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地区A型行为与高血压关系的家庭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童欢[1](2021)在《湖北省某高校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体育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分析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评价3km快走体育运动对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为促进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调查医学生的睡眠质量现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健康行为、心身状况、环境及自我能力评价、A型行为等多个维度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运用扎根理论对半结构式访谈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探讨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改善建议。在现况调查基础上,采用3km快走干预方法,对有睡眠质量问题的医学生进行体育干预,评价快走运动对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结果:在710名医学生中,有121人睡眠质量差,占比17.0%;单因素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每周早餐频率、每周水果天数,是否饮食清淡、每周有氧运动次数、吸烟、饮酒、学习压力、紧张焦虑、孤独感频率、身体状态、就业形势、人际关系、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家庭关系、寝室睡眠环境、综合自评、A型行为等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每周早餐频率得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与PSQI总分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每周水果天数得分与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每周有氧运动次数得分、健康行为总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学习压力得分、孤独感频率得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存在相关性(P<0.05),经济压力得分与PSQI总分存在相关性(P<0.05),紧张焦虑得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身体状态得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心身状态总分与PSQI所有维度及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就业形势评价得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家庭氛围得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寝室睡眠环境得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存在相关性(P<0.05),环境评价总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人际关系得分、人际沟通能力得分、社会适应能力得分、综合自评得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医学生A型行为总分和时间紧迫感得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PSQI总分存在相关性(P<0.05);竞争意识及敌意得分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PSQI总分存在相关性(P<0.05)。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的主观睡眠质量、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均高于非A型行为类型医学生(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紧张焦虑水平,身体状态,寝室睡眠环境,综合自评是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P<0.05)。扎根理论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考试焦虑、工作压力等心理因素,噪音、光线等环境因素,饥饿、疼痛等生物学因素为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3km快走运动干预6周共20次以上之后,干预组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维度得分及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紧张焦虑水平、身体状态,以及寝室睡眠环境、自我满意度和作息时间分配等;3km快走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建议在减轻医学生学业压力,降低紧张焦虑,改善寝室睡眠环境基础上,通过制定有氧运动计划,形成运动健康习惯,以促进医学生睡眠质量。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2](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指出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王阳[3](2020)在《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现况和职业倦怠评估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铁路建设是国家发展大计中的基础建设,众多铁路系统劳动者参与其中,线路工程人员属于基层工作者,承担着铁路安全运转的重要责任。本研究通过调查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工作特征的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反应差异,了解职业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探索多个职业倦怠评估模型并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预测该人群职业倦怠阳性情况,筛出重点人群进行“三级预防”,为减缓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发生发展提出针对性措施奠定科学依据,实现理论研究的实践应用。方法:随机抽取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水疾控站管辖的线路工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获得1034份有效样本量,通过职业紧张测量工具调查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因素、紧张调节因素和职业紧张反应,包括职业倦怠状况。使用Excel工作表建立职业紧张数据库,SPSS 23.0、Clementine 12.0和Rstudio3.5.1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间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反应的差异,采用偏相关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职业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决策树CART算法构建职业倦怠评估模型并评价。结果:1.本次调查使用量表克朗巴赫系数在0.804~0.980之间,分半信度在0.652~0.964之间,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一致性。2.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因素中角色紧张得分(54.26±6.09)最高,职业紧张调节因素中心理弹性得分(66.17±19.73)最高、紧张反应中工作满意感得分(47.47±14.97)最高,职业倦怠阳性率为64.89%。3.不同特征的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反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不同人口学特征:(1)男性的躯体抱怨、每日紧张感、特质焦虑、职业倦怠得分高于女性(P<0.05),工作满意感得分低于女性(P<0.05);(2)<30岁年龄组的线路工程人员特质焦虑得分高于≥50岁年龄组(P<0.05);(3)不同学历的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未婚组和已婚组的线路工程人员每日紧张感得分均低于离婚或丧偶组(P<0.05),未婚组的线路工程人员特质焦虑得分高于已婚组(P<0.05)。(2)不同行为特征:(1)从不饮酒组的线路工程人员躯体抱怨、每日紧张感和特质焦虑得分低于经常饮酒组(P<0.05),职业倦怠得分分别低于偶尔饮酒组和经常饮酒组(P<0.05);(2)不吸烟组的线路工程人员躯体抱怨和每日紧张感得分均低于≤10支/天组和>10支/天组(P<0.05),职业倦怠得分低于>10支/天组(P<0.05)。(3)不同工作特征:(1)工龄<5年的线路工程人员特质焦虑得分低于≥25年(P<0.05),5-15年和25-25年的线路工程人员每日紧张感得分低于工龄≥25年(P<0.05);(2)在天水市工作的线路工程人员躯体抱怨、每日紧张感、特质焦虑和职业倦怠得分低于在兰州工作的(P<0.05),在定西市工作的线路工程人员躯体抱怨和职业倦怠得分低于在兰州工作的(P<0.05);(3)线路工躯体抱怨、每日紧张感、特质焦虑和职业倦怠得分高于供电工(P<0.05),工作满意感得分低于供电工(P<0.05),工务工职业倦怠得分低于钢轨工(P<0.05),管桥工特质焦虑得分低于钢轨工(P<0.05),供电工工作满意感得分高于钢轨工(P<0.05),每日紧张感、特质焦虑和职业倦怠得分低于钢轨工(P<0.05),钢轨工职业倦怠得分高于通信工(P<0.05);(4)永久白班的线路工程人员躯体抱怨和每日紧张感得分分别低于永久夜班(P<0.05)。