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建立家庭档案(论文文献综述)
陈智慧[1](2020)在《基于于扎根理论的家庭建档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家庭档案是家庭历史的见证者,是家庭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时代变迁,是社会记忆的重要补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情感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家庭建档可推动家风传承、家庭教育,丰富生活,补充国家档案资源,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就目前而言,家庭建档尚未推广与普及,仍是一项较为“小众”的工作。研究者对家庭档案的研究角度较为单一,提出的策略与建档家庭的需求不相符合,不利于家庭建档的推广,也影响了家庭档案价值的发挥。鉴于此,文章独辟蹊径,从建档家庭行为的角度切入,对建档家庭进行深入访谈,利用扎根理论分析原始访谈记录,研究家庭的建档行为,在此基础上从家庭、相关部门、社会层面提出具体切实的策略。文章首先对涉及的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对家庭档案、家庭建档、私人档案、个人档案、名人档案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社会记忆理论、档案价值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惯习、资本与场域理论进行解读。继而通过对建档家庭的深度访谈收集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依次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编码,深入分析了家庭建档的动机与实际行为。文章发现了家庭建档动机的类别与影响因素。揭示了动机的产生与不同类别受到惯习与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内部因素与外部情境因素会直接对动机产生影响,也会通过影响惯习的方式对动机的产生影响。研究还发现了家庭建档实际行为的核心范畴为档案收集、档案鉴定、档案整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内在因素、外部情境因素、障碍与问题。文章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家庭建档实际行为模型,分析了现有的两种建档模式,揭示了其他家庭建档参与主体的介入对家庭建档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对家庭建档动机与实际行为的扎根分析、家庭建档行为模型以及研究中所凸显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家庭的建档、档案馆等相关部门的职能发挥,社会氛围的营造提供一定的指导。文章建议家庭进行家庭协作,定制特色化建档方案,重视档案的收集、鉴定与利用,加强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建议相关部门深入剖析家庭档案价值,创新宣传方式,提高业务指导与需求的匹配度,完善配套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建议利用学校教育普及家庭建档,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蓝素文[2](2019)在《家庭档案的整理和保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档案是一种档案,它以文字记录、声像记录等不同载体形式,真实记录了家族或家庭内成员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活动情况。建立家庭档案能有效提高家庭管理的效率,促进家庭和睦,在解决家庭矛盾、纠纷时起凭据作用,同时也是家庭健康的守护神。但目前在我国仅有少数家庭建立了家庭档案,而且这些建立的家庭档案大多数也仅停留在家庭资料整理的阶段,没有做到真正的归档保存,难以发挥家庭档案应有的价值。因此,本文从档案的专业管理角度分析并研究了存在问题,结合个人在家庭档案整理的经验,提出了有关家庭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保存方面的建议。
舒瑞凯[3](2019)在《基于家庭文化传承的家庭建档活动调研分析》文中认为家庭是社会组织管理的最小单位,正是千百万个家庭汇聚成整个社会,个体才能够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家庭的稳定与和谐一方面需要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另一方面依靠家庭传统与文化观念的培育与熏陶。家庭文化的传承事关每一个家庭成员对自己在家庭内部的身份认同、道德品性的培养、家庭凝聚力的提升。家庭文化的传承不但需要无形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也需要有形物质载体的感染,而家庭档案则可以充当这一载体。文章从家庭文化传承的内部机理入手,着重分析了家庭建档与家庭文化传承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国内家庭建档行为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提出家庭建档活动开展的策略。通过本文研究力求理清家庭建档与家庭文化传承之间关系,在对已有家庭建档实践活动梳理的前提下,为我国家庭建档行为提供理论支撑。
