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当代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文化消费,网络社交
当代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1](2019)在《目的·方式·方向——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在当代中国,已由单一行业行为演进为多领域广泛参与的社会事项。其一,"非遗热"持续升温,非遗的内涵及价值在各类大众传播实践中得到愈加广泛的传递,传播促传承的效应已经显现;其二,蓬勃发展的文化消费市场及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业"产业文化化"趋势,为非遗资源提供了宽泛而多元的传播载体与场景,在生活日用与艺术欣赏之间开辟了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其叁,社交媒体已由人际沟通工具升级为文化传播的主流渠道,基于网络社交的"圈层文化"在年轻人中逐渐成为传统熟人社会的替代形态,因而基于网络媒介环境开展的非遗普及传播往往覆盖面更广。研究非遗在当代中国的各类传播实践及其效果,有助于了解当代人对非遗的真实认知与切实需求,应作为非遗保护方向确立的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文化遗产》期刊2019年06期)
田瑞敏[2](2019)在《论牧野文化的当代传播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牧野文化是新乡地区的典型文化形态,在叁千多年的历史流变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品质。但在当代传播中,却面临着核心价值不明确、传播主体错位、传播目的与传播主体不一致等困境,为此,拟通过凝练核心价值,整合现有资源;培育传播主体,建立文化自信;讲好牧野故事,降低文化排异;实现跨界混搭,创新传播手段四种形式实现牧野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有效传播。(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31期)
赵安琪,黄婷,林彬晖[3](2019)在《湖湘文化当代传播的方式与思考——以船山精神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湖湘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船山精神对当代湖湘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长沙和衡阳两地船山旧址承办活动数据的调查,分析该精神在当代的主要传播方式。对船山精神传播方式进行思考,探讨湖湘文化当代传播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其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推动船山精神传播方式的创新。将这些对策与建议推及湖湘大地上的其他文化旧址,以小见大,促进湖湘文化多样化传播。(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匡丽,肖月[4](2019)在《赣文化的解读与当代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赣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体系,分支众多,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赣文化的内容丰富,涵盖文学、理学、民俗、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在当前背景下,将优秀的赣文化进行传播,能推进赣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文章分析了赣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地位以及涵盖的内容体系,指出了在当前背景下赣文化的传播策略。(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黄涓[5](2019)在《论红军标语的当代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党和国家主要任务的变化以及传播技术手段的更新,红军标语当代传播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都与历史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充分考虑这些变化的基础上,保护好红军标语形象,做好红军标语解读,打造复合式传播渠道,是提高红军标语当代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春雨[6](2019)在《当代传播视野下的诗歌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从产生伊始就以人类的传播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而诗歌的传播大概也经历了口头传播、手抄传播、印刷传播、广播电视传播以及如今的互联网传播这样几个阶段。互联网技术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推向又一个高峰,一些互联网平台的出现让诗歌这把文化之火又一次燃烧。本文对诗歌近年来在媒介载体更替中的生存状况进行梳理,并对当代视野下的诗歌传播模式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7期)
陈玉坪[7](2019)在《当代传播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叙事策略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电影广告作为一种反映当代社会现状以及社会文化的重要形式,通过屏幕媒介与观众交流。传媒性、互动性、较强的指向性及丰富的信息量是微电影广告的重要属性,短小的篇幅要容下巨大的信息量,决定了微电影广告在叙事的把握、情节的设定、语言的提炼和细节的掌控上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9年06期)
王欢[8](2019)在《长白山文化发展与当代传播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白山文化历史悠久,形态多样。文章从分析长白山文化的历史发展、传播价值入手,以打造经典IP,发展文化产业,进行全媒体联动传播,推动长白山文化走向世界等维度,探讨提升长白山文化知名度、美誉度的传播路径。(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09期)
相军[9](2019)在《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播——以苏州广电评弹节目传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艺术的传承创新与传播技术的更新进步相互依存。一方面,传播技术的迭代更新拓展了传统艺术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传统艺术则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内容形式,打通受众年龄断层,再现魅力与活力。本文介绍了苏州评弹艺术的发展历史及传播发展历程,阐述了苏州广播电视总台评弹节目融合传播的理念及实践。(本文来源于《中国广播》期刊2019年03期)
姜蕾[10](2019)在《当代传播中的真实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社会的发展带来大众社会学意义上的审美变化,真实所带来的力量成为大众越来越接纳的心理趋向和审美体验。在当代大众传播中,在更多的电视或网络传播形式中真实表达越来越成为传播的重要题旨。因此,对真实表达的研究也将成为现代传播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当然,本文中所提出的真实更侧重于临场反应的真实表达。(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当代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牧野文化是新乡地区的典型文化形态,在叁千多年的历史流变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品质。但在当代传播中,却面临着核心价值不明确、传播主体错位、传播目的与传播主体不一致等困境,为此,拟通过凝练核心价值,整合现有资源;培育传播主体,建立文化自信;讲好牧野故事,降低文化排异;实现跨界混搭,创新传播手段四种形式实现牧野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有效传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当代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杨红.目的·方式·方向——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J].文化遗产.2019
[2].田瑞敏.论牧野文化的当代传播路径[J].长江丛刊.2019
[3].赵安琪,黄婷,林彬晖.湖湘文化当代传播的方式与思考——以船山精神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4].匡丽,肖月.赣文化的解读与当代传播[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5].黄涓.论红军标语的当代传播[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王春雨.当代传播视野下的诗歌文化[J].视听.2019
[7].陈玉坪.当代传播语境下微电影广告的叙事策略探析[J].视听.2019
[8].王欢.长白山文化发展与当代传播路径研究[J].科技传播.2019
[9].相军.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播——以苏州广电评弹节目传播为例[J].中国广播.2019
[10].姜蕾.当代传播中的真实表达[J].传播力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