4.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反应影响因素分析显示:(1)躯体抱怨:工作危险、工作需求、工作责任、角色紧张、心理弹性、工作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和A型行为得分高是危险因素(P<0.05),自尊感是保护因素(P<0.05);(2)工作满意感:心理弹性、提升与参与机会和工作控制是危险因素(P<0.05),工作危险、工作心理控制源、工作负荷、工作冲突和工作需求是保护因素(P<0.05);(3)每日紧张感:工作危险、工作需求、心理弹性、工作负荷、工作心理控制源、工作控制和社会支持得分高为危险因素(P<0.05),自尊感和提升与参与机会为保护因素(P<0.05);(4)特质焦虑:工作危险、工作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角色紧张、工作负荷和工作冲突得分高为危险因素(P<0.05),自尊感、心理弹性和工作前景为保护因素(P<0.05);(5)职业倦怠:工作危险、工作冲突、工作需求、工作心理控制源、工作负荷、社会支持、A型行为和角色紧张得分高为危险因素(P<0.05),自尊感、提升与参与机会和心理弹性为保护因素(P<0.05)。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逐步判别分析模型和决策树CART模型三种职业倦怠阳性评估模型选入的不同特征、职业紧张因素、紧张调节因素和紧张反应有所差异,其中以决策树CART算法建立的模型较优,适用于本研究中线路工程人员职业倦怠阳性评估,该模型纳入每日紧张感、工作满意感、特质焦虑和角色紧张共4个变量,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9%、72.18%;ROC曲线下面积0.824;误判率为0.185。结论: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工作特征对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反应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职业紧张因素引起的职业紧张反应不同,紧张调节因素能缓解职业紧张反应发生,关键在于降低工作危险、增强职工自尊感和心理弹性三种途径;相比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逐步判别模型,决策树CART模型直观简洁,能较好的预测该人群的职业倦怠阳性情况,可重点针对每日紧张感、工作满意感、特质焦虑和角色紧张四个因素进行预防控制。
陈增鹏[4](2019)在《正常高值血压中年人群的五态人格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常高值血压(120 mmHg≤收缩压≤139 mmHg和(或)80 mmHg≤舒张压≤89mmHg)是形成高血压的过渡阶段,我国45-59岁的中年人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高达45.2%。血压升高是心脑血管病死亡原因之首,因此减缓正常高值血压的发展对减缓心血管病进程有重大意义。已有研究发现高血压家族史、年龄、高盐饮食、焦虑等因素都与正常高值血压的形成有关,另有研究发现高血压与A型人格存在显着正相关,用《五态人格测验》研究高血压发现少阳、少阴人格与高血压有关。然而,现有的关于血压与人格的研究基本是在被试已确诊为高血压后的人格调查,很难确定是否在未患高血压之前就有这些人格基础,因此难以实现预测和预防高血压发病的中医“治未病”理念。基于此,本课题通过对正常高值血压中年人群的五态人格进行研究,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与五态人格之间的关系,为中年人群进一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40-60岁的中年人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被试的性别、年龄、饮食口味等;用OMRON HBP-9020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用HGM—800A型身高体重体脂秤测量身高、体重;用薛崇成、杨秋莉编制的《五态人格测验表》测量五态人格;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抑郁和焦虑情绪;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血压组的被试在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类型、饮食口味、饮酒、高血压家族史和正服用降压药上存在显着差异,其他维度上的差异不显着。2.超重、肥胖、高盐饮食和高血压家族史同为高血压和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3.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中年人,其五态人格中的太阳和少阳维度得分显着高于正常血压组,三组被试的五态人格中的阳分均显着高于阴分。4.正常高值血压中年人群的收缩压与五态人格中的太阳、少阳呈显着正相关、与太阴呈显着负相关,太阳、少阳和太阴三者可共同预测收缩压的大小,太阳和少阳可作为正常高值血压的易感人格特质。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在血压测量和样本量上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后续研究可通过采用二十四小时动态血压测量方式测量血压和增加样本量的方式加以弥补。
余建英,董再全,胡嘉玳[5](2018)在《高血压病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其发病由遗传因素与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心理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生活紧张、竞争激烈,人群中的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情绪蔓延,情绪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发生功能改变,增加了患高血压等心身疾病的可能。关注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是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环节,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点的基本要求。
杨徐欢[6](2018)在《中职生的A型人格、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文中认为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指标的探讨。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态的一种综合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是心理健康的终极指标。Greenspoon认为,心理病态和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指标,分别从负向和正向两个面刻画心理健康状况。目前,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格因素和社会适应是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A型人格作为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其时间紧迫感、想同时做几件事和做事快等特征涉及到对待时间的态度和管理时间的行为方面,会对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产生影响。社会适应性作为一种心理适应能力,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以及交往群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心理能力,这种心理能力能够使个体积极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进而达到平衡的状态。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使用《主观幸福感量表》《A型人格量表》和《社会适应性量表》,以大连市一所中职学校的500名学生为被试,探讨中职学生在主观幸福感、A型行为类型、社会适应性上的特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女生主观幸福感高于男生(t=-2.05,p<0.05),而在A型行为类型及社会适应性上差异不显着。(2)16-18岁学生主观幸福感高于14-16岁和18岁以上(F=3.94,p<0.01),而14-18岁中职生在A型行为量表各分量表得分及总分均高于18岁以上中职学生(F=-6.52,p<0.001),在社会适应性上,18岁以上中职学生在社会适应上得分高于14-16和16-18岁学生(F=4.67,p<0.05)。(3)一年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二年级和三年级中职学生(F=-3.64,p<0.05),在A型行为类型上也高于高年级学生(F=-3.09,p<0.05)。(4)不同家庭所在地中职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和社会适应性上无显着差异,而家庭所在地为乡镇的中职学生在A型行为量表总分显着高于其他地区(F=-5.05,p<0.001)(5)总体幸福感得分与A型行为人格的总均分呈负相关关系(r=-0.23,p<0.01),与社会适应的总均分呈正相关关系(r=0.29,p<0.01)。(6)回归分析表明:A型行为类型可以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社会适应性可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结论:(1)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适应性处于较低水平。(2)A型行为得分越高,个体主观幸福感越低;社会适应性得分越高,个体主观幸福感越高。(3)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A型行为类型、社会适应性之间有密切关系。A型行为类型、社会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有较高的预测作用。
