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嗜血支原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猪,弓形虫病,嗜血支原体病,诊断与治疗
嗜血支原体论文文献综述
郑秋生[1](2019)在《猪弓形虫病和嗜血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猪弓形虫病由刚地弓形虫引起。弓形虫感染后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可检测流产胎儿体液中是否有抗体。猪嗜血支原体病由猪嗜血支原体引起,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笔者介绍了以上2种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牧》期刊2019年04期)
阿米特(AMIT,NARENDRA,KADAM)[2](2018)在《猪与犬嗜血支原体/附红细胞体的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嗜血(Haemotropic)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如Mycoplasmasuis,M.parvum,M.haemocanis 以及 Candidatus M.hemaatoparvum 是 epierythrocytic 的原核生物,可引起猪附红细胞病及犬的嗜血支原体病(haemoplasmosis)。有报道称,嗜血支原体病可能是一种虫媒病。近年来,嗜血支原体对动物和人类造成的感染病例在中国境内不断增加。这种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感染的可能性在从事动物养殖的农民和兽医中更为普遍,与大部分人相比,他们更容易与家养动物接触。家养动物,如猪,狗,猫,牛和家禽是重要的经济动物,疾病暴发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海南岛家养动物的嗜血支原体感染尚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主要是调查海南岛家养动物中嗜血支原体的流行病学情况。调查动物宿主之间传播嗜血支原体的媒介,如蚊子,苍蝇,蜱等。另外,对收集到的成年蜱,利用PCR技术扩增了贝柯克斯细菌的16S rRNA序列。方法:本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猪的M sis和M parvum、犬的M haemocanis和Candidatus M hae/martoparvuum 16S rRNA、23S rRNA基因以及物种特异性贝柯克斯类细菌cox 16S rRNA、cox cap基因和cox pyr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后做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分析,以发现不同的动物与其他支原体/嗜血支原体之间的关系。共采集猪血593份,采用普通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色谱法试剂盒,对M.suis和M parvum进行检测。为了确认可能的传播媒介,我们从感染支原体的猪场收集蚊子和苍蝇,并提取DNA样本,通过PCR检测M suis and M prvum。我们还在实验室饲养蚊子,并尝试用PCR方法检查吸食阳性血液样本的成蚊。另一方面,从海南收集的226条狗血样本中,专门设计识别M haemocanis和CandidatusM0 aaematoparvum的引物用PCR方法进行基因扩增。通用引物HBT(16S rRNA基因)用于扩增595bp的目的基因。基于NCBI的参考序列,将其他种类嗜血支原体和本研究中发现的种类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为了识别可能的媒介,我们收集了来自同一狗场的硬蜱,共65个,提取基因组DNA,进一步扩增M.haemocanis和Candidatus M haematoparvum的基因。利用以cox 16S rRNA、cox Cap和cox pyr基因设计的引物对细胞内共生菌贝柯克斯进行了蜱样和犬血标本的检测,扩增后的目的片段长度分别为532 bp、601bp和504bp,并通过16S rDNA序列的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了海南岛流行的嗜血支原体的种类。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岛6.4%(15/233)的猪检测到M parvwm,而中国大陆如北京、贵州、福建分别有2.1%(2/95)、0.4%(1/218)和4.2%(2/47)的样品只检测到M suis。在我们使用的叁种诊断方法中,我们发现在检测猪血标本时,实时pcr和试剂盒免疫色谱法比普通pcr检测支原体更为敏感。然而,在海南随机采集的226条狗血样本中只有2只(0.8%)狗血样本,检测到M haemocanis,40个(17.6%)狗血样本检测到了贝柯克斯细菌,一种硬蜱的细胞内共生菌(endosymbiont)。共有65个来自同一农场的蜱也发现携带细胞内共生菌,贝柯克斯细菌(PCR阳性)。经鉴定蜱的种类为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sanguineus)。结果显示,与雄性血红扇头蜱相比,雌性蜱的贝柯克斯细菌感染阳性率更高(雄性蜱8/30 = 26.6%和雌性蜱22/35 =62.8%)。结论:本研究表明海南猪中存在M parvum感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Mparum的对养猪业的危害性以及它的进化和传播。由于在本研究中采集和测试的媒介样本量较少,因此在今后对嗜血支原体病的识别和控制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海南岛的狗有M.haemocanis感染,并需要进一步调查确定其传播媒介、致病性以及疾病的严重性。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测试了不同的潜在传播媒介,如蚊子,蜱和苍蝇,但我们未能找到任何可能传嗜血支原体的媒介,这也意味着可能存在其他的媒介。蜱和血样的检测结果表明贝柯克斯共生菌的存在,细菌传播的方式可能是从蜱传给狗。本研究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以确定贝柯克斯细菌是否对犬有危害性。(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8-12-03)
