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腓骨移植术论文-戴传强

异体腓骨移植术论文-戴传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体腓骨移植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髓芯减压术,异体腓骨支撑术,带蒂腓骨移植术,股骨头坏死

异体腓骨移植术论文文献综述

戴传强[1](2019)在《髓芯减压异体腓骨支撑与带蒂腓骨移植术在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髓芯减压异体腓骨支撑与带蒂腓骨移植术在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ONFH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标准:Ⅰ期患者20例,行髓芯减压术;Ⅱ期患者8例,行髓芯减压+异体腓骨支撑术;Ⅲ期患者12例,行髓芯减压+带蒂腓骨移植术。随访1年,比较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变化情况,记录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术前进行比较判断疗效和ARCO进展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1年的有效随访,术后1年Harris评分较术前升高,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20例Ⅰ期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估,优12例(60.00%),良5例(25.00%),可3例(15.00%),X线检查显示全部稳定,ARCO分期未出现进展;8例Ⅱ期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估,优4例(50.00%),良2例(25.00%),可1例(12.50%),差1例(12.50%),X线检查显示7例稳定,1例ARCO分期进展至Ⅳ期,最终选择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2例Ⅲ期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估,优5例(41.67%),良3例(25.00%),可2例(16.67%),差2例(16.67%),X线检查显示10例稳定,2例ARCO分期进展至Ⅳ期,最终选择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论Ⅰ期、Ⅱ期、Ⅲ期ONFH患者分别采取单纯髓芯减压术、髓芯减压+异体腓骨支撑术、髓芯减压+带蒂腓骨移植术在短期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了髋关节功能和疼痛症状,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葛辉[2](2016)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保髋(保留自身关节)是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保髋治疗方法主要建立在临床经验上,并没有很好地根据坏死股骨头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进行治疗,也缺乏相关的生物力学依据。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临床研宄偏重于生物学和影像学,对于塌陷相关的生物力学认识和研究相对不足。然而坏死股骨头的塌陷是生物学因素和生物力学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理想的保髋治疗方法必须对这两个方面都进行有效的重建,不可或缺。本研究针对目前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研究仍不足的现状,以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AFG)为范例,运用计算生物力学研究手段,研究正常、坏死、术后股骨头生物力学效能的变化。同时对我院采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将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为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生物力学与临床依据,为解决股骨头坏死的塌陷防治难题做出新的尝试和探索。方法:实验研究部分:应用患者的X片、CT、MRI影像学资料建立个体化的正常、坏死、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髋关节叁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参数化策略研究正常股骨头、坏死股骨头、术后股骨头的载荷传递模式,揭示正常股骨头的有效载荷传递规律,坏死股骨头的载荷传递损害规律,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股骨头载荷传递重建规律,为坏死股骨头的塌陷预测与治疗提供有效的生物力学依据。临床研究部分:本研究回顾2010年1月1日-2014年3月1日在本院髋关节中心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收集患者的X线片、MRI及CT影像学资料,并根据患侧、诱发因素、JIC分型、手术方式等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分别以B级塌陷(≤15%-30%或≤2-4mm)、人工关节置换为终点事件进行Kaplan-Meier生存率、COX回归分析,探索不同终点事件下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生存率与危险因素,为坏死股骨头的保髋治疗与预后的判断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结果:实验研究部分:1.