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等离体激元共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等离激元共振,强阻尼,金属纳米颗粒,构建及应用
表面等离体激元共振论文文献综述
赵世奇,王帅,郝宏亮,程志涛,李欢欢[1](2019)在《阻尼金属纳米颗粒膜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强体系构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失相时产生热电子和空穴对,当金属纳米颗粒与半导体或其他环境介质发生强相互作用时,热电子会快速转移到半导体导带,表现为等离激元共振强阻尼。本文介绍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强阻尼概念、特点,采用真空技术构建了等离激元共振强阻尼体系,探讨了其在光催化和光电子学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促进真空镀膜与纳米技术融合,推动真空科学的发展,拓展了真空镀膜技术的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游超瑜,林隆辉,李剑锋[2](2019)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荧光粉由于其显色性好以及荧光寿命长等优点,一直作为重要的荧光转换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s)系统中。然而相比于其他稀土荧光粉,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由于固有本征发光效率低,能量失配以及荧光寿命过长等问题,严重危害了整个发光二极管系统,尤其是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的色彩质量和能源效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途径增强其发光强度和量子效率[1-3]。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等离激元共振效应(SPR)增强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的普适性解决方案。作为一种等离子信号放大器,银核壳层隔绝纳米粒子(Ag-SHINs)被有效负载在稀土荧光颗粒周围,通过精确调控壳层隔绝纳米粒子的内核尺寸、壳层厚度,从共振峰位置、距离效应以及负载浓度等几个方面系统地研究Ag-SHINs对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壳层隔绝模式中,惰性壳层可以有效阻止荧光淬灭,而Ag内核提供的强光电场可以对荧光信号的发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同步进行增强。通过调控SPR效应可以有效地加速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的内量子能量转移过程,对荧光强度、荧光寿命性能进行同步优化。这对于LED技术体系尤其是白光照明WLED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李棚,项莉萍,张明存,刘明明,傅强[3](2019)在《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耦合结构的传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表面晶格共振模(SLRs)和表面等离激元极化激元(SPPs)耦合效应,设计纳米领结阵列/介质/银膜复合结构,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探索利用共振耦合效应实现纳米传感的物理机制和有效途径,发现在横向领结阵列作用下,银膜界面介质折射率传感的灵敏度和品质因数有着极大效应的提升。(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兆华,任立庆[4](2019)在《叁维六叶风车纳米结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叁维六叶风车纳米结构的等离子体特性和光学手性。方法设计了一种可调节叁维旋转角度的风车纳米结构。在垂直入射的左圆偏振(LCP)和右圆偏振光(RCP)作用下,通过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数值分析了不同旋转角度叁维风车纳米结构的透射光谱、表面电流分布和磁场强度。为了得到叁维风车纳米结构的手性光学特性,计算了其不对称因子。结果在透射光谱中观察到波长为925nm和985 nm两种具有不同近场耦合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模式。当旋转角从0°增加到60°时,内外模式交换各自所在的激发峰位;当旋转角为45°时,叁维风车具有较强的光学活性,其不对称因子最大值可达0.6,从而在不同的共振模式下得到了最佳的圆二色性效应。结论 LSPR模式对几何参数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可调控性,光学手性对风车结构叶片的上升程度具有很强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可为设计新的手性光学纳米结构提供参考,为光电相互作用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王兆华,杨健,任立庆,王憨鹰[5](2019)在《不对称纳米环/椭球二聚体的高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维有限元法,研究了不对称纳米环/椭球二聚体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和局域场增强光学特性。结果可得可调的高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这样的高阶共振源于纳米环和纳米椭球之间的等离激元耦合。同时,在两个纳米结构耦合下,在纳米椭球上可以观察到环形电流,其产生了增强的局域电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纳米环/椭球二聚体的偏心方向和偏心率对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有着重要的影响。此结果在表面增强光谱学和生物传感方面都有着潜在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5期)
王会丽,秦俊,康同同,张燕,聂立霞[6](2019)在《基于Au/Ce···YIG/TiN结构的磁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及折射率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Au/Ce…YIG/TiN结构的磁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器件(MOSPR)。通过构建Au周期纳米盘、Ce…YIG薄膜和TiN薄膜叁层结构,实现Au纳米盘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和TiN/Ce…YIG界面传播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耦合,显着降低了LSPR的散射损耗,并实现了磁光效应的显着增强。MOSPR的横向磁光克尔效应(TMOKE)信号的绝对值达0.21。应用这一器件制备传感器,借助磁光氧化物的强磁光效应,可以显着提高LSPR传感器的品质因数(FoM)。基于TMOKE谱进行传感,器件的FoM可达2192.4586RIU-1。该研究为高灵敏度、高FoM LSPR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20期)
付宏雪[7](2019)在《表面等离激元系统中的Fano共振调控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表面等离激元系统中的Fano共振因其极小的共振峰谷间距成为等离子体光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可以产生一个或多个Fano共振的系统被人们不断的设计出来。由于在提高生化传感、光谱学及多色非线性过程中的优势,多Fano共振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并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但是由于等离子体结构的集体效应,多个Fano共振之间很难独立的进行调控,这对于多Fano共振结构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主要从Fano共振调控手段出发,设计了几种可以独立调控的多Fano共振结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设计了一个可以独立调控的双Fano共振系统,其在传感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我们主要提出了一个含有金属挡板的波导侧边耦合十字形谐振腔系统。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十字形谐振腔中水平谐振腔的长短两个部分来独立的调谐这两个Fano共振。我们还计算了传感领域应用的两个重要参数折射率灵敏度和品质因子,最大的折射率灵敏度和品质因子可以到1040nm/RIU和198.9。设计了一个四Fano共振系统,分析了每一个Fano共振的调控特性。我们在双Fano共振系统的基础上在加入一个侧边耦合十字形谐振腔,在透射光谱上出现了四个Fano共振。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叁个Fano共振的独立调控。同时我们发现我们可以调整上下两个十字形谐振腔中的填充介质,实现特定的多波段传感器或分子检测装置。设计了一个可以在一定带宽范围内自由调控的带阻滤波器。我们在单边双齿形滤波器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侧边耦合矩形谐振腔,可以使滤波窗口的左侧也产生一个Fano共振,通过调整矩形谐振腔的长度和齿形谐振腔的长度可以独立的调整左右两侧的Fano共振,进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的调控滤波器的中心波长和滤波带宽。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矩形谐振腔中填充介质的折射率来调整F ano共振的位置,这对于我们精确的设计固定范围的带阻滤波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3-04)