卢建中[3](2018)在《秋冬谨防犬嗜血支原体病发生及传染人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犬等小型动物广受人们喜爱,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类接触频繁、亲密,是现代部分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主要伴侣动物,犬还能作为导盲犬、牧羊犬和警犬等工作犬为人类服务,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但同时,患病犬、猫也是许多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影响人类健康,具有公共卫生风险。尤其秋冬季节,天气转冷,一方面气候改变带来的应激容易降低机体抵抗力、诱发人和动物疾病发生,另一方面人和犬等伴侣动物的接触机会、接触时间(本文来源于《第18次全国犬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11-28)
卢建中[4](2018)在《秋冬谨防犬嗜血支原体病发生及传染人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犬等小型动物广受人们喜爱,在日常生活中与人类接触频繁、亲密,是现代部分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主要伴侣动物,犬还能作为导盲犬、牧羊犬和警犬等工作犬为人类服务,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但同时,患病犬、猫也是许多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影响人类健康,具有公共卫生风险。尤其秋冬季节,天气转冷,一方面气候改变带来的应激容易降(本文来源于《犬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Amit,Kadam,王金秀,谢高槿,王开功,王伟[5](2018)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微小支原体/附红细胞体是海南岛主要猪嗜血支原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猪支原体Mycoplasma suis和微小支原体M.parvum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两种常见病原。迄今为此,海南省未见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类型和流行病学的报道。本研究为了调查海南省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情况和病原类型,利用普通PCR、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诊断快速检测试纸条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检测。利用通用引物对附红细胞体/支原体的16S rRNA和23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做进一步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以此鉴定猪附红细胞体/支原体的种类。结果表明,海南的样品中6.4%(15/233)的猪感染了M.parvum,而中国大陆地区如北京、贵州、福建省感染的猪附红细胞体/支原体种类为M.suis,感染率分别为2.1%(2/95)、0.4%(1/218)和4.2%(2/47),海南岛猪感染的猪附红细胞体/支原体的优势种类与中国其他地区的优势种类不同。叁种诊断方法中,实时定量PCR和免疫诊断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比普通PCR检测更为灵敏。然而,尽管鉴定了海南省的猪携带了M.parvum,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该病原的进化、致病性和疾病传播特性。(本文来源于《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付媛,石团员,杨富文,王跃飞[6](2018)在《微小嗜血支原体血清抗体间接ELIA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嗜血支原体(Haemotrophic Mycoplasma,又称附红细胞体)是一类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红细胞的支原体,感染宿主发生溶血性贫血。微小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 parvum M.parvum)是猪源嗜血支原体的一种,该病原可致猪传染性贫血,从而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由于不能体外培养且致死率不高,国内外对M.parvum的研究报道较少。我们近期开展的PCR病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M.parvum在我国浙江省广泛流行,且和其他猪源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 suis(M.suis)和Candidate Mycoplasma haemosuis(CMh)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鉴于此本研究拟建立微小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 parvum)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在抗体水平上为猪源嗜血支原体流行病学的深入调查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原核表达截短的M.parvum甘油醛脱氢酶(GAPDH)mpt GAPDH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对ELISA抗原包被浓度、最佳封闭液和封闭时间、血清最佳稀释度和作用时间、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和作用时间等一系列条件的优化,建立检测M.parvum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结果:确定了M.parvum的间接ELISA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3.5μg/m L;最佳封闭条件为用5%脱脂乳37℃温箱内封闭1.5h;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160,作用时间为1h;酶标二抗最适稀释度为1∶12500,最适作用时间为1h;最后TMB显色液37℃显色5min,50μL 0.5M H2SO4终止反应。