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隔震结构论文-颜桂云,潘晨阳,薛潘荣,方艺文,潘钦锋

高层隔震结构论文-颜桂云,潘晨阳,薛潘荣,方艺文,潘钦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层隔震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高层结构,摩擦摆隔震,土-结构相互作用

高层隔震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颜桂云,潘晨阳,薛潘荣,方艺文,潘钦锋[1](2019)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减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断层地震动中长周期、短持时和高能量的加速度脉冲将对高层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减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后的隔震结构将产生动力耦合效应,可能进一步放大隔震结构地震响应。为此,通过一幢框架-核心筒高层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考察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框架-核心筒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楼层加速度和隔震层变形等响应规律,揭示隔震体系的损伤机理。基于集总参数SR(sway-rocking)模型,分析不同场地类别与不同地震动类型对隔震体系动力响应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层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减震效果相比普通地震动减震效果变差,楼层剪力、层间位移角和隔震层变形等超越普通地震动作用下的1.5倍;对于Ⅲ和Ⅳ类场地类别,考虑SSI效应使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进一步放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随着土质变软增大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刘立德[2](2019)在《高烈度区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屈重比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未来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社会重要功能的RC框架-核心筒高层结构的地震功能可恢复日益得到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隔震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提高结构的震后恢复能力,同时还可降低上部结构的设计难度。然而高烈度区该类结构的隔震设计案例还相对较少,关键设计参数对结构关键设计指标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更缺乏关键设计参数的建议取值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高效设计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团队设计的系列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工程案例(10个),综合考虑不同隔震方案(核心筒下沉隔震方案和整体±0隔震方案),以一栋代表性结构为例阐述了该类高层隔震结构的设计难点,对比分析了不同隔震方案的地震响应特征,识别了影响设计效率和精度的关键设计参数——屈重比。(2)以两栋高度不同的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工程案例为原型,考虑不同隔震设计方案的影响,设计了具有不同屈重比的28个分析案例。基于精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屈重比对该类结构关键设计指标(包括减震系数和隔震层位移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减震系数和隔震沟尺寸限值要求分别决定了屈重比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适用于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的屈重比可取为2%~3%。(3)梳理了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的设计流程,明确了关键设计难点问题在于:1)上部结构设计周期T_f不易确定;2)不同位置隔震支座承担的长期面压σ~g不易选取;3)缺乏关键设计参数(屈重比)的建议取值范围指导支座类型确定。上述问题导致传统隔震结构设计需要反复迭代,设计效率低下。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1)建议了上部结构周期T_f的经验计算公式;2)建议了不同位置隔震支座的长期面压σ~g的取值范围;3)建议了屈重比取值范围(2%~3%)和隔震支座布置原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本不需迭代的高效隔震设计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两栋RC框架-核心筒高层结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不需迭代,设计结果准确且效率高。(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颜桂云,肖晓菲,潘钦锋,方艺文[3](2019)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高层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减震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在远场长周期地震动长持时的长周期成份作用下,尤其是类谐波成份作用下,隔震层上部结构的减震性能将可能无法得到保证,且摩擦摆支座亦可能产生超限变形。为此,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减震性能需进一步探讨。通过一幢框架-核心筒高层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揭示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尤其是在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下框架-核心筒高层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提出在隔震层增设黏滞阻尼器对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控制。结果表明:摩擦摆隔震不能满足结构在远场类谐和长周期地震动作用的减震要求,而且还将放大其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响应;组合隔震结构能较有效地控制长周期地震动、特别是远场类谐和长周期地震作用下隔震层上部结构以及隔震层的弹塑性地震响应,尤其可显着减小隔震支座的最大变形,使其不超越隔震支座的容许变形值。(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9年02期)

