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舶在航更换压载水及其有效性的确认(论文文献综述)
张毅[1](2018)在《大型VLCC压载舱沉积物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极大。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由于石油是相当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必须具备相应的石油储备。根据我国最新的战略原油储备计划,VLCC作为战略船型其数量仍有较大缺口。为此,发改委批复了一大批VLCC新造计划,还为此成立了VLCC邮轮公司。受码头吃水限制,VLCC停靠在舟山、宁波等高含沙量码头,导致压载舱沉积物大量积淀。这些沉积物会带来对航速、载货量、能源的损失,更严重的是,压载舱沉积物还可能导致船体构建的损害和影响船舶操作安全。同时,压载舱清淤工程量大,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船舶正常运营。为此,如何减少VLCC压载舱沉积物是船舶设计单位和船东非常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VLCC船型特点,结合国内外新船型开发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多种VLCC压载舱防沉积方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效果及可行性,为解决我国VLCC压载舱泥沙沉积提供了新思路。经过仿真验证,本文所述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压载舱内泥沙,且具备工程可行性、经济性。目前,此方法已在实船上使用。
李发波[2](2016)在《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压载水处理效果检测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远洋运输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而此过程中产生的船舶压载水含有大量微生物如细菌、海藻等,不能随意排放,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所以对于压载水的处理也就成为现在远洋运输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已有的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以及方法有很多,但是处理效果却不尽相同。而船舶压载水都有严格的处理及排放标准,所以其处理效果的检测和评估在实际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和系统设计及应用中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传统的压载水效果检测方法,比如显微镜观察法等都有操作繁琐、检测周期长、分析过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等缺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效果的分析方法以及基于此的检测系统设计,并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在系统结构方面,设计了基于微流控芯片叶绿素诱导荧光的微藻活性检测模块;基于电渗流、电泳理论的微阀控制微藻运动模块;荧光信号信号处理模块;基于PC机上LabVIEW软件和数据采集卡的信号采集模块和检测数据的处理程序等。各模块设计完成进行实验验证和系统集成,相比于传统已有的压载水处理效果的评价方法及系统能高效、快速的进行海藻活性检测,操作过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利用化学法次氯酸钠溶液处理盐藻,按照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处理的两组实验方案检测其活性进行数据分析验证了系统可靠性。对于以后船舶压载水处理效果系统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指导船舶压载水的处理方法的改良以及实际的工业应用等。
朱夏忠,朱文贵[3](2015)在《美国塔科马港简介》文中认为0引言美国塔科马(Tacoma)港(47°15′37″N,122°24′30″W)地理位置优越,是承接美国中、东部与亚洲东部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港口。塔科马港自2010年起成为东亚进出口贸易的主要中转站,其中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贸易总量占据其出口首位,出口物品以谷类植物和粮食为主。日本是其进口贸易总量最大的国家,主要进口物品是汽车和备件、工业设备和电子产品。塔科马港每年进出口贸易量为3200万3800万t,
许民强[4](2015)在《国际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海事安全不仅构成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全球公共安全治理的重点领域之一。近百年来,国际社会经过不懈努力和追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际海事安全法律规范体系,形成了以SOLAS公约、MARPOL公约、STCW公约等为“龙头”的并行的分公约体系和极地国际海事规则,各国也基于船旗国、沿岸国、港口国的管辖权制订和实施了保障本国海事安全的法律制度。但现实情况表明,减少或消除海事安全面临的风险仍是一项长期的迫切任务。频繁发生的海事安全事件或事故,固然有其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但与国际海事安全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不严格遵守或执行国际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紧密相关。故此,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在界定“海事”、“海事安全”、“国际海事安全”等概念基础上,梳理与海事安全相关的国际习惯(法)、国际条约和发达国家(联盟)国内法,探讨海事安全国际习惯(法)的现代意蕴、国际海事安全条约体系的构成内容以及发达国家(联盟)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关注重点。