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401120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为了满足中学生的精神需求,促进其全面发展,我国的中学教育中均开设了音乐课。音乐不同于文史工科之类的理性学科,众所周知,音乐课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性情、陶冶学生情操的一门重要课程,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学生可以利用音乐表达内心的想法,有利于提高其内在涵养。
随迁农民工子女是从原先居住的地方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因为很少有机会接触优秀的、高雅的音乐,所以与一直在城市生活的同龄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如何培养外来工子女的乐感,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为了素质教育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初中音乐教学在学生音乐方面的培养和提高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自身各项素质的良好进行,使随迁农民工初中学生的生活增添更多趣味,并能够激发随迁农民工子女对音乐的热爱,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乐感的培养很重要。
一、随迁农民工初中学生音乐乐感现状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始终贯穿在音乐教学全过程中。而对于初中随迁农民工学生,也必须通过增强其乐感的感受力使之更加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的美,进而才能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作用和功能。音乐乐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有节奏感、旋律感、音高感、和声听觉等方面。学生要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其音乐能力,并能运用这种能力去感受、判断音乐创作的意图。
初中随迁农民工学生还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段,虽然很多学生自身很喜欢唱歌,但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他们对音乐乐感还没有形成概念,只能简单辨别音乐的好听与否。
二、如何培养初中随迁农民工学生的乐感
1.丰富鉴赏内容,鼓励学生多感受
学习音乐离不开音乐环境,要增强随迁农民工子女的乐感,就应在音乐环境中多练习、多体验、多感受。音乐教师应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多听多练,在课堂上进行最直接、最有效的音乐感受体验,并通过反复的练习,筑牢随迁农民工子女的音乐基础,使其充分感受到音乐艺术的美。一是通过歌唱和听觉训练,强化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乐感。为使学生的乐感得到改善提高,就要让学生加深理解和领悟音乐基础知识,例如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记谱符号、和声、音程、音阶等。例如七年级上册(人音版)《茉莉花》一课,可以出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了解柳琴、竖琴这两种乐器,还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乐器在节拍演奏中的不同。二是设置具体的、可观的教学情境,还可以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学生展示动态的图画、优美的乐曲和形象的视频,进行直观的聆听感受。
2.普及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乐感
对于随迁农民工子女而言,缺乏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一个普遍问题。因此,音乐教师应采取不同的音乐教学形式,注重让学生多聆听,围绕着提高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出发,让学生从音乐中体会到音乐的旋律、节奏、音高以及感情等,让学生逐渐融入到音乐中,从而增强学生的乐感。例如: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七子之歌》第一课《七子之歌——澳门》,这首乐曲很多学生对旋律已经比较熟悉,音乐教师可以先播放让学生聆听1至2遍,唤起对音乐的记忆,然后让学生在听歌曲的过程中思考:“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曲子的强弱关系是什么?全曲中的典型节奏在哪里?它有什么样的特点?”让学生带着音乐知识点去体会学习歌曲,从而提升音乐乐感和鉴赏能力,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随迁农民工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乐感,音乐教师要对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聆听感受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教授学生相应的乐理知识,让学生学会理解和领悟音乐的美。这样,学生在自己的音乐学习中才能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