的小鼠死亡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在建立低毒力菌株小鼠急性细菌性腹膜炎模型时SRFE的添加可有效降低细菌的最低致死剂量。(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范红斌,李英,包菊平,邱丽颖,程建青[9](2007)在《冰醋酸致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建立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模型,探讨建立一种简便、易行、效果稳定、便于获取实验数据的实验方法。方法小鼠腹腔分别注射2%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1 ml(高浓度组)、1%冰醋酸生理盐水溶液0.2 ml(低浓度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腹腔解剖情况,进行血细菌培养;肝、回肠组织病理学观察;比色法测定肝、回肠LDH活性和MDA含量。结果注射不同浓度和剂量的冰醋酸,均表现出腹膜炎临床征象,高浓度组的小鼠模型病程快、死亡率高,血细菌培养有大量G-杆菌;低浓度组的小鼠模型,经21 d可自愈,无死亡。组织病理学观察,肝和回肠有病理改变。结论高浓度组的小鼠腹膜炎模型可作为急性腹膜炎的实验研究模型,低浓度组的小鼠腹膜炎模型,可作为研究实验性腹膜炎自愈过程机体抗损伤机制的实验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吴利先,黄文祥,孙小平[10](2007)在《肠球菌小鼠腹膜炎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肠球菌毒力相关性小鼠腹膜炎模型,用于肠球菌类毒力因子的研究。方法:用粪肠球菌标准毒株OG1RF和粪肠球菌sprE基因缺陷突变株来建立小鼠腹膜炎模型,通过腹膜炎指标的检测来判断毒力下降情况。结果:突变株在小鼠腹膜炎模型中的半数致死量(LD50)提高了7倍,存活率也明显高于标准株。6h和12h外周血白细胞变化低于标准株,6h腹水TNF-α水平和活化TNF-α低于标准株组。结论:肠球菌毒力相关性小鼠腹膜炎模型建立成功,可用于肠球菌其它可能毒力因子的研究。(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小鼠腹膜炎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止痛巴布贴对腹膜炎疼痛模型小鼠扭体反应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只(热板痛阈值7~30S)小鼠按编号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10只/组。清洁级动物室(恒温16~24℃,湿度45%~55%,日照12h),自由觅食饮水7d。8d起干预,空白组:不予处置;基质组:空白基质贴外用;扶他林组:扶他林软膏250mg/kg外用;止痛巴布贴1、2、3、4组(延胡索、红花、桃仁、马钱子、青风藤等八味):止痛巴布贴1.52g/kg、4.55g/kg、13.65g/kg、27.30g/kg外用;4h/d。连续给药7d后(第14d)),醋酸扭体法复制人工腹膜炎疼痛模型,观测扭体反应。[结果]腹腔注射药物15min,各药物干预组小鼠扭体频率明显降低;基质组与空白组无显着差异(P>0.05);止痛巴布贴1、2、3、4组均低于空白组(P<0.05,P<0.01),止痛巴布贴1、2组高于扶他林组(P<0.01);止痛巴布贴3、4组与扶他林组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止痛巴布贴可降低小鼠腹膜炎疼痛模型扭体次数,影响随用药剂量增加递增(量效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鼠腹膜炎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李凤金,王博,霍金海,黄璐琦,王伟明.桄榔子醇提物对急性腹膜炎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18
[2].吴跃鹏,吕惠,王文萍.止痛巴布贴对腹膜炎疼痛模型小鼠扭体反应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
[3].孙琦,王湘雨,陈诗琪,司徒莉芳,赵卫.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腹膜炎模型的建立[J].生命科学研究.2015
[4].孙文晓,杨华,卢小岚,韦卓,张海港.狼紫草水提物对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
[5].汪丽佩,张婷.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建立的方法[J].中医临床研究.2011
[6].张云芳,阳晓,邹循亮,伍军,王雅宁.罗格列酮对LPS诱导的急性大鼠腹膜炎模型腹膜CD40、ICAM-Ⅰ表达及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2008
[7].孙伟,刘晓梅,周峰,汤仁仙.大肠杆菌致小鼠急性腹膜炎模型的建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
[8].罗涛,黄文祥,吴利先.低毒力菌株小鼠细菌性腹膜炎模型的建立[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8
[9].范红斌,李英,包菊平,邱丽颖,程建青.冰醋酸致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模型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
[10].吴利先,黄文祥,孙小平.肠球菌小鼠腹膜炎模型的建立[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