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占优先论文-余翔,吴浩,徐欣

强占优先论文-余翔,吴浩,徐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强占优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应急通信,SIP服务器,平均响应时间,M,M,1

强占优先论文文献综述

余翔,吴浩,徐欣[1](2016)在《基于强占优先M/M/1模型的应急通信系统呼叫性能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应急通信系统中,服务器对到达呼叫的平均响应时间是衡量其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在详细分析SIP服务器工作原理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基于强占优先M/M/1模型的服务器呼叫性能分析方法,通过与无优先级的M/M/1排队模型的呼叫平均响应时间比较,发现具有强占优先权的M/M/1模型更能够满足实际应急通信系统对呼叫快速接入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广东通信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段金友[2](2014)在《非强占权优先制排队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限的资源和随机的需求是排队论存在的基础,而在如今的社会,这种现象越发广泛和复杂。我们将要求服务的顾客和提供服务的机构组合成一个系统,称之为排队系统。这种系统存在于各个方面,本文研究的是排队论运用在通信网络中的各端业务问题。排队论系统分为优先制排队系统和非优先制排队系统,本文描述了带有非强占权优先制的排队系统,其模型为两队中其中一对带有优先制度的M/M/1的模型。根据此模型可以定义变量,画出状态转移图并列出状态方程,最后求出稳态解。通过性能分析发现,带有优先权的M/M/1模型系统与一般模型相比性能将会有所提高,这也是优先制度的体现。(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期刊2014年06期)

赵方明,宋海辉,何迪[3](2011)在《基于强占优先和信道借用的无线多媒体网络信道分配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无线网络信道分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无线多媒体网络的信道借用方案,并运用闭合网络排队理论,从链接级QoS的角度作了性能分析。首先,在信道水平借用(HCB)的基础上,引入了垂直借用(VCB)功能,借用功能仅限于切换业务,同时为了减少信道间干扰,小区之间的借用被限定在预先选好的信道之间;其次,为满足部分业务高QoS要求,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规定部分业务在必要时可以转换为实时或非实时业务;再次,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在方案中引入了其他优先级策略,例如强占优先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和现有方法比较,该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阻塞率,改善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FCSA 2011 V1)》期刊2011-07-16)

唐良瑞,杨安坤,杨雪[4](2011)在《基于信道预留和强占优先的接力切换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移动通信系统综合业务(语音/数据)的接力切换策略.该策略为语音切换预留信道,根据语音用户属性设置不同切换优先级,赋予语音切换和语音新呼叫对数据服务信道的强占优先权.仿真表明,当系统语音呼叫强度较大时,该策略使高优先级的VIP、高速语音切换阻塞率减小了至少50%;当系统数据呼叫强度较大时,该策略降低了数据呼叫阻塞率和排队队长,并使传输时延减小了近0.01s,整体上提高了系统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刘建民[5](2010)在《高负荷下带重尾服务强占优先排队的扩散逼近》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的排队系统是单服务台,顾客的初始到来是依泊松过程来到服务台,顾客的服务时间是重尾分布,服务的原则是强占优先服务.在高负荷条件下对此模型进行研究,获得了系统中的负荷过程,离去过程和队长过程的扩散逼近.(本文来源于《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期刊2010年04期)

双锴,杨放春[6](2007)在《基于非强占优先消息排队系统的软交换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针对多进程共享处理机资源的软交换实体,提出基于非强占、多优先级消息排队的M/G/1/n排队网络性能分析模型。该模型中消息的处理服从定长分布而不是泊松分布,并且存在呼叫损失,更加接近实际系统。给出了消息平均排队时间的解析表达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无优先级M/G/1/n排队模型,上述模型具有更大系统吞吐量,更高CPU有效负荷,但呼叫接续时间稍有增加。同时分析了消息缓冲区n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07年08期)

刘建民[7](2002)在《高负荷下非强占优先排队网络系统中队长过程的扩散逼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在高负荷下非强占优先排除网络系统中给出了队长过程的扩散逼近 .证明了其队长过程的扩散极限是半鞅反射的布朗运动 .(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期刊2002年S1期)

李波,吴成柯,李冬[8](2000)在《基于预留信道和强占优先相结合的接入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用于话音 数据综合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于预留切换信道和强占优先策略相结合的业务接入方案。在本方案中为具有越区切换请求的话音呼叫提供了预留切换信道和强占数据业务的优先权相结合的接入策略。同时为了提高系统总的承载话音的业务量 ,也为新近产生的话音呼叫提供了一定的强占数据业务的优先权。结果表明 :我们的方案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刘建民,汪荣鑫[9](1998)在《多类顾客多服务台非强占优先排队系统的弱收敛极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概率测度弱收敛的理论研究了多类顾客多服务台非强占优先排队系统的弱收敛极限.在非强占优先原则下,通过构造延迟系统和辅助系统,利用原系统,延迟系统和辅助系统叁者的关系,得到原系统中负荷、离去及队长过程的弱收敛极限.(本文来源于《工程数学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刘建民,汪荣鑫[10](1997)在《多类顾客多服务台强占重复优先排队系统的弱收敛极限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概率测度弱收敛的理论对多类顾客多服务台强占重复优先排队系统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其系统中负荷过程、离去过程和队长过程的弱收敛极限在什么情况下存在、在什么情况下不存在。(本文来源于《工程数学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强占优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限的资源和随机的需求是排队论存在的基础,而在如今的社会,这种现象越发广泛和复杂。我们将要求服务的顾客和提供服务的机构组合成一个系统,称之为排队系统。这种系统存在于各个方面,本文研究的是排队论运用在通信网络中的各端业务问题。排队论系统分为优先制排队系统和非优先制排队系统,本文描述了带有非强占权优先制的排队系统,其模型为两队中其中一对带有优先制度的M/M/1的模型。根据此模型可以定义变量,画出状态转移图并列出状态方程,最后求出稳态解。通过性能分析发现,带有优先权的M/M/1模型系统与一般模型相比性能将会有所提高,这也是优先制度的体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强占优先论文参考文献

[1].余翔,吴浩,徐欣.基于强占优先M/M/1模型的应急通信系统呼叫性能分析方法[J].广东通信技术.2016

[2].段金友.非强占权优先制排队系统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

[3].赵方明,宋海辉,何迪.基于强占优先和信道借用的无线多媒体网络信道分配方案[C].Proceedingsofthe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tureComputerScienceandApplication(FCSA2011V1).2011

[4].唐良瑞,杨安坤,杨雪.基于信道预留和强占优先的接力切换策略[J].电子学报.2011

[5].刘建民.高负荷下带重尾服务强占优先排队的扩散逼近[J].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2010

[6].双锴,杨放春.基于非强占优先消息排队系统的软交换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

[7].刘建民.高负荷下非强占优先排队网络系统中队长过程的扩散逼近[J].应用数学.2002

[8].李波,吴成柯,李冬.基于预留信道和强占优先相结合的接入策略[J].通信学报.2000

[9].刘建民,汪荣鑫.多类顾客多服务台非强占优先排队系统的弱收敛极限[J].工程数学学报.1998

[10].刘建民,汪荣鑫.多类顾客多服务台强占重复优先排队系统的弱收敛极限探讨[J].工程数学学报.1997

标签:;  ;  ;  ;  ;  

强占优先论文-余翔,吴浩,徐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