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仔猪论文-仲召鑫,董丽,毛俊舟,张永胜,喻礼怀

梅山仔猪论文-仲召鑫,董丽,毛俊舟,张永胜,喻礼怀

导读:本文包含了梅山仔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初生重,梅山仔猪,肝脏发育,脂代谢

梅山仔猪论文文献综述

仲召鑫,董丽,毛俊舟,张永胜,喻礼怀[1](2019)在《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肝脏发育和脂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肝脏发育和脂代谢的影响。选取正常初生重(NBW)和低初生重(LBW)新生梅山仔猪各6头,不喂食母乳,出生6 h内颈动脉放血致死。取仔猪血液测定血浆脂代谢指标,屠宰取样测定肝脏器官指数、肝脏脂代谢指标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与NBW组相比,LBW组新生梅山仔猪的肝脏细胞粒径和面积极显着降低(P<0.01);血浆总胆固醇(TC)含量极显着升高(P <0.01),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着升高(P<0.05),血浆甘油叁酯(TG)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肝脏TC含量显着降低(P<0.05),肝脏TG含量和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极显着降低(P<0.01),肝脏肝脂酶(HL)活性呈下降趋势(P=0.086);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和LPL的基因表达量极显着降低(P<0.01),肝脏激素敏感脂肪酶(HSL)的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上述结果显示,LBW会抑制新生梅山仔猪的肝脏发育,降低脂代谢功能。(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董丽,仲召鑫,毛俊舟,王淑楠,王洪荣[2](2019)在《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正常初生重(NBW)和低初生重(LBW)新生梅山仔猪各6头,不喂食母乳,出生6 h内颈动脉放血致死。结果表明:1)LBW组新生梅山仔猪的体重、脾脏重和相对脾脏重均显着低于NBW组(P<0.05)。2)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血液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均极显着低于NBW组(P<0.01),CD+8 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着高于NBW组(P<0.01)。3)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脾脏中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着低于NBW组(P<0.01),CD+3 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着高于NBW组(P<0.01)。4)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胸腺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低于NBW组(P<0.01)。5)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CD8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NBW组(P<0.05),IL-2、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着高于NBW组(P<0.01)。综上,LBW新生梅山仔猪的免疫功能低于NBW新生梅山仔猪,这与其体内T淋巴细胞分化和功能改变有关。(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董丽,喻礼怀,王淑楠,罗阳,彭众[3](2016)在《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免疫器官发育和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梅山猪以高繁殖力着称,兼具肉质好、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的特点,但其出生后生长缓慢。我们推测初生重对梅山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正常初生重(normal birth body weight,NBW)和高初生重梅山猪(high birth body weight,HBW)免疫器官发育和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的差异,为梅山猪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选取新生梅山仔猪10头(来自同一头母猪),分别为5头NBW仔猪[(0.65±0.02)kg]和5头HBW仔猪[(0.85±0.06)kg]。所有仔猪在出生后不予喂食母乳,出生后2~4 h内屠宰取样。前腔静脉取血并分离淋巴细胞,测定血液中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测定血液常规指标;测定脾脏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分离胸腺、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称重并取样,测定细胞因子和CD4、CD8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与NBW仔猪相比,HBW仔猪脾脏重和相对脾脏重(脾脏重/体重)均显着提高(P<0.05),两组的胸腺和肠系膜淋巴结的绝对重量和相对质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2)BW组新生仔猪血液中血红蛋白数量、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显着高于NBW组仔猪(P<0.05)。3)HBW仔猪血液中CD4~+T淋巴细胞含量显着高于NBW仔猪,CD8~+T淋巴细胞含量显着低于NBW仔猪(P<0.05),CD8~+与CD4~+T淋巴细胞的比值显着高于NBW仔猪(P<0.05)。4)HBW仔猪脾脏中T细胞数量显着高于NBW组(P<0.05),但CD3T淋巴细胞含量显着低于NBW组(P<0.05),CD4~+T淋巴细胞含量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5)HBW仔猪胸腺中IL2和IFNγ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NBW组(P<0.05)。6)HBW仔猪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CD8、IL2、IL4和IFNγ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NBW组(P<0.05)。综上,初生重对梅山猪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功能都有一定影响,高初生重梅山猪免疫器官发育更完善,免疫器官CD4~+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更多,分泌细胞因子功能更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梅山猪的免疫调节机制和营养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二次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10-21)