判定标准为OD450≥0.357时判为阳性,OD450<0.304时判为阴性,0.304≤OD450<0.357时判为可疑。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试验证明,该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可重复性好。结论:该研究表明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为猪源嗜血支原体的检测和区域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8-08-10)
王晓星,崔艳艳,菅复春,张忠义,宁建峰[7](2017)在《羊嗜血支原体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目的嗜血支原体病(Hemoplasmosis)是由嗜血支原体(Hemotropic Mycoplasma,Hemoplasma)寄生在多种动物及人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而引起的一类人兽共患病,又称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该病的诊断方法包括形态学检查、动物感染试验、血清学检测和PCR检测等,但前叁者受不明微生物、染料颗粒、感染时间、抗体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易造成假阳性。本试验旨在建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巢式PCR检测方法,为羊嗜血支原体(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暨养羊学分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08-18)
王晓星,崔艳艳,张艳,史柯,闫亚群[8](2017)在《我国部分地区羊嗜血支原体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嗜血支原体(Hemotropic Mycoplasma,Hemoplasma)是一类半径小、具有多种形态、无细胞壁的细菌,寄生于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引起动物的嗜血支原体病,对畜牧业危害严重。关于羊嗜血支原体(Hemoplasmas(Mycoplasma ovis and‘Candidatus Mycoplasma haemovis’))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较少,且‘Candidatus M.haemovis’分离株/种/变异体鲜有报道,我国尚未见报道。应用巢式PCR对我国部分地区羊嗜血支原体感染情况(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暨养羊学分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08-18)
石泽宇[9](2017)在《猪嗜血支原体无机焦磷酸酶原核表达和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猪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 suis,M.suis),是引起猪附红细胞体病(Porcine Eperythrozoonosis,PE)的病原微生物,自发现以来已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无机焦磷酸酶(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s,PPases)是一种能够催化无机焦磷酸酯(PPi)水解成无机焦磷酸盐(Pi)的重要水解酶,是存在于M.suis中的一种功能性蛋白酶。PPase表现较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M.suis的一种抗原运用于抗体制备和病原检测试验中。本实验运用原核表达技术体外制备猪嗜血支原体无机焦磷酸酶蛋白(M.suis ppa)并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定。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M.suis的ppa基因,将扩增产物连接至pEasy克隆载体,并将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DH5a中进行克隆,并对克隆产物进行PCR产物鉴定和基因序列测定,将测序正确的ppa基因连接至 pET-48b(+)表达载体,并转入E.coli BL21(DE3),IPTG 诱导E.coliBL21(DE3)表达出可溶性ppa融合蛋白;应用镍(Ni2+)柱亲和层析法纯化ppa融合蛋白,并对其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1)实验成功构建了重组克隆质粒pEasy-ppa,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一致,目的基因ppa全长495 bp,编码165个氨基酸;(2)实验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48b-ppa,并转化入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IPTG终浓度1.0mmol/L、最佳诱导温度30℃、最佳诱导时间18h;(3)经SDS-PAGE、WesternBlot鉴定,采用Ni2+柱亲和层析法在40 mmol/L咪唑洗杂液和500 mmol/L咪唑洗脱液中检测到纯度较高的ppa融合蛋白,其大小为25 kDa。全文结论:实验成功获得高纯度的可溶性ppa融合蛋白,为后续建立有效的猪嗜血支原体快速检测ELISA方法提供了条件。(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梁中洋[10](2017)在《猪嗜血支原体血清阻断ELISA试剂盒的保存和应用及华东区猪群汉赛巴尔通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猪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suis,M.suis)是一种无细胞壁、革兰氏阴性、嗜血感染的病原体。