李眩眩[7](2018)在《医学生心理健康及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学生特殊的专业性质决定其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相关课程,掌握庞杂的知识内容、经历漫长的求学生涯和通过严苛的专业实践及考核,这些均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良好的心理健康,既是医学生学习生活的保障,也是医学教育资源合理运用的必要条件。因此,研究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多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作用关系,提出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对促进医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探讨A型行为、自主神经功能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5年6月至10月选取吉林省某综合大学医学院的大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共发放问卷732份,回收有效问卷648份,有效回收率为88.53%。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A型行为、焦虑和抑郁等信息,身体测量收集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等。应用IBM 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进行一般描述,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运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医学生焦虑检出率为9.0%,抑郁检出率为24.1%。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和A型行为是医学生焦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压力大的医学生发生焦虑的可能性是压力不大医学生的13.000倍(95%CI:4.494-37.603)。睡眠质量差的医学生发生焦虑的可能性是睡眠质量不差医学生的2.379倍(95%CI:1.187-4.770)。A型行为的医学生发生焦虑的可能性是非A型行为医学生的3.930倍(95%CI:2.067-7.472)。饮食不规律、不经常运动、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和A型行为是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饮食不规律的医学生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饮食规律医学生的1.926倍(95%CI:1.269-2.924)。不经常运动的医学生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经常运动医学生的1.605倍(95%CI:1.039-2.479)。压力大的医学生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压力不大医学生的4.305倍(95%CI:2.784-6.655)。睡眠质量差的医学生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睡眠质量不差医学生的1.917倍(95%CI:1.257-2.921)。A型行为的医学生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是非A型行为医学生的1.734倍(95%CI:1.060-2.836)。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A型行为对抑郁的影响中,焦虑起着中介作用,大小为0.413(95%CI:0.338-0.493)。时间紧迫性(TH)对抑郁的影响中,焦虑起着中介作用,大小为0.584(95%CI:0.465-0.717)。在竞争敌意(CH)对抑郁的影响中,焦虑起着中介作用,大小为0.641(95%CI:0.508-0.799)。在自主神经均衡性(LF/HF)对焦虑的影响中,A型行为起着中介作用,大小为0.611(95%CI:0.104-1.204)。在自主神经均衡性(LF/HF)对抑郁的影响中,A型行为起着中介作用,大小为0.510(95%CI:0.085-1.004)。【结论】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和A型行为是焦虑的影响因素,饮不食规律、不经常运动、压力大、睡眠质量差和A型行为是抑郁的影响因素;在A型行为类型、时间紧迫性和竞争敌意对抑郁的影响中,焦虑起着中介作用;在自主神经均衡性对焦虑和抑郁的影响中,A型行为起着中介作用。
李霁霖[8](2018)在《正念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A型人格、焦虑和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高血压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同时会导致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高血压疾病不仅仅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还消耗着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国内外很多研究证明高血压是能够进行预防和控制的。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不断攀升,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对于高血压防治以及改善工作基本从生理角度着手,忽略了心理因素对于高血压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高血压患病原因以及从心理学角度去治疗高血压不仅更能够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药物副作用。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选取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正念水平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的影响以及探究正念影响高血压的内在作用机制。而且这对进一步了解高血压发病机制,主要从心理学视角为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四家医院以及三家老年人社区700名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正念五因素量表(FFMQ)、焦虑自评量表(SAS)、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A型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659份,有效率为94.1%。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正念水平、睡眠质量、焦虑水平、A型人格以及血压水平在某些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2)中老年正念水平、睡眠质量、焦虑水平、A型人格以及血压水平两两变量之间相关显着。(3)正念水平能够显着预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焦虑水平、睡眠质量、A型人格共同对血压水平有显着的预测作用。(4)焦虑、睡眠质量在正念水平与血压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睡眠质量和A型人格在正念与焦虑水平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6)A型人格在正念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张冠男[9](2016)在《《“三理”诊疗模式评估及指标手册》的编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自提出以来,一直面临着缺乏相应的临床评估系统和规范可行的操作系统等诸多问题。鉴于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尝试在临床心血管科建立可操作的生理-心理社会-伦理整合诊疗模式,简称“三理”诊疗模式。(1)根据临床心血管科疾病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编制《“三理”诊疗模式评估及指标手册》,作为“三理”诊疗模式在临床中应用的一部分,用于评估与患者疾病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2)按照《“三理”诊疗模式操作手册》和《“三理”诊疗模式评估及指标手册》在临床心血管科实施“三理”诊疗模式,考察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及该模式的有效性。方法(1)在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编制《“三理”诊疗模式评估及指标手册》,以郑州2所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9月12月的住院患者中的200名18岁及以上的住院患者为对象,根据《“三理”诊疗模式评估及指标手册》对其进行评估,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对有效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及信度和效度分析。(2)在河南某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6月9月的住院患者中选取100名年龄在35-70岁、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三理”诊疗模式操作手册》和《“三理”诊疗模式评估及指标手册》实施“三理”诊疗模式,最终回收有效资料93份。