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送式论文-刘秀娟,茹煜

风送式论文-刘秀娟,茹煜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送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送式喷雾机风机,数值计算,射流试验,风速分布

风送式论文文献综述

刘秀娟,茹煜[1](2019)在《风送式喷雾机风机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6HW-50型风送式喷雾机风机为样机,应用Fluent软件对风机及射流区域的叁维流动进行建模和数值计算,得到风机及射流区域的流动信息及轴向速度的衰减规律。采用多点智能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出口截面及射程2 m截面的多点风速分布,利用MATLAB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将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二者较为一致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风送式喷雾机风机的射流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期刊2019年11期)

李杰,赵纯清,李善军,陈红,丁淑芳[2](2019)在《基于CFD果园风送式喷雾机雾滴沉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制应用于柑橘园施药的风送式喷雾机,并基于CFD建立喷雾机雾滴运动轨迹及沉积模型,考察该喷雾机雾滴沉积特性及送风方向对雾滴沉积的影响。根据喷雾机尺寸参数,建立喷雾流场二维模型,并确定DPM模型参数,模拟获得距喷头不同距离的垂直截面上雾滴沉积量。试验结果显示:在距喷头1.0 m的范围内,雾滴沉积特性与试验结果相符,且在1.0 m范围内,送风角度的增加对雾滴飘移影响较小,随着与喷头距离的增大,送风角度对底部雾滴飘移损失的影响逐渐加剧;在距喷头1.0 m范围以外,雾滴沉积特性与实际试验结果偏差较大,但雾滴沉积量随与喷头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的规律是一致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蒋彬,禹振军,高娇,熊波[3](2019)在《风送式投饵机投饵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国内外池塘养殖投饵机的发展现状。对风送式投饵机进行了性能试验测试。由试验可知,该风送式投饵机技术参数达到作业要求。(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期刊2019年11期)

[4](2019)在《果园风送式喷雾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维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果园机械化开始于机械植保,果园植保是各项果园管理作业中机械化水平最高的。近些年来,背负式喷雾喷粉机、便携式脉冲烟雾机以及一些先进的自动化喷雾施药器械逐渐在果园中得到应用,果园风送式喷雾机即是其中之一,如图1所示。(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机》期刊2019年05期)

贾晓曼,张勇,门兴元,李丽莉,翟浩[5](2019)在《果园风送式喷雾机在矮砧苹果园的应用与喷施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综合评价3WG-1200A型风送式果林喷雾机在现代矮砧栽培苹果园的应用与喷施效果,本试验对该喷雾机在苹果树体上、中、下不同冠层(2.0、1.5、1.0 m)以及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的雾滴密度、覆盖率及雾滴粒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树体上的雾滴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66.99个,雾滴覆盖率为48.23%,雾滴粒径为138.63μm;雾滴密度和覆盖率在树体上、中、下冠层的变化趋势一致,上部冠层与中部冠层差异不显着,但均高于下部冠层,而树体不同冠层的雾滴粒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雾滴覆盖率和粒径在树体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的变化趋势一致,中和东方位的数值最高,其次分别为北、南和西方位。本试验表明,3WG-1200A型风送式果林喷雾机在现代矮砧苹果园中的雾滴特性符合病虫害防治要求,可为矮砧苹果园中施药器械的应用及改进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刘理民,张晓辉,石光智,姜红花,白鹏[6](2019)在《多态自动对靶风送式喷雾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果园喷雾存在的药液沉积量低、农药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拟设计1种集传感器探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风送式喷雾技术于一体的多态自动对靶喷雾试验台。该试验台主要由机架、风送系统、探测及其控制决策系统、药液管路系统和组合喷头喷洒执行机构等组成。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仿真,以获得最佳设计方案;设计控制多组合喷头的控制决策算法,实现多态自动对靶喷雾;进行喷雾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多态自动对靶喷雾试验台,可以实现对不同冠层宽度靶标的多状态喷雾,作业效果良好,雾滴沉积量比普通风送式喷雾提高了34.07%,变异系数降低了25.60%;多态自动对靶风送喷雾相较于普通风送式喷雾的综合省药率大于20%,从而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降低了农药残留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3期)