软骨下骨的应力结果正常、坏死、术后软骨下骨的最大应力区域出现在股骨头的顶端。股骨头坏死后,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最大Mises应力显着升高,较正常升高32.34%;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坏死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最大Mises应力较术前下降11.28%。2.坏死区的应力结果股骨头发生坏死后,股骨头坏死区域的最大Mises应力下降显着,较正常下降57.65%;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股骨头坏死区的的最大Mises应力较术前升高12.4%。3.股骨头内的载荷传递路径正常股骨头内部生物载荷传递路径是连续的,股骨头负重区载荷沿着载荷传递路径传递到股骨矩;坏死后股骨头内部的正常载荷传递路径被中断;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股骨头负重区的载荷先传递到异体腓骨上,再传到股骨矩上,初步重建出载荷传递路径。4.空心螺钉植入后的力学结果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配合螺钉与不配合螺钉软骨下骨最大应力区域均出现在股骨头的顶端。坏死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最大Mises应力也没有明显变化,仅相差0.57MPa。临床研究部分:1.一般资料根据本研究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的患者中,共纳入136位患者,男性107例,女性29例:17例为双侧坏死,男性13例,女性4例;共153髋,左侧78髋,右侧75髋;诱因:特发性坏死33髋,创伤性坏死6髋,酒精性坏死51髋,激素性坏死63髋;JIC分型:A型3髋,B型15髋,C1型97髋,C2型38髋;行单纯性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104髋,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加螺钉内稳定术49髋;年龄19-61岁,平均37.51±9.16岁;随访时间6.13-62.47月,平均24.01±13.50月;在随访中36髋(23.53%)发生了B级以上塌陷,塌陷时间1.33-35.03月,平均15.04±8.67月,7髋(4.58%)发生了人工关节置换,置换时间16.87-35.07月,平均22.53±5.94月。2.B级塌陷为终点事件以B级塌陷为终点事件,术后坏死股骨头1年、2年、3年、4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3%、74%±4%、66%±5%、66%±5%、66%±5%。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术后坏死股骨头以B级塌陷为终点事件的生存率的波动时间发生在前3年,3年后生存率保持稳定。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变量JIC分型P=0.001<0.01,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即JIC分型与术后股骨头的生存率显着相关。A、B型、C1型、C2型术后坏死股骨头的生存率呈逐渐下降趋势,A型、B型的生存率存在差异,但无法得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性别、年龄、诱发因素、患侧、手术方式等变量的P>O.05,无统计学意义,与坏死股骨头生存率不存在相关性。3.人工关节置换为终点事件以人工关节置换为终点事件,坏死股骨头术后1年、2年、3年、4年、5年的生存率为100%±0%、94%±2%、92%±3%、92%±3%、92%±3%。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术后,以人工关节置换为终点事件坏死股骨头的生存率波动时间也发生在前3年,3年后生存率保持稳定,波动情况与以B级塌陷为终点事件的结果类似。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变量JIC分型P=-0.032<0.05,研究有统计学意义,即JIC分型与术后坏死股骨头的生存率存在相关性。A、B型、C1型、C2型术后坏死股骨头的生存率逐渐下降趋势,A型、B型的生存率存在差异,同时也无法得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性别、年龄、诱发因素、患侧、手术方式等变量的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坏死股骨头生存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1.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能够重建坏死股骨头内的载荷传导路径,纠正软骨下骨的应力集中和应力遮挡,在力学上能够一定程度预防塌陷和促进修复,其临床疗效虽不及人工关节置换,但对于年轻的患者及存在希望获得一个接近正常关节的患者不失为是个好的选择,是一个富有临床价值的保髋术式。2.坏死股骨头内生物力学效能的改变不仅是坏死股骨头塌陷的影响因素,也是坏死股骨头修复的影响因素。3.坏死股骨头保髋治疗的临床愈合期与影像学修复期并不等同,用影像学修复判断坏死股骨头的治疗期并不准确。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推测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后,坏死股骨头的临床愈合期约为3年。4.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临床疗效与JIC分型相关,分型越高疗效越差;年龄、性别、患侧、病因等因素与临床疗效不相关。(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01)