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评估手册的题总相关和因子总分相关整体上显着,且系数大于0.3;各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09、0.718、0.672、0.843,重测信度分别为0.908,0.949,0.914,0.980且相关显着,精神症状、生活方式、社会境遇量表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1.03%,90.62%,79.21%。(2)整体上,男性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分显着高于女性患者,社会境遇得分显着低于女性患者;干部人群的生活方式、社会境遇得分显着高于普通职工和农民;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社会境遇得分显着高于冠心病患者和共病患者。(3)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饮酒、吸烟、作息不规律的患者生活压力得分分别显着高于不饮酒、不吸烟、作息规律的患者,作息不规律的患者A型行为得分显着高于作息规律的患者;精神症状总分、社会境遇总分、A型行为总分之间呈显着正相关。(4)入院时两组患者各项得分不存在显着差异,出院时干预组患者精神症状、生活方式、社会境遇得分整体上显着低于入院时得分,随访时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躯体化、钠盐摄入、合理膳食、生活事件等得分及精神症状总分、社会境遇总分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中高血压、心绞痛疗效评估为显效的人数均显着高于评估为有效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仅心绞痛评估为显效的患者人数显着高于评估为有效的患者;干预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得分和随访项目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1)《“三理”诊疗评估及指标手册》可信而有效,可用于“三理”诊疗模式在临床心血管科的实施;(2)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存在精神心理、生活方式、社会境遇问题和A型行为倾向,且不同性别、退休状况、职业、病种的患者显示出不同特点;(3)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社会境遇、A型行为之间密切相关,饮酒、吸烟、作息不规律的患者受生活压力的负性影响更高;(4)“三理”诊疗模式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关的不良心理社会因素,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因素的认识和住院满意度,并获得更好的疗效,在临床中可行。
赵璐[10](2016)在《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血管疾病是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慢性病,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及造成社会经济负担的主要疾病。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发病是一个渐进过程,正常高值血压是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的过渡区域,也是高血压一级预防的基础。与中老年人相比,青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较低,而正常高值血压则是青年人群中很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医学生中也存在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偏高的问题,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和睡眠质量差等都是医学生普遍存在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因此,重视医学生群体正常高值血压,综合各种检测手段,早期辨别高危人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危险因素至关重要。【目的】本研究综合考虑影响正常高值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结合了HRV和CAVI等测量指标,全面调查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的作用路径,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策略,为相关部门制定控制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对策提供政策建议,为探索建立―健康促进学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应用In Body370Biospace人体成分分析仪、SUN-8800健康检测系统、血压脉搏VS-1000动脉硬化检测系统和标准血压测量等方式对吉林省某综合大学医学院的69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包括自行设计医学生健康信息采集表、A型行为量表(TABP)、抑郁量表(SDS)和焦虑量表(SAS)。血压测量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欧姆龙HEM-7420)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体格检查包括对身高、肥胖程度、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和血管弹性的检测。采用In Body370 Biospace人体成分分析仪对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PBF)和腰臀比(WHR)进行测量。采用SUN-8800全自动多功能健康检测系统对心率变异性进行测定。采用血压脉搏VS-1000动脉硬化检测系统测量心-踝血管指数(CAVI)。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AMOS23.0软件包构建SEM,运用极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进行参数估计,构建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的模型。【结果】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检出率为31.5%,高血压的检出率为5.5%。男生、女生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分别为57.4%和18.3%,男生正常高值血压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女生(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高脂饮食、BMI是正常高值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和BMI是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在校正性别、家庭居住地、家族疾病史、高盐饮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睡眠质量差、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A型行为后,与无危险因素群体相比,在正常高值血压群体中,聚集1个、2个、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分别为2.043、2.320和5.308。在高血压群体中,聚集1个和2个危险因素的发病风险分别是无危险因素群体的4.857倍和8.051倍,个体聚集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发病风险最高,为无危险因素群体的58.511倍。在校正性别和年龄后,与LF/HF偏低相比,LF/HF偏高的正常高值血压发病风险显着增加,OR为10.680(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压与CAVI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血压水平对动脉血管弹性无显着影响。通过构建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该模型验证了前人理论研究结果:性别是正常高值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对自主神经功能、肥胖也产生影响,并对血压产生间接作用;年龄对血压、心理应激、自主神经功能有直接影响,且对血压产生间接作用;心理应激对生活习惯有直接影响,且通过影响肥胖程度对血压产生间接作用。揭示了影响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肥胖程度、心理应激、自主神经功能和生活习惯,他们对血压的总效应分别为3.656、-0.126、0.198、0.011、1.419、0.439。标准化总效应显示,正常高值血压各危险因素的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性别(0.443)、肥胖程度(0.147)、自主神经功能(0.074)、年龄(-0.066)、生活习惯(0.034)、心理应激(0.011)。【结论】1.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检出率为31.5%,高血压的检出率为5.5%。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是性别、高脂饮食和BMI。2.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呈聚集性,危险因素数量越多,发病风险越高。对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风险估计应对所有已知的危险因素综合评估,并进行相关干预。3.CAVI结果显示,正常高值血压对医学生动脉血管弹性尚未产生影响,大学阶段是早期干预正常高值血压的良好时机。4.生活习惯通过BMI间接影响血压,心理应激通过诱发不良生活习惯影响血压,BMI与正常高值血压易感性存在密切关联,自主神经系统平衡性失调直接影响正常高值血压。5.应提高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知晓率,建立医学生血压健康监测系统,开展医学生自主性血压健康促进活动,实施学校健康教育策略,实施正常高值血压干预策略。6.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健康管理策略包括建立医学生健康管理机构,开展健康检测与监测;利用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建立高校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应用疾病预测模型,对疾病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强调以控制危险因素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管理。
