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土地论文-陈璠

湿地土地论文-陈璠

导读:本文包含了湿地土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湿地,生态环境,生态保护,黄堡,土地流转,候鸟,缓冲区,核心区,北淮淀,生态移民工程

湿地土地论文文献综述

陈璠[1](2019)在《已升级改造875平方公里湿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陈璠)日前,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稳步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实施,对875平方公里湿地自然保护区全面升级改造,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土地流转、湿地修复等重点工程,恢复湿地功能。推进生态移民 持(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19-12-18)

施军[2](2019)在《西溪湿地土地美学价值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城市湿地美学价值实证研究,笔者将西溪湿地这一集农耕湿地、文化湿地、城市湿地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作为案例地,进行实证。首先,将西溪湿地根据规划、区域显着特征分区;其次,根据问卷数据结果和维度差异,得出各区域在维度、题项上的异同,从而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为西溪湿地及相关湿地的开发、规划、管理带来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11期)

简兴,王松,翟晓钰,蔡阳阳,王喻[3](2019)在《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的差异,于2017年7月16日,在该湿地公园内的天然沼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藨草(Scirpus triqueter)沼泽、由天然沼泽开垦的分别耕种了3 a和30 a的耕地、果园和林地中,采集表层(0~10 cm深度)土壤样品,测定土样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矿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沼泽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6.99 g/kg、124.42 mg/kg、119.44 mg/kg和0.55 g/kg,耕种了3 a的耕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6.31 g/kg、98.64 mg/kg、24.91 mg/kg和0.22 g/kg,耕种了30 a的耕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9.22 g/kg、173.40 mg/kg、84.78 mg/kg和0.40 g/kg,果园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2.31 g/kg、93.28 mg/kg、55.08 mg/kg和0.20 g/kg,林地表层土壤中的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质量比分别为12.64 g/kg、109.00 mg/kg、53.96 mg/kg和0.14 g/kg;天然沼泽开垦为耕地耕种了3 a后,表层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显着降低,耕种了30 a后,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有所增加。(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文琦,宋戈[4](2019)在《叁江平原湿地农田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叁江平原湿地农田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在区域中的影响,该研究以叁江平原核心区富锦市为例,基于1989、2002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和土地利用信息图谱等研究方法,探讨湿地农田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89—2015年富锦市土地利用变化方向主要是"湿地-旱地-水田",其中1989—2002年湿地转化旱地的面积为19.94万hm~2,2002—2015年旱地转化水田的面积为23.02万hm~2;2)1989—2015年富锦市总体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动态度值最大的是湿地和水田,其中1989—2002年富锦市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值最大,变化速率为4.10%;3)1989—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图谱以稳定型、前期变化型和后期变化型为主,北部农区为稳定型图谱的集中分布区,中南部为前期变化型图谱的优势分布区,东部垦区为后期变化型图谱的集中分布区。4)富锦市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约束的结果,其中政策因素起主要导向作用。富锦市应严格管制耕地水田化,防止过渡开垦湿地,提升区域土地生态功能,从而实现土地利用科学管控。(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9期)

龚月月,朱新萍,李典鹏,郑梦竹,杜婕[5](2019)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干旱区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在干旱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明确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影响因素对评价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收支平衡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天山中部北坡的柴窝堡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下干旱区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结果表明,柴窝堡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总有机碳含量特征为湿地垦殖为农田[(22.97±0.85) g·kg~(–1)]>自然农田[(21.83±1.97) g·kg~(–1)]>湿地–农田过渡带[(16.74±6.52)g·kg~(–1)]>湖泊湿地[(11.98±3.67) g·kg~(–1)]>盐碱湿地[(9.86±3.31) g·kg~(–1)]。湿地与农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P <0.05)。湿地垦殖为农田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并显着高于湿地–农田过渡带和自然农田土壤显着(P <0.05)。0–40 cm土层中湖泊湿地和湿地–农田过渡带土壤有机碳各组分中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盐碱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变化趋势则相反;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柴窝堡湿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值。pH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极显着负相关(P <0.01),电导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 <0.01)。自然农田或湿地垦殖后的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均高于湿地土壤。该研究结果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了干旱区湿地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吴洁[6](2019)在《阳宗海将现万亩田园新风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阳宗海南岸,占地1233.5亩的湿地已进入绿化种植施工阶段。此外,阳宗海管委会正在着力推进阳宗镇坝区土地流转,到明年,要完成7856亩土地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将其打造成为昆明市区域内农业特色突出的观赏性苗木、木本花卉种植示范区。今后从阳宗高速收费站出来,(本文来源于《昆明日报》期刊2019-08-11)