唐立明,葛辉,庞智晖,李鹏飞,何伟[3](2016)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与计算生物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和生物力学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的86例(93髋)股骨头坏死患者,通过股骨头生存率和危险相关因素评估该术式的早期疗效。采用由本团队已经建立并公开发表的正常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比较叁者的受力和载荷传递模式,分析该术式的生物力学效能。结果在随访的93髋中36髋(38.70%)发生了日本骨坏死研究会分型(JIC)B级以上塌陷,塌陷时间1.3~35.0个月,平均(15±9)个月;3年后生存率保持稳定,5年生存率为(60±5)%。有限元分析显示:(1)坏死后的股骨头表面应力云图和峰值均偏离常态,峰值高出正常32.34%;术后的应力云图接近常态,峰值不但比术前下降46.17%,也低于正常水平。(2)正常股骨头内部的载荷传递是连续的,其路径为主要抗压力骨小梁的循行路径。坏死后坏死骨的载荷传递能力大幅度下降,股骨头内部的载荷传递出现中断,生理载荷传递模式受到破坏,坏死区周边的皮质骨壳出现病理性应力集中,载荷主要由坏死区表面和周边的皮质骨壳来承担。术后股骨头内部的载荷传递模式得到了有效的重建,其载荷主要经由打压植骨区和腓骨传递到大粗隆下方的皮质骨上(即次要抗压力骨小梁的循行路径),而原来遭到破坏的生理载荷传递模式也得到部分恢复。结论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效能和生物学修复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坏死股骨头的塌陷,提高股骨头的生存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保守治疗,与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术相当,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6年02期)