喻礼怀,董丽,王淑楠,罗阳,彭众[4](2016)在《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肝脏发育及脂肪代谢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梅山猪是太湖猪的典型代表,以高繁殖力着称,兼具肉质好、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的特点,但其出生后生长缓慢。建立试验模型,研究梅山猪的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我们推测初生重对梅山猪的肝脏发育和脂肪代谢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正常初生重(normal birth body weight,NBW)和高初生重梅山猪(high birth body weight,HBW)肝脏发育及脂肪代谢功能的差异,为研究梅山猪的生理调控机制和梅山猪的营养调控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选取新生梅山仔猪10头(来自同一头母猪),分别为5头NBW仔猪[(0.65±0.02)kg]和5头HBW仔猪[(0.85±0.06)kg]。所有仔猪在出生后不予喂食母乳,出生后2~4 h内前腔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液和肝脏中总甘油叁酯(TC)、总胆固醇(C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酯酶(LPL)和肝酯酶(HPL)的含量;然后屠宰取样,测定肝脏重及肝脏中脂代谢相关基因和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与NBW仔猪相比,HBW仔猪绝对肝脏重和相对肝脏重(肝脏重/体重)均显着提高(P<0.001)。2)HBW组新生仔猪血液中TC含量显着高于NBW组仔猪(P<0.01)。3)HBW仔猪肝脏中TC含量(P<0.05)、TC和CC总含量(P<0.05)、LPL活力(P<0.01)、HPL活力以及总酯酶活力(P<0.01)均显着高于NBW仔猪。4)HBW仔猪肝脏中LPL(P<0.05)、Akt(P<0.001)、PI3K(P<0.001)和S6K1(P<0.05)基因的表达均显着高于NBW组(P<0.05)。综上所述,初生重对梅山猪肝脏发育和机体的脂肪代谢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高初生重梅山猪肝脏发育更完善,脂肪代谢功能更强,并且这可能与mTOR/Akt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二次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10-21)

马守庆,马梅蕾,慕春龙,余凯凡,朱伟云[5](2015)在《梅山仔猪和大白仔猪早期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不同猪种,尤其是脂肪型和肌肉型猪种,生理生化特性不同。已有研究阐述了不同猪种在断奶后期机体自身代谢和微生物代谢的差异~([1,2]),但对哺乳期(纯母乳喂养阶段)宏观生理生化上的异同还鲜有报道。在此阶段,母乳是其唯一的营养物质来源,在相同的外界环境下,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以及机(本文来源于《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9-18)

宋勇[6](2014)在《梅山猪仔猪生长缓慢原因及应对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现同圈猪群中存在生长缓慢的猪,这些猪一般被称作僵猪。为何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存在这种差异,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一、断奶不合理农户养猪多采取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使仔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了改变,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本文来源于《农家致富》期刊2014年24期)