杨惠君[7](2019)在《岳阳市城市土地扩张时空变化及其对湿地景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城市蔓延、盲目扩张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屡见不鲜。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全面铺开,内陆河港型城市的土地扩张过程,以及河港型城市扩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逐渐引起了学界关注。刻画河港型城市土地扩张时空变化特征,测度其对湿地景观的影响,可为城市土地有序扩张中资源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典型河港型城市——岳阳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解译结果定量分析了城市土地扩张强度变化、方式变化、指向变化、形态变化,以及城市土地扩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岳阳市城市土地扩张强度总体处于合理值范围内,但是城市土地扩张强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010—2015年城市土地扩张强度迅速增大,城市土地扩张呈现为蔓延状态。(2)研究期内,岳阳市城市土地扩张方式以边缘式为主、蛙跳式为辅,填充式扩张在各个时段都不明显,城市土地扩张宏观表现为外延特征显着的“轴带拓展”模式,土地利用较为粗放。(3)研究期内,岳阳市城市土地扩张的指向为整体向南,但不同时段有所差异,2010年以前,城市土地扩张指向单一,整体向南,2010年后,随着城市土地在东北方向上扩张面积的增加和速度的加快,城市土地重心向南移动的趋势明显放缓,城市土地扩张指向也因此复杂化。(4)受港区建设及配套产业发展、自然地理环境、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期内岳阳市城市空间形态有向着破碎化、分散化方向发展的态势。(5)河港建设发展对岳阳市城市土地扩张最直接的影响是临港新区和工业组团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主要表现为2009年以后城陵矶松阳湖港区、临港新区、六大工业组团和六大仓储区的相继开工建设造成城市土地扩张面积攀升,导致研究区出现城市蔓延。港区扩容与功能升级及其与陆路交通运输的联动发展使得研究区城市土地扩张以边缘式为主、蛙跳式为辅,宏观上表现为“轴带拓展”模式,导致城市土地空间形态破碎化。港区、工业组团及配套仓储区的建设改变了城市土地整体向南扩张的单一化局面,增强了城市土地扩张指向的复杂性。(6)城市土地扩张是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且占用的人工湿地远多于天然湿地。临港新区和工业组团及配套设施的加速建设是2010年后城市土地扩张占用湿地面积显着增加的重要原因。(7)城市土地扩张大大提高了湿地景观的破碎度,增加了湿地景观的复杂性,降低了湿地景观的连通性,且对人工湿地景观的复杂性和连通性的影响强于天然湿地。分时段看,天然湿地、人工湿地及整个湿地景观的破碎度、复杂性和连通性方面的指数呈现出“先缓后快”的变化特征,城市土地扩张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主要发生在2010年后。基于分析结果,最后就岳阳市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1)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促进城镇人口均衡化布局;(2)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转变城市扩张模式;(3)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推动城市内涵式扩张;(4)加大湿地景观保护力度,彰显城市发展中湿地景观的多功能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尹楠[8](2019)在《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森林和海洋是全球叁大重要的生态系统,而湿地因其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而被全世界广泛关注。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自2006年建立之初起就对西安市的水质净化、气候调节、防止沙尘、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随西安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使得保护区的土地利用方式、程度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产生较大变化,因此对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开展研究,能够为保护区以后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RS和GIS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InVEST生物多样性模型和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模型的理论方法,系统地分析了保护区10年来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以及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生物多样性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研究的结论和成果显示:(1)2006-2016年的10年间,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土地利用幅度变化方面呈现出“一减多增”的情况,其中耕地急剧减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均以不同幅度增长,按照增长幅度大小排列依次为:草地>建设用地>林地>湿地>未利用地;在速度变化方面,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呈减少趋势的只有耕地一种土地利用类型,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均以不同的动态度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为林地;在程度变化方面,土地利用指数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上下变化,总体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在动态转移方面,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化主要发生在农田、草地、林地、湿地和建设用地之间,其中农田面积变化最为明显,主要向草地、湿地、建设用地和森林转移。(2)2006-2016年,泾渭湿地的生境质量在土地利用变化以及人为的影响下呈上升趋势,局部有所下降,根据保护区生境质量分级排列情况来看,整体的生境质量呈现中等,保护区所在各区生境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灞桥区>未央区>高陵区;造成生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包括居住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和耕地在内的人工生境,而对泾渭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维持帮助较大的是包括湿地和林地在内的天然生境。(3)2006-2016年,泾渭湿地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呈增长趋势,增长幅度较大;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仅食物产出一项呈下降趋势,其它项均以不同的增长趋势增加;保护区所辖各区生态服务价值中,灞桥区表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高陵区有所下降,研究区内部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受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的影响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5-01)