第二部分分析国际海事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将其归结为五个方面,即创制主体“三轨并存”、法律适用存在冲突、过于倚重“高标准一低事故”技术性逻辑、专门性国际海事规则仍存不足和监管者缺少被监管机制,并提出如下完善建议:规制对象应集中在对船舶及其航行的管控能力、规制内容应着眼于“人的因素”、注重国际海事安全法律规范的彼此衔接和推进各国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统一。第三部分将研究视角回归我国,总结我国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与不足,分析我国海事安全面临的风险及我国对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时代诉求,提出完善我国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议,即借鉴国际社会的相关做法、明确海事安全命规则的制定主体、合并与整合海事安全规章、完善海事安全法律制度快速修改机制和填补现行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迫切性缺口。
韩帮忠[5](2009)在《基于GIS的大连压载水外来生物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不断扩大,船舶航运业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压载水成为传播地理性隔离有害生物的主要途径。随船舶压载水造成的沁洋物种对海洋环境的侵害,已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简称GEF)确认为危害海洋的四大威胁之一。对于外来生物进行风险分析和建立预警机制是阻止外来生物入侵及其带来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防止措施,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过程中关键的一环,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为了便于风险评估的数据管理和避免评估者理解复杂的评估模型和进行大量的评估计算,本研究应用VisualBasic计算机语言和Maplnfo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组件开发了外来生物风险评估系统。本文论述了压载水引入外来生物的风险评价方法及模型,对大连港内船舶压载水引发外来生物入侵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及评价。首先,根据对大连港周围海域12个站点的调查研究,获得了该海域物理和化学因素的相关信息,为下面的评价工作提供了数据来源。其次,利用收集的有关大连及其国内主要贸易港口的环境和生物数据,以及到港船舶压载水、本地生物信息、港口主要环境参数,生成各船舶以及各港与演示地大连港的比较系数,通过相似性分析评估大连港压载水危险性,其结果以图示方法显示在GIS平台上。
贺益雄[6](2009)在《中国海员行为对SMS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中国海员工作生活环境、劳动属性、组成结构、心理及生理、政治文化传统、人际关系、中国高级船员流失等与海员行为相关各方面的特点研究,总结出中国海员行为在这些方面具体表现形式和程度。这些特点一方面考虑海员和其他行业的区别,另一方面考虑中外海员的区别。结合IMO《人为因素统一术语》中关于人为因素的有关术语,总结中国海员行为导致的的人为因素。基于对体系制定、审核、运行、效果的现状分析,总结中国海员行为对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影响,并得出:中国海员不良行为对体系的影响很大,不仅影响海员执行体系的能力和意愿,而且对体系运行、效果也影响巨大,其对体系的反作用甚至影响到体系的制定,并针对其中问题的根源提出对策。这些对策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实现海员体面劳动为目标,覆盖国家的法律法规建设(包括海事主管机关管理行为的不足)、航海教育、考试评估和各种证书的获取、海员的选拔和训练、公司对船员的管理,船舶管理等。利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海员选拔并提出总的原则和建议,提出改善船员心理和身体素质、提高船员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全文作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介绍中国海员行为;第三部分对人为因素、ISM规则、SMS作概要介绍,总结中国海员行为导致的的人为因素。第四部分总结中国海员不良行为对SMS的影响。第五部分在分析问题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各种对策。第六部分是调查情况的大概介绍。
谷建龙[7](2009)在《船舶压载水处理过程中自由基气液垂直横射流混合过程的数值研究》文中提出外来生物入侵性传播是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四大威胁之一。海洋外来生物在新的适宜生存环境中异常繁殖,会对近岸海域的生态系统带来灾难性破坏,甚至导致本地土着物种的灭绝,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船舶压载水的给排过程是造成地理性隔离水体间海洋生物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压载水携带的入侵物种已经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这种损失每年以近百亿美元的速度递增。因此,对船舶压载水在排放前进行有效处理已势在必行。以羟基自由基为主的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技术应用中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的研究表明,在所处理压载水量较少且保证羟基自由基与压载水及时快速均匀混合的条件下,羟基自由基杀灭入侵微小生物具有速度快、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因此,利用其快速氧化能力在排放管路中治理船舶压载水成为可能,该方法已受到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高度关注。