林志炯,苏培基,伍中庆,高大伟,李兆青[4](2009)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1月治疗Ⅰa~Ⅲb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32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0~55岁,平均39.1岁。采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前疼痛时间2~14个月,平均5.5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行常规X线片、MRI检查、Harris评分。结果:25例均获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36.4个月。X线片显示18例21髋改善,4例6髋不变,关节面未塌陷,2例3髋恶化,1例2髋失败,总有效率84.4%。Harris评分术前(77.0±8.0)分,术后(90.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P<0.05)。结论: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小,关节功能影响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临床症状改善,其短期疗效肯定,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09年08期)

李献成[5](2008)在《中药结合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NONFH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各种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最终结果,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种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最多,无性别差异。开始多表现为髋关节或其关节周围的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现代医学针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以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治疗方法为主。目前应用通络生骨胶囊加微创异体腓骨移植、AO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疗效;但在临床研究中,特别是在评价临床疗效时,多是根据患者的主观感觉作为判定的依据。而医生在制定疗效评价标准时,由于传统中医缺乏精确的量值指标,缺少客观化和标准化,对有关情绪和心理状态的描述欠充分,缺少对患者对社会性及相关因素的反映。生存质量量表评价的引入将会解决原有中医疗效评价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为进一步推进通络生骨胶囊加微创异体腓骨移植、AO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股骨头坏死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致残率高,针对该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当疾病的预后仅仅是部分恢复,治疗只是缓解症状而不是治愈时,用量表来考察生存质量是很有意义的。方法本研究重点在于针对中西结合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从2004年1月~2006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80例患者中,挑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并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酒精组35人,激素组37人。72例患者中共104个患病髋,其中单髋为40例,双髋32例。本次临床观察以通络生骨胶囊加微创异体腓骨移植、AO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并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激素组和酒精组,临床治疗前3天~1周对观察对象进行临床症状以及生存质量量表调查;之后各组按上述药物服用方式连续服药3个月,治疗12个月后开始对观察对象进行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12个月生存质量的跟踪调查;对生存质量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观察结论。结果治疗后12个月,酒精组因腓骨排异反应中途退出观察者2例,2例中途失访,激素组未见排异反应,中途失访者4例,余72例全部完成本次临床观察治疗及积分研究。临床疗效分析结果表明,酒精组显效率为42.8%,有效率为34.2%,总有效率为77.1%;激素组显效率为40.5%,有效率为40.5%,总有效率为81.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对比无显着性差异,说明股骨头坏死植骨支撑术在治疗激素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方面疗效相似。两组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方面治疗前后组内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个月改善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络生骨胶囊加微创异体腓骨移植、AO螺钉内固定术在改善激素性和酒精性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方面功效相似。在生理功能方面,酒精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个月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此中治疗方法具有改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生理功能的作用;激素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善值相比较,治疗后12个月酒精组在改善生理功能方面优于激素组(P<0.05)。在活力方面,酒精组治疗前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有改善活力方面的作用。在情感职能方面,两组改善值组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改善情感职能酒精组优于激素组。结论通过本次临床研究证实,通络生骨胶囊加微创异体腓骨移植、AO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激素性和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方面,其临床疗效作用相似;在改善生存质量方面,量表中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方面改善作用二者相似,生理功能、活力以及情感职能改善方面,酒精组优于激素组。从总体上来看,股骨头坏死植骨支撑术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中药通络生骨胶囊加微创异体腓骨支撑、AO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良好的姑息性治疗方法,改善症状快,操作简单方便,临床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08-04-01)

