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间歇进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生活污水,除碳脱氮
间歇进水论文文献综述
管锡珺,仇模凯,夏丽佳,赵亚鹏,张明辉[1](2018)在《自控间歇进水双区串联曝气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运行控制方便、节能高效,研发了自控间歇进水双区串联曝气反应器,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在室温条件下,pH=6.5~8.0,1次进水量为反应器容积的1/3,对COD容积负荷分别为1.0、1.5、2.0kg/(m~3·d)运行条件下的最佳运行工况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该反应器除碳脱氮的最优条件为:COD容积负荷1.5kg/(m~3·d),运行周期时间2.0h.其中,进水时间为30min,第一、二间歇曝气区曝气时间分别为70和60min,沉淀时间分别为20和30min,且第一、二间歇曝气区曝气同步进行,HRT=6.9h.在上述条件下,COD、氨氮以及总氮最终出水浓度满足50、5以及15mg/L的排放要求,其中第一间歇曝气区去除率分别为77%、86%和75%,经第二间歇曝气区的进一步去除,出水去除率平均分别为85%、94%以及83%.通过优化,运行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一体化处理出水达标,能够更好地应用到生活污水处理中.(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璩绍雷,孙宝盛,赵双红,臧向荣,李志静[2](2016)在《pH对间歇进水序批式生物反应(SBR)工艺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和微生物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pH值对SBR工艺污泥膨胀和微生物结构的影响,试验进水pH值为5.0—10.0.实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初期,污泥容积指数(SVI)值无明显变化.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在pH值为5.0和6.0时,开始出现污泥膨胀.在不同pH下提取总细菌的DNA组进行PCR扩增,分析总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对微生物群落的部分优势总细菌进行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微生物结构以及数量有所区别,在酸性条件下以丝状菌为主,易发生污泥膨胀;而在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以菌胶团为主,污泥活性较为稳定.(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6年03期)
赵亚鹏[3](2015)在《自控间歇进水双区串联曝气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我国小城镇以及农村地区,水体污染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区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经简单处理就排入河体。经调查发现,在以上地区,污水具有低C/N、水质水量变化大、分布分散等特点,处理困难;由于经济落后、污水处理设施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污水未能达标排放。因此,寻找一种除碳脱氮效果好、承载负荷高且经济的污水处理工艺显得既紧迫又重要。本着高效、经济、操作简单的原则,本研究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运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自控间歇进水双区串联曝气反应器(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 10432180.5),采用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在1.0、1.5以及2.0kgCOD/(m3·d)条件下,进行除碳脱氮的最佳运行工况探求以及污泥减量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工作历时110天,结论如下:(1)本研究对1.0、1.5以及2.0kgCOD/(m3·d)条件下的最佳除碳脱氮运行工况进行探求。经研究发现,各容积负荷条件下,最佳工况运行期间,最终出水中的COD、氨氮以及总氮浓度均能满足50、5以及15mg/L的排放要求。其中,综合污染物负荷及除碳脱氮效果,以1.5kgCOD/(m3·d)条件下的运行工况为最优,其COD、氨氮以及总氮的总去除率分别平均为86%、94%以及83%。其工况条件为:HRT=6.9h;污泥回流比为30%左右;第一、二间歇曝气区曝气时,溶解氧分别为1.4和0.6mg/L左右;周期数为12个/d。每个周期内:充水比约为1/3;历时2.0h,其中进水时间30min,第一、二间歇曝气区的曝气时间分别为70和60min,其余为沉淀时间。(2)叁种不同容积负荷条件下,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反应器的污泥减量率分别为73%、77%和78%,污泥减量性能良好;(3)通过与王建文以及孙艾萱等人研究的试验运行参数和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呈现出节能、减容性的优点。其较好的节能、节容以及污泥减量性能又体现出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本研究利用进水时水流的推动作用实现排水,克服了传统SBR、CAST等工艺需要滗水器的弊端,工艺流程简单。本研究可通过时间控制器实现进水以及曝气起止时间的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5-12-01)
张亮,梁栋,杜利勇[4](2015)在《论间歇进水对节流式气液交换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节流式气液交换器对水的耗用量,将进水模式由连续进水改为间歇进水,实验验证了间歇进水不会对气液交换器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同样条件下单机压损有所降低,但通过抬高水位可以提高单机压损并使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满足除尘效率要求。(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5年08期)
殷琪,潘杨,黄勇,张媛媛,朱炫[5](2014)在《间歇进水对气升回流一体化装置运行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分散污水处理工艺能耗大、运行管理不便等不足,本课题组开发了"气升回流一体化"工艺,该工艺依靠曝气剩余气体的气升作用实现混合液回流,并利用缺氧区储存和消解污泥。为模拟农村分散污水昼夜排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在总容积为140 L的气升回流一体化装置上,以校园生活污水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间歇进水的情况下,本装置仍能有效去除COD、NH4+-N、浊度等污染物,出水COD≤50mg/L、ρ(NH4+-N)≤1mg/L、浊度≤5 NTU;但由于停水阶段碳源不足,系统反硝化能力下降,TN去除率仅能维持在50%左右。(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袁林江,韩瑞瑞,韩玮[6](2008)在《间歇进水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净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研究了间歇运行条件下湿地对人工废水中COD和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对COD、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5%、80%、70%,出水的pH值和DO较进水有所提高.COD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湿地下行流上层0~25 cm、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湿地下行流上层0~35cm以内.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基质、植物根系等过滤吸附、截留以及微生物氧化作用实现的.结果还表明启动阶段对湿地植物根系的诱导生长,有利于提高处理效果.(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张耀斌,费庆志,王瑛[7](2000)在《H_2O_2与间歇进水方式对污泥膨胀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投加 1 0 0mg/L的H2 O2 ,可明显抑制丝状菌 ,使污泥膨胀得到控制 ,但不能根除。采用间歇进水方式 ,进水时间1h ,反应时间 4h ,可以控制污泥膨胀 ,但所需时间较长。在间歇进水的同时投加H2 O2 ,可快速使污泥膨胀得到控制。(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00年03期)
间歇进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pH值对SBR工艺污泥膨胀和微生物结构的影响,试验进水pH值为5.0—10.0.实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初期,污泥容积指数(SVI)值无明显变化.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在pH值为5.0和6.0时,开始出现污泥膨胀.在不同pH下提取总细菌的DNA组进行PCR扩增,分析总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对微生物群落的部分优势总细菌进行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微生物结构以及数量有所区别,在酸性条件下以丝状菌为主,易发生污泥膨胀;而在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以菌胶团为主,污泥活性较为稳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歇进水论文参考文献
[1].管锡珺,仇模凯,夏丽佳,赵亚鹏,张明辉.自控间歇进水双区串联曝气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控制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8
[2].璩绍雷,孙宝盛,赵双红,臧向荣,李志静.pH对间歇进水序批式生物反应(SBR)工艺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和微生物结构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6
[3].赵亚鹏.自控间歇进水双区串联曝气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
[4].张亮,梁栋,杜利勇.论间歇进水对节流式气液交换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J].技术与市场.2015
[5].殷琪,潘杨,黄勇,张媛媛,朱炫.间歇进水对气升回流一体化装置运行效果的影响[J].水处理技术.2014
[6].袁林江,韩瑞瑞,韩玮.间歇进水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净化特性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张耀斌,费庆志,王瑛.H_2O_2与间歇进水方式对污泥膨胀控制研究[J].环境工程.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