柳毅,易敏,林大燕[4](2018)在《家庭健康档案建立的难度与对策》文中提出本篇文章首先对家庭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从家庭健康档案推进、入户调查工作开展、家庭健康档案自身作用发挥等多个方面入手,对家庭健康档案建立存在的难度和问题进行解析,并以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的主要作用为依据。提出加强家庭健康档案建立的优化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魏雁飞[5](2018)在《浅谈家庭档案与档案文化建设》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家庭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对建立家庭档案的意识也愈来愈强,不少家庭将收集、积累家庭档案变成了自觉行动。在开展档案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家庭档案如何与档案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发挥家庭档案在档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档案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家庭档案的定义与文化价值,家庭档案在档案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依托家庭档案打造档案文化精品三个方面,探讨家庭档案与档案文化建设的关系,以此对家庭建档工作和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点建议。
孙源晨[6](2018)在《我国家庭档案管理状况调研》文中认为作为家庭记忆的存在形式,家庭档案的建设不仅源于家庭本身传承家庭历史、维护家庭及其成员权益的需要,更是参与建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人类社会记忆的需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同质化信息泛滥,社会文化趋同。家庭档案,通过对“微记忆”的留存传递,满足了公众自主表达价值取向的诉求,为从更宽的视野考察群体、社会、时代的发展变迁提供可能,同时也使得社会记忆更加丰富、具象、立体。2016年12月,第一届全国家庭文明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经常化、群众参与广泛化、形成机制长效化,使我国家庭档案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前,要积极交流并引进优秀的管理模式,指导更多的家庭建立档案、管好档案、用好档案。为此,本文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全面调研了各地区家庭档案的管理状况,深入剖析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前我国家庭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夏伟伟[7](2018)在《家庭档案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档案是家庭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原始记录,对家庭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实用和文化价值。家庭档案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是社会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档案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当前,普通家庭的档案意识薄弱,对家庭档案的特点、管理和利用缺乏必要的认识,家庭档案的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家庭并未建立起家庭档案。档案馆的家庭档案资源不够丰富和全面,家庭档案事业的发展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从家庭档案管理的研究现状出发,论述了家庭档案的特点、价值、保管原则等基础理论知识。实践上,提出政府、家庭、商业化组织三个主体相互配合实施家庭档案管理的模式,并阐述了这种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