然而在远洋船舶压载水羟基自由基治理技术开发研究中发现,①船舶压载水的注排管路直径大,管内水流流速高、流量大,给处理压载水所需的自由基气液快速达到阈值混合带来了挑战;②船舶压载水注排管路长度有限,加之自由基寿命短,因此,自由基只有在极短的时间内、极短的路径上实现快速达到阈值混合才能保证外来入侵微小生物的灭活效果;③只有保证自由基气液与压载水快速混合时不影响外排管路的过流能力,才能避免增大压载泵功率和大幅加大压载水管路直径。以至于自由基气液同压载水快速均匀混合程度决定了船舶压载水的最终处理效果,成为工程化处理船舶压载水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首次提出少量自由基气液与大量高流速压载水快速达到阈值混合是制约工程技术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以自由基气液与压载水快速达到阈值混合为目的,对比各种管路混合器,在不影响压载水排放管路过流能力的基础上,确定了混合过程压力损失较小的T型管作为自由基气液与压载水快速混合的方式。运用Elurian-Elurian两相流模型对其展开数值研究,深入分析了射流与横流动量比、管径比及双支T型管间距比对混合过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射流主体在主管路中的及时扩散程度主要受动量比和管径比的影响。在有限长的横流管路中,单支T型管下游横断面上的“混合死区”始终存在,说明不能满足在船在线处理压载水时快速达到阈值混合的要求;而双支T型管射流与横流的及时均匀混合程度除受动量比和管径比影响外,还受两支管间距的影响,在保证间距比为RL=0.05,且满足动量比Rm≥6.40及管径比Rd≥0.10的条件下,在横流流经1s的距离内,断面未混合度可降低到0.5;同时,对T型管混合器压力损失分析发现,虽然射流主体的压力损失较高,但是对横流的压力损失影响较小,即混合过程对压载水管路的过流能力影响轻微。针对自由基气液同压载水快速达到阈值混合决定船舶压载水最终处理效果的“瓶颈”问题,本文设计出了一种交错对喷T型管混合器,该混合器的横流压力损失较小,对于现有船只及在造船只仅需要对混合段进行改造,无需增大压载泵的扬程及压载水排放管路的直径;在喷口下游横流流经1s的距离内射流与横流的未混合度低于0.5,突破了制约羟基自由基杀灭致死入侵微小生物最终效果的“瓶颈”,并为在船在线处理船舶压载水的工程技术开发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
李福海[8](2008)在《船舶压载水的处理与进展》文中认为船舶压载水的随意排放是造成外来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本文阐述了船舶压载水的管理现状和处理方法,以及世界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黄党和[9](2008)在《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综合安全评估研究》文中认为国际海事组织(IMO)对由压载水所引起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于2004年2月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此公约是强制性的,要求2016年前各国的压载水在排放前必须经过处理,并制定了相应的指标。在目前所有的压载水处理和管理方法中,在航更换压载水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IMO推荐的方法。但是在航更换压载水容易导致船舶稳性的丧失,并使船体承受过大的剪力和弯矩,对船舶安全构成极大危害。因此,本文对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进行安全评估,以期提高在航更换压载水操作的安全性。安全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的严重程度综合起来考虑,分析风险的影响,以提供降低或防止发生风险的措施。FSA方法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综合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强调系统地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影响评价对象安全的各个方面。并且,该方法具有事先预防性,FSA不仅能用于事故发生后的事后性分析,更能在事故发生前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系统地分析潜在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一旦事故发生其后果的严重性。本文始终贯穿FSA方法的中心思想,首先,以人-机-环境-管理的理论为基础,较全面、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安全的各因素,构建了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综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FSA方法的第一步;然后,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即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用专家调查表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对于设定安全等级的隶属度,完成了FSA方法的第二步;最后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多级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以油轮“远大湖”为例介绍了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的综合安全评价程序,并且,在计算出其综合安全状况结果之后,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决策建议,完成了FSA方法的最后一步。
