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一厂医院
【摘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产生来源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在食物中含有,同时在空气中也长期存有,对于糖尿病的实际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主要根据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单位体内胰岛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根据分析结果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进行明确的阐述,以此为降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糖尿病发病影响而提供相关理论知识。
【关键词】环境;内分泌;干扰;糖尿病;发病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使之成为无法有效治愈的严重病患之一。糖尿病的产生原因较多,需根据患者的患病类型选择适宜的医疗手段。而环境内分泌干扰则使糖尿病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充分的保障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实际有效性,继而对糖尿病患者的实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成为降低糖尿病治愈效果的重要影响要素。
一、EED的来源和分类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主要来源于除草剂、杀虫剂、防腐剂、杀菌剂、塑料增塑剂、洗涤剂、阻燃剂、化工副产品等人类活动释放到环境中的各种化学制品。目前已掌握的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化学物质有70余种,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多氯联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氯代烃类、芳香族碳化烃类、双酚类、烷基酚类、联苯酚类、氯酚类、硝基苯类、呋喃类、有机锡类、重金属类等。可见,EED包含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分布甚广,极易被人或动物摄入体内,从而造成危害。
二、EED的特性和作用方式
如前所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彼此之间的化学结构虽然差异很大,但化学性质却都非常稳定,在体内和体外都不易被分解,残留期长。其大多为亲脂性化合物,摄入后在脂肪组织中累积浓聚,不易排出或不排出,并可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在动物和人体内富集,属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POP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体内激素的动态平衡,其可能的作用方式有。①模拟内生激素的效果。②拮抗内生激素。③影响内生激素合成与代谢。④干扰内生激素受体的合成。
三、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6月某院就诊并通过各项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身体健康的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性23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6.4岁,女性27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2.1岁;实验组男性25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7.1岁,女性25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4.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实验知情同意。
2.实验方法
为提高实验准确性,患者需保持空腹12小时,并避免摄入含有糖类水分。而后应在次日早上进行静脉取血。对于处于经期阶段的女性而言,应避免在该阶段内进行取血化验,需在月经结束后的3日或闭经三个月后进行静脉取血,从而以免因此对指标测定准确性产生影响。实验软件的应用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对比分析及统计等相关方面工作。
3.观察指标
根据内分泌环境干扰种类的不同,主要将血糖指数、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作为观察指标基础,并将BPA、DBP、OP、BBP、DEHP5种不同干扰物作为观察指标的主要方向。胰岛素敏感指数主要针对空腹血糖进行检验,胰岛素乘积倒数的自然对数值是运算的主要方式。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能够有效的将胰岛素抵抗过程进行呈现。通常胰岛素敏感性较低,则可判断为观察单位胰岛素应用效果较差,此时其对糖类的分解能力便有所下降。而敏感性较高,则反之能够有效的对糖物质进行充分的分解。
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在本文中应用优势明显,能够更为直观的将患者对比数据进行呈现。在计量资料方面主要选用T检验。同时为提高数据对于检验实际效果,本文将计数资料选择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以P<0.05为对比研究的差异标准。
四、结果
患者检验数据均以生化检验信息为衡量标准。在其得到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等相关数据后。按胰岛素实际抵抗指数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含量分为5个种类,从而使实验全面性及准确性得以有效提升。具体数据信息可见表1数据。
表1实验数据表
在表1实验组的对比中,能够明确的看出胰岛素敏感指数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因此根据实际实验数据可判断,2型糖尿病在实际的环境干扰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抵抗症状。而在对5中不同内分泌环境干扰物含量进行比对分析的过程中,则存在两组BPA、DBP、BBP、DEHP含量实验差异明显问题。在OP含量的对比实验中,则不存在明显差异。
五、讨论
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及运动量的降低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全球范围内特殊体质人群的增加也成为糖尿病发生的首要因素之一。2型糖尿病的产生与胰岛素抵抗有着必然的联系。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则由葡萄糖摄入过高及利用效率下降而促成。在本文的实际试验中,主要低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过程做出分析。低敏感指数的胰岛素实际应用效果不佳,产生的抵抗效果强烈,因此便难以充分的发挥出降低血糖的重要作用。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可通过干扰生物内保持自身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的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等过程,对生物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在工业化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物质被发现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这些物质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分布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很容易接触这些物质而受到潜在的危害。
学者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肿瘤或生殖的影响研究较多而对糖尿病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以及体内5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含量的研究,发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剧,导致糖代谢紊乱,认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六、结语
环境内分泌物对于糖尿病发病干扰较为严重,不仅易导致胰岛素失去其实际的应用效果,同时加速了糖尿病其余种类疾病发病的基本概率。因此环境内分泌物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发病影响要素之一。对于该问题的解决,仍应从环境及医学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提高糖尿病患者治愈效果,继而为糖尿病的治疗工作创造良好的实际环境。
参考文献:
[1]毕宇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糖代谢异常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