朱世平[7](2014)在《梅山猪断奶仔猪腹泻模型的建立及抗性基因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腹泻是导致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E.coli F18菌株是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菌。目前中国地方品种断奶仔猪抗E.coli F18的遗传基础和调控机制尚不清楚,而且国内地方品种对E.coli F18的抗性基因和遗传机制可能有别于外来引进品种。基因芯片及高通量测序等技术为E.Coli F18抗性候选基因的筛选提供了有力手段,但其前提需要获得断奶仔猪E.coli F18抗性型和敏感型全同胞个体,因此地方猪品种极端表型个体有效的筛选和鉴定已成为其抗性遗传基础研究的关键和瓶颈。此外,研究报道针对仔猪细菌性腹泻,目前人为的细菌攻毒试验是获取素材的较好途径。本研究以中国地方品种—梅山猪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采用E.coli F18ac菌株攻毒试验,并利用肠道细菌检测、细菌计数以及小肠上皮细胞黏附试验等方法进行验证,以期获得E.coli F18抗性型和敏感型个体,为今后研究梅山猪抗E.coli F18遗传机理提供宝贵素材,同时也为中国地方猪品种细菌性疾病模型的建立提供指导和参考。其次,结合课题组前期在苏太猪上的研究进展,对鞘糖脂生物合成—球系列通路及炎症免疫通路相关基因在梅山猪攻毒群体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初步探究,旨在分析梅山猪E.coli F18腹泻抗性的调控通路及关键基因,最终为国内地方猪品种E.coli F18腹泻的抗病育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梅山仔猪攻毒后出现腹泻、轻度腹泻和不腹泻3种不同表型。腹泻仔猪肠道内容物中的E.coli F18数量远多于正常仔猪;黏附试验发现腹泻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大量黏附E.coli F18,而正常仔猪小肠上皮细胞与E.coli F18基本不黏附;病理组织切片结果表明,重度腹泻仔猪病变肠道组织间隙充血,黏膜层绒毛脱落、长度缩短,由此可以推测E.coli F18与仔猪小肠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后破坏了黏膜层绒毛的完整性,从而定居繁殖造成仔猪腹泻。综合上述结果,本试验仔猪腹泻确实由攻毒造成,获得了E.coli F18抗性型和敏感型仔猪全同胞个体,即成功建立梅山猪断奶仔猪腹泻模型,为今后猪细菌性腹泻遗传基础研究素材和抗病育种基础群的获得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和途径。2、试验采用RT-PCR技术对鞘糖脂生物合成.—球系列及炎症免疫通路相关基因在梅山猪E. coli F18抗性型和敏感型个体间的表达水平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鞘糖脂生物合成一球系列通路相关基因在抗性和敏感个体间的组织表达水平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E.coli F18抗性组仔猪脾脏中的IL-1β、TNF-α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抗性组淋巴结中的TNF-a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敏感组(P<0.05),抗性组胸腺中的SLA-3基因表达量也显着高于敏感组(P<0.05),此外BPI基因在抗性仔猪十二指肠中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敏感个体(P<0.01)。以上结果进一步表明中国地方猪品种与外来品种抗E. coli F18的遗传基础和调控机制确实存在差异,在外来品种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鞘糖脂生物合成—球系列通路并未在梅山断奶仔猪抗E. coli F18感染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而炎症免疫通路及相关基因对于梅山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抗性可能存在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11-01)