刘冬[10](2008)在《船舶压载水引发大连港赤潮风险的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际贸易往来的不断扩大,船舶航运业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压载水成为传播地理性隔离有害生物的主要途径。压载水取于始发港的近海岸,当地的赤潮生物极易被携入船舱当中,由于入侵生物的一些特性,船舶到达目的港后容易暴发赤潮。赤潮问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迫切需要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价体系,应对面临的新挑战,减少压载水引入赤潮生物带来的危害。根据对大连港周围海域12个站点的调查研究,获得了该海域物理和化学因素的相关信息,并且对该海域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细胞数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为下面的评价工作提供了数据来源。本文论述了两方面(压载水引入外来生物和赤潮风险的预测)的风险评价方法及模型,对大连港内船舶压载水引发赤潮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及评价。首先,根据大连港已有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对压载水引入赤潮生物的风险进行了风险识别,从中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经分析研究后,建立三级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权重值由层次分析法来确定,隶属度由模糊综合评价法来确定。最后,使用评分原则,通过加权求和把船舶压载水引入赤潮生物的风险用数字表示出来,得到压载水引入赤潮生物的风险等级。基于大连港的生态环境因子的监测数据,本文通过应用影响渤海湾赤潮藻类生长的主导因子,建立了多元回归预测方程,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赤潮的发生进行预测,防止赤潮引发危害,减少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船舶压载水引入赤潮生物的风险评价和发生赤潮的预测相结合,分析了大连港内压载水引发赤潮的风险,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赤潮预测模型的建立,为相关部门提供了预测信息。
二、船舶在航更换压载水及其有效性的确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船舶在航更换压载水及其有效性的确认(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VLCC压载舱沉积物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意义以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2 VLCC压载舱防泥沙方法研究 |
2.1 VLCC压载舱防泥沙研究总体思路 |
2.2 VLCC现有防泥沙方法分析 |
2.2.1 现有VLCC减少泥沙进入压载舱方法分析 |
2.2.2 现有VLCC压载舱清淤方法分析 |
2.2.3 现有VLCC防泥沙方法效果结论 |
2.3 VLCC新船型对压载舱泥沙控制分析 |
2.3.1 无压载水型VLCC船型适用度分析 |
2.3.2 少压载水型VLCC船型适用度分析 |
2.3.3 分设港内和港外压载舱的VLCC船型适用度分析 |
2.3.4 结论 |
2.4 现有其它船型开发针对压载舱沉积物控制适用度分析 |
2.4.1 挖泥船、内河船防泥沙措施 |
2.4.2 挖泥船、内河船防泥沙措施对VLCC船型的借鉴意义 |
2.4.3 现有其它船型开发针对压载舱沉积物控制适用度结论 |
2.5 控制压载舱沉积物的新方法 |
2.5.1 基本思路 |
2.5.2 初步设想 |
2.5.3 预防措施 |
2.5.4 治理措施 |
2.5.5 最终选定方法 |
2.5.6 新方法总结 |
3 实际工程设计 |
3.1 概述 |
3.2 结构设计 |
3.2.1 结构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3.2.2 压载水流程的解决方案 |
3.2.3 压载水流量极限工况的解决方案 |
3.2.4 压载水溢流冲击的分析 |
3.2.5 溢流舱结构的设计 |
3.3 舾装设计 |
3.3.1 舾装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3.3.2 中舱口盖的布置方案 |
3.3.3 压载舱内通道的布置 |
3.4 轮机设计 |
3.4.1 轮机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3.4.2 压载舱打/排压载功能设计 |
3.4.3 压载舱透气管设计 |
3.4.4 压载舱测深管设计 |
3.4.5 溢流舱清淤功能设计 |
3.4.6 压载舱惰化功能设计 |
3.4.7 压载舱除气功能设计 |
3.4.8 压载舱可燃气体探测功能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溢流舱防泥沙的效果验证与可行性评估 |
4.1 基本思路 |
4.2 仿真输入条件 |
4.3 物理仿真方法初探 |
4.4 数学仿真方法初探 |
4.5 最终选定方法 |
4.6 采用CFD仿真分析沉淀舱效果 |
4.6.1 CFD仿真的目的 |
4.6.2 CFD模型的建立 |
4.6.3 CFD仿真方法详解 |
4.6.4 CFD仿真结论 |
4.7 经济性分析 |
4.7.1 重量分析 |
4.7.2 经济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5.3 应用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压载水处理效果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船舶压载水入侵及管理标准 |
1.1.2 压载水处理技术 |
1.1.3 压载水处理技术效果评价及意义 |
1.2 压载水处理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微流控芯片技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压载水处理效果检测系统原理及总体设计 |
2.1 微藻活性检测实验方案 |
2.2 系统检测原理及分析方法 |
2.2.1 基于叶绿素荧光的活性分析法 |
2.2.2 基于电渗流及电泳的微藻驱动原理 |
2.2.3 盐藻活性分析方法 |
2.3 检测系统结构设计 |
2.3.1 系统结构 |
2.3.2 工作原理及实验步骤 |
2.3.3 微流控芯片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电渗流及电泳的多通道微阀构建原理 |
3.1 电渗流电泳理论 |
3.1.1 双电层理论 |
3.1.2 电渗流及电泳机理 |
3.2 基于实验方案的电渗流电泳软件仿真及参数分析 |
3.2.1 基于液压的流体仿真分析 |
3.2.2 基于电渗流及电泳的仿真分析 |
3.3 微阀参数实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压载水处理效果检测系统设计 |