张檬,王寒,蔡文斌,吴德印,田中群[8](2018)在《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光电化学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多个外场协同相互作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效应用于调控表面反应,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在外加光场的作用下,通过电位对金属电极费米能级的调控,实现对SPR能量的调控,从而调节SPR弛豫产生热电子和热空穴的能量,研究SPR增强化学反应的光电协同机制,调控金属纳米结构(NPs)光电化学界面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S1期)
赵丛,黄科京,吕双宝,徐国恒,程宏伟[9](2018)在《利用重离子径迹模版法制备出的钯纳米线阵列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现象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化学沉积在重离子径迹模版中制备出了不同直径的一维钯纳米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多多种手段对制得的钯纳米线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分析了钯纳米线的光学响应,发现钯纳米线存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随着纳米线直径和长度的增加,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位发生红移;通过改变光谱测试中激发光的入射角度,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会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变多,这可能是在横向振动模式的基础上激发了沿纳米线长度方向振动的纵向模式。与此同时,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对钯纳米线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8年03期)
蒋行,周玉荣,刘丰珍,周玉琴[10](2018)在《后退火处理对铟锡氧化物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众多新成果.重掺杂半导体材料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性质的研究,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纳米球刻印技术制备准叁维二氧化硅纳米球阵列,在阵列上沉积铟锡氧化物薄膜,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后退火处理改变铟锡氧化物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并研究随着材料性质的改变其相应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退火处理均使铟锡氧化物薄膜的晶粒长大,光学透过率增加;在空气中退火会导致铟锡氧化物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减少,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红移;而真空退火则使铟锡氧化物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增加,共振峰蓝移.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铟锡氧化物表面等离激元材料及器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际指导.(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17期)
表面等离体激元共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稀土荧光粉由于其显色性好以及荧光寿命长等优点,一直作为重要的荧光转换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s)系统中。然而相比于其他稀土荧光粉,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由于固有本征发光效率低,能量失配以及荧光寿命过长等问题,严重危害了整个发光二极管系统,尤其是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的色彩质量和能源效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途径增强其发光强度和量子效率[1-3]。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等离激元共振效应(SPR)增强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的普适性解决方案。作为一种等离子信号放大器,银核壳层隔绝纳米粒子(Ag-SHINs)被有效负载在稀土荧光颗粒周围,通过精确调控壳层隔绝纳米粒子的内核尺寸、壳层厚度,从共振峰位置、距离效应以及负载浓度等几个方面系统地研究Ag-SHINs对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壳层隔绝模式中,惰性壳层可以有效阻止荧光淬灭,而Ag内核提供的强光电场可以对荧光信号的发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同步进行增强。通过调控SPR效应可以有效地加速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的内量子能量转移过程,对荧光强度、荧光寿命性能进行同步优化。这对于LED技术体系尤其是白光照明WLED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等离体激元共振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世奇,王帅,郝宏亮,程志涛,李欢欢.阻尼金属纳米颗粒膜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强体系构建及应用[C].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2].游超瑜,林隆辉,李剑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3].李棚,项莉萍,张明存,刘明明,傅强.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耦合结构的传感特性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4].王兆华,任立庆.叁维六叶风车纳米结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研究[J].表面技术.2019
[5].王兆华,杨健,任立庆,王憨鹰.不对称纳米环/椭球二聚体的高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6].王会丽,秦俊,康同同,张燕,聂立霞.基于Au/Ce···YIG/TiN结构的磁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及折射率传感器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7].付宏雪.表面等离激元系统中的Fano共振调控研究及其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9
[8].张檬,王寒,蔡文斌,吴德印,田中群.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光电化学反应[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
[9].赵丛,黄科京,吕双宝,徐国恒,程宏伟.利用重离子径迹模版法制备出的钯纳米线阵列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现象研究(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8
[10].蒋行,周玉荣,刘丰珍,周玉琴.后退火处理对铟锡氧化物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