二、乡镇地区A型行为与高血压关系的家庭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镇地区A型行为与高血压关系的家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某高校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体育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在校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工具 |
1.2.2 资料收集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2.2 研究对象的健康行为情况 |
2.3 研究对象的心身健康状况 |
2.4 研究对象对环境及自我能力的评价 |
2.5 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情况 |
2.5.1 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分布 |
2.5.2 研究对象A型行为得分与常模的比较 |
2.6 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情况 |
2.6.1 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等级分布 |
2.6.2 研究对象睡眠质量得分与常模的比较 |
2.7 影响睡眠质量的单因素组间比较 |
2.7.1 不同一般情况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得分的组间比较 |
2.7.2 不同健康行为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得分的组间比较 |
2.7.3 不同心身状态的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得分的组间比较 |
2.7.4 不同环境及自我能力评价研究对象睡眠质量得分的组间比较 |
2.8 睡眠质量得分与各组间的相关性分析 |
2.8.1 健康行为得分与睡眠质量得分的相关性 |
2.8.2 心身状态得分与睡眠质量得分的相关性 |
2.8.3 环境评价得分与睡眠质量得分的相关性 |
2.8.4 自我能力评价得分与睡眠质量得分的相关性 |
2.8.5 A型行为得分与睡眠质量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
2.9 影响睡眠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
2.10 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及促进建议的质性研究 |
3 讨论 |
3.1 医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 |
3.2 睡眠质量影响因素 |
3.2.1 一般情况对于睡眠质量的影响 |
3.2.2 健康行为对于睡眠质量的影响 |
3.2.3 心身状态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
3.2.4 环境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
3.2.5 自我能力评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
3.2.6 A型行为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
3.2.7 影响睡眠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
3.3 影响睡眠质量的定性分析 |
4 结论 |
4.1 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差 |
4.2 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 |
4.3 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建议 |
第二部分:在校医学生睡眠质量的体育干预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干预研究的样本量估算 |
1.1.2 干预对象选择 |
1.2 干预方案 |
1.3 研究工具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2.2 干预前的睡眠质量情况 |
2.3 体育干预改善睡眠质量效果评价 |
3 讨论 |
3.1 改善睡眠质量的干预措施 |
3.2 快走运动的干预效果评价 |
4 结论 |
4.1 三千米快走运动对医学生睡眠质量具有改善作用 |
4.2 三千米快走运动质量控制方案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青少年学生睡眠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现况调查表 |
附录二 干预前干预后问卷 |
附录三 医学生睡眠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五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3)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现况和职业倦怠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二、结果 |
(一)问卷信度分析 |
(二)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现况 |
1.线路工程人员一般情况 |
2.不同特征的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反应得分比较 |
3.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线路工程人员职业倦怠评估模型构建及评价 |
1.三种职业倦怠评估模型的构建 |
2.不同职业倦怠评估模型评价 |
三、讨论 |
四、结论 |
五、研究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铁路职工职业紧张与健康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正常高值血压中年人群的五态人格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正常高值血压的理论综述 |
1.1 正常高值血压的概念 |
1.2 正常高值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 |
1.3 正常高值血压的危害性 |
1.4 正常高值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
2 五态人格的概念及测验 |
3 血压与人格的相关研究进展 |
4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构想 |
第二章 研究过程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对象 |
4 研究内容与工具 |
5 施测过程 |
6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 不同血压等级的人口学差异 |
1.1 不同血压组被试的人口学分布情况及差异比较 |
1.2 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
2 不同血压组被试的五态人格差异 |
2.1 不同血压组被试的五态人格各维度得分差异比较 |
2.2 五态人格阳分与阴分的差异比较 |
3 正常高值血压与五态人格的关系 |
3.1 正常高值血压与五态人格的相关分析 |
3.2 正常高值血压与五态人格的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不同血压等级的人口学差异及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讨论 |
2 不同血压等级被试的五态人格差异讨论 |
3 正常高值血压与五态人格的关系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5)高血压病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高血压常见心理问题概述 |
1.1 人格特征 |
1.2 负性情绪 |
1.3 心理应激 |
1.4 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 |
2 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现状 |
2.1 支持疗法 |
2.2 个别心理治疗 |
2.3 性格重塑 |
2.4 压力管理 |
2.5 森田疗法 |
2.6 放松疗法 |
2.7 集体治疗 |
2.8 合并药物治疗 |
3 小结 |
(6)中职生的A型人格、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主观幸福感的概述 |
1.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
1.2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论 |
1.2.1 目标理论 |
1.2.2 活动理论 |
1.2.3 适应理论 |
1.2.4 动力平衡理论 |
1.3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
2 A型行为类型的概述 |
2.1 A型行为类型的概念 |
2.2 A型行为类型的心理成因 |
2.2.1 认知理论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2.3 A型行为类型的测量 |
