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板坯加热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Hi-B取向电工钢,板坯,低温加热,生产工艺
低温板坯加热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齐殿威,陈妍,吴美庆,牟昊,丁伟[1](2013)在《国外采用板坯低温加热工艺生产Hi-B取向电工钢最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新日铁、JFE及浦项等国外钢铁公司2008年以来在日本专利局、欧洲专利局(EP)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申请公开的有关生产Hi-B取向电工钢典型专利技术,概述了近年来国外大型钢铁企业采用低温板坯加热(坯加热温度<1 280℃)技术生产Hi-B取向电工钢主要技术重点,即将调节关键化学成分Al、N、Sn及Sb等与工艺改进相结合。最后介绍了国外大型钢铁企业采用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生产Hi-B取向电工钢实例。(本文来源于《上海金属》期刊2013年03期)
孙颖,赵宇,李波[2](2010)在《低温板坯加热取向硅钢退火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的1350℃高温工艺相比,低温板坯加热方式生产取向硅钢由于具有减少能耗和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目前电工钢生产企业的研发热点。本文采用低温板坯加热方式制备普通取向硅钢,利用不同的退火实验来探索适合低温板坯加热取向硅钢合理的工艺流程;并通过观察微观组织和织构的变化来考察低温工艺与传统工艺的差别。(本文来源于《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12-09)
吴忠旺,李军,赵宇,李波[3](2010)在《低温板坯加热技术取向硅钢脱碳及渗氮工艺与组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实验室中采用低温板坯加热技术制备取向硅钢(低温取向硅钢),并对低温取向硅钢的脱碳及渗氮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50℃下进行120~150s的脱碳处理,脱碳效果明显,初次再结晶晶粒大小适宜;采用10~15%氨气混合气氛进行渗氮,渗氮效果较好,可以获得合适的渗氮量。采用透射电镜对脱碳和渗氮处理后的析出物进行研究,发现脱碳退火样品基体中存在少量的方形AlN析出物,渗氮处理后样品基体中新形成大量Si_3N_4析出物。(本文来源于《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12-09)
周谊军,夏兆所,王全礼,许学勇,潘丽梅[4](2010)在《普通取向硅钢低温板坯加热省回复工艺中抑制剂的析出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采用"固有抑制剂法"低温板坯加热省回复工艺试制普通取向硅钢冷轧板高温退火过程中抑制剂的析出行为,分析了各种抑制剂对初次再结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除常规AlN和AlN+Cu_2S析出物之外,还有少量短棒状MnSiN_2析出相(正交结构)。AlN相具有强烈的抑制效果,起到了主抑制剂作用;少量的MnSiN_2相具有辅助抑制作用,同时在高温退火条件下,部分MnSiN_2分解并与基体中的Al作用生成AlN,加强了AlN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12-09)
孙颖,李军,赵宇,喻晓军,连法增[5](2009)在《采用低温板坯加热工艺生产的取向硅钢中抑制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采用低温板坯加热工艺生产的取向硅钢的抑制剂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本工艺的抑制剂是在热轧阶段开始弥散析出的,热轧板、脱碳退火板和回复板析出相的抑制能力呈递增趋势。抑制剂以Cu2S为主,还有一定量的(Cu,Mn)S、Cu2S+AlN等复合析出相,AlN不起抑制剂作用。(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09年05期)
孙颖[6](2009)在《低温板坯加热工艺制备取向硅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效、节能,环保的工艺方式生产取向硅钢是当前世界各大电工钢生产厂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各种有效措施中,采用降低板坯加热温度的方式生产取向硅钢已成为该领域的研发热点。本论文即采用低温板坯加热工艺于实验室进行0.30mm厚度取向硅钢的研制。通过不同成分方案及系列工艺实验对比,根据磁性能测量结果总结出合理的成分与制备工艺。文章对取向硅钢板坯加热、热轧、冷轧以及退火等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部分工艺阶段取向硅钢抑制剂的构成与特点,微观组织与织构的演变规律,讨论了取向硅钢成品磁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而探索低温板坯加热工艺制备取向硅钢的机理。