4.1 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4.1.1 基于单片机的微阀控制系统设计 |
4.1.2 荧光激发及检测部分的设计 |
4.1.3 信号处理部分的设计 |
4.1.4 检测系统的集成 |
4.2 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4.2.1 信号采集部分的设计 |
4.2.2 数据处理部分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系统性能分析 |
5.1 实验材料的制备 |
5.2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5.3 实验结果及系统性能分析 |
5.3.1 不同浓度梯度处理后对盐藻活性的影响 |
5.3.2 不同时间梯度处理后对盐藻活性的影响 |
5.3.3 系统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美国塔科马港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港口概况 |
2船舶需要提供的文件 |
2.1船舶需提供的信息 |
2.2其他文件 |
2.3抵港前96 h递交《抵/离港电子通知书》 |
3船舶演习和训练 |
4抵达美国水域前的测试 |
5货舱检验 |
6压载水排放要求 |
7其他信息 |
8进港航行方法和安全要求 |
8.1航路分析 |
8.2航行注意事项 |
8.3 VTS控制 |
8.4引航员登船 |
8.5临时抛锚 |
8.6出港航线 |
8.7其他注意事项 |
(4)国际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选题的来源 |
Ⅱ已有文献评述 |
Ⅲ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章 国际海事安全概述 |
1.1 国际海事安全的概念 |
1.1.1 海事的概念 |
1.1.2 海事安全的概念 |
1.1.3 “国际海事安全”的概念 |
1.2 国际海事安全面临的风险 |
1.2.1 驾船和管船疏忽 |
1.2.2 航运标准的差异 |
1.2.3 航运领域制裁 |
1.3 国际海事安全治理主体及其治理方式 |
1.3.1 船旗国、沿海国和港口国 |
1.3.2 区域协议(组织) |
1.3.3 国际海事组织(IMO) |
1.3.4 其他治理主体 |
1.4 国际海事安全法律渊源 |
1.4.1 国际海事安全习惯(法) |
1.4.2 国际海事安全条约 |
1.4.3 国内海事安全法 |
第2章 海事安全习惯(法)的积淀及贡献 |
2.1 海事安全习惯(法)的生成与演进过程 |
2.1.1 中世纪以前海事安全习惯(法) |
2.1.2 中世纪海事安全习惯(法) |
2.1.3 近现代国际海事安全习惯(法) |
2.2 海事安全习惯(法)对国际海事安全条约的贡献 |
第3章 国际海事安全条约的演进及特点 |
3.1 SOLAS公约体系 |
3.1.1 SOLAS公约的制定及修改进程 |
3.1.2 SOLAS议定书 |
3.1.3 SOLAS修正案 |
3.2 MARPOL公约体系 |
3.2.1 船源油类污染管控公约 |
3.2.2 船源其他形式污染管控公约 |
3.2.3 船源污染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 |
3.3 STCW公约体系 |
3.3.1 STCW78/95公约 |
3.3.2 《马尼拉修正案》 |
3.4 极地国际海事规则的生成背景与发展现状 |
3.4.1 极地国际海事规则生成背景 |
3.4.2 极地国际海事规则生成过程 |
3.4.3 极地国际海事规则主要内容 |
3.5 小结 |
3.5.1 国际海事组织的作用在强化 |
3.5.2 国际海事安全条约在国际法中具有鲜明的特点 |
第4章 国际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趋势、不足及对策 |
4.1 国际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 |
4.1.1 保障内容更关注海洋环境安全 |
4.1.2 调整范围更具广泛性 |
4.1.3 更加注重目标导向和主动预防 |
4.2 国际海事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
4.2.1 创制主体“三轨并存” |
4.2.2 法律规范衔接性较差 |
4.2.3 过于倚重“高标准一低事故”技术性逻辑 |
4.2.4 专门性国际海事规则仍存不足 |
4.2.5 监管者缺少被监管机制 |
4.3 国际海事安全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建议 |
4.3.1 推进各国各区域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统一 |
4.3.2 注重国际海事安全法律规范的彼此衔接 |
4.3.3 规制内容应着眼于“人的因素” |
4.3.4 完善专门性国际海事安全规则 |
4.3.5 加强对海事安全监督主体的责任规定 |
第5章 发达国家(联盟)海事安全法规范研究 |
5.1 欧盟 |
5.1.1 以“指令”推进海事安全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
5.1.2 启动海事安全一揽子措施 |
5.1.3 吸取事故启示和及时修改立法 |
5.2 美国 |
5.2.1 构建以反恐为重点的海事安全法律制度 |
5.2.2 以国内海事安全法塑造国际海事规则 |
5.2.3 基于国家利益导向的选择性多边主义立法 |
5.2.4 兼具执法与立法职能的海岸警卫队制度 |
5.3 加拿大 |
5.3.1 高度重视极地海事环境立法 |
5.3.2 高度关切危险物品运输安全 |
5.3.3 构建服务型的海岸警卫队制度 |
5.4 澳大利亚 |
5.4.1 实施统一的国家商船安全制度体系 |
5.4.2 赋予海事管理机构从属立法职能 |
5.4.3 通过“海事通告”制度推进海事信息公开 |
5.5 小结 |
第6章 我国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不足及完善建议 |
6.1 我国海事安全法律依存的时代背景 |
6.1.1 我国海事安全法律制度面临的新挑战 |
6.1.2 我国建设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6.2 我国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 |
6.2.1 与海上航行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
6.2.2 与海上航行的人为因素相关的法律制度 |
6.2.3 与海事生态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
