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丝核菌论文-吕锐玲,谢甲涛,程家森,陈桃,付艳苹

茄丝核菌论文-吕锐玲,谢甲涛,程家森,陈桃,付艳苹

导读:本文包含了茄丝核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茄丝核菌,互作,真菌病毒,真菌噬菌体

茄丝核菌论文文献综述

吕锐玲,谢甲涛,程家森,陈桃,付艳苹[1](2015)在《茄丝核菌两个双分病毒分子特性及其对寄主潜在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是引起水稻纹枯病的重要植物病原真菌。真菌病毒是感染真菌的一类病毒,在植物病原真菌中广泛存在。利用弱毒相关真菌病毒在板栗疫病防治上已成功实践,近期研究也表明DNA真菌病毒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明显。因此,利用真菌病毒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不仅可以成功应用于林业生态系统中,而且在大田生态系统中应用潜力同样大。在茄丝核菌中筛选弱毒相关病毒,不仅可以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生防资源,也可利用茄丝核菌与病毒互作系统阐述茄丝核菌的致病机理。前期,在湖北黄冈的水稻田发病植株上分离茄丝核菌并进行纯化,获得100余株菌株。其中菌株HG81生长速度慢,菌核产量少,对水稻叶片致病力弱,是一株弱毒菌株。提取双链RNA(dsRNA),发现菌株HG81中至少含有叁条dsRNA片段(大小分别为10kb,2.0kb,1.7kb)。克隆获得大片段dsRNA的部分cDNA序列,分析表明10kb-dsRNA的序列与病毒Rosellinia necatrix megabirnavirus 1有相似性;克隆获得2.0kb-和1.7kb-dsRNA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表明该dsRNA片段是两个双分病毒RsPV3(Rhizoctonia solani partitivirus 3)和RsPV4(Rhizoctonia solani partitivirus 4)基因组。RsPV3和RsPV4基因组大小相近,均编码两个蛋白(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dRp和衣壳蛋白CP)。基于RdRp序列聚类分析,表明RsPV3和RsPV4是属于双分病毒科阿尔法病毒属的新成员。提取RsPV3和RsPV4病毒粒子,成功转染至不携带病毒的茄丝核菌菌株190中,发现新感染RsPV3和RsPV4的菌株菌核产量减少、致病力减弱,呈现弱毒特性,初步表明RsPV3和/或RsPV4具有引起茄丝核菌毒力衰退的特性。双分病毒与茄丝核菌间的互作研究及菌株HG81携带病毒全长克隆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7-21)

刘志恒,胡积祥,侯悦,黄欣阳,魏松红[2](2013)在《水稻茄丝核菌SRAP引物筛选与体系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应用新型的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水稻茄丝核菌基因多态性和探究基因多态性与采集来源及水稻品种之间的关系,以吉林省不同地理位置的3株水稻丝核菌为材料,从100对SRAP引物中筛出较理想的引物16对,并对影响SRAP反应的Mg2+、dNTPs、引物、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浓度及两次退火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宜于该菌的SRAP反应体系,25μL的反应体系包含2.5 mmol/L Mg2+、0.15 mmol/L dNTPs、0.8μmol/L引物、1.5 U Taq DNA聚合酶和80 ng模板DNA。利用24株水稻丝核菌对优化后的SRAP反应体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地用于水稻茄丝核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杨合同,Maarten,H,RYDER,唐文华[3](2005)在《南澳大利亚麦田茄丝核菌抑病土中木霉菌的特性和鉴定(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抑制Rhizoctoniasolani的麦田土中分离到木霉菌,依据形态特征,鉴定为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T.parceramosum,T.longibrachiatum和T.harzianum。取样土壤为灰质砂壤土,pH8.4(H2O),位于南澳大利亚的埃文。研究了与生物防治作用机制相关的生理学特性包括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抗菌活性以及重复寄生能力。T.pseudokoningii生长速度快但是产分生孢子少,但是T.parceramosum产分生孢子多。与其他种类相比,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的分离频率高,在盆载条件下对小麦Rhizoctoniasolani根腐病以及全蚀病防治效果高,对R.solani的重复寄生能力强。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菌株间的重复寄生能力差异不明显,但在几丁质酶活性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上有明显差别。依据平板抑菌能力,可将木霉菌株分为3个组。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不同,但没有发现特别能适应碱性条件而快速生长的菌株,虽然这些菌株都分离自碱性土壤。(本文来源于《山东科学》期刊2005年03期)

朱天辉[4](1998)在《茄丝核菌引起苗木猝倒病的防治现状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茄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引起的苗木猝倒病是一类世界性的苗期病害。受害林木种类多,松杉类针叶树幼苗,发病率达20%~50%,严重时可致80%幼苗死亡。该类病害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广大植物病理工作者的重视并先后对Rhizoctonia的...(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1998年03期)

茄丝核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应用新型的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水稻茄丝核菌基因多态性和探究基因多态性与采集来源及水稻品种之间的关系,以吉林省不同地理位置的3株水稻丝核菌为材料,从100对SRAP引物中筛出较理想的引物16对,并对影响SRAP反应的Mg2+、dNTPs、引物、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浓度及两次退火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适宜于该菌的SRAP反应体系,25μL的反应体系包含2.5 mmol/L Mg2+、0.15 mmol/L dNTPs、0.8μmol/L引物、1.5 U Taq DNA聚合酶和80 ng模板DNA。利用24株水稻丝核菌对优化后的SRAP反应体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反应体系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地用于水稻茄丝核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茄丝核菌论文参考文献

[1].吕锐玲,谢甲涛,程家森,陈桃,付艳苹.茄丝核菌两个双分病毒分子特性及其对寄主潜在影响的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2].刘志恒,胡积祥,侯悦,黄欣阳,魏松红.水稻茄丝核菌SRAP引物筛选与体系优化[J].植物保护学报.2013

[3].杨合同,Maarten,H,RYDER,唐文华.南澳大利亚麦田茄丝核菌抑病土中木霉菌的特性和鉴定(英文)[J].山东科学.2005

[4].朱天辉.茄丝核菌引起苗木猝倒病的防治现状及展望[J].四川林业科技.1998

标签:;  ;  ;  ;  

茄丝核菌论文-吕锐玲,谢甲涛,程家森,陈桃,付艳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