郭晓忠,窦宝信,周乙雄,李玉军[6](2005)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1998年6月~2004年8月,采用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39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22~60岁。术前疼痛时间2~12个月,平均6.5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5d,3个月和6个月行双髋关节功能、常规X线片、ECT、CT和MRI检查。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74个月,平均31.4个月。17例临床症状缓解明显,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78分升至术后91.6分。18例X线片显示髋关节形态基本保持完好,无明显坏死进展。ECT、CT和MRI检查均见植骨成骨征象。有2例4髋于1年半后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另有3例4髋症状有所加重,但未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损伤小,术后关节功能2~4周即可恢复或超过术前水平,临床症状改善。其短期疗效肯定,中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05年09期)

异体腓骨移植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保髋(保留自身关节)是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保髋治疗方法主要建立在临床经验上,并没有很好地根据坏死股骨头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进行治疗,也缺乏相关的生物力学依据。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临床研宄偏重于生物学和影像学,对于塌陷相关的生物力学认识和研究相对不足。然而坏死股骨头的塌陷是生物学因素和生物力学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理想的保髋治疗方法必须对这两个方面都进行有效的重建,不可或缺。本研究针对目前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研究仍不足的现状,以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AFG)为范例,运用计算生物力学研究手段,研究正常、坏死、术后股骨头生物力学效能的变化。同时对我院采用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将实验研究结果与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为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生物力学与临床依据,为解决股骨头坏死的塌陷防治难题做出新的尝试和探索。方法:实验研究部分:应用患者的X片、CT、MRI影像学资料建立个体化的正常、坏死、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髋关节叁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参数化策略研究正常股骨头、坏死股骨头、术后股骨头的载荷传递模式,揭示正常股骨头的有效载荷传递规律,坏死股骨头的载荷传递损害规律,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股骨头载荷传递重建规律,为坏死股骨头的塌陷预测与治疗提供有效的生物力学依据。临床研究部分:本研究回顾2010年1月1日-2014年3月1日在本院髋关节中心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收集患者的X线片、MRI及CT影像学资料,并根据患侧、诱发因素、JIC分型、手术方式等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分别以B级塌陷(≤15%-30%或≤2-4mm)、人工关节置换为终点事件进行Kaplan-Meier生存率、COX回归分析,探索不同终点事件下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生存率与危险因素,为坏死股骨头的保髋治疗与预后的判断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结果:实验研究部分:1.软骨下骨的应力结果正常、坏死、术后软骨下骨的最大应力区域出现在股骨头的顶端。股骨头坏死后,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最大Mises应力显着升高,较正常升高32.34%;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坏死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最大Mises应力较术前下降11.28%。2.坏死区的应力结果股骨头发生坏死后,股骨头坏死区域的最大Mises应力下降显着,较正常下降57.65%;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股骨头坏死区的的最大Mises应力较术前升高12.4%。3.股骨头内的载荷传递路径正常股骨头内部生物载荷传递路径是连续的,股骨头负重区载荷沿着载荷传递路径传递到股骨矩;坏死后股骨头内部的正常载荷传递路径被中断;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股骨头负重区的载荷先传递到异体腓骨上,再传到股骨矩上,初步重建出载荷传递路径。4.空心螺钉植入后的力学结果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后配合螺钉与不配合螺钉软骨下骨最大应力区域均出现在股骨头的顶端。坏死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最大Mises应力也没有明显变化,仅相差0.57MPa。临床研究部分:1.一般资料根据本研究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的患者中,共纳入136位患者,男性107例,女性29例:17例为双侧坏死,男性13例,女性4例;共153髋,左侧78髋,右侧75髋;诱因:特发性坏死33髋,创伤性坏死6髋,酒精性坏死51髋,激素性坏死63髋;JIC分型:A型3髋,B型15髋,C1型97髋,C2型38髋;行单纯性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104髋,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加螺钉内稳定术49髋;年龄19-61岁,平均37.51±9.16岁;随访时间6.13-62.47月,平均24.01±13.50月;在随访中36髋(23.53%)发生了B级以上塌陷,塌陷时间1.33-35.03月,平均15.04±8.67月,7髋(4.58%)发生了人工关节置换,置换时间16.87-35.07月,平均22.53±5.94月。2.B级塌陷为终点事件以B级塌陷为终点事件,术后坏死股骨头1年、2年、3年、4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3%、74%±4%、66%±5%、66%±5%、66%±5%。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术后坏死股骨头以B级塌陷为终点事件的生存率的波动时间发生在前3年,3年后生存率保持稳定。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变量JIC分型P=0.001<0.01,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即JIC分型与术后股骨头的生存率显着相关。A、B型、C1型、C2型术后坏死股骨头的生存率呈逐渐下降趋势,A型、B型的生存率存在差异,但无法得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性别、年龄、诱发因素、患侧、手术方式等变量的P>O.05,无统计学意义,与坏死股骨头生存率不存在相关性。3.人工关节置换为终点事件以人工关节置换为终点事件,坏死股骨头术后1年、2年、3年、4年、5年的生存率为100%±0%、94%±2%、92%±3%、92%±3%、92%±3%。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术后,以人工关节置换为终点事件坏死股骨头的生存率波动时间也发生在前3年,3年后生存率保持稳定,波动情况与以B级塌陷为终点事件的结果类似。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变量JIC分型P=-0.032<0.05,研究有统计学意义,即JIC分型与术后坏死股骨头的生存率存在相关性。A、B型、C1型、C2型术后坏死股骨头的生存率逐渐下降趋势,A型、B型的生存率存在差异,同时也无法得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性别、年龄、诱发因素、患侧、手术方式等变量的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坏死股骨头生存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1.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能够重建坏死股骨头内的载荷传导路径,纠正软骨下骨的应力集中和应力遮挡,在力学上能够一定程度预防塌陷和促进修复,其临床疗效虽不及人工关节置换,但对于年轻的患者及存在希望获得一个接近正常关节的患者不失为是个好的选择,是一个富有临床价值的保髋术式。2.坏死股骨头内生物力学效能的改变不仅是坏死股骨头塌陷的影响因素,也是坏死股骨头修复的影响因素。3.坏死股骨头保髋治疗的临床愈合期与影像学修复期并不等同,用影像学修复判断坏死股骨头的治疗期并不准确。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推测行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后,坏死股骨头的临床愈合期约为3年。4.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临床疗效与JIC分型相关,分型越高疗效越差;年龄、性别、患侧、病因等因素与临床疗效不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体腓骨移植术论文参考文献

[1].戴传强.髓芯减压异体腓骨支撑与带蒂腓骨移植术在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葛辉.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3].唐立明,葛辉,庞智晖,李鹏飞,何伟.同种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与计算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

[4].林志炯,苏培基,伍中庆,高大伟,李兆青.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中国骨伤.2009

[5].李献成.中药结合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NONFH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6].郭晓忠,窦宝信,周乙雄,李玉军.股骨头髓心减压加异体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

标签:;  ;  ;  ;  

异体腓骨移植术论文-戴传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