翟浩,王来平,贾晓曼,薛晓敏,王金政[7](2019)在《3WG-1200A风送式果林喷雾机应用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5年生现代矮砧栽培苹果园进行了3WG-1200A型风送式喷雾器喷雾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风送式喷雾器在果树上、中、下不同冠层及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的平均雾滴密度为166.99个/cm~2,高于人工施药的雾滴密度40.08个/cm~2;雾滴粒径138.63μm,雾滴覆盖率48.22%,均低于人工施药的雾滴粒径295.90μm和覆盖率71.12%。风送式喷雾器雾化效果好,作业效率高,适用于矮砧密植集约栽培苹果园。(本文来源于《落叶果树》期刊2019年04期)

宋雷洁,李建平,杨欣,王鹏飞[8](2020)在《塔型风送式果园喷雾机风场参数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风送式果园喷雾机对宽行密植果园的病虫害防控具有及时性、机动性,能够实现高效轻简化作业。为此,针对3WFXT-400塔型风送式喷雾机存在顶部风场气流小致使药液雾滴不能到达果树冠层顶部等问题,对塔型送风装置导流板4和导流板5的长度、安装角度等参数应用STAR CCM+软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β_4=β_5=40°、l_4=250mm、l_5=200mm时,v_4=15.246m/s、S_4/S=0.065%,v_5=17.719m/s、S_5/S=0.265%,塔型送风装置顶部风场气流均匀,可使药液雾滴均匀附着于果树枝叶。(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20年04期)

高观保[9](2019)在《风送式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侧深施肥技术相对常规施肥方式具有省工、节肥、促前、增产等优点,是一项适用于北方寒地水稻种植区、具有节本增效功能的理想培肥技术。侧深施肥装置作为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的核心载体,存在施肥量不稳定、输肥管路堵塞、营养分布不均匀等问题,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为此,本文结合北方寒地水稻侧深施肥农艺要求,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设计等方法对风送式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斜槽轮式排肥器和气力输送系统展开研究:(1)以北方寒地水稻侧深施肥专用肥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试验和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肥料颗粒的物理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主要包括肥料颗粒密度、含水率、叁轴尺寸、悬浮速度、弹性模量、剪切模量等物性参数和肥料颗粒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等接触参数,为后续施肥装置结构设计和数值模拟参数设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2)通过对斜槽轮式排肥器充肥阶段和排肥阶段进行理论分析可知,排肥轮转速越小越有助于凹槽内肥料颗粒的填充,排肥轮转速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施肥均匀性,计算得到充肥包角为45°时,排肥轮转速的最大理论值为150 r/min。通过对排肥器工作过程进行离散元仿真分析可知,随着排肥轮转速的增大,排肥轮每转排肥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当排肥轮转速高于60 r/min时,每转排肥量递减明显;肥料颗粒轴向位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肥料颗粒轴向偏移量逐渐减小,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所得规律相吻合。(3)结合水稻侧深施肥作业工况及肥料颗粒物理特性,分析确定气力输送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完成气力输送系统参数化设计。并基于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建立气体相和固体相数学方程,采用DEM-CFD耦合的方法对气料混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由气流速度场分布和肥料颗粒的运动状态可知,不同入口速度边界条件下,气流速度场分布形态基本一致,气流最大速度出现在气料混合腔部位;随着入口气流速度的增加,肥料颗粒移动速度逐渐增大,弹跳现象减弱,相邻两肥料颗粒的间距逐渐增大,沿气流方向连续均匀运动,表明气力输送系统基本能够满足对肥料颗粒的输送。(4)为探究施肥装置的施肥稳定性和施肥均匀性,对施肥装置进行台架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不同排肥轮转速下相同时间内施肥装置排肥量的变化规律,当前进速度1 m/s、给定施肥量150 kg/hm~2时,排肥轮转速为16.15 r/min,施肥稳定性变异系数为4.71%。设计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排肥轮转速、前进速度、风机风速分别与施肥均匀性施肥量均值和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各因素对施肥均匀性施肥量均值影响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前进速度、排肥轮转速、风机风速;对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影响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排肥轮转速、前进速度、风机风速。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施肥均匀性施肥量均值目标值为0.45 g时最优参数组合:前进速度0.93 m/s、排肥轮转速21.96 r/min、风机风速22.93 m/s,此时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28.25%,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试验值与理论优化值偏差均控制在4.44%以内,表明软件优化参数具有准确性与可行性,可为后续施肥装置运行参数设定提供技术参考。(5)为检测施肥装置田间作业性能,以久保田2ZGQ-6D(NSPU-68CMD)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为车载平台进行田间性能检测试验,对施肥装置的施肥量偏差和施肥位置尺寸进行测定。插秧机行驶速度1 m/s,排肥轮转速50 r/min,风机风速32 m/s时,给定施肥量350 kg/hm~2,施肥量偏差控制在4.74%以内。侧位测量距离最小值平均值为32.87 mm,合格率为93.33%;侧位测量距离最大值平均值为47.73 mm,合格率为93.33%。正位测量距离最小值平均值为55.13 mm,合格率为86.67%;正位测量距离最大值平均值为75.13 mm,合格率为96.67%。施肥位置各测量距离平均值均在合格距离范围内,整体合格率为73.33%,表明施肥装置施肥量总体稳定性较高,基本满足水稻侧深施肥的农艺要求。本文将为水稻侧深施肥装置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与理论支撑,有效促进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苏宁,郭克君,满大为,吴立国,朱炯光[10](2019)在《直立风送式喷药机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款配套使用于林内作业机的直立风送式喷药机,对机架、药箱、风箱、药液泵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整体样机的部件运行参数进行了检测,并对其进行了林地喷药作业试验。检测和试验结果表明,直立风送式喷药机可以满足林内机械化喷药作业要求,作业效果良好,运行稳定。(本文来源于《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期刊2019年05期)

