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梯田水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上堡梯田,工程价值,启示,古代灌溉工程
梯田水利论文文献综述
胡强,刘颖,彭圣军,虞慧[1](2019)在《上堡梯田的工程价值及对现代农田水利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剖析上堡梯田的工程价值入手,总结"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治水理念,提炼古代灌溉工程中的宝贵经验,为现代农田水利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和低影响开发雨水管理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江西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赵东阳[2](2019)在《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梯田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目的是控制水土流失,能够有效改善、保护并科学用水、土地资源。由于小流域水土流失中出现的轻中度水利会危害土壤,以面试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水土流失范围,由于地形和自然、人为因素的干扰产生此类现象,所以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的土壤会逐渐形成沟壑。对于此类情况,必须有效加强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有效探究,通过小流域水土保持梯田与小型水利工程展开分析,有效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希冀能够对同行有所借鉴。(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08期)
赵雪琴[3](2019)在《探究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梯田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流域水土保持对改善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十分有利。文章对梯田和水利水保两种水利工程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供同行业其他工作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01期)
陈玮[4](2018)在《水利风景区发展与乡村振兴——以崇义县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利风景区在改善人居环境、弘扬地方文化、促进产业发展、助推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但景区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建设资金投入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文化保护力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建议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强抓特色产业,坚持绿色开发,创新管理体系,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崇义县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历程表明,水利风景区的快速发展将为农业结构升级、农村社会和谐、农民生活富裕、新时代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玮[5](2017)在《以梯田为主题的水利风景区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水利资源丰富,截止2016年,已经建成778个各种类型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在现有的国家水利风景区中,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数量有31个,2017年8月,增加了2个以梯田为主题的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分别为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和浙江云和梯田水利风景区。随着水利风景区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在水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和管理经验,但在规划阶段,如何深入挖掘地域特色,使之与区域资源优势进行融合,有效突出水利风景区规划和建设的主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仍是水利风景区规划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分析以梯田为主题的风景区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江西省崇义县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踏勘、归纳分析等规划方法,运用生态水利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以保护优先、绿色开发为规划原则,以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为规划导向,深入挖掘崇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色,探索以梯田为主题的水利风景区规划中梯田保护与过度发展之间、地域文化与同质化之间、水土保持与过度开发建设之间、设施的亟待完善与资金不足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梯田为主题的水利风景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以梯田为主题的山地丘陵区水利风景区规划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水利风景区规划的共性和个性,提出以梯田为主题的水利风景区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总结了生态水利理论、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崇义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规划实践中运用,提出了该类规划的主要方法。(3)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崇义客家梯田进行资源调查与评价,深入挖掘客家文化、梯田文化、水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地域特色。在规划中注重将梯田景观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根据崇义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资源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解决崇义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中规划中存在的四大问题,最终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期刊2017-12-01)
叶江,程鹏鹏[6](2017)在《云和梯田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叶江 通讯员 程鹏鹏)日前,国家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通过了第十七批共54家国家水利风景区,浙江省共有3个水利风景区上榜。其中,云和梯田水利风景区榜上有名。至此,我市共有5个水利风景区获得国家级“认证”。云和梯田水利风(本文来源于《丽水日报》期刊2017-09-07)
梁强[7](2016)在《梯田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在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哨小流域治理为例,具体分析其水土保持工程中梯田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应用。根据工程实施情况调查发现,该方法有力治理了流域中的水力侵蚀、河道泥砂淤积等病害,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6年03期)
范寒梅[8](2013)在《梯田中的水利工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梯田是水土保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增加耕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人们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结果,是智慧的结晶。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增加了耕地面积,更重要的是达到了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因此,梯田中的灌溉与排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梯田的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它在对水的利用与保持水土方面体现出来的优势。(本文来源于《金田》期刊2013年06期)
韦贻春[9](2010)在《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探讨了广西龙脊廖家寨梯田水利情况,描述了当地的灌溉用水技术及其水利管理情况,发现其水利与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29期)
韦贻春[10](2007)在《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龙脊廖家寨壮民世代居住于梯田之间,以稻作农耕为生,在与自然长期共存的过程中,他们创造出了独特的梯田水利技术。梯田水利技术作为龙脊廖家寨壮民稻作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的环境生态、文化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从科技史和人类学的角度对廖家寨的梯田水利技术进行专项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以及对文献资料的稽考,探讨了广西龙脊廖家寨梯田水利情况,详细描述了当地的灌溉用水技术,发现其水利技术与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龙脊廖家寨的梯田水利技术以其独特的话语系统解释宇宙与自然,表达地方历史与社会,蕴涵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另外,本文还针对龙脊廖家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分析其发展梯田水利生态旅游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07-04-01)
梯田水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目的是控制水土流失,能够有效改善、保护并科学用水、土地资源。由于小流域水土流失中出现的轻中度水利会危害土壤,以面试的方式进一步扩大水土流失范围,由于地形和自然、人为因素的干扰产生此类现象,所以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的土壤会逐渐形成沟壑。对于此类情况,必须有效加强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有效探究,通过小流域水土保持梯田与小型水利工程展开分析,有效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希冀能够对同行有所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梯田水利论文参考文献
[1].胡强,刘颖,彭圣军,虞慧.上堡梯田的工程价值及对现代农田水利的启示[J].江西水利科技.2019
[2].赵东阳.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梯田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研究[J].居舍.2019
[3].赵雪琴.探究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梯田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
[4].陈玮.水利风景区发展与乡村振兴——以崇义县客家梯田水利风景区为例[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8
[5].陈玮.以梯田为主题的水利风景区规划[D].南昌工程学院.2017
[6].叶江,程鹏鹏.云和梯田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N].丽水日报.2017
[7].梁强.梯田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在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
[8].范寒梅.梯田中的水利工程[J].金田.2013
[9].韦贻春.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10].韦贻春.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