王灿刚[8](2017)在《社会记忆视角下我国家庭档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持续开展家庭建档活动,成为中国档案工作服务大众的新的切入点。同时,社会记忆观在档案界兴起,为我们观察档案学提供了全新视角。在现代社会,民众成为档案的形成主体和主要服务对象,但对于最为广泛的家庭档案,其参与社会记忆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家庭档案本身就是社会记忆的重要部分,从社会记忆视角看待家庭档案,指导家庭档案的管理,凸显其作为社会记忆一部分的重要作用实有必要。本文在梳理了家庭档案和社会记忆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展开针对我国政府、档案管理部门、家庭三个层面的调研,从社会记忆的角度审视我国家庭档案建设。发现我国家庭档案建设在法律制度、行政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国外私人档案管理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笔者将法国私人档案管理作为典型案例引入,为我国家庭档案管理提供经验借鉴。根据调研得出的问题和国外的经验,提出社会记忆视角下我国家庭档案管理应采取的对策:在政府层面,应该放弃大包大揽的行政方式,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放弃“方便家庭利用”的主要目的,改为构建社会记忆;创建基于用户需求的家庭建档活动。对家庭层面,提出应该制定符合社会记忆的收集标准、制定针对家庭档案的保管模式、开放共享实现档案向记忆转化。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使政府更好地理解家庭建档活动的目的和作用,将建档活动与社会记忆相联系,发挥家庭档案对社会记忆构建的作用。
徐妙妙[9](2017)在《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2013年以来我国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档案在你身边”、“走进档案”、“档案与你相伴”、“档案与民生”,发现每一个主题都在试图拉近和缩小档案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家庭档案的出现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它使档案这一事物呈现其本来面貌,即档案不单单是精英阶层的专属,也可以为草根阶层所有,并为草根阶层所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句古诗贴切地表述了家庭档案建设使得档案从官府阁上进入了普通百姓的家庭,拉拢了档案和普通百姓的距离,提高了社会的档案意识。此外,家庭档案在帮助处理家庭事务,丰富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等方面也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我国的家庭档案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开展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家庭档案发展历程、含义、特点和功能等理论基础上,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无锡市民家庭档案的认知情况进行了摸底,同时结合电话、现场采访相关档案工作人员和查阅有关资料的方式了解了无锡市家庭档案的建设现状,发现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工作从开展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建档家庭从无到有的突破;在档案部门的宣传和号召下市民的建档意识逐步提高;家庭建档成果吸引了主流媒体的聚焦和关注;家庭建档信息化工作开始起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档案部门对家庭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家庭档案工作缺乏连续性;家庭档案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陈旧单一;家庭档案管理系统利用率低;家庭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不到位。最后,笔者借鉴了国内外其他地区家庭档案工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推动无锡市家庭档案工作的发展策略:拓宽建档宣传渠道,加快家庭建档意识形成;关注家庭隐私,减少家庭建档后顾之忧;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推进家庭档案工作的发展;创新家庭档案管理模式,建立家庭档案文件中心;注重家庭档案的开发利用,实现家庭档案的功能价值。
林秀霞[10](2016)在《浅析家庭档案管理》文中认为家庭档案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过程中的历史记录,是家庭和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家庭档案管理,无论是对家庭生活还是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家庭档案的作用和意义、存在问题及管理模式。
二、浅谈建立家庭档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建立家庭档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于扎根理论的家庭建档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家庭档案与家庭建档行为 |
2.1.2 与家庭档案相关的概念辨析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社会记忆理论 |
2.2.2 档案价值理论 |
2.2.3 计划行为理论 |
2.2.4 惯习、资本、场域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
3.2 数据收集 |
3.2.1 访谈提纲设计 |