通过大量实验可知,取向硅钢的成分范围窄,工艺参数限制严格,成分与工艺密切相关,各步工艺之间也互相制约。经过系列对比实验所得的合理工艺流程如下:将取向硅钢板坯于1250℃温度下加热30min后热轧至2.3mm厚度;然后将热轧板进行一次冷轧达到0.65mm厚度;将一次冷轧板于840℃温度下脱碳退火后,再进行第二次冷轧,达到0.30mm的成品厚度;随后进行550℃回复处理、涂MgO隔离剂后开始高温退火,即以50℃/h的速率由室温缓慢升温至1200℃,其后的高温净化处理、降温工艺以及退火气氛均与传统CGO钢的生产工艺相同。由该低温工艺制备的取向硅钢成品可以达到良好稳定的磁性能。实验表明,抑制剂在高温退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即抑制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促使位向准确的Goss晶核在达到二次再结晶开始温度后充分发展成为高强度分布的Goss二次晶粒。通过对取向硅钢中析出第二相质点的观察分析可知,低温工艺的抑制剂以Cu2S为主,(Cu, Mn)S及(Mn, Cu)S为辅,从热轧阶段开始大量析出。Cu2S颗粒尺寸细小,分布密度高,抑制能力能够满足取向硅钢的生产要求,并且超过传统CGO钢的常用抑制剂MnS。实验证明,本成分方案取向硅钢在一定情况下能够形成细小弥散分布的AlN析出相,但在本文低温工艺条件下并不能独立地大量弥散析出。低温工艺取向硅钢的微观组织和织构的演变规律从脱碳退火后开始与高温工艺有着明显差别。低温工艺于中间退火过程中完成脱碳反应。回复处理后,钢中的冷轧态组织及织构特征延续至高温退火的初次再结晶开始之前。在高温退火的升温阶段中,采用缓慢速率的加热方式能够延缓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过程,使得成品的二次再结晶发展完善,Goss织构组分占有率高,位向准确,成品晶粒尺寸远远大于传统工艺生产的CGO钢,获得理想的磁性能。(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9-05-01)
朱文英[7](2001)在《板坯低温加热工艺生产取向硅钢片》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按AlN等抑制剂方法采用板坯低温加热工艺生产取向硅钢片的原理和条件 ,并列举了几个实例。(本文来源于《上海金属》期刊2001年04期)
Chol.GyuSeung,卢凤喜[8](1997)在《浦项取向电工钢板生产采用低温板坯加热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发明系有关用于变压器、电机、发电机及其它电力装置中铁芯的取向电工钢板的生产方法。通过设计钢成分,板坯在1250~1320℃温度范围加热,并进行热轧、冷轧及热处理,最终制造成一般取向硅钢及高磁感取向硅钢。这一板坯加热温度范围与普钢的处理条件相同,因此只用现有的生产条件及生产设备,即可生产具有(110)[001]高取向度二次再结晶、磁感高、铁损低的取向材。由于板坯加热温度低,几乎无烧损,简化生产工艺,故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武钢技术》期刊1997年08期)
低温板坯加热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传统的1350℃高温工艺相比,低温板坯加热方式生产取向硅钢由于具有减少能耗和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目前电工钢生产企业的研发热点。本文采用低温板坯加热方式制备普通取向硅钢,利用不同的退火实验来探索适合低温板坯加热取向硅钢合理的工艺流程;并通过观察微观组织和织构的变化来考察低温工艺与传统工艺的差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板坯加热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齐殿威,陈妍,吴美庆,牟昊,丁伟.国外采用板坯低温加热工艺生产Hi-B取向电工钢最新进展[J].上海金属.2013
[2].孙颖,赵宇,李波.低温板坯加热取向硅钢退火工艺研究[C].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3].吴忠旺,李军,赵宇,李波.低温板坯加热技术取向硅钢脱碳及渗氮工艺与组织研究[C].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4].周谊军,夏兆所,王全礼,许学勇,潘丽梅.普通取向硅钢低温板坯加热省回复工艺中抑制剂的析出特点[C].2010第11届中国电工钢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5].孙颖,李军,赵宇,喻晓军,连法增.采用低温板坯加热工艺生产的取向硅钢中抑制剂的研究[J].钢铁.2009
[6].孙颖.低温板坯加热工艺制备取向硅钢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
[7].朱文英.板坯低温加热工艺生产取向硅钢片[J].上海金属.2001
[8].Chol.GyuSeung,卢凤喜.浦项取向电工钢板生产采用低温板坯加热工艺[J].武钢技术.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