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陆两栖车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陆两栖车,运动学分析,可收放悬架,参数优化
水陆两栖车辆论文文献综述
剧冬梅,项昌乐,陶溢,徐小军,王文浩[1](2019)在《电驱动差速转向轮式水陆两栖车辆可收放悬架机构运动学分析与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减小车辆在水中的形状阻力,需要将轮式两栖车的轮子提升到水线以上。针对该需求提出了一种水陆两栖车可收放悬架方案。对两栖车收放悬架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了其运动规律;制定了悬架参数优化策略,以提高悬架在水中的收放高度,改善陆地的行驶特性;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Insight中设计了参数优化实验,通过分析参数灵敏度确定优化变量,根据所选的优化变量,分别以行走机构收放高度、翻转角度、外倾角以及主销内倾角等参数为优化目标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行走机构收放过程和运动学特性的优化效果明显,在保障陆上性能的同时大幅减小了水上航行阻力。(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冯贺[2](2018)在《可拉伸式水陆两栖车辆创新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陆两栖车辆自诞生之日起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其研发都存在严重问题,留有大片空白。本文探讨的可拉伸式水陆两栖车辆力图填补这个缺口,最大限度考量人的诉求,整个产品从技术到功用都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供新式出行理念,提升生活品质。在未来世界中,水陆两栖车辆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普及。(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8年06期)
冯贺[3](2015)在《水陆之间,畅游无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水陆两栖车彰显出了单纯车与船不具备的特性,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水陆之间,畅游无限。但水陆两栖车最初的发展是缓慢的,应用范围是局限的。国外的研究仅限于军事、公交等狭窄的领域,民用方面基本只停留在研而不发的阶段,国内更是零星片段的记载。加之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政策倾斜不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的交通凸显的矛盾也浮出水面。在高速、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下,人们的出行早已变得不再顺畅,道路的拥堵早已触及到了都市人的心理底线,如此焦灼的状态寻求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这种功能强大、富于创新的水陆两栖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本设计最大限度的考量人的诉求,整个产品从外形、材质到动力、功用都极尽所能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节能环保,将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发挥到极致。力图拓展一种新的出行理念,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结合水陆两栖车辆的特点,更加游刃有余的穿行于车水马龙的都市街道,同时涉水渡河也将变得轻而易举。水陆两栖车不单提供了正常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满足载人载物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休闲娱乐的功能,使得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偶-玩乐,使紧绷的神经获得片刻的放松。水陆两栖车的出现改变了原来过河只能坐船的观点,是科学史上的一次创新。在未来世界中,水陆两栖车更多的会被用于军事、国防、运输等各个方面。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汽车多元化功能要求,水陆两栖车作为民用交通工具将不再是异想天开。(本文来源于《鲁迅美术学院》期刊2015-05-28)
剧冬梅,项昌乐,李军,孙旭光,刘静[4](2014)在《两栖车辆实时控制水陆性能虚拟试验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两栖车辆有水上、陆上、水陆过渡3种工况。目前对两栖车辆的仿真计算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平台进行陆上仿真;二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水上性能仿真。都是针对单一工况进行仿真。为了解决多种工况下的动力学计算问题,采用粒子流场与刚体碰撞耦合的理论,结合传统多体动力学计算方法,建立了实时控制的两栖车辆全工况的动力学仿真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多项水陆性能的虚拟试验,并以某高速履带两栖车辆为实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与试验数据对比,该仿真方法的计算误差小于15%,具有一定的准确度。(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宋桂霞[5](2008)在《水陆两栖车辆减阻增速关键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两栖车辆的高速性能是衡量其性能指标之一,为了提高我国两栖车辆在水中的航速,对两栖车辆进行相关分析后,提出了减小车辆两栖车辆车轮的阻力来提高速度的策略,并设计了车轮收起方案。车轮收放方案综合考虑了车辆的空间布置、收起状态、运动干涉以及陆上行驶的安全性,设计了合理的收起方式、定位方式,以及陆上行驶车辆车轮收放功能失效,使车轮在水中收起时能平稳快捷,车辆在陆上行驶时安全稳定。车轮收起的力由液压系统产生。设计了完整的液压系统回路,并通过对液压元件的参数设置和仿真,检验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由导轨约束减振器和螺旋弹簧的定位,确定了车辆陆上行驶的安全稳定性。通过优化悬架结构参数,使车轮收起后的状态能使附件阻力充分减小。驱动半轴以及横向稳定杆与下横臂之间采用合适的连接形式,避免收起车轮时的运动干涉,使车轮收放能顺利进行。由压力感测器感知车辆陆上和入水后压力的变化,来控制车轮收起功能是否工作,以保证车辆陆上行驶的安全。利用Fluent对车轮收起前后的车辆进行了流体仿真,对比分析了车轮收起前后阻力的变化。结合车辆实际运行环境,模型采用了水气两相流进行分析。根据车辆外型断面变化剧烈、扰流情况复杂的特点,在对计算区域划分网格时,采用了内部为非结构网格、外部为结构网格的混合网格划分方法,以充分捕捉流场。为了加快计算速度,采用了并行计算方法。最后针对车首上水严重的现象,根据仿生学原理设计了一种新的防浪板类型,并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两种防浪板对水流的导流情况。对悬架结构优化前后的整车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悬架变动前后车辆性能的变化。首先通过对比悬架变动前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和实车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对悬架优化前后的整车虚拟样机进行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的仿真分析,通过改变悬架优化后整车的一些参数,使其仍基本保持原车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08-12-01)
辛志坡,王伟[6](2007)在《高速水陆两栖车辆技术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陆两栖汽车是既可以在陆地上行驶又可以在水面航行的车辆装备,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世界上首辆水陆两栖汽车早在1940年左右就出现了,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地应用于后勤军用物资的运输和补给,但战后其被新兴的运输艇(船)等装备所取代,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水陆两栖汽车在水上的航速只能达到约10km/h,较低的极限航速制约了其在部队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专用汽车》期刊2007年06期)
王进举,康珏[7](2004)在《水陆铁骑 中国两栖装甲车辆》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民海军两栖装甲车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登陆作战中坚力量。本文对人民军队两栖装甲车辆的发展历程、主要装备进行介绍,并使读者了解到两栖装甲车辆在未来登陆作战中的地位作用、战术运用,以及与台军两栖装甲车的战术性能比较。(本文来源于《舰载武器》期刊2004年07期)
水陆两栖车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陆两栖车辆自诞生之日起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其研发都存在严重问题,留有大片空白。本文探讨的可拉伸式水陆两栖车辆力图填补这个缺口,最大限度考量人的诉求,整个产品从技术到功用都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供新式出行理念,提升生活品质。在未来世界中,水陆两栖车辆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陆两栖车辆论文参考文献
[1].剧冬梅,项昌乐,陶溢,徐小军,王文浩.电驱动差速转向轮式水陆两栖车辆可收放悬架机构运动学分析与参数优化[J].兵工学报.2019
[2].冯贺.可拉伸式水陆两栖车辆创新设计研究[J].美术大观.2018
[3].冯贺.水陆之间,畅游无限[D].鲁迅美术学院.2015
[4].剧冬梅,项昌乐,李军,孙旭光,刘静.两栖车辆实时控制水陆性能虚拟试验系统开发[J].兵工学报.2014
[5].宋桂霞.水陆两栖车辆减阻增速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6].辛志坡,王伟.高速水陆两栖车辆技术发展[J].专用汽车.2007
[7].王进举,康珏.水陆铁骑中国两栖装甲车辆[J].舰载武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