卢嘉茗,解琳琳,李爱群,曾德民,杨参天[4](2019)在《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楼面加速度响应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栋设防烈度为8.5度、近断层且具有不同高度的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工程案例为原型,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包括不同隔震设计方案、不同结构高度、不同屈重比的影响,基于精细有限元模型对20个设计案例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结构楼面加速度响应特征分析,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楼面绝对加速度峰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剪力墙高层隔震结构、框架-剪力墙高层隔震结构相类似,该类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楼面绝对加速度峰值呈现出典型的K型分布特征,结构顶层、底部和中部点的楼面绝对加速度峰值分别为地面输入加速度峰值的59%~70%,63%~76%和18%~22%。同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罕遇地震下28%~45%的楼层的楼面绝对加速度峰值会超过3m/s~2,可能会引起楼层重要设备的损伤。(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7期)

李大立,华水根,朱斌[5](2019)在《某高层隔震结构多遇及罕遇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实际工程为例,通过选取相关单元参数,合理布置隔震支座,对该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分析,分别对比隔震结构和普通结构的地震反应。在对隔震结构进行多遇地震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快速非线性分析方法,进一步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隔震分析,对结构层间位移响应、层间剪力以及地震作用下能量分析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反应,研究表明该结构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9年02期)

齐杰,孙建琴[6](2019)在《多向地震动输入对高层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抗规对于隔震结构设计分析采用地震动输入问题并无特别说明。由于地震动具有空间性以及高层基础隔震结构的特殊性,本文以位于9度区的某高层RC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为例。根据规范选取7条地震记录,应用ETABS有限元软件采用FNA法对隔震结构输入单向、双向和叁向地震动,对比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楼层加速度以及隔震支座反应,讨论多向地震动对高层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向地震动输入对隔震结构层间位移、楼层加速度、支座面压和支座滞回均有影响,建议对隔震结构设计分析考虑多向地震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9年02期)

李爱群,解琳琳,曾德民,杨参天,刘立德[7](2018)在《高烈度区高层隔震结构研究新进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功能可恢复已逐渐成为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隔震技术是实现高烈度区高层结构震后功能可恢复的重要手段。研究团队完成了高烈度区高层隔震建筑群的工程设计实践,并以此为基础,针对高烈度区高层隔震结构相关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该高层建筑群位于高烈度近断层地区,设计中需引入近断层系数以考虑近断层影响,若采用传统抗震设计方案,设计难度大,且经济性难以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为了提升建筑群的安全性能和经济性,研究团队完成了(本文来源于《建筑》期刊2018年21期)

王昌盛,徐家云[8](2018)在《多高层隔震结构等效简化模型动力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现有多高层隔震结构等效模型的研究基础,提出了多高层隔震结构等效模型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使结构响应解析解具备明确的物理与工程意义。针对多层隔震结构等效简化后的两自由度模型,其运动方程的求解若采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的强振型解耦法将产生较大误差,采用Kelly法解耦求解可使求解结果精度大大提高。针对高层隔震结构等效简化后的叁自由度模型,先采用强振型解耦法解耦,分析强振型解耦法求解的误差,对结果进行修正,即采用提升强振型解耦精度的方法求解同样可使求解精度大大提高。同时,用标准2阶振子的位移和速度表示非经典阻尼隔震结构的位移响应,使得现有基于经典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具有非经典阻尼特性的隔震结构。结合两个算例,分别将多层和高层原结构简化为两自由度和叁自由度模型,通过对原结构和等效简化模型对比求解验证了等效简化模型的有效性,且所提的针对非经典阻尼隔震结构的近似解耦求解方法是简单有效的,从而使得对于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更加完备。(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刘立德,解琳琳,李爱群,尹传印,曾德民[9](2018)在《高烈度区RC剪力墙高层隔震结构合理屈重比取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功能可恢复已逐渐成为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隔震技术是实现高烈度区RC剪力墙高层结构震后功能可恢复的重要手段。屈重比是隔震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然而目前对于该类隔震结构的合理屈重比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3栋位于高烈度区的RC剪力墙高层隔震设计案例为原型,基于精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屈重比对该类结构减震系数和隔震层位移的影响规律,建议了适用于RC剪力墙高层隔震结构的合理屈重比取值范围(2. 0%~2. 7%)。本文的相关成果可为RC剪力墙高层结构隔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8年05期)

