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论文-赵振奇,毕大鹏,张恒威

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论文-赵振奇,毕大鹏,张恒威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锅炉,分配器,燃烧,低负荷稳燃

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论文文献综述

赵振奇,毕大鹏,张恒威[1](2005)在《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在富拉尔基发电总厂锅炉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富拉尔基发电总厂1号~4号炉均已成功地改造安装了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此分配器能在运行中对空气和煤粉分配进行调节,实现了风粉分配由不可控制到有效控制,有效调整炉膛出口温度,避免或减轻炉内结渣,使锅炉的低负荷不投油稳燃能力得到大大增强,并且由于燃料在炉内燃烧被分为过浓燃烧和过淡燃烧两部分,使NOx排放量低于373mg/m3,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了1.166%,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05年02期)

白卫东,冯兆兴,庞开宇,杨继华,杨瑞雪[2](2001)在《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新型自动可调式煤粉分配装置 ,重点说明了它的稳燃原理及其在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大量的工业试验 ,对自动可调式煤粉分配器的风量、煤粉量的调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新型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应用于国产 670 t/h褐煤锅炉中 ,能在运行中对空气和煤粉分配进行调节 ,实现了风粉分配由不可控制到有效控制 ,使锅炉的低负荷不投油稳燃能力由原来 70 %降低到4 5 % ,达到了大幅度降负荷运行的目的 ,并且由于燃料在炉内燃烧被分为过浓燃烧和过淡燃烧两部分 ,使NOx排放量低于 4 69mg/m3,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了 1 .95 8% ,有效地提高了锅炉机组的热效率和低负荷运行的能力。图 9表 3参 2(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期刊2001年05期)

马力,程云驰[3](1999)在《自动可调叶栅式煤粉分配器及水平孔板浓缩器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自动可调式叶栅煤粉分配器和水平孔板浓缩器在通辽发电厂2号炉上的试验应用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部分指标已经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技术》期刊1999年04期)

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一种新型自动可调式煤粉分配装置 ,重点说明了它的稳燃原理及其在风扇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大量的工业试验 ,对自动可调式煤粉分配器的风量、煤粉量的调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新型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应用于国产 670 t/h褐煤锅炉中 ,能在运行中对空气和煤粉分配进行调节 ,实现了风粉分配由不可控制到有效控制 ,使锅炉的低负荷不投油稳燃能力由原来 70 %降低到4 5 % ,达到了大幅度降负荷运行的目的 ,并且由于燃料在炉内燃烧被分为过浓燃烧和过淡燃烧两部分 ,使NOx排放量低于 4 69mg/m3,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了 1 .95 8% ,有效地提高了锅炉机组的热效率和低负荷运行的能力。图 9表 3参 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论文参考文献

[1].赵振奇,毕大鹏,张恒威.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在富拉尔基发电总厂锅炉的应用[J].热能动力工程.2005

[2].白卫东,冯兆兴,庞开宇,杨继华,杨瑞雪.自动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的应用研究[J].动力工程.2001

[3].马力,程云驰.自动可调叶栅式煤粉分配器及水平孔板浓缩器的应用[J].东北电力技术.1999

标签:;  ;  ;  ;  

可调叶栅煤粉分配器论文-赵振奇,毕大鹏,张恒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