3.2.2 理论抽样与访谈实施 |
3.2.3 数据整理 |
3.3 扎根理论的应用 |
3.3.1 开放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编码 |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 家庭建档的动机分析 |
4.1 开放编码 |
4.2 主轴编码 |
4.3 选择编码 |
4.4 关系阐释 |
4.4.1 惯习对动机的影响机制 |
4.4.2 内在因素对动机的影响机制 |
4.4.3 外部情境因素对动机的影响机制 |
5 家庭建档实际行为分析 |
5.1 开放编码 |
5.2 主轴编码 |
5.3 选择编码 |
5.4 关系阐释 |
5.4.1 家庭档案收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阐释 |
5.4.2 家庭档案鉴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阐释 |
5.4.3 家庭档案整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阐释 |
5.4.4 家庭档案保管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阐释 |
5.4.5 家庭建档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阐释 |
6 基于行为分析的家庭建档策略 |
6.1 家庭层面 |
6.1.1 培养家庭建档惯习,定位家庭活动鼓励协作 |
6.1.2 合理使用家庭建档标准,定制特色化家庭建档方案 |
6.1.3 重视档案收集鉴定利用,符合建档实际行为节点要求 |
6.1.4 加强电子档案管理,保证其安全与完整性 |
6.2 档案馆等相关部门层面 |
6.2.1 剖析宣传建档价值,提升社会档案意识 |
6.2.2 增强档案馆业务指导与家庭需求的匹配性 |
6.2.3 完善配套措施,建立激励机制 |
6.2.4 完善家庭建档标准,分类推广建档典型 |
6.3 社会层面 |
6.3.1 利用学校教育普及家庭建档 |
6.3.2 营造家庭建档社会环境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信息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家庭档案的整理和保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家庭档案的作用 |
(一)解决矛盾、纠纷时起凭据作用。 |
(二)有助提高家庭管理效率,节省宝贵的时间。 |
(三)有助家庭的和睦、沿习良好家风。 |
(四)家庭健康的守护神。 |
二、家庭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及保存 |
(一)家庭档案的收集 |
1、有保存价值的工作、学习资料。 |
2、有保存价值的生活资料。 |
3、有保存价值的家庭基建资料。 |
4、有保存价值的经济活动资料。 |
(二)家庭档案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别: |
(三)家庭档案的整理 |
1.“件”的定义: |
2. 保管期限划分。 |
3. 归档件号的编写。 |
3.1文字档案类的归档件号 |
3.2实物档案类的编号方法 |
3.3照片和音像档案类的编号 |
4、入盒。 |
5、档案盒脊背。 |
6. 编写归档目录 |
(四)家庭档案的保存 |
三、结语 |
(3)基于家庭文化传承的家庭建档活动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家庭文化与家庭建档知识概述 |
第一节 家庭文化与家庭建档概念及关系 |
一、家庭档案与家庭建档 |
二、家庭文化的概念 |
三、家庭文化与家庭档案的关系 |
第二节 我国家庭建档活动的发展历程 |
一、两汉之前家庭建档活动雏形 |
二、隋唐时期建档活动蔚然成风 |
三、晚期私修家谱活动的兴盛 |
第三节 现代家庭建档活动的可行性 |
一、家庭文化传承的需要 |
二、家庭管理与教育的需要 |
三、家庭建档对社会文化推广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家庭文化传承的建档活动调研 |
第一节 我国家庭建档活动抽样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家庭建档活动面临的困难 |
一、公众家庭建档观念的薄弱与建档行为随意 |
二、缺乏专业指导,建档质量参差不齐 |
三、家庭建档个人行为明显,缺少社会互动 |
四、家庭建档方式比较传统,缺乏创新 |
五、家庭建档需求不强,社会关注度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家庭文化传承的家庭建档活动的对策 |
第一节 家庭个体层面 |
一、家庭建档观念的养成 |
二、家庭建档行为的社会推广 |
三、专业化指导家庭建档 |
第二节 社会机构层面 |
一、联合专业家庭档案网站,合作打造家庭档案展示平台 |
二、参考欧美国家推广“数字家族树” |
三、制定家庭建档规范指南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家庭健康档案建立的难度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健康档案的基本概述 |
2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的主要作用 |
3家庭健康档案建立存在的难度和问题 |
3.1 家庭健康档案推进方面 |
3.2 入户调查工作开展方面 |
3.3 家庭健康档案自身作用发挥方面 |
3.4 家庭健康档案宣传力度方面 |
4加强家庭健康档案建立的优化对策 |