3 社会适应性概述 |
3.1 社会适应性的概述 |
3.2 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
3.3 社会适应性的测量 |
4 主观幸福感、A型行为类型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
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 研究意义 |
3.1 理论意义 |
3.2 实践意义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总体幸福感量表 |
3.4.2 A型行为类型问卷 |
3.4.3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 |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4.1 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特点 |
4.1.1 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 |
4.1.2 不同性别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差异检验 |
4.1.3 不同年龄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差异检验 |
4.1.4 不同年级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差异检验 |
4.1.5 不同家庭所在地职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差异检验 |
4.2 中职学生A型行为人格特点 |
4.2.1 中职学生A型行为的测量现状 |
4.2.2 不同性别中职学生A型行为的差异检验 |
4.2.3 不同年龄中职学生A型行为的差异检验 |
4.2.4 不同年级中职学生A型行为的差异检验 |
4.2.5 不同家庭所在地中职学生A型行为的差异检验 |
4.3 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特点 |
4.3.1 中职学生社会适应的测量现状 |
4.3.2 不同性别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差异检验 |
4.3.3 不同年龄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差异检验 |
4.3.4 不同年级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差异检验 |
4.3.5 不同家庭所在地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差异检验 |
4.4 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A型行为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
4.4.1 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与A型行为人格的关系研究 |
4.4.2 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
4.4.3 中职学生A型行为人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 |
4.4.4 中职学生A型行为类型、社会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
第五部分 分析与讨论 |
5.1 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特点分析 |
5.1.1 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 |
5.1.2 不同性别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差异分析 |
5.1.3 不同年龄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差异分析 |
5.1.4 不同年级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差异分析 |
5.1.5 不同家庭所在地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的差异分析 |
5.2 中职学生A型行为人格特点分析 |
5.2.1 中职学生A型行为的测量现状分析 |
5.2.2 不同性别中职学生A型行为的差异分析 |
5.2.3 不同年龄中职学生A型行为的差异分析 |
5.2.4 不同年级中职学生A型行为的差异分析 |
5.2.5 不同家庭所在地中职学生A型行为的差异分析 |
5.3 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特点分析 |
5.3.1 中职学生社会适应的测量现状分析 |
5.3.2 不同性别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差异检验 |
5.3.3 不同年龄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差异分析 |
5.3.4 不同年级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差异分析 |
5.3.5 不同家庭所在地中职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差异检验 |
5.4 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A型行为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
5.4.1 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与A型行为人格的关系研究 |
5.4.2 中职学生总体幸福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分析 |
5.4.3 中职学生A型行为人格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分析 |
5.4.4 中职学生A型行为类型、社会适应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 |
第七部分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医学生心理健康及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焦虑、抑郁的概述 |
1.3 焦虑、抑郁的测量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焦虑、抑郁的相关研究 |
1.4.2 A型行为与焦虑、抑郁的相关研究 |
1.4.3 心率变异性与焦虑、抑郁的相关研究 |
1.4.4 A型行为、心率变异性、焦虑及抑郁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1.2 研究对象的最小样本量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问卷情况 |
2.2.2 身体测量情况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第3章 结果 |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2 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
3.2.1 医学生焦虑和抑郁的检出情况 |
3.2.2 医学生焦虑、抑郁及各因子的得分情况 |
3.2.3 不同特征医学生焦虑、抑郁检出情况 |
3.3 医学生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 |
3.3.1 医学生A型行为的检出情况 |
3.3.2 医学生A型行为各因子得分情况 |
3.3.3 不同特征医学生A型行为的分布情况 |
3.3.4 医学生A型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3.4 医学生自主神经功能与心理健康 |
3.4.1 医学生心率变异性状况 |
3.4.2 医学生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分布情况 |
3.4.3 不同特征医学生心率变异性的分布情况 |
3.4.4 医学生心率变异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3.5 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A型行为、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 |
3.5.1 医学生焦虑和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
3.5.2 医学生焦虑、抑郁、A型行为及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医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分析 |
4.2 医学生的一般情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4.3 医学生的A型行为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4.3.1 医学生A型行为现状分析 |
4.3.2 医学生A型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4.4 医学生自主神经功能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4.4.1 医学生的自主神经功能现状分析 |
4.4.2 医学生自主神经功能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4.5 A型行为、自主神经功能和心理健康的作用路径分析 |
4.5.1 焦虑在A型行为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 |
4.5.2 A型行为在自主神经均衡性与焦虑和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 |
4.6 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和建议 |
4.6.1 完善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