杨利娜,朱志刚,边高瑞,石晓峰,苏勇[8](2014)在《梅山仔猪和大白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道发育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梅山仔猪和大白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道发育的不同,试验分别选取纯种梅山和大白仔猪各4窝,于28日龄和49日龄每窝仔猪随机选取1头进行屠宰采样,比较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黏膜形态的不同。结果表明:1)2个品种仔猪1~28日龄(断奶前)和29~49日龄(断奶后)平均日增重均有差异,断奶前大白仔猪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梅山仔猪(P<0.05);但梅山仔猪28日龄时脾脏、胃和大肠指数均显着高于大白仔猪(P<0.05),而49日龄时,梅山仔猪小肠指数显着高于大白仔猪(P<0.05)。2)梅山仔猪28日龄空肠脂肪酶活性和49日龄胰腺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大白仔猪(P<0.05)。3)大白仔猪28和49日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着高于梅山仔猪(P<0.05);梅山仔猪28日龄血清尿素含量显着高于大白仔猪(P<0.05)。结果提示,梅山仔猪消化道发育水平高于大白仔猪,同时梅山仔猪体内消化酶活性也高于大白仔猪,表明梅山仔猪具有较高的养分吸收能力。(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朱志刚[9](2012)在《交互寄养对梅山与大白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十年,肥胖在儿童和成年人中增加迅速并普遍存在。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容易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二型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生。基因型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是肥胖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基因型在肥胖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肥胖的遗传率高达40%-70%。环境因素如采食量和日粮组成对肥胖也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希望通过调控肥胖者脂肪代谢来减少体脂合成,增加脂肪氧化,减少摄食和增加能量消耗。脂肪代谢是脂质合成与分解的一个动态过程,受机体内分泌调控以及基因型、环境因素的影响。猪作为人类营养研究的一种重要模型动物被广泛用于实验研究。大白猪是高瘦肉率、低脂肪的瘦肉型猪种,而梅山猪是低瘦肉率、高脂肪含量的肥肉型猪种。两品种间的交互寄养是综合研究基因型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手段。交互寄养作为一项技术用于保护父母拒绝哺育和遗弃的后代和繁殖率较低濒危物种,也用于研究环境因素对物种特征性行为的影响。交互寄养条件下,动物自身基因型和母源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动物的表型。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交互寄养对梅山与大白仔猪脂肪消化酶活性、血液指标、脂肪代谢关键酶活性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以阐明基因型和交互寄养在脂肪代谢中的作用,以期为脂肪代谢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分为叁部分:1交互寄养对梅山与大白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为了研究基因型对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和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本试验对交互寄养条件下梅山和大白仔猪平均日增重、空肠和胰腺消化酶活性以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交互寄养条件下,基因型对仔猪平均日增重有极显着影响(P<0.01),0-28日龄大白仔猪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梅山仔猪;基因型、交互寄养及两者互作效应对仔猪空肠和胰腺消化酶活性均有影响,28日龄基因型、交互寄养及两者互作效应对消化酶活性都有影响,但基因型的作用更明显(P<0.01),梅山猪胰腺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比大白猪高,它对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消化能力更强;基因型是影响49日龄仔猪消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P<0.01),梅山仔猪胰腺脂肪酶活性比大白仔猪高。基因型和交互寄养对仔猪血清葡萄糖浓度、甘油叁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影响不明显,但基因型是影响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主要因素(P<0.01),大白仔猪血清HDL含量比梅山猪高。基因型(P<0.05)和交互寄养(P<0.05)对28日龄仔猪血清总蛋白含量有显着影响,寄养大白仔猪血清总蛋白含量显着高于亲养大白仔猪(P<0.05)。仔猪血清尿素浓度受基因型和交互寄养影响均显着(P<0.01),亲养梅山仔猪血清尿素浓度显着高于寄养梅山仔猪(P<0.05),寄养大白仔猪血清尿素浓度显着高于亲养大白仔猪(P<0.01),梅山母猪对仔猪蛋白质代谢有重要影响。2交互寄养对梅山与大白仔猪脂肪代谢相关激素水平和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在第一章交互寄养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本试验比较交互寄养条件下梅山和大白仔猪脂肪代谢相关激素和关键酶活性,研究基因型和交互寄养对仔猪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交互寄养对仔猪血清瘦素水平有极显着影响(P<0.01),交互寄养增加了寄养大白仔猪血清瘦素水平。基因型和交互寄养的互作效应对28日龄仔猪血清胰岛素浓度有影响显着(P<0.05),但不同组间无显着差异。基因型(P<0.01)和交互寄养(P<0.05)对49日龄仔猪血清生长激素浓度均有显着影响,亲养大白仔猪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显着高于寄养大白仔猪(P<0.01),亲养梅山仔猪血清生长激素水平显着高于寄养大白仔猪(P<0.05)。基因型对28日龄仔猪肝脏苹果酸脱氢酶活性有显着影响(P<0.05);交互寄养对49日龄仔猪肝脏MDH活性有显着影响(P<0.05),寄养大白仔猪肝脏脂质合成能力显着高于亲养大白仔猪。28日龄,亲养大白仔猪肝脏LPL活性显着高于寄养大白仔猪,寄养梅山仔猪肝脏LPL活性极显着高于亲养梅山仔猪,受交互寄养影响显着(P<0.01),49日龄不同组间酶活无差异,受交互寄养影响显着(P<0.05)。不同组间仔猪肝酯酶活性在28和49日龄均无显着差异。28日龄仔猪肝脏总酯酶活性受交互寄养影响显着,亲养大白仔猪总酯酶活性显着高于寄养大白仔猪。49日龄不同组间无差异,受基因型和交互寄养的互作效应影响显着(P<0.05)。交互寄养对28日龄仔猪皮下脂肪组织LPL活性有显着影响(P<0.01),寄养梅山仔猪皮下脂肪组织LPL活性极显着高于亲养梅山仔猪;交互寄养对49日龄仔猪皮下脂肪组织LPL活性有显着影响(P<0.05),亲养大白仔猪LPL活性极显着高于寄养大白仔猪。不同组间仔猪28和49日龄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均无显着差异,但随着日龄增加此酶活性下降,寄养大白仔猪受交互寄养影响肝脏脂质合成能力增强,背部皮下脂肪含量提高;亲养大白仔猪受交互寄养影响肝脏对甘油叁酯利用能力增强;在基因型和交互寄养的共同影响下大白仔猪生长速度更快。3交互寄养对梅山与大白仔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章在前两章研究基础上,对交互寄养下梅山和大白仔猪脂质合成代谢基因(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 SREBP-1c; Fatty acid synthase, FAS; Acetyl-CoA carboxylase, ACC;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gamma, PPARy)和脂质分解代谢基因(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a, PPARa;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lb, CPT-1b; Hormone-sensitive lipase, HSL; Acyl-CoAoxidase, ACOX)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和交互寄养对仔猪脂肪组织SREBP-lc、PPARα、PPARγ、HSL、ApoB和CPT-1b基因表达量无显着影响,对仔猪肝脏SREBP-1c、ACC、PPARγ、ACOX、HSL和Apo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无显着影响。交互寄养对脂肪组织中FAS基因表达量有显着影响(P<0.05),但不同组间FAs基因表达量无差异。基因型对仔猪脂肪组织中ACC基因表达量有显着影响(P<0.05),同一梅山母猪饲喂的梅山仔猪脂肪组织ACC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寄养大白仔猪。基因型和交互寄养的互作效应对仔猪脂肪组织ACO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显着影响(P<0.05),亲养大白仔猪脂肪组织ACO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寄养梅山仔猪(P<0.05)。基因型和交互寄养的互作效应对仔猪肝脏FA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显着影响(P<0.05),亲养梅山仔猪肝脏FAs基因表达量显着高于寄养大白仔猪(P<0.05)。基因型对仔猪肝脏PPARa基因表达有极显着影响(P<0.01),同一梅山母猪饲喂的梅山仔猪肝脏PPAR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大白仔猪(P<0.05)。肝脏CPT-1b基因的表达量显示基因型对其有显着影响(P<0.05),但不同组间无显着差异。基因型对仔猪背最长肌SREBP-1c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有显着影响(P<0.05),交互寄养对仔猪背最长肌ApoB基因型的相对表达量有显着影响(P<0.05),但不同组间该基因均无显着差异。基因型和交互寄养对仔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有重要影响。在转录水平,受基因型作用,梅山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脂质合成基因表达量比大白猪高,梅山猪肝脏脂质氧化基因表达量比大白猪高;受基因型和交互寄养互作影响,大白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脂质氧化基因表达量比梅山猪高,梅山猪肝脏脂质合成基因表达量比大白猪高。(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2-12-01)

