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菊贵州省福泉市双谷中心小学550500
摘要:“问答法”是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国在古代就有关于这种方法的记述,如《学记》中讲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答法探索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主张用“问答法”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方法在具有各种不同教学目的的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可以采用,如在讲授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以及学生进行实验、练习等活动中都可以运用。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关键在于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正确提问
1.提问必须围绕和服务于教学这个中心。提问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要事先有准备。随着课堂教学的一步步深入,提问也要逐步深入,不能总是提那些复述课文的问题。教师应通过有步骤的提问,抓住课文的关键所在,学生弄清了这些问题,也就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2.问题要具体明确,能为学生理解。如果所提的问题不具体、不明确,学生就会抓不住问题的实质,甚至造成答非所问。如教师问:“这篇课文写的什么?”这个问题就不具体、不明确,答案可能有多种,学生可能回答为文章的故事梗概,也可能回答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希望学生回答的是什么,学生不知道。如果教师这样问:“这篇课文写了几个人物?谁是主人公?”这样就比较具体明确,学生就能针对问题进行回答。
3.问题不宜太难,要符合学生实际。如某语文老师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向学生提出:“什么样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学生就难于回答,因为这涉及到伟大的友谊的标准,大大超过了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如果根据课文后面的提法:“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学生就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知道,四十年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着共同的目标奋斗、亲密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等来理解他们之间友谊的伟大之处。
4.问题要富有启发性。也就是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掌握到新的知识,这样学生才学得主动、理解得深刻、掌握得牢固。如一位物理教师在关于浮力的课堂教学中,用弹簧秤悬挂一个长方形的物体,将物体浸没在水中。问学生:“弹簧秤的指数为什么会变小?”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踊跃发言。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言,渐渐地接触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得出了“水对物体有一个作用力,并且力的方向向上”的结论。这样的提问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5.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特别要关心成绩较差的同学,用适合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指定他们回答,藉以增强其学习信心,激励其学习热情。
6.避免提出两者择一的问题(非此即彼)。这样的问题学生可能偶尔从两种答案中选择一种。如教师问:“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电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呢,还是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为标志?”这就是两者择一的问题,学生可能回答正确(答案是后者),但不一定真的理解了。这样的问题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以及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都是不利的。
二、组织好答问
1.学生回答问题,语言要符合规范,声音要宏亮。语言符合规范主要要求尽量使用书面语、专业术语,避免病句。我们提问学生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什么要求声音宏亮呢?因为教师面向全班提问,学生回答也应面向全班,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而平时教学中常常遇到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太小,只有同桌或临近的少数学生能听到。这样的学生往往心理素质有些差,出现怯场,教师应给其多锻炼的机会。
2.学生应针对提问回答,不能答非所问。如教师问:“生产力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这就是答非所问。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没有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应指出其错误所在,然后让其继续回答,启发诱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3.回答要简明扼要,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教师问:“什么叫垄断?”学生回答:“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的大企业共同签定协议或联合起来,对某一部门或某几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原料来源、销售市场、产品价格等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攫取高额利润。”这样回答,也无不对,但显得罗嗦冗长。如能回答为“垄断是指少数大资本家联合起来对某种商品绝大部分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这样既简明扼要又能反映问题的本质特征。
4.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倾听。注意听取学生的回答,对答问的学生能起到鼓励和鞭策作用,能把全班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也只有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才能对学生回答正确或错误作出中肯的评判。那种一听回答有遗漏和错误或者回答得不流畅而不加启发引导就令其坐下,另外换人回答,或者由教师代答的作法都是不妥的。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碍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还容易滋长答得好的学生的骄傲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