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苦难救赎之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老东家,救赎之路,安西满,白修德
苦难救赎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光[1](2013)在《泥沙俱下的苦难呈现与救赎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的冬天,虽然北方依然飘着大雪,南方气温也正常下降,却也没什么特别之处。或许因了玛雅人的预言,《一九四二》"适时"地出现,带着我们去回望1942年的那一场生死离别的苦难,才有了五味杂陈的悲悯与苦楚。电影上映前的营销宣传上,编剧刘震云讲述了一段指向"现在"的故事,"当回到老家的时候,首先遇到的问题是,1942年的亲历者和后代把1942年也给忘了温故一九四二里有我姥娘说是哪一年我(本文来源于《剧影月报》期刊2013年03期)
李雪莲[2](2012)在《个人如何面对苦难——谈日瓦戈医生的救赎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日瓦戈医生》的主人公是多灾多难的,但是面对命运的摆布,他依然在信仰的指导下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求助于艺术、自然以及爱情,以期超越羁绊与痛苦,实现人格的自由与回归。(本文来源于《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冯士乐[3](2010)在《追寻苦难与死亡背后的救赎之路——评陈应松小说《马嘶岭血案》、《太平狗》、《松鸭为什么鸣叫》》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陈应松叁篇小说中关于"苦难与死亡"的叙事,追寻作者看似冷峻的叙述背后所隐藏的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的精神。陈应松试图把人的命运放在一个极端的环境之中去审视和思考,从中发现人类的普遍意义,找到一条人类自身的救赎之路。(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0年10期)
魏来[4](2010)在《苦难的救赎之路——余华小说苦难主题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余华在早期的先锋之作里死亡、暴力和人性的恶被充分展示,这正是成人世界所面临的集体的苦难。到了九十年代转型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苦难具有了新的形态和意义。苦难不再等同于罪恶、杀戮、血腥、暴力等等,而由终极的人性悲剧而转向人必须直面的生存困境。所以,"苦难"在《活着》和《许叁观卖血记》中得到了日常化的体现,并积极地去寻找人生苦难的救赎之路。但在《兄弟》中,当生存问题解决了,人们又要面临精神苦难,最终仍无救赎之路。(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0年06期)
冯永忠[5](2006)在《苦难命运的救赎之路——兼谈《我与地坛》的节选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史铁生《我与地坛》一直以来被视为“生存的感悟”(汪政、晓华语)的佳作,是“个体对生命的沉思”(陈思和语)。语文课本节选了一二部分,许多论者认为第一部分是写“生死的感悟”,第二部分是写“母爱的伟大”。但这样的说法总让人感到疑惑: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06年Z1期)
苦难救赎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瓦戈医生》的主人公是多灾多难的,但是面对命运的摆布,他依然在信仰的指导下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求助于艺术、自然以及爱情,以期超越羁绊与痛苦,实现人格的自由与回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苦难救赎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晨光.泥沙俱下的苦难呈现与救赎之路[J].剧影月报.2013
[2].李雪莲.个人如何面对苦难——谈日瓦戈医生的救赎之路[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3].冯士乐.追寻苦难与死亡背后的救赎之路——评陈应松小说《马嘶岭血案》、《太平狗》、《松鸭为什么鸣叫》[J].语文学刊.2010
[4].魏来.苦难的救赎之路——余华小说苦难主题解读[J].才智.2010
[5].冯永忠.苦难命运的救赎之路——兼谈《我与地坛》的节选问题[J].中学语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