被感染的猪临床表现为贫血、发热、黄疸,繁殖性能下降,且感染常引起猪群的免疫抑制,造成共感染和继发感染。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严重危害了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在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十分缺乏,目前仍无有效的试剂盒可供使用。因此,迫切地需要开发可以适用于该病临床诊断的试剂盒。文献报道,MSG1蛋白是猪嗜血支原体的一种关键的黏附蛋白,因其具备良好的免疫原性,为ELISA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参照实验室已建立的猪嗜血支原体阻断ELISA方法,组装试剂盒,且对该试剂盒进行保存期实验。汉塞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B.henselae)属于巴尔通体家族,是猫爪病的病原体。该病为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杆菌性血管瘤病、骨髓炎、心内膜炎、肝紫癜。17-kDa蛋白是B.henselae中少数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蛋白,为ELISA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对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已经进行了大量关于汉赛巴尔通体的研究,但目前仍没有关于猪群中汉赛巴尔通体流行病学的研究。本研究以17-kDa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检测方法对猪群的汉赛巴尔通体感染情况进行调查。本研究详细内容如下:1.猪嗜血支原体血清阻断ELISA试剂盒的制备与保存期实验参照实验室已建立的猪嗜血支原体阻断ELISA方法,来开发试剂盒。分别制备了试剂盒所需的组成成份,同时对各成份进行了质量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重组MSG1经纯化后,没有明显杂带,且在45kDa处有显着条带,经Western blot显示出良好的抗原性。另外抗原包被板、阴阳性对照血清、1A7-HRP酶标抗体、稀释液、洗涤液、显色液、终止液经鉴定质量稳定,可以用于试剂盒的开发。在保存实验中,用保护剂分别处理试剂盒中的关键成份,随后进行37℃加速实验4℃长期保存实验。结果表明,在37℃加速破坏实验中试剂盒各组分性状和质量表现稳定,4℃长期保存实验中,试剂盒在11个月内表现稳定。进一步为试剂盒的最终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2.中国东部地区猪嗜血支原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利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了随机从中国东部7个省(市)采集的3458份具有临床背景的猪血清,结果表明猪嗜血支原体总血清阳性率为33.26%,2014年为25.91%,2015年为37.81%,2016年为37.77%。其中上海的血清阳性率最高(54.15%),江苏地区的最低(23.02%);其他地区: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和山东的血清阳性率则分别为33.82%,40.1%,28.02%,33.62%和32.86%。在种群水平层次上,母猪,公猪和后备母猪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46.97%,47.11%和39.19%,明显高于保育猪12.5%,仔猪24.16%和育肥猪17.16%。而且血清阳性率在夏季和秋季要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猪嗜血支原体的感染率在逐年显着增加,应当引起重视。3.中国东部地区猪群中汉赛巴尔通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了随机从中国东部7个省(市)采集的4298份具有临床背景的猪血清,结果表明总血清率为43.09%,在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40.8%,43.6%和44.8%。且夏季和秋季的血清阳性率要显着地高于春季和冬季。其中福建的血清阳性率最高为46.90%,江西地区的最低(34.29%);其他地区:江苏46.79%,浙江42.96%,安徽42.23%,上海45.30%,山东43.15%。另外在种群水平上,母猪,公猪和后备母猪血清阳性率分别57.90%,52.45%和47.98%要明显高于保育猪(23.20%),仔猪(35.65%)和育肥猪(36.41%)。这些数据表明汉赛巴尔通体在猪群中的感染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而且呈增长态势。因此,从公共卫生安全考虑,应该对猪群中的汉赛巴尔通体感染率进行密切监视。(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嗜血支原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嗜血(Haemotropic)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如Mycoplasmasuis,M.parvum,M.haemocanis 以及 Candidatus M.hemaatoparvum 是 epierythrocytic 的原核生物,可引起猪附红细胞病及犬的嗜血支原体病(haemoplasmosis)。有报道称,嗜血支原体病可能是一种虫媒病。近年来,嗜血支原体对动物和人类造成的感染病例在中国境内不断增加。这种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感染的可能性在从事动物养殖的农民和兽医中更为普遍,与大部分人相比,他们更容易与家养动物接触。家养动物,如猪,狗,猫,牛和家禽是重要的经济动物,疾病暴发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海南岛家养动物的嗜血支原体感染尚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主要是调查海南岛家养动物中嗜血支原体的流行病学情况。调查动物宿主之间传播嗜血支原体的媒介,如蚊子,苍蝇,蜱等。