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学论文-吕寿伟

区域教育学论文-吕寿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教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区域教育学,教育科学,区域科学,学科特征

区域教育学论文文献综述

吕寿伟[1](2012)在《论区域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其学科性质的研究关系到该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直接影响到该学科队伍的形成。区域教育学并非一个成熟的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它是教育科学与区域科学的交叉性边缘学科,但更偏重于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区域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以学科形式出现的区域教育学必须承担起学科理论建设的任务;区域教育学还没有形成专业的研究队伍,也没有专门的期刊作为其发展平台,其研究多限于为具体区域中当下的教育实践服务。(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2年01期)

吕寿伟[2](2010)在《区域教育学的困境反思与生机探寻》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趋繁荣的区域教育研究不断推动着区域教育学的发展,加速着区域教育学的成熟化进程,然而各种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使作为初创学科的"区域教育学"身陷困境、举步维艰,始终处于一种失语状态。为认清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根本问题之所在,我们有必要对其所处的困境及其原因予以反思,寻求走出当前困境的途径,以使"区域教育学"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和合法性危机,逐步确立区域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最终获得学科身份的共识性认同。(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0年19期)

吕寿伟[3](2008)在《区域教育学学科生成机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借以其内附秉性在全球化的世界体系中以其独特的方式获得了合法的生存地位,大至地缘军事、政治战略,小至具体社区构成复杂的区域层次结构,渗透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各个领域。区域地位的日益上升使区域科学的产生与繁荣成为可能,区域也随之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到上世纪70年代,包括区域经济学、区域政治学、区域环境学、区域文化学、区域人口学、区域管理学、区域社会学等在内的复杂区域科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教育的地域特性使区域走向教育成为必然,区域教育学也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区域教育学既作为历史性而存在,也作为共时性而存在,其生成自然既包含历史性的演化作用,又包含着共时性的动力机制。从历史性的维度说,区域教育从其产生,历经发展而成为一复杂的学术研究领域,并最终使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区域教育研究机构次第成立,以至区域教育成为一显性领域,区域教育研究亦逐步繁荣。至第一本区域教育学专着的诞生标志了区域教育学的初步创建。区域教育学的历史演化逻辑在向我们昭示区域教育的久远与深邃的同时,潜藏着区域教育学的学科催生力量,标示着区域教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对区域教育的历史分析还谋求着对区域教育进行历史性的整体审视,为作为学科的区域教育学生成的历史机缘提供依据。但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这种力量的外显形式与作用方式,使区域教育学的产生依然遮掩于迷雾之中。从共时性维度来看,区域教育学的产生既得益于外在环境机制的动力作用,更得益于其内在演化逻辑。对区域教育学而言,环境机制包括社会一般环境机制,学科特殊环境机制和跨学科环境机制。区域教育系统的环境因素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无意中诱发着区域教育学的诞生,这种外围的旁敲侧击使区域教育学逐步从自发状态走向自为状态,构成区域教育学生成的必不可少的动力机制。不过,环境终究是外在于区域教育学学科本身,作为一种外在力量始终是依附性的,它们并不能保证区域教育学学科秩序的最后达成,更不能揭示区域教育学学科生成的内在机理。能够决定区域教育学最终生成的正是区域教育学的内在演化逻辑,为此,要明白区域教育学学科生成内在机理就不能停留在历史与环境的维度,而必须对区域教育学学科生成的内在演化所遵循的规律和法则进行揭示,换言之,必须从制度的维度对区域教育学的生成予以探究,以使其最终获得合理的制度安排。探析区域教育学的学科生成机制意在推动区域教育学的发展,加速区域教育学的成熟化进程,进而对“何谓区域教育学”的追问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对区域教育学基本概念的辨析、对区域教育学学科性质的厘定、以及对区域教育学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困惑。具体来说,第一章导言部分阐述选题缘由、提纲、写作意义以及论文的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明确论文中的主要概念、观点,提供论文的写作背景等;第二章以区域教育现象为出发点,分析了区域教育的起源、区域教育研究的历史起点、区域教育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以及区域教育学在当代的初步创建;第叁章通过对当代社会的根本特征——社会系统功能分化的揭示,指出区域教育系统产生的社会根源;进而从当今科学和学科发展的综合与分化趋势得出区域教育学产生的学科学根源,即通过区域与教育的联姻使区域教育成为一独特的研究领域;第四章从学科制度角度对区域教育学在实践层面的最终生成进行剖析;第五章以学科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为线索进一步理解、认识作为学科的区域教育学;在结束语中指出当前区域教育研究、区域教育学学科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对困境予以反思,最后提出关于走出困境的个人思考。(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曾天山,郑军[4](2005)在《区域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索——评彭世华新着《发展区域教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区域间始终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因为这种不均衡而导致区域间教育机会供给不公平,进而出现的“教育移民”、教育资源逆向流动等现象相当普遍,甚至发生了高考考生起诉教育部的极端事例。实施“对口扶贫支教工程”、“西部义务教育工程(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论坛》期刊2005年18期)

焦瑶光[5](2005)在《区域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区域教育学的创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的中国区域教育研究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而兴起的。上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转轨,引发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了使教育能适应我国不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教育理论 工作者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区域的教育发展,以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理论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研 究教育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揭示区域教育发展的规律。经过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发展创立了一门新 兴的边缘学科———区域教育学。(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区域教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趋繁荣的区域教育研究不断推动着区域教育学的发展,加速着区域教育学的成熟化进程,然而各种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使作为初创学科的"区域教育学"身陷困境、举步维艰,始终处于一种失语状态。为认清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根本问题之所在,我们有必要对其所处的困境及其原因予以反思,寻求走出当前困境的途径,以使"区域教育学"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和合法性危机,逐步确立区域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最终获得学科身份的共识性认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1].吕寿伟.论区域教育学的学科性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2].吕寿伟.区域教育学的困境反思与生机探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3].吕寿伟.区域教育学学科生成机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8

[4].曾天山,郑军.区域教育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索——评彭世华新着《发展区域教育学》[J].当代教育论坛.2005

[5].焦瑶光.区域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区域教育学的创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标签:;  ;  ;  ;  

区域教育学论文-吕寿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