风送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制应用于柑橘园施药的风送式喷雾机,并基于CFD建立喷雾机雾滴运动轨迹及沉积模型,考察该喷雾机雾滴沉积特性及送风方向对雾滴沉积的影响。根据喷雾机尺寸参数,建立喷雾流场二维模型,并确定DPM模型参数,模拟获得距喷头不同距离的垂直截面上雾滴沉积量。试验结果显示:在距喷头1.0 m的范围内,雾滴沉积特性与试验结果相符,且在1.0 m范围内,送风角度的增加对雾滴飘移影响较小,随着与喷头距离的增大,送风角度对底部雾滴飘移损失的影响逐渐加剧;在距喷头1.0 m范围以外,雾滴沉积特性与实际试验结果偏差较大,但雾滴沉积量随与喷头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的规律是一致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送式论文参考文献

[1].刘秀娟,茹煜.风送式喷雾机风机流场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9

[2].李杰,赵纯清,李善军,陈红,丁淑芳.基于CFD果园风送式喷雾机雾滴沉积特性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

[3].蒋彬,禹振军,高娇,熊波.风送式投饵机投饵性能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2019

[4]..果园风送式喷雾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维护[J].现代农机.2019

[5].贾晓曼,张勇,门兴元,李丽莉,翟浩.果园风送式喷雾机在矮砧苹果园的应用与喷施效果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9

[6].刘理民,张晓辉,石光智,姜红花,白鹏.多态自动对靶风送式喷雾试验台的设计与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9

[7].翟浩,王来平,贾晓曼,薛晓敏,王金政.3WG-1200A风送式果林喷雾机应用效果评价[J].落叶果树.2019

[8].宋雷洁,李建平,杨欣,王鹏飞.塔型风送式果园喷雾机风场参数优化设计[J].农机化研究.2020

[9].高观保.风送式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关键部件设计与试验[D].东北农业大学.2019

[10].苏宁,郭克君,满大为,吴立国,朱炯光.直立风送式喷药机的设计与试验[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9

标签:;  ;  ;  ;  

风送式论文-刘秀娟,茹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