6.3 我国海事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
6.3.1 海事安全法律制度滞后 |
6.3.2 海事安全规则的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没有明确分离 |
6.3.3 国际海事安全条约的履约机制仍不完善 |
6.4 我国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6.4.1 推进海事安全法典编纂工作 |
6.4.2 明确海事安全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主体 |
6.4.3 完善海事安全法律制度快速修改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废止规范性文件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GIS的大连压载水外来生物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研究目标与任务 |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6 主要技术指标 |
第2章 压载水外来生物风险评估 |
2.1 生物入侵及其风险评价方法 |
2.1.1 外来生物的入侵途径 |
2.1.2 生物入侵的特点 |
2.1.3 外来生物风险分析 |
2.1.4 外来生物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
2.1.5 外来生物风险评估研究方法 |
2.2 压载水引入外来生物的风险评价方法 |
2.2.1 入侵生物的来源途径 |
2.2.2 压载水入侵生物的特性 |
2.2.3 压载水的危害 |
第3章 大连港区域概况 |
3.1 自然环境 |
3.1.1 湿度 |
3.1.2 潮汐 |
3.1.3 风向 |
3.1.4 水温 |
3.1.5 降水量 |
3.2 生态环境状况 |
3.2.1 盐度 |
3.2.2 PH |
3.2.3 化学耗氧量 |
3.2.4 无机氮 |
3.2.5 磷酸盐 |
3.2.6 硅酸盐 |
3.2.7 溶解氧 |
3.2.8 水质富营养化 |
3.3 社会经济状况 |
3.3.1 生物资源与海洋水产业 |
3.3.2 港口资源与海洋运输业 |
3.3.3 旅游资源 |
第4章 大连港压载水引入外来生物的风险评价 |
4.1 事故树分析 |
4.2 船舶压载水外来生物入侵风险识别 |
4.2.1 压载水中是否存在有害外来生物 |
4.2.2 压载水排放方法 |
4.2.3 外来生物在水域中的潜伏和爆发 |
4.3 数学模型 |
4.3.1 相似离度法 |
4.3.2 数据标准化 |
第5章 GIS与压载水外来生物风险评估系统的集成 |
5.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
5.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发展 |
5.2 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概述 |
5.2.1 GIS开发模式 |
5.2.2 组件式GIS二次开发工具—MapX组件 |
第6章 系统实现方法及应用 |
6.1 系统结构 |
6.2 具体实现方法 |
6.2.1 用Map X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应遵循的步骤 |
6.2.2 系统制作 |
6.2.3 地图控制 |
6.2.4 鹰眼功能 |
6.3 系统应用 |
6.3.1 风险评估条件 |
6.3.2 风险评估结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压载水报告格式 |
附录2 船舶排放压载水申请 |
附录3 压载水风险评估主要数据库 |
致谢 |
(6)中国海员行为对SMS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定义、范围限定 |
1.2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海员行为根源及表现形式 |
2.1 海员的工作生活环境 |
2.2 海员的劳动属性 |
2.2.1 船员劳动能力特点 |
2.2.2 船员劳动关系的特征 |
2.3 中国海员的组成结构特点 |
2.3.1 中国海员的来源 |
2.3.2 船上岗位设置、各船舶类型与中国海员适任证书类别结构 |
2.3.3 中国海员的年龄结构 |
2.3.4 中国海员的学历及性别结构组成 |
2.4 中国海员生理、心理 |
2.4.1 海员心理、生理特点 |
2.4.2 海员心理障碍、生理疾病 |
2.4.3 海员对远航的适应 |
2.5 中国海员政治文化传统特点 |
2.5.1 中国海员在企业管理方面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特点 |
2.5.2 中国海员工作能力和方法,英语能力方面的特点 |
2.5.3 中国海员收入特点、社会地位整体评价 |
2.6 海员人际关系特点和重要性 |
2.6.1 海员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
2.6.2 人际关系对海员工作的意义 |
2.6.3 中国海员人际关系特点 |
2.7 中国高级海员的流失问题 |
2.7.1 流失的基本情况 |
2.7.2 流失的根本原因 |
第3章 人为因素、ISM规则、SMS概述 |
3.1 人为因素 |
3.1.1 人为因素定义 |
3.1.2 中国海员行为在人为因素中的具体表现 |
3.1.3 人为因素影响 |
3.2 ISM规则 |
3.2.1 ISM规则的产生 |
3.2.2 ISM规则的内容、性质、目的和实现途径 |
3.3 SMS(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
3.3.1 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含义和组成 |
3.3.2 体系的运行 |
3.3.3 体系的审核 |
第4章 中国海员行为对SMS影响 |
4.1 体系审核和运行现状 |
4.2 中国海员不良行为对执行体系能力和意愿的影响 |
4.3 中国海员不良行为对SMS运行过程、效果的影响 |
4.4 对SMS制定的影响 |
第5章 中国海员行为对SMS运行不良影响对策 |
5.1 总述 |
5.2 国家法律法规建设 |
5.2.1 海员劳动关系对法制的依赖 |
5.2.2 法律法规和主管机关 |
5.2.3 应采取的措施 |
5.3 船员培训 |
5.3.1 航海教育 |
5.3.2 专业技能考试评估 |
5.3.3 各种证书的获取 |
5.4 海员选拔和训练 |
5.4.1 心理素质选拔与训炼 |
5.4.2 海员身体素质 |
5.4.3 海员专业知识技能及其他素质的选拔与学习 |
5.5 公司对船员的管理 |