4.6.2 建立完善系统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监测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4.6.3 开展个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正念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A型人格、焦虑和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正念研究综述 |
2.1.1 正念的定义 |
2.1.2 正念的相关疗法 |
2.1.2.1 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 |
2.1.2.2 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 |
2.1.2.3 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CBT) |
2.1.2.4 正念接纳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 |
2.1.3 正念的测量 |
2.1.4 研究现状 |
2.1.4.1 国内正念研究现状 |
2.1.4.2 国外正念研究现状 |
2.2 A型人格综述 |
2.2.1 A型人格的定义 |
2.2.2 A型人格的测量 |
2.2.2.1 结构会谈法 |
2.2.2.2 詹金斯活动量表 |
2.2.2.3 日常活动量表 |
2.2.2.4 伯特操作测验 |
2.2.2.5 A型行为量表 |
2.3 焦虑情绪综述 |
2.3.1 焦虑的定义 |
2.3.2 焦虑情绪测量 |
2.3.2.1 焦虑自评量表 |
2.3.2.2 焦虑状态-特质问卷 |
2.3.2.3 交往焦虑量表 |
2.3.2.4 贝克焦虑量表 |
2.3.2.5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 |
2.3.2.6 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 |
2.3.2.7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2.3.3 焦虑的相关理论 |
2.3.3.1 精神分析理论 |
2.3.3.2 行为主义理论 |
2.3.3.3 人本主义理论 |
2.3.3.4 认知理论 |
2.4 睡眠质量研究综述 |
2.4.1 睡眠质量的定义 |
2.4.2 睡眠质量的测量 |
2.4.2.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2.4.2.2 多导睡眠图监测 |
2.4.2.3 睡前问卷 |
2.4.2.4 睡醒问卷 |
2.4.3 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 |
2.4.3.1 人格特点 |
2.4.3.2 情绪 |
2.4.3.3 压力事件 |
2.5 高血压研究综述 |
2.5.1 高血压的定义与诊断 |
2.5.2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
2.5.2.1 生理因素 |
2.5.4.2 心理因素 |
2.6 相关研究 |
2.6.1 正念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
2.6.2 正念与睡眠质量 |
2.6.3 正念与焦虑 |
2.6.4 正念与A型人格 |
2.6.5 焦虑与睡眠质量 |
2.6.6 人格与焦虑 |
2.6.7 人格与睡眠质量 |
2.6.8 人格与高血压 |
2.6.9 正念水平、睡眠质量、焦虑、人格、血压关系研究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与施测方法 |
3.2.2 研究工具 |
3.2.2.1 五因素正念量表 |
3.2.2.2 焦虑自评量表 |
3.2.2.3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3.2.2.4 A型人格问卷 |
3.3 统计和分析方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 |
结果与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 |
4.1.1 中老年正念水平描述性统计 |
4.2 正念,睡眠质量,焦虑,睡眠质量,血压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
4.2.1 不同性别中老年人在各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4.2.2 不同受教育程度中老年人在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
4.2.3 不同职业中老年人在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
4.2.4 不同年龄中老年人在各变量的差异分析 |
4.3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
4.3.1 中老年正念水平与血压水平相关分析 |
4.3.2 中老年正念水平与睡眠质量相关分析 |
4.3.3 中老年正念与焦虑相关分析 |
4.3.4 中老年正念与A型人格相关分析 |
4.3.5 中老年睡眠质量与焦虑相关分析 |
4.3.6 中老年睡眠质量与人格相关分析 |
4.3.7 中老年睡眠质量与血压水平相关分析 |
4.3.8 中老年焦虑与人格相关分析 |
4.3.9 中老年焦虑水平与血压水平相关分析 |
4.3.10 中老年A型人格与血压水平相关分析 |
4.4 各变量回归分析 |
4.4.1 正念水平对血压的直接影响 |
4.4.2 正念水平对焦虑的直接影响 |
4.4.3 正念水平对睡眠质量的直接影响 |
4.4.4 正念水平对A型人格的直接影响 |
4.4.5 A型人格对焦虑的直接影响 |
4.4.6 A型人格对睡眠质量的直接影响 |
4.4.7 A型人格对血压的直接影响 |
4.4.8 睡眠质量对焦虑的直接影响 |
4.4.9 睡眠质量对血压的直接影响 |
4.4.10 焦虑对血压的直接影响 |
4.5 路径分析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中老年正念水平、睡眠质量、焦虑水平、A型人格、血压水平总体情况分析 |
5.1.1 正念的现状分析 |
5.1.2 中老年A型人格的现状分析 |
5.1.3 中老年焦虑水平的现状分析 |
5.1.4 中老年睡眠质量的现状分析 |
5.1.5 中老年血压水平的现状分析 |
5.2 中老年正念水平、睡眠质量、焦虑水平、A型人格、血压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分析 |
5.2.1 正念和血压的性别差异性检验分析 |
5.2.2 正念和血压的受教育程度差异性检验分析 |
5.2.3 正念和血压的职业差异性检验分析 |
5.2.4 正念和血压的年龄差异性检验分析 |
5.3 各变量相关关系讨论 |
5.3.1 正念与血压水平相关关系讨论 |
5.3.2 正念与睡眠质量相关关系讨论 |
5.3.3 正念与焦虑水平相关关系讨论 |
5.3.4 正念与A型人格相关关系讨论 |
5.3.5 焦虑与睡眠质量相关关系讨论 |
5.3.6 睡眠质量与A型人格相关关系讨论 |
5.3.7 睡眠质量与血压水平相关关系讨论 |
5.3.8 焦虑水平与血压水平相关关系讨论 |
5.3.9 A型人格与血压水平相关关系讨论 |
5.4 各变量回归关系讨论 |
5.4.1 大学生正念水平、睡眠质量、焦虑水平、A型人格对血压水平的回归关系讨论 |
5.4.2 中老年正念水平、焦虑水平、睡眠质量、A型人格、血压水平之间的作用机制 |
第6章 结论 |
6.1 本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和不足 |
6.2.1 创新性 |
6.2.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三理”诊疗模式评估及指标手册》的编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三理”诊疗模式的提出背景 |
1.1.1 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性 |
1.1.2 伦理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1.1.3 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中的尝试与困难 |
1.2 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
1.2.1 原发性高血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
1.2.2 冠心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
1.2.3 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测量 |
1.3 研究思路 |
1.3.1 问题提出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假设 |
1.3.4 研究意义 |
2 研究一:《“三理”诊疗模式评估及指标手册》的编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2.1 手册的编制 |
2.2.2 研究对象 |
2.2.3 研究过程 |
2.3 研究结果 |
2.3.1 项目分析 |
2.3.2 信度分析 |
2.3.3 效度分析 |
3 研究二:临床心血管科“三理”诊疗模式的实施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工具 |
3.2.3 研究过程 |
3.3 研究结果 |
3.3.1 心血管疾病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3.3.2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情况 |
3.3.3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状况 |
3.3.4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社会境遇状况 |
3.3.5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A型行为状况 |
3.3.6 心血管疾病精神症状、生活方式、社会境遇、A型人格的关系 |
3.3.7“三理”诊疗模式的有效性检验 |
4 讨论 |
4.1 《“三理”诊疗模式评估及指标手册》的信效度检验 |