另外,对收集到的成年蜱,利用PCR技术扩增了贝柯克斯细菌的16S rRNA序列。方法:本研究利用通用引物对猪的M sis和M parvum、犬的M haemocanis和Candidatus M hae/martoparvuum 16S rRNA、23S rRNA基因以及物种特异性贝柯克斯类细菌cox 16S rRNA、cox cap基因和cox pyr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后做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分析,以发现不同的动物与其他支原体/嗜血支原体之间的关系。共采集猪血593份,采用普通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色谱法试剂盒,对M.suis和M parvum进行检测。为了确认可能的传播媒介,我们从感染支原体的猪场收集蚊子和苍蝇,并提取DNA样本,通过PCR检测M suis and M prvum。我们还在实验室饲养蚊子,并尝试用PCR方法检查吸食阳性血液样本的成蚊。另一方面,从海南收集的226条狗血样本中,专门设计识别M haemocanis和CandidatusM0 aaematoparvum的引物用PCR方法进行基因扩增。通用引物HBT(16S rRNA基因)用于扩增595bp的目的基因。基于NCBI的参考序列,将其他种类嗜血支原体和本研究中发现的种类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为了识别可能的媒介,我们收集了来自同一狗场的硬蜱,共65个,提取基因组DNA,进一步扩增M.haemocanis和Candidatus M haematoparvum的基因。利用以cox 16S rRNA、cox Cap和cox pyr基因设计的引物对细胞内共生菌贝柯克斯进行了蜱样和犬血标本的检测,扩增后的目的片段长度分别为532 bp、601bp和504bp,并通过16S rDNA序列的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了海南岛流行的嗜血支原体的种类。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岛6.4%(15/233)的猪检测到M parvwm,而中国大陆如北京、贵州、福建分别有2.1%(2/95)、0.4%(1/218)和4.2%(2/47)的样品只检测到M suis。在我们使用的叁种诊断方法中,我们发现在检测猪血标本时,实时pcr和试剂盒免疫色谱法比普通pcr检测支原体更为敏感。然而,在海南随机采集的226条狗血样本中只有2只(0.8%)狗血样本,检测到M haemocanis,40个(17.6%)狗血样本检测到了贝柯克斯细菌,一种硬蜱的细胞内共生菌(endosymbiont)。共有65个来自同一农场的蜱也发现携带细胞内共生菌,贝柯克斯细菌(PCR阳性)。经鉴定蜱的种类为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sanguineus)。结果显示,与雄性血红扇头蜱相比,雌性蜱的贝柯克斯细菌感染阳性率更高(雄性蜱8/30 = 26.6%和雌性蜱22/35 =62.8%)。结论:本研究表明海南猪中存在M parvum感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了解Mparum的对养猪业的危害性以及它的进化和传播。由于在本研究中采集和测试的媒介样本量较少,因此在今后对嗜血支原体病的识别和控制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海南岛的狗有M.haemocanis感染,并需要进一步调查确定其传播媒介、致病性以及疾病的严重性。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测试了不同的潜在传播媒介,如蚊子,蜱和苍蝇,但我们未能找到任何可能传嗜血支原体的媒介,这也意味着可能存在其他的媒介。蜱和血样的检测结果表明贝柯克斯共生菌的存在,细菌传播的方式可能是从蜱传给狗。本研究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以确定贝柯克斯细菌是否对犬有危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嗜血支原体论文参考文献
[1].郑秋生.猪弓形虫病和嗜血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9
[2].阿米特(AMIT,NARENDRA,KADAM).猪与犬嗜血支原体/附红细胞体的流行病学调查[D].海南大学.2018
[3].卢建中.秋冬谨防犬嗜血支原体病发生及传染人风险[C].第18次全国犬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4].卢建中.秋冬谨防犬嗜血支原体病发生及传染人风险[J].犬业科技.2018
[5].Amit,Kadam,王金秀,谢高槿,王开功,王伟.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微小支原体/附红细胞体是海南岛主要猪嗜血支原体[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8
[6].付媛,石团员,杨富文,王跃飞.微小嗜血支原体血清抗体间接ELIA检测方法的建立[C].第十一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8
[7].王晓星,崔艳艳,菅复春,张忠义,宁建峰.羊嗜血支原体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C].2017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暨养羊学分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2017
[8].王晓星,崔艳艳,张艳,史柯,闫亚群.我国部分地区羊嗜血支原体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进化研究[C].2017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暨养羊学分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2017
[9].石泽宇.猪嗜血支原体无机焦磷酸酶原核表达和纯化[D].山西农业大学.2017
[10].梁中洋.猪嗜血支原体血清阻断ELISA试剂盒的保存和应用及华东区猪群汉赛巴尔通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D].南京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