4.1 提升居民对家庭健康档案建立的认识 |
4.2 做好健康档案建立之前的宣传工作 |
4.3 优化家庭健康档案建立方式 |
4.4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培训 |
4.5 开展建档环节人性化管理工作 |
5结束语 |
(6)我国家庭档案管理状况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家庭档案管理概述 |
第一节 家庭档案的内涵界定 |
一、家庭档案的缘起与发展 |
二、家庭档案的含义与特点 |
第二节 家庭档案建设的意义 |
一、对家庭本身的意义 |
二、对档案事业的意义 |
三、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家庭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家庭档案管理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确立 |
二、调查结果 |
第二节 我国家庭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引导方面 |
二、宣传教育方面 |
三、技术支持方面 |
四、社会价值实现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家庭档案管理的对策 |
第一节 提高社会参与度 |
一、加强政府政策引导 |
二、促成多方联动 |
第二节 加强宣传教育 |
一、举行家庭建档知识宣讲与传播活动 |
二、创设家庭档案民间展示与交流平台 |
三、创新家庭档案业务咨询方式 |
第三节 提高家庭档案管理的技术水平 |
一、开发家庭档案管理软件 |
二、提供家庭档案保护、修复技术服务 |
第四节 促进家庭档案价值的社会性转化 |
一、注重家庭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
二、运用家庭档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家庭档案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文献检索 |
1.2.2 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家庭档案管理概述 |
2.1 家庭档案的内容与范围 |
2.1.1 家庭档案的界定 |
2.1.2 家庭档案的类型 |
2.1.3 家庭档案的特点 |
2.2 家庭档案管理 |
2.2.1 家庭档案管理的意义 |
2.2.2 家庭档案管理的目标 |
2.2.3 家庭档案管理的原则 |
2.2.4 家庭档案管理的内容 |
2.2.5 家庭档案管理的主体 |
2.3 家庭档案管理现状 |
2.3.1 家庭档案管理成果显着 |
2.3.2 家庭档案管理亟待完善 |
第三章 家庭档案管理模式之政府主导 |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
3.1.1 宣传内容 |
3.1.2 宣传途径 |
3.2 重视家庭档案事业,加强立法组织引导 |
3.2.1 加强立法 |
3.2.2 加强组织 |
3.2.3 加强引导 |
3.3 加大监管力度,明确责权 |
3.3.1 加大对家庭档案工作的监管力度 |
3.3.2 明确家庭档案管理工作责权 |
3.4 与其他管理主体协同合作,发展相关产业 |
3.4.1 为家庭提供服务和资金支持 |
3.4.2 鼓励商业化服务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
3.4.3 扶持公益性家庭档案组织的发展 |
3.5 发展教育,构建家庭档案教育体系 |
3.5.1 家庭档案普及教育 |
3.5.2 家庭档案职业教育 |
3.5.3 家庭档案学科教育 |
3.6 提供家庭档案托管服务 |
3.6.1 档案馆提供家庭档案托管服务 |
3.6.2 依托社区管委会提供家庭档案托管服务 |
3.7 积极开展基于地方文化和家庭族谱的家庭档案内容研究 |
3.7.1 开展基于地方文化的家庭档案内容研究 |
3.7.2 开展基于家族族谱的家庭档案内容研究 |
第四章 家庭档案管理模式之家庭自理 |
4.1 家庭档案的收集 |
4.1.1 增强家庭成员档案意识 |
4.1.2 提高家庭档案收集能力 |
4.2 家庭档案的整理 |
4.2.1 确定家庭档案分类方法 |
4.2.2 强化档案整理实践技能 |
4.3 家庭档案的利用 |
4.3.1 利用家庭档案提高工作效率 |
4.3.2 利用家庭档案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4.3.3 利用家庭档案提高生活效率 |
4.3.4 利用家庭档案提高健康水平 |
4.3.5 利用家庭档案进行文化教育 |
4.3.6 利用家庭档案进行文化休闲 |
第五章 家庭档案管理模式之商业化服务 |
5.1 家庭档案管理商业化服务的必要性 |
5.1.1 有利于解决家庭成员档案管理知识薄弱与实践经验不足问题 |
5.1.2 有利于家庭档案的保护 |
5.1.3 有利于优化社会档案资源结构 |
5.1.4 有利于弥补档案管理部门对家庭档案监管与指导的不足 |
5.2 家庭档案管理商业化服务的可行性 |
5.2.1 行政改革逐渐深入,市场限制减少 |
5.2.2 法制社会的建设 |
5.2.3 家庭档案的使用成为人们文化休闲新方式 |
5.2.4 档案外包观念逐渐形成 |
5.3 家庭档案管理商业化服务的形式 |
5.3.1 家庭档案商业化咨询与培训服务 |
5.3.2 家庭档案的数字化服务 |
5.3.3 家庭档案商业化托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社会记忆视角下我国家庭档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记忆观对传统档案学理论产生冲击 |