朱志刚,边高瑞,苏勇,朱伟云[10](2012)在《交互寄养条件下梅山与大约克夏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血液常规指标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基因型对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和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本实验选用经产梅山母猪和大约克夏母猪各4头,母猪分娩后,仔猪进行交互寄养,形成4组仔猪,即梅山母猪喂养梅山仔猪(MM)、梅山母猪喂养大约克夏仔猪(MY)、大约克夏母猪喂养梅山仔猪(YM)和大约克夏母猪喂养大约克夏仔猪(YY),饲养环境、日粮及管理等均一致。仔猪断奶当天(28日龄)以及断奶后3周(49日龄)每组分别屠宰1头仔猪,取样进行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哺乳阶段,MY和YY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极显着高于MM和YM组梅山仔猪(P<0.01)。在28~49日龄,不同组间仔猪平均日增重均无显着差异。28日龄和49日龄,不同组间仔猪空肠淀粉酶活性、空肠蛋白酶活性均无显着差异。28日龄,MY组仔猪空肠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YY组(P<0.05),但在49日龄不同组间没有差异。28日龄,MM组仔猪胰腺淀粉酶活性极显着高于MY组(P<0.01),YM组仔猪胰腺淀粉酶活性极显着高于MY组和YY组(P<0.01),但MM组和YM组无差异,YY组和MY组也无差异。49日龄,YM组仔猪胰腺淀粉酶活性极显着高于MY组仔猪(P<0.01),并且显着高于YY组(P<0.05)。不同组间仔猪胰腺蛋白酶活性结果显示:28日龄,YM组显着高于YY组(P<0.05),其他组间没有差异;49日龄,不同组间均无显着差异。不同组间仔猪胰腺脂肪酶活性比较发现,28日龄不同组间无显着差异,但49日龄,MM组和YM组均极显着高于YY组和MY组(P<0.01)。28日龄和49日龄,不同组间仔猪血清葡萄糖、甘油叁酯、胆固醇水平均无显着差异。28日龄,MY组仔猪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浓度显着高于MM组和YM组(P<0.05)。49日龄,MY组和YY组仔猪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着高于MM组和YM两组(P<0.05)。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在28和49日龄不同组间没有差异。MM组和MY组仔猪血清中尿素浓度在28日龄均极显着高于YY组(P<0.01)。YM组仔猪血清尿素浓度在28日龄显着高于YY组,显着低于MM组(P<0.05)。49日龄,不同组间仔猪血清尿素浓度、脂肪酶活性均无差异。仔猪血清中总蛋白浓度在28日龄时,MY组极显着高于YM组(P<0.01),显着高于YY组(P<0.05),但49日龄时不同组间没有差异。28和49日龄,不同组间仔猪血清中白蛋白水平无差异。血清中球蛋白水平在28日龄时,MY组极显着高于YM组(P<0.01),显着高于MM组(P<0.05);49日龄,YY组极显着高于MM组和MY组(P<0.01),显着高于YM组(P<0.05)。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大约克夏猪比梅山猪生长速度快,这是基因型影响的结果;两种基因型仔猪对营养物质利用能力的不同,梅山猪对能量和脂肪的消化利用能力更强,这跟其基因型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10-19)