4.2 心血管疾病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4.3 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症状、生活方式、社会境遇、A型人格状况 |
4.3.1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精神症状情况 |
4.3.2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情况 |
4.3.3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社会境遇情况 |
4.3.4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A型人格情况 |
4.3.5 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症状、生活方式、社会境遇、A型人格的关系 |
4.4“三理”诊疗模式的有效性检验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 |
5.3 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简历 |
致谢 |
(10)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略缩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正常高值血压 |
1.1.2 正常高值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 |
1.1.3 正常高值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 |
1.1.4 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 |
1.1.5 正常高值血压的靶器官损害 |
1.1.6 正常高值血压的干预措施 |
1.2 大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研究进展 |
1.2.1 大学生正常高值血压与社会人口学 |
1.2.2 大学生正常高值血压与生活习惯 |
1.2.3 大学生正常高值血压与心理应激 |
1.2.4 大学生正常高值血压与体重指数 |
1.2.5 大学生正常高值血压与自主神经功能 |
1.2.6 大学生高血压疾病的干预措施 |
1.3 研究应用的理论基础 |
1.3.1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
1.3.2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
1.3.3 健康管理理论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选择 |
2.1.2 样本数量 |
2.2 研究方法 |
2.2.1 问卷调查 |
2.2.2 体格检查 |
2.3 诊断标准及主要指标定义 |
2.3.1 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诊断标准 |
2.3.2 主要指标分组标准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软件 |
2.6 技术路线 |
第3章 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现状及危险因素 |
3.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
3.1.1 性别构成 |
3.1.2 年级构成 |
3.1.3 城乡构成 |
3.2 社会人口学特征 |
3.3 家族疾病史 |
3.4 生活习惯 |
3.4.1 高盐饮食情况 |
3.4.2 高脂饮食情况 |
3.4.3 高糖饮食情况 |
3.4.4 吸烟情况 |
3.4.5 饮酒情况 |
3.4.6 运动情况 |
3.4.7 睡眠情况 |
3.5 肥胖程度 |
3.5.1 体重指数 |
3.5.2 腹型肥胖 |
3.5.3 体脂百分比 |
3.6 心理应激 |
3.6.1 A型行为 |
3.6.2 抑郁情况 |
3.6.3 焦虑情况 |
3.7 正常高值血压的检出情况 |
3.7.1 平均血压水平 |
3.7.2 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的检出率 |
3.8 正常高值血压的单因素分析 |
3.8.1 社会人口学特征 |
3.8.2 家族疾病史 |
3.8.3 生活习惯 |
3.8.4 肥胖程度 |
3.8.5 心理应激 |
3.9 多因素回归分析 |
3.9.1 正常高值血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9.2 高血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10 危险因素数量与发病风险的关系 |
3.10.1 不同血压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数量比较 |
3.10.2 危险因素数量与发病风险的关系 |
3.11 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对动脉血管弹性的影响 |
3.11.1 医学生动脉血管弹性状况 |
3.11.2 正常高值血压对动脉血管弹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
4.1 自主神经功能状况 |
4.2 心率变异性的单因素分析 |
4.2.1 社会人口学特征 |
4.2.2 肥胖程度 |
4.2.3 心理应激 |
4.3 心率变异性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4 心率变异性对正常高值血压的影响 |
4.4.1 HRV频域指标在不同血压人群的分布 |
4.4.2 HRV频域指标对正常高值血压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5.1 结构方程模型 |
5.1.1 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和应用 |
5.1.2 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 |
5.1.3 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的步骤 |
5.2 因子分析 |
5.2.1 因子分析 |
5.2.2 潜变量命名 |
5.3 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5.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
5.3.2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 |
5.3.3 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 |
5.3.4 结构方程模型的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讨论 |
6.1 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检出率偏高 |
6.2 性别是正常高值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 |
6.3 生活习惯通过BMI间接影响血压 |
6.4 心理应激通过诱发不良生活习惯影响血压 |
6.5 BMI与正常高值血压易感性存在密切关联 |
6.6 危险因素聚集的数量影响发病风险 |
6.7 ANS平衡性失调直接影响正常高值血压 |
6.8 正常高值血压对医学生动脉血管弹性没有影响 |
第7章 医学生血压健康管理策略 |
7.1 建立医学生健康管理机构,开展健康检测与监测 |
7.2 利用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建立高校健康管理信息平台 |
7.3 应用疾病预测模型,对疾病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
7.4 强调以控制危险因素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管理 |
7.5 实施正常高值血压干预措施 |
7.5.1 提高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的知晓率 |
7.5.2 开展医学生自主性血压健康促进活动 |
7.5.3 实施学校健康教育策略 |
7.6 提出医学生血压健康管理的策略 |
第8章 展望 |
第9章 结论与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乡镇地区A型行为与高血压关系的家庭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某高校医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体育干预研究[D]. 张童欢.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3]线路工程人员职业紧张现况和职业倦怠评估研究[D]. 王阳. 东南大学, 2020(01)
- [4]正常高值血压中年人群的五态人格相关研究[D]. 陈增鹏.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高血压病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 余建英,董再全,胡嘉玳.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8(03)
- [6]中职生的A型人格、社会适应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 杨徐欢.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1)
- [7]医学生心理健康及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查研究[D]. 李眩眩. 吉林大学, 2018(01)
- [8]正念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A型人格、焦虑和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D]. 李霁霖.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9]《“三理”诊疗模式评估及指标手册》的编制及应用[D]. 张冠男. 郑州大学, 2016(03)
- [10]医学生正常高值血压危险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研究[D]. 赵璐. 吉林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