杨参天,解琳琳,李爱群,曾德民,刘立德[10](2018)在《适用于高层隔震结构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功能可恢复已逐渐成为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隔震技术是实现高烈度区高层结构震后功能可恢复的重要手段。地震作用下,关键工程需求参数(主要包括上部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MIDR、顶层最大位移MRD和楼面最大加速度MFA以及最大隔震层位移MBD)是评价该类结构是否满足功能可恢复需求的重要指标。合理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是预测结构响应和评价结构地震功能可恢复能力的重要基础,该研究基于4个高层隔震案例,考虑结构体系、高度、隔震方案、屈重比和地震动类型等因素的影响,评估了25个地震动强度指标与高层隔震结构关键工程需求参数的相关性。识别了与各关键工程需求参数相关性最佳的地震动强度指标,明确了综合平衡性最佳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并讨论了各因素的影响效应。该研究成果可为基于功能可恢复的高层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和设计方法的提出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8年08期)

高层隔震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未来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社会重要功能的RC框架-核心筒高层结构的地震功能可恢复日益得到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隔震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提高结构的震后恢复能力,同时还可降低上部结构的设计难度。然而高烈度区该类结构的隔震设计案例还相对较少,关键设计参数对结构关键设计指标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更缺乏关键设计参数的建议取值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高效设计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团队设计的系列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工程案例(10个),综合考虑不同隔震方案(核心筒下沉隔震方案和整体±0隔震方案),以一栋代表性结构为例阐述了该类高层隔震结构的设计难点,对比分析了不同隔震方案的地震响应特征,识别了影响设计效率和精度的关键设计参数——屈重比。(2)以两栋高度不同的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工程案例为原型,考虑不同隔震设计方案的影响,设计了具有不同屈重比的28个分析案例。基于精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屈重比对该类结构关键设计指标(包括减震系数和隔震层位移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减震系数和隔震沟尺寸限值要求分别决定了屈重比的上限值和下限值,适用于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的屈重比可取为2%~3%。(3)梳理了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的设计流程,明确了关键设计难点问题在于:1)上部结构设计周期T_f不易确定;2)不同位置隔震支座承担的长期面压σ~g不易选取;3)缺乏关键设计参数(屈重比)的建议取值范围指导支座类型确定。上述问题导致传统隔震结构设计需要反复迭代,设计效率低下。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1)建议了上部结构周期T_f的经验计算公式;2)建议了不同位置隔震支座的长期面压σ~g的取值范围;3)建议了屈重比取值范围(2%~3%)和隔震支座布置原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本不需迭代的高效隔震设计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了两栋RC框架-核心筒高层结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基本不需迭代,设计结果准确且效率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层隔震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颜桂云,潘晨阳,薛潘荣,方艺文,潘钦锋.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减震性能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9

[2].刘立德.高烈度区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屈重比影响规律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3].颜桂云,肖晓菲,潘钦锋,方艺文.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高层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的减震性能[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

[4].卢嘉茗,解琳琳,李爱群,曾德民,杨参天.RC框架-核心筒高层隔震结构楼面加速度响应特征研究[J].建筑结构.2019

[5].李大立,华水根,朱斌.某高层隔震结构多遇及罕遇地震反应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

[6].齐杰,孙建琴.多向地震动输入对高层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影响[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

[7].李爱群,解琳琳,曾德民,杨参天,刘立德.高烈度区高层隔震结构研究新进展与应用[J].建筑.2018

[8].王昌盛,徐家云.多高层隔震结构等效简化模型动力响应分析[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8

[9].刘立德,解琳琳,李爱群,尹传印,曾德民.高烈度区RC剪力墙高层隔震结构合理屈重比取值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8

[10].杨参天,解琳琳,李爱群,曾德民,刘立德.适用于高层隔震结构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研究[J].工程力学.2018

标签:;  ;  ;  ;  

高层隔震结构论文-颜桂云,潘晨阳,薛潘荣,方艺文,潘钦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