梅山仔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旨在研究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正常初生重(NBW)和低初生重(LBW)新生梅山仔猪各6头,不喂食母乳,出生6 h内颈动脉放血致死。结果表明:1)LBW组新生梅山仔猪的体重、脾脏重和相对脾脏重均显着低于NBW组(P<0.05)。2)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血液中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均极显着低于NBW组(P<0.01),CD+8 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着高于NBW组(P<0.01)。3)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脾脏中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着低于NBW组(P<0.01),CD+3 T淋巴细胞比例极显着高于NBW组(P<0.01)。4)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胸腺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低于NBW组(P<0.01)。5) LBW组新生梅山仔猪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CD8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NBW组(P<0.05),IL-2、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着高于NBW组(P<0.01)。综上,LBW新生梅山仔猪的免疫功能低于NBW新生梅山仔猪,这与其体内T淋巴细胞分化和功能改变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梅山仔猪论文参考文献

[1].仲召鑫,董丽,毛俊舟,张永胜,喻礼怀.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肝脏发育和脂代谢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2].董丽,仲召鑫,毛俊舟,王淑楠,王洪荣.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9

[3].董丽,喻礼怀,王淑楠,罗阳,彭众.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免疫器官发育和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二次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4].喻礼怀,董丽,王淑楠,罗阳,彭众.初生重对新生梅山仔猪肝脏发育及脂肪代谢功能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二次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5].马守庆,马梅蕾,慕春龙,余凯凡,朱伟云.梅山仔猪和大白仔猪早期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C].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6].宋勇.梅山猪仔猪生长缓慢原因及应对方法[J].农家致富.2014

[7].朱世平.梅山猪断奶仔猪腹泻模型的建立及抗性基因的表达分析[D].扬州大学.2014

[8].杨利娜,朱志刚,边高瑞,石晓峰,苏勇.梅山仔猪和大白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道发育的比较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4

[9].朱志刚.交互寄养对梅山与大白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

[10].朱志刚,边高瑞,苏勇,朱伟云.交互寄养条件下梅山与大约克夏仔猪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血液常规指标的比较[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标签:;  ;  ;  ;  

梅山仔猪论文-仲召鑫,董丽,毛俊舟,张永胜,喻礼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