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行为可信论文-彭佳,高能

实体行为可信论文-彭佳,高能

导读:本文包含了实体行为可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信等级,行为特征,用户行为动态鉴别,多因素鉴别

实体行为可信论文文献综述

彭佳,高能[1](2016)在《基于实体行为的身份可信等级评估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应用种类越来越多,用户参与互联网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对网络实体身份进行可信分级并建立规范的可信测评体系是构建安全、科学与规范的网络可信体系的基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身份可信等级评估模型。身份服务提供方根据实体的身份信息和行为信息确定实体的最高可信等级,当依赖方需要鉴别实体身份时,身份服务提供方结合最高可信等级提供给依赖方该实体登录环境下的动态可信等级,依赖方可根据动态可信等级对实体进行权限管理。该模型利用分级的思想,满足应用对用户身份的不同可信需求,实现适度安全,提高身份管理效率与易用性。(本文来源于《第31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6-10-13)

彭佳,高能[2](2016)在《基于实体行为的身份可信等级评估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应用种类越来越多,用户参与互联网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对网络实体身份进行可信分级并建立规范的可信测评体系是构建安全、科学与规范的网络可信体系的基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身份可信等级评估模型。身份服务提供方根据实体的身份信息和行为信息确定实体的最高可信等级,当依赖方需要鉴别实体身份时,身份服务提供方结合最高可信等级提供给依赖方该实体登录环境下的动态可信等级,依赖方可根据动态可信等级对实体进行权限管理。该模型利用分级的思想,满足应用对用户身份的不同可信需求,实现适度安全,提高身份管理效率与易用性。(本文来源于《信息网络安全》期刊2016年09期)

杨晓晖,赵鹏远,石强,田俊峰[3](2011)在《基于主观逻辑扩展的实体行为动态可信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实体行为可信性的主观角度出发,针对传统主观逻辑理论没有考虑主观评测结果随时间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对主观逻辑理论进行动态化多维扩展的思想,将传统的二维观点空间扩展为多维动态观点空间.在综合考虑实体行为的声誉和风险的基础上构建起实体可信度评价体系,提出一个基于主观逻辑扩展的实体行为动态可信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实体恶意行为的反应更加灵敏,检测更加准确,抑制更加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刘广宾[4](2010)在《分布式系统中实体交互行为的可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分布式软件在电信、金融、交易平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其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可信性质给予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为解决日益突出的分布式软件可信性问题,需对其实体交互行为实施有效监测和意图分析。针对规模庞大、松散聚合、行为复杂的分布式软件系统,行为意图分析困难的情形。文中较系统地从监测技术、序列产生、序列消减、序列模板挖掘、序列匹配和意图分析等方面逐步展开了研究。采用AOP和反射技术监测与业务逻辑相关的实体交互事件。文中以事件作为切入点,以体现实体交互行为的事件序列作为分析对象。利用序列循环消减算法对已产生的行为序列进行消减提炼出精简而又能体现实体行为的子序列。通过基于图的模板挖掘算法训练样本数据来规划和丰富知识库。采用蚁群算法对实体交互行为意图分析。本文提出的行为意图分析方法可以直观发现制约系统高效、可信运行的瓶颈,分析出实体交互的欺诈、欺骗等异常行为,使行为意图分析真正成为指导软件可信性动态演化和持续优化的“掌舵者”。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分布式系统中实体的交互过程产生许多循环子序列,给行为序列的挖掘和分析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文中提出了模板挖掘分级策略,通过循环消减操作自动移除重复部分子序列,使存储在规则与知识库中的行为模板既简洁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以便后续的行为意图分析。(2)随着系统不断的运行模板数量聚增,如果匹配方法精确度和效率不高,很难满足系统的实效性反而增加了系统的负担。基于蚁群算法具有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低的特性,有利地克服了匹配算法中效率底的问题,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实体行为意图。(3)最后给出实例分析和仿真实验,通过性能测试和分析,验证和评价了论文提出的交互行为分析方法的独特优势。(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0-06-17)

实体行为可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互联网应用种类越来越多,用户参与互联网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对网络实体身份进行可信分级并建立规范的可信测评体系是构建安全、科学与规范的网络可信体系的基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身份可信等级评估模型。身份服务提供方根据实体的身份信息和行为信息确定实体的最高可信等级,当依赖方需要鉴别实体身份时,身份服务提供方结合最高可信等级提供给依赖方该实体登录环境下的动态可信等级,依赖方可根据动态可信等级对实体进行权限管理。该模型利用分级的思想,满足应用对用户身份的不同可信需求,实现适度安全,提高身份管理效率与易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体行为可信论文参考文献

[1].彭佳,高能.基于实体行为的身份可信等级评估机制研究[C].第31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

[2].彭佳,高能.基于实体行为的身份可信等级评估机制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6

[3].杨晓晖,赵鹏远,石强,田俊峰.基于主观逻辑扩展的实体行为动态可信模型[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

[4].刘广宾.分布式系统中实体交互行为的可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

标签:;  ;  ;  ;  

实体行为可信论文-彭佳,高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