5.6 船舶管理 |
第6章 调查与分析 |
6.1 调查方法和途径 |
6.2 问卷调查表格和访谈记录的设计、调查结果及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7)船舶压载水处理过程中自由基气液垂直横射流混合过程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远洋航运对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的迫切需求 |
1.2 关于船舶压载水的国际立法历程 |
1.3 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与研究现状 |
1.3.1 机械法 |
1.3.2 物理法 |
1.3.3 化学法 |
1.3.4 高级氧化技术法 |
1.4 高级氧化技术在船在线处理船舶压载水的系统组成 |
1.5 在线压载水处理的混合问题及管道混合器的选择 |
1.5.1 自由基气液处理压载水的混合问题 |
1.5.2 管道混合器的选择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横射流的研究方法、现状与进展 |
2.1 横射流研究方法 |
2.1.1 理论分析 |
2.1.2 实验研究 |
2.1.3 数值模拟 |
2.2 横射流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2.2.1 横射流实验研究 |
2.2.2 横射流数值模拟 |
2.3 小结 |
第3章 多相流流场数值模拟 |
3.1 描述流体流动的两种方法 |
3.2 多相流模型选择 |
3.3 湍流模型的选择 |
3.4 数学模型控制方程 |
3.5 计算区域近壁面处理 |
3.6 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验证 |
3.6.1 T型管计算实体模型、边界条件及验证工况 |
3.6.2 实体模型结构化网格划分及网格无关性分析 |
3.6.3 流形分类验证 |
3.6.4 射流中心轨迹线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支T型管混合器流场及标量场分析 |
4.1 数值模拟实体模型、边界条件及计算工况 |
4.2 单支T型管射流流动形态分类 |
4.3 横断面气体体积分数分布及速度矢量分析 |
4.3.1 贴壁射流(Wall Jet) |
4.3.2 自由射流(Turn Jet) |
4.3.3 冲击射流(Impinging Jet) |
4.4 动量比对单支T型管冲击射流影响 |
4.5 管径比对单支T型管冲击射流影响 |
4.6 单支T型管混合器压降分析 |
4.6.1 单支T型管纵剖面压强等值线及轴心处压强分布 |
4.6.2 单支T型管横断面平均静压及总压压降率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支T型管混合器流场及标量场分析 |
5.1 数值模拟实体模型、边界条件及计算工况 |
5.2 动量比对双支T型管气体体积分数分布的影响 |
5.2.1 正喷射流气体体积分数分布分析(R_d=0.10,R_L=0) |
5.2.2 交错对喷射流气体体积分数分布分析(R_d=0.10,R_L=0.05) |
5.2.3 交错对喷射流气体体积分数分布分析(R_d=0.10,R_L=0.10) |
5.2.4 交错对喷射流气体体积分数分布分析(R_d=0.10,R_L=0.17) |
5.3 间距比对双支T型管气体体积分数分布的影响 |
5.4 管径比对双支T型管气体体积分数分布的影响 |
5.4.1 正喷射流气体体积分数分布分析 |
5.4.2 交错对喷射流气体体积分数分布分析 |
5.5 双支T型管对喷射流迹线分布分析 |
5.5.1 动量比对正喷射流迹线的影响 |
5.5.2 管径比对正喷射流迹线的影响 |
5.5.3 动量比对交错对喷射流流线的影响 |
5.5.4 管径比对交错对喷射流流线的影响 |
5.6 双支T型管混合器纵剖面及轴心处压强分布分析 |
5.6.1 正喷射流纵剖面及轴心处压强分布分析 |
5.6.2 交错对喷射流纵剖面及轴心处压强分布分析 |
5.7 不同间距比时对喷射流断面平均压降率分析 |
5.7.1 动量比对断面平均压降率的影响 |
5.7.2 动量比对断面平均压降率的影响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T型管混合器横断面混合均匀度分析 |
6.1 横断面混合均匀度评价方法 |
6.1.1 直方图法 |
6.1.2 变异系数法 |
6.2 单支T型管混合器混合度分析 |
6.2.1 单支T型管混合器气体体积分数分布直方图分析 |
6.2.2 单支T型管混合器未混合度 |
6.3 双支T型管混合器对喷射流混合度分析 |
6.3.1 双支T型管混合器气体体积分数分布直方图分析 |
6.3.2 双支T型管混合器未混合度分析 |
6.4 T型管混合器的优化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符号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船舶压载水的处理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船舶压载水的管理现状 |
2 船舶压载水的处理方法 |
2.1 机械法 |
2.1.1 过滤法 |
2.1.2 更换压载水 |
2.2 物理法 |
2.2.1 加热法 |
2.2.2 紫外线照射法 |
2.3 化学法 |
2.3.1 臭氧法 |
2.3.2 氯化法 |
2.3.3 强电离放电法 |
3 最新进展 |
4 结束语 |
(9)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综合安全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思路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方法综述 |
2.1 海上更换压载水简介 |
2.1.1 海上更换压载水的原理 |
2.1.2 海上更换压载水方法 |
2.1.3 海上更换压载水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
2.1.4 海上更换压载水更换效果 |
2.2 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的系统和设备 |
2.2.1 压载系统介绍 |
2.2.2 系统的设备及组成 |
2.3 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的操作步骤 |
2.3.1 准备工作 |
2.3.2 压载系统的操作 |
2.3.3 扫舱喷射泵的操作 |
2.3.4 压载水置换的后续工作 |
第3章 综合安全评估(FSA)综述 |
3.1 综合安全评估(FSA)方法简介 |
3.1.1 FSA在航运界的引入和发展 |
3.1.2 FSA的目的与特点 |