郭颖悦,刘瑞,魏良帅[9](2019)在《湿地公园土地利用的变化监测——以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湿地公园被誉为"城市之肾",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生态修复净化环境等功能。因此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对环境改善、合理利用土地以及保护湿地资源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市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利用ENVI进行监督分类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前后变化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白鹭湾湿地公园2012土地类型划分情况为:植被、耕地/半裸地、人造物/裸地占比分别为42%,33%,25%;2015年土地分类占比分别为42%,20%,22%,同时增加了16%的水体,湿地公园耕地、植被、水体等面积逐年增加,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通过遥感技术动态监测和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有利于湿地公园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对城市湿地的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陈荣[10](2019)在《江苏扬州发布湿地保护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为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江苏省扬州市近日发布了《湿地保护规划(2018~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全面提高全市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并将湿地系统保护开发纳入扬州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扬州市地处长江下游,湿地(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04-09)

湿地土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城市湿地美学价值实证研究,笔者将西溪湿地这一集农耕湿地、文化湿地、城市湿地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作为案例地,进行实证。首先,将西溪湿地根据规划、区域显着特征分区;其次,根据问卷数据结果和维度差异,得出各区域在维度、题项上的异同,从而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为西溪湿地及相关湿地的开发、规划、管理带来一定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湿地土地论文参考文献

[1].陈璠.已升级改造875平方公里湿地[N].天津日报.2019

[2].施军.西溪湿地土地美学价值评价研究[J].今传媒.2019

[3].简兴,王松,翟晓钰,蔡阳阳,王喻.安徽叁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J].湿地科学.2019

[4].张文琦,宋戈.叁江平原湿地农田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园艺.2019

[5].龚月月,朱新萍,李典鹏,郑梦竹,杜婕.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干旱区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征[J].草业科学.2019

[6].吴洁.阳宗海将现万亩田园新风光[N].昆明日报.2019

[7].杨惠君.岳阳市城市土地扩张时空变化及其对湿地景观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9

[8].尹楠.西安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评估[D].西北大学.2019

[9].郭颖悦,刘瑞,魏良帅.湿地公园土地利用的变化监测——以成都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J].四川林业科技.2019

[10].陈荣.江苏扬州发布湿地保护规划[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标签:;  ;  ;  ;  ;  ;  ;  ;  ;  ;  

湿地土地论文-陈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