1.1.2 国外对家庭档案建设的重视 |
1.1.3 家庭建档活动在我国广泛开展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家庭档案的定义和特点 |
1.3.2 档案记忆观的概念 |
1.3.3 社会记忆视角下的家庭档案 |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2 我国家庭档案社会记忆构建现状调研 |
2.1 调研设计 |
2.1.1 调研目的 |
2.1.2 调研对象 |
2.1.3 调研方法 |
2.1.4 调研内容 |
2.2 调研结果 |
2.2.1 31 个省级政府部门调研结果 |
2.2.2 31 个重要城市档案管理部门调研 |
2.2.3 我国家庭档案的相关调研 |
2.3 现状分析 |
2.3.1 成效分析 |
2.3.2 问题剖析 |
3 法国私人档案管理的经验 |
3.1 通过登记制度统筹管理全国珍贵私人档案 |
3.1.1 登记制度未改变私人档案的所有权 |
3.1.2 登记制度实现对私人档案的监控 |
3.1.3 登记后的档案禁止修改或销毁 |
3.2 多种方式收集私人档案 |
3.2.1 直接动员捐赠私人档案 |
3.2.2 通过税收减免的方式鼓励捐赠私人档案 |
3.2.3 政府拨专款购买珍贵私人档案 |
3.2.4 鼓励私人档案寄存 |
3.3 明确私人档案开放与保密的界限 |
3.4 通过转让制度实现对私人档案的持续监控 |
4 社会记忆视角下我国家庭档案管理对策 |
4.1 政府层面——健全家庭档案管理保障机制 |
4.1.1 完善《档案法》中私人档案的条款 |
4.1.2 加强地方私人档案立法 |
4.1.3 建立珍贵家庭档案申报登记等制度 |
4.2 档案部门——改进家庭建档活动的组织模式 |
4.2.1 提高档案部门的“记忆意识” |
4.2.2 社会记忆观对家庭建档活动的重塑 |
4.2.3 家庭建档活动流程再造 |
4.3 家庭层面——参与到构建社会记忆的活动中来 |
4.3.1 坚持收集自家产生的档案 |
4.3.2 注重家庭档案的交流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2 家庭档案概述 |
2.1 家庭档案的发展历程 |
2.1.1 家庭档案的起源 |
2.1.2 家庭档案的演变 |
2.1.3 家庭档案的发展 |
2.2 家庭档案的定义和特点 |
2.2.1 家庭档案的定义 |
2.2.2 家庭档案的特点 |
2.4 家庭档案的分类和功能 |
2.4.1 家庭档案的分类 |
2.4.2 家庭档案的功能 |
3 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对象和方法 |
3.2 调查内容 |
3.2.1 市民家庭档案意识 |
3.2.2 家庭档案建设实践 |
3.3 调查结论 |
3.3.1 取得的成就 |
3.3.2 存在的问题 |
4 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的发展策略 |
4.1 拓宽建档宣传渠道,加快家庭建档意识形成 |
4.2 关注家庭隐私问题,减少家庭建档后顾之忧 |
4.3 凝聚社会各方之力,推进家庭档案工作发展 |
4.4 创新家庭档案管理模式,建立家庭档案文件中心 |
4.5 注重家庭档案的开发利用,实现其功能价值 |
4.6 加快家庭档案信息化建设,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10)浅析家庭档案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家庭档案的作用和意义 |
(一) 家庭档案是家庭事务管理的得力助手 |
(二) 家庭档案能为构建和谐家庭提供帮助 |
(三) 家庭档案可为社会提供信息资源, 发挥其社会效益 |
二、家庭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家庭档案管理的法律保障缺失 |
(二) 家庭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
(三) 家庭档案保管条件和业务水平不高 |
三、完善现代家庭档案管理模式 |
(一) 完善我国有关家庭档案的法律法规 |
(二) 加强宣传力度, 增强家庭建档的意识 |
(三)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 深入家庭指导建档 |
(四) 推进家庭档案信息化建设, 满足社会档案利用需求 |
四、浅谈建立家庭档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于扎根理论的家庭建档行为研究[D]. 陈智慧. 南京大学, 2020(02)
- [2]家庭档案的整理和保存研究[J]. 蓝素文. 山西档案, 2019(04)
- [3]基于家庭文化传承的家庭建档活动调研分析[D]. 舒瑞凯.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4]家庭健康档案建立的难度与对策[J]. 柳毅,易敏,林大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19)
- [5]浅谈家庭档案与档案文化建设[A]. 魏雁飞. 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 2018
- [6]我国家庭档案管理状况调研[D]. 孙源晨. 黑龙江大学, 2018(08)
- [7]家庭档案管理模式研究[D]. 夏伟伟. 苏州大学, 2018(01)
- [8]社会记忆视角下我国家庭档案管理研究[D]. 王灿刚. 湘潭大学, 2017(02)
- [9]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D]. 徐妙妙. 武汉大学, 2017(06)
- [10]浅析家庭档案管理[J]. 林秀霞. 就业与保障, 2016(12)