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

不同麻醉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

陈艳王光楠郭富祥

(解放军第二零五医院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IL-6和IL-10水平的变化趋势,得出结论,IL-6和IL-10的动态变化水平基本可以反映应激反应状态。

【关键词】IL-6;IL-10直肠癌根治术应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022-02

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直肠癌。目前根治直肠癌的的唯一手段是手术治疗。在抵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应激反应[1-2]。围手术期的强烈的应激反应对于直肠癌症患者的预后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有文献报道,IL-6和IL-10分别代表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炎性细胞因子。目前有关麻醉学对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IL-6和IL-10的影响还未见相关报道。故本实验拟选择30例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观测IL-6和IL-10的水平变化,为选择一种能够很好抑制应激反应麻醉方法剔透一定的实验依据。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选择对象

选择本院将经病理组织切片确诊,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手术的患者30例,手术之前身体各项其他指标检查均正常,近期没有使用激素类药物。3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另选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不给予手术以及麻醉。

1.1.2主要药品、试剂及仪器

咪达唑仑,维库溴铵,芬太尼,丙泊酚,罗哌卡因,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IL-6检测试剂盒,IL-10检测试剂盒;麻醉机,M3多功能监护仪,酶标仪,中心静脉穿刺管,常温低速离心机。

1.2方法

1.2.1实验分组

本研究共选择30例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A组:全身静脉麻醉组;B组,静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另设C组:为对照组,健康成人;每组为15例。A组、B组患者在入手术室之后即连接M3多功能监护仪进行连续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呼气末期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所有的患者于麻醉之前在仰卧位局部麻醉之下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然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所有患者手术麻醉方式都采用经过口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法,采用麻醉机进行手术中供养。

1.2.2B组,硬模外麻醉组,硬膜外麻醉

B组患者在静脉全身麻醉诱导之前先进行硬膜外穿刺,注射麻药为0.5%罗哌卡因+1%利多卡因,共注射5ml,在5分钟之后经过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部麻醉药8-10ml。

1.2.3A、B两组患者全身麻醉

A、B两组患者都采用相同方法以及药物来进行全身麻醉。先给养10分钟,然后咪达唑仑按照0.9mg?kg-1缓慢静脉注射,等待患者入睡之后给予静脉维库溴铵以及芬太尼分别按照剂量0.09mgmg?kg-1和3ug?kg-1进行麻醉。

1.2.4A、B两组患者都在麻醉之前5分钟(T1)、手术1小时(T2)、手术4小时(T3)、手术24小时(T4),手术48小时(T5),取以上5个时间点的分别取中心静脉血以及C组健康成年人的中心静脉血5ml,随机在常温下以低速离心机离心,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IL-6,IL-10和皮质醇的含量,整个测定的全部操作步骤均由专业技术老师按照IL-6,IL-10和皮质醇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来进行操作,可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1.3统计学分析

针对实验各组测定结果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有显著性差异。

2实验结果

2.1A、B、C三组麻醉之前IL-6和IL-10的表达情况比较结果

A、B两组患者在麻醉之前IL-6和IL-10的测量含量都明显高于C组,A、B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A、B组与C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A、B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IL-6含量表达结果

A、B两组患者随着手术时间延长IL-6的含量逐渐的升高。组间比较:A组的IL-6含量在T1点时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T3点时A组明显高于B组,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在T4点时A组IL-6含量也明显高于B组,有显著性的统计差异(P﹤0.01)。组内比较:A组IL-6的含量在T1时明显低于T2、T3、T4、T5点时的含量,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B组在T1点时IL-6的含量低于T2点时的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明显低于T3和T4点时的含量,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

2.3A、B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IL-10含量表达结果

A、B两组患者随着手术时间延长IL-10的含量逐渐的升高。组间比较:A组的IL-10含量在T1点时高于B组,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在T3点时A组明显高于B组,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在T4点时A组IL-10含量也明显高于B组,有显著性的统计差异(P﹤0.01)。组内比较:A组IL-10的含量在T1时明显低于T2、T3、T4、T5点时的含量,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B组在T1点时IL-10的含量低于T2点时的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明显低于T3和T4点时的含量,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

2.4A、B两组病人围手术期皮质醇含量变化结果

组内比较:A组T0时点血清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于T1,T2,T3和T4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T0时点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T1,T2和T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0时点虽然高于T4时点,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T1,T2,T3和T4时点血清皮质醇含量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IL-6在手术中释放较快,而且反应更加敏捷。所以本研究将IL-6作为反映组织细胞损伤程度的一个指标。有学者发现IL-6的持续时间以及增高幅度大致与手术创伤程度是一致的。而本实验中IL-6的表达程度要比文献报道的高,分析可能原因为直肠癌的手术比较繁琐,持续时间较长。本实验结果显示IL-10在手术之后48小时后下降到手术之前的水平,对直肠癌患者的免疫系统有着良好的保护预防作用。

应激时的另外一个特征性的变化就是肾上腺皮质大量分泌糖皮质激素。本实验中血清皮质醇含量在术前即高于正常人,麻醉和手术开始后随时间延长又进一步持续升高,并于切皮后24小时达高峰,然后始见下降。围手术期病人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的程度和麻醉、手术刺激强度是呈正相关的,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病人术前的高应激状态则更明显地增加术中和术后皮质醇的分泌。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结肠癌根治术的病人,麻醉和手术创伤比较大,两组全部病人的皮质醇含量在术前高于健康人正常水平的基础上持续显著升高(p<0.01),并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术后48h,而一部分病人在术后48h时血清皮质醇水平虽降到麻醉前水平以下,但仍高于健康人。

参考文献

[1]HermanekP,MerkelS,HohenbergerW.Prognosisofrectalcarcinomaaftermultimodaltreatment:ypTNMclassificationandtumorregressiongradingareessential.AnticancerRes.2013Feb;33(2):559-66.

[2]NakataK,SuzukiR,KatoT,TakenoA,NakahiraS,TaniguchiH,TakedaY,TamuraS.Tran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formultiplemetachronallivermetastasesofarectalcarcinoidtumor-acasereport.GanToKagakuRyoho.2012Nov;39(12):2289-91.

标签:;  ;  ;  

不同麻醉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IL-6和IL-10水平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