3.2 FSA的步骤与流程 |
3.2.1 FSA的流程 |
3.2.2 FSA具体步骤 |
第4章 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操评估 |
4.1 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概述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4.1.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步骤 |
4.2 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
4.2.1 判断矩阵的建立 |
4.2.1.1 判断尺度表的建立 |
4.2.1.2 权重的计算 |
4.2.2 隶属函数 |
4.2.3 模糊算子 |
4.2.4 反模糊化 |
4.3 船舶在航更换压载水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人员 |
4.3.2 船况 |
4.3.3 管理 |
4.3.4 海况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5 评价系统的实例验证 |
4.5.1 各层次权重的计算 |
4.5.2 各影响因素隶属度的计算 |
4.6 “远大湖”轮在航更换压载水安全评价实例 |
第5章 提供决策建议 |
5.1 提供决策建议的方法 |
5.1.1 以分析出的各影响因素为基础提供决策建议 |
5.1.2 以计算出的各因素权重排序为基础提供决策建议 |
5.2 为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安全管理提供决策建议 |
5.2.1 人员 |
5.2.2 船况 |
5.2.3 管理 |
5.2.4 海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FSA方法的发展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安全评价专家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10)船舶压载水引发大连港赤潮风险的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入侵及其风险评价方法 |
1.1.1 外来生物的入侵途径 |
1.1.2 生物入侵的特点 |
1.1.3 生物入侵的风险评价方法及模型 |
1.2 压载水引入外来生物的风险评价方法 |
1.2.1 入侵生物的来源途径 |
1.2.2 压载水入侵生物的特性 |
1.2.3 压载水的危害 |
1.2.4 压载水风险评价方法及模型 |
1.3 预测赤潮的方法及模型 |
1.3.1 形成赤潮的主要生物 |
1.3.2 赤潮的评价方法及模型 |
1.4 当前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趋势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连港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湿度 |
2.1.2 潮汐 |
2.1.3 风向 |
2.1.4 水温 |
2.1.5 降水量 |
2.2 生态环境状况 |
2.2.1 盐度 |
2.2.2 PH |
2.2.3 化学耗氧量 |
2.2.4 无机氮 |
2.2.5 磷酸盐 |
2.2.6 硅酸盐 |
2.2.7 溶解氧 |
2.2.8 水质富营养化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3.1 生物资源与海洋水产业 |
2.3.2 港口资源与海洋运输业 |
2.3.3 旅游资源 |
第3章 大连港浮游生物背景调查 |
3.1 站位布设 |
3.2 采样工具 |
3.2.1 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 |
3.2.2 甲藻类浮游生物网 |
3.2.3 浮游动物拖网 |
3.2.4 其它工具 |
3.3 浮游生物样品采集 |
3.3.1 采样原则 |
3.3.2 拖网采样 |
3.4 浮游生物定性、定量分析 |
3.4.1 定性分析 |
3.4.2 定量分析 |
3.5 调查结果 |
3.5.1 浮游植物调查结果 |
3.5.2 浮游动物调查结果 |
3.6 小结 |
第4章 大连港压载水引发赤潮的风险评价 |
4.1 事故树分析 |
4.2 船舶压载水赤潮生物入侵风险识别 |
4.2.1 压载水中是否存在有害赤潮生物 |
4.2.2 压载水排放方法 |
4.2.3 外来赤潮生物在水域中的潜伏和爆发 |
4.3 风险评价模型 |
4.3.1 压载水赤潮生物入侵数学模型 |
4.3.2 赤潮的预测模型 |
4.4 小结 |
第5章 船舶压载水引发赤潮的防范措施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四、船舶在航更换压载水及其有效性的确认(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VLCC压载舱沉积物控制方法研究[D]. 张毅.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2]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压载水处理效果检测系统[D]. 李发波.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7)
- [3]美国塔科马港简介[J]. 朱夏忠,朱文贵. 航海技术, 2015(06)
- [4]国际海事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 许民强. 大连海事大学, 2015(12)
- [5]基于GIS的大连压载水外来生物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D]. 韩帮忠. 大连海事大学, 2009(09)
- [6]中国海员行为对SMS影响及对策研究[D]. 贺益雄.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9)
- [7]船舶压载水处理过程中自由基气液垂直横射流混合过程的数值研究[D]. 谷建龙. 大连海事大学, 2009(09)
- [8]船舶压载水的处理与进展[J]. 李福海.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08(04)
- [9]油轮在航更换压载水综合安全评估研究[D]. 黄党和. 大连海事大学, 2008(03)
- [10]船舶压载水引发大连港赤潮风险的评